•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結論,對未來後續研究或是在體育相關領域 以及身處教育現場的教師提出具體建議:

一、對未來後續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工具

教育部 (2003) 提出以運動精神及學習態度為情意評量的範圍;但情意態 度本來就是一項不易經由觀察而量化的特質,本研究在情意態度學習效果的前 後測比較上發現,大部分的人除了低能力組的學生前後測成績有顯著差異之外,

其餘都未達顯著差異,除了將在研究結果與討論中的原因納入考量之外,建議 未來如要進行包含式教學的相關研究時,可自行設計符合包含式教學特質的情 意態度施測工具,如此或許更能深入觀察到學習者的情意態度的轉變。

(二) 多重標準卡的設計

本研究發現雖然學生上課十分認真的在闖關,但是只有女生以及少部分的 男生會用心且確實的完成多重標準卡的填寫,有一部分的學生在多重標準卡上 回答的問題從第一節課到第八節課的內容都大同小異,甚至有人是空白的,因 此建議未來在設計多重標準卡時,每一節課的問題內容能稍做改變,以避免學 生覺得乏味產生厭煩而不加思索的複製相同答案。也可透過表揚標準卡填寫完 善的學生,給予其稱讚,以鼓勵其他學生也能用心填答。

(三) 學生訪談大綱

本研究在包含式教學課程最後的訪談大綱上設計開放式的問題,發現即便 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對於這些開放式問題也無法詳細思考及立即回答,所以在 資料的蒐集上便會有參差不齊的狀況,導致訪談對象表達能力好時所獲得的資

97

料較完整,而遇到較害羞或表達能力差的學生時,訪談的資料就會短少,因此,

建議往後研究者在設計訪談大綱時,應更具體的說明題目意思,以學生能夠理 解的詞句進行訪談,或是提供一些供學生參考的答案,甚至是讓學生透過簡單 畫圖的方式,以解決學生無法作答的窘境。

(四) 課程難度設計

包含式教學即是希望能包含每一個人的學習,研究者在教學前雖已做完學 生的技能前測,對學生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但由於學生程度差異太大,

故在課程設計上有時會顧此失彼,沒辦法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以及兼顧每一個 學生的個別差異而出現以下兩種狀況:1.難度太高過關率低,使學生心生挫折。

2.關卡太容易,造成學生閒置時間太多。因此建議未來在規畫課程時應更確實 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程度,設計高低難度差異較大的內容,以符合每一個人的需 求,讓不管是能力高者亦或是能力低者都能真正享受在活動之中;此外,也可 以額外設計一些關卡備案或是遊戲、比賽,當大部分的人都完成所有關卡後,

可以再繼續挑戰。

98

二、對體育相關領域以及身處教育現場的教師的建議 (一) 有效的教學-包含式教學

經本研究結果發現,包含式教學對於學生的認知、技能以及情意學習都 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不論性別或是能力高低,每一個學生都有很高的接受 度。從實施包含式教學中,看到女生、低能力組的學生也都夠在課堂中認真 地參與並且獲得滿足,此一結果推翻了傳統女生視體育課為聊天散步的地方,

或是體育能力較不好的學生厭惡上體育課的刻板印象。只要教學者能夠運用 有效的方法或設計適合學生活動的課程,相信讓每個學生樂於運動、重新愛 上體育課也不會再是一件難事。建議教師也可以試著將包含式教學運用在其 他教學項目或其他年級,讓更多人都可以有機會體驗包含式教學。

(二) 對體育教師的建議

在教學的世界中以不變應萬變是很可怕的,現今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多 元且樂趣的教學已取代傳統式的教學,包含式教學與人本主義教育目的有許 多相似之處,同樣是強調以學生為出發點,強調學生應該發展自我尊重、欣 賞他人的情懷,並且做到適性發展的目標。建議位於體育相關領域的教師可 提倡包含式教學的相關理念,位於教育現場第一線的教師也可利用進修時間 了解包含式教學精神或參加相關研習,期望讓不同性別以及不同能力的學生 在體育教學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以及快樂。

(三) 協同教學

本研究發現在實施包含式教學前的諸多課前準備中,多重標準卡關卡的 設計是最困難也是最辛苦的一項作業,建議未來在實施包含式教學前,盡可 能與相關領域或專長的教師作討論以及溝通,並且在課前多方了解學生的能 力,如此一來不僅能集思廣益創造更多元化教學的內容,更能促進學生的學 習效果。

9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吳佳玲 (2007) 。Mosston 互惠式與包含式教學對在國小游泳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明隆、涂金堂 (2006) 。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萬福 (1992) 。體育教學的心理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沈永嘉 (譯) (2003) 。圖解排球入門。臺南市:大孚書局。

周禾程 (1999) 。從人性尊嚴和自我實現的觀點談 Mosston 教學光譜之包含式。中 華體育,12 (5) ,14-20。

周宏室 (1994)。Mosston (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宏室 (2001) 。Mosston (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 (二版) 。臺北市:

師大書苑。

周宏室 (2005) 。Mosston (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 (四版) 。臺北市:

師大書苑。

林本源 (2002) 。編製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 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進材 (1999) 。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書局。

林寶山 (1992) 。個別化教學之理論與實際-凱勒教學模式之研究 (二版) 。臺北 市:五南。

邱奕銓 (2004) 。從「個別差異」及「學習動機」談 Mosston 教學光譜之包含式 教學法。大專體育,74,34-41。

施登堯 (2000) 。準實驗設計。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主編) , 學校體育教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教育部。

100

洪進益 (2010) 。Mosston 包含式教學對國小桌球學習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張志滿 (1995) 。體育測量與評價(二版)。臺北市:水牛。

