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壹、對學習者的建議

一、增強學習動機

由本研究中顯示學習動機期望成份是學業表現知覺最佳的預測變項,而學習 動機期望成份包括的就是學習者的控制信念、自我效能信念及期望成功信念。如 果說當學生的控制信念是正向的,相信成功與否取決於自己本身而非外力,自我 效能信念是積極的,相信自己是可以達到預定目標,期望成功信念是肯定,相信 自己一定可以完成所指派的任務,那麼,學業表現知覺自然會有所改善。

二、 活用學習策略

由本研究中迴歸結果分析顯示預測學業表現知覺的重要變項中有兩項為後 設認知策略及資源經營策略,這代表著學習策略對學業表現知覺的高低影響不容 忽視。若學習者能對學習活動事前計劃、監控與規劃,並在從事學習活動時,能 洞悉環境資源的優勢,懂得向老師或同儕諮詢,那麼學業表現知覺就會隨之提升。

三、 改善人際關係

在研究中發現家庭互動及學校人際對學業表現知覺的影響甚鉅,若能由人 際關係中去改善,增強自己和人相處的溝通能力,則相對的在和家人、老師及同 儕間的關係會獲得改善。當和家人的關係改善,則親子關係也會隨之變親密;當 和老師間的關係改善時,則師生間溝通零距離;當和同儕間的關係改善,則同儕 間可以互相協助幫忙。如此一來,人際關係變好,漸漸地學業表現知覺也會隨之 增強。

貳、對家長的建議

一、鼓勵教育程度低之父母接受補習教育

研究中顯示父母親的教育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學業表現知覺,因而若能針對 此一區塊去加強,相信對孩子的學業表現知覺上會有明顯的助益。鼓勵教育程度 較低之父母能參加補習教育,例如:社區學校及國高中補校,藉由自己能力的提 升來見間接或直接影響其孩子的學習,相信假以時日會相得益彰。

二、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強化親子間的良性互動

研究中顯示家庭互動影響學業表現知覺是不容遲疑的,若能放下身段陪著孩 子成長,建立亦師亦友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自己是被尊重和疼愛的,則親子 關係是緊密且和諧的。再者,合理的範圍內讓孩子有成長的空間,不是軍事化的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身教重於言教,那麼孩子會對您的管教心服口服。當兩者兼 顧後,自然家庭互動會更為良好,學業表現知覺自然扶搖直上。

參、對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一、不定期辦親師座談會或人際關係教育講座

研究中顯示家庭互動、學校人際對學業表現知覺都有高度的正相關,因而若 教育工作者能提供一些親子教育溝通、合宜管教方式、如何增進人際關係等相關 資訊,相信對家長、學生及教師都會受惠,學業表現知覺也會攀升。

二、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設計有趣、富創意的課程,讓學生一開始就將目光專注於老師的教學,知其 所學為何,其重要性及將來的應用領域,積少成多,孩子漸漸就會對各項事物感

到好奇及想探求其相關領域,漸漸會由教師的引導到自身內發的企圖心,進而增 長其學業表現知覺。

三、增強資源經營策略能力

學習的過程中包括發現、探索及創新,很顯然的,學習可以充滿興趣,也可 以充滿趣味。在研究中發現,若學習者的資源經營策略使用頻繁的話,則其學業 表現也會相對提升。因而教學者若能針對環境中可利用資源的經營方式及使用策 略來加強的話,則學生會比較懂得利用相關資源,例如:不會的請教同學或老師、

善用週邊設施…等,藉此就能提升其學業表現。

肆、對政府相關單位的的建議

一、加強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所施行的教育,強調親人間的互動關係。 家庭互動包 含親子關係和父母的管教態度,若能適度的引導父母親何謂正確的親子溝通模 式,將使親子間關係更為融洽。許多父母在管教態度上,有著自己的一套模式,

如果能加強正確的管教孩子的方式,用關懷及愛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如此一 來,不但親子關係變好、管教態度民主,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相對的,學業表現 知覺自然會提升。

二、增設教師成長團體或相關課程

教書教久了,思想及觀念會僵化且教材並非萬年不變,時時提供教師充電進 修的管道,讓教法能因應時代及國中生的變遷,不但教師能教學相長,且其專業 知能會更受學生的肯定及成為學生的楷模。當孩子看見教師的用心,自然會比較