張春秀 (2000) 。體育教師課程價值取向對學生體育學習思考與學習態度之影響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簡振豐 (2008) 。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排球學習效果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教育部 (1997) 。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臺北市:教育部。

曹江南 (2005) 。國小教師對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實施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莊美鈴 (1992) 。樂趣化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3 (3) ,12-21。

許義雄、黃月嬋 (譯) (2001) 。體育教學策略,Rink, J. E. (1998) 原著。臺北市:

美商麥格羅‧希爾。

陳文祥 (2006) 。智能障礙學生參與融合式體育發展模式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玉枝 (1994) 。體育課學生行為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0,111-122。

陳玉枝 (1996) 。淺談個別化體育教學。臺灣省學校體育,6 (3),11-19。

陳秀惠 (2010) 。國中生自我決定動機之發展模式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未出版碩士 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則賢 (1995) 。Mosston 命令式與練習式教學在國中體育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卿 (2006) 。Mosston 包含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羽球學習效果之影響 (未 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英豪、吳裕益 (1997) 。測驗與評量 (三版) 。高雄市:復文。

101

陳婉玉 (2010) 。國小英語分組與能力高低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之調節效 果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月嬋 (2004) 。體育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載於張春秀等合著,健康與體育領 域教材教法 (頁 51-78) 。臺北市:冠學。

黃政傑 (1997) 。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菁華 (2008) 。Mosston 命令式與包含式教學在國小體操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廖國成 (2003) 。體育課程發展模式對排球學習效果之影響-以五堵國小為例 (未 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歐淑芬 (2003) 。Mosston 自測式應用在捷泳划手教學之探討。2003 臺灣運動教育 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51-60。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蔡貞雄 (1994) 。體育教學的意義和本質。國民體育季刊,23 (3) ,22-27。

鄧正忠 (1999) 。Mosston’s 直接教學形式對網球技術教學效果之研究。宜蘭技術 學報,2,83-98。

蘇育呈 (2010) 。Mosston 互惠式與包含式教學在國小扯鈴學習效果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102

二、英文部分

Beckett, K. (1990). The effects of two teaching styles on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ment of selected physical education outcome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0 (2), 153-169.

Boyce, B. A. (1992). The effects of three styles of teach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oto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1(4), 389-401.

Byra, M., & Jenkins, J. (1998). Th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of learners in the inclusion styl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8, 26-42.

Byra, M., & Jenkins, J. (2000). Matching instructional tasks to learner ability : the inclusion styl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71 (3), 26-30.

Byra, M., & Marks, M. C. (1993). The effects of two pairing techniques of specific feedback and comfort levels of learners in the reciprocal styl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2, 286-300.

Carlson, T. B. (1995). We hate gym : student alienation from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4, 467-477.

Chatoupis, C., & Emmanuel, C. (2003).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the inclusion style-The Case of a Greek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74 (8), 33-38.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on process. Boston : D.C. Heath.

Deci, E. L. (1971).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8, 105-115 .

Deci, E. L. (1975). Intrinsic motivation. New York : Plenum Press.

Deci, E. L., & Ryan, R. M. (2002).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103

Rochester, NY :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Eccles, J., Adler, T. F., Futter man, R., Goff, S. B., Kaczala, C. M., Meece, J., & Midgley C. (1983). Expectancies,values, and academic behaviors. In J. T. Spence (Ed).,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p.75-146). San Francisco : Freeman.

Franks, B. D. (1992). 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s : a silver anniversa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3, 25-26.

Field, S., & Hoffman, A. (1994).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self-determin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17 (2) , 159-169 .

Goldberger, M. (1992). 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 a perspective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3, 42-46.

Goldberger, M., & Gerney, P. (1982). The effects of three styles of teaching on the psychomotor performance and social skill development of fifth grade childre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3, 116-124.

Goldberger, M., & Gerney, P. (1986). The effects of direct teaching style on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of fifth grade childre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7, 215-219.

Greenockle, K. M., Lee, A. M., & Lomax, R. (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ste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y patterns in a required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1, 59-69.

Griffin, L. L. Mitchell, S. A., & Oslin, J. L. (1997). Teaching sport concepts and skills :

a tactical games approac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aydn-Davies, M. Whitehead (2010). Copyright D. Retrieved from http://www.

physical-literacy.org.uk / Teaching-Styles.pdf

104

Kelly, R. L. (1969). Ability grouping in English. Clearing House, 43 (9) , 547-552.

Lee, A. M. (1997). Contributions of research on student think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6, 262-277.

Mithaug, D. E . (1993). Self-regulation theory : How optimal adjustment maximizes

gain. Westport, CT, U S: Praeger Publishers/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 .

Maehr, M. L., & Meyer, H.A. (1997).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schooling : Where we’ve bee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9, 371-409.

Mosston, M. (1992). Tug-O-War, no more : Meeting teaching learning objectives using 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Dance, 63, 27-31.

Mosston, M., & Ashworth, S. (1986).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umbus, OH : Merrill.

Mosston, M., & Ashworth, S. (1994).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4th

ed). NY: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Mosston, M., & Ashworth, S. (2002).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5th

ed). San

Francisco: Benjamin Cummings

Siedentop, D. (2000).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 in physical education(4th

ed).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Silverman, S. (1990).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2, 352-364.

Solmon, M., & Lee, A. (1996). Entry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variables, and cognition : student mediation of instruc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5, 136-150.

105

附錄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研究題目:Mosston 包含式教學對高中生排球學習之效果 學校:國立臺東大學體育研究所

研究題目:Mosston 包含式教學對高中生排球學習之效果 學校:國立臺東大學體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