二、加強父母的效能訓練

父母的效能訓練是一種新興的課程,是一個經過測試的方法,經由這項訓 練,可以使親子間更為親密,父母將會知道應如何幫助孩子們變得更成熟、健康 及快樂。透過課程的訓練及引導,可以改善摩擦、發脾氣和說謊的情況,進而使 家庭氣氛更溫馨、親子關係更親密。家庭中的規範是由親子共同建立的、培養孩 子的責任感,重溝通,親子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尊重及和平的。許多初為人父母者,

常無法拿捏如何教育孩子,透過相關課程不但能幫其成長,也能使孩子學業表現 知覺出色。

伍、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次的研究雖然遍及全國的樣本,但若能再擴大樣本數甚至加入離島地區的 學生,平均抽取各縣市及各學校之樣本,甚至將其延伸到國小、高中或大學,比 較彼此間的差異情況,或許會更客觀且準確描述學業表現知覺在各年齡層的差異 狀況。

二、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的量表信效度雖然都頗高,但難免有一些修正的空間,若能多加進來 一些有效預測變項,例:時間管理、是否參加補習教育…等,將能找出更為具代 表性之量表,相信對學生的學業表現知覺是有助益的。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次研究著重於量的研究,也可嘗試進行質的研究,甚至於進行深度訪談或 做多元相關,甚或質量並重,或許能發現一些更為精準預測學業表現知覺的結果。

四、研究變項方面

本次的研究變項為家庭互動、學校人際、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業表現知 覺,未來可多加入幾個研究變項,如:家庭資源、家庭背景…等,利用結構方程 模式來分析,以建構影響學生學業表現知覺的理論模型。

參考文獻

吳知賢(1990)。歸因再訓練在國小班級情境實施之研究:錄影媒體教學實驗。國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6,13-39。

呂愛珍(1993)。我國地方教育視導人員任務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林子誠(2005)。設計或使用物理電腦遊戲對國中生學習與學習動機之比較研究。

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張春興(譯)(1993)。R. E. Mayer 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臺北市:東華。

林雪雲(2005)。國中生使用英語學習雜誌的學習策略和自學研究。國立高雄師 活素質感之相關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1:87-113。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修定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和林清江(198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177-196。

教育部(2007)。教育部統計處。2007 年 4 月 11 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 al/student.xls

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 457-458。

許秋蓮(2005)。家庭氣氛、親子關係及同儕關係之研究-以苗栗市高中、職學

陳雅雯(2003)。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 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利(2001)。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縣關山 地區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4,67-98。

陳裕方(2000)。國民小學教師認知教學策略運用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

楊宜勳(2005)。影響高中生選組及其學業表現知覺之相關因素探討-以某高中為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雪萍(2000)。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知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曉琳(2003)。國小學童英語學習策略、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以 彰化縣近郊學校為例。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博文 (2002)。應用資料探勘技術分析學生選課特性與學業表現知覺。私立中 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麗敏(1996)。影響國小兒童數學成就之自我調節學習與情感因素分析及其策 略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兼談 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二、英文部份

Covington, M. V. (1984). The self-worth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Learning, 85, 5-20.

Cunniff, E. W.(1989). Leading students to optimal performance through motivation.

(ERIC Document NO. ED 310306)

Dansereau, D. F. (1985). Learning strategies research: 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baum Associates.

Dweck, C. S. (1986).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10) , 1041-1048.

Fisher, T. A., & Padmawidjaja, I. (1999). Parental influences on career development perceived by African American and Mex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7(3), 136-152.

Forman, E. A., Minick, N., & Stone, C. A.(1993). Contexts for learning :

sociocultural dynamics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Forsyth, D. R. (1990). Group dynamic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Gottfredson, M. &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ter, S. (1981). A new self-report scale of intrinsic versue extrinsic orientation in the classroom: Motivation and informational compon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 (3), 300-312.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New York:

Wiley.Hoeksema, L. H. (1995). Learning strategy as a guide to career success in ganizations. Leid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DSWO Press.

Holman, D.,Epitropaki, O., & Fernie, S. (2001). Understanding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workplace: A factor analyt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4(5), 675.

Kardash, C. M., & Amlund, J. T. (1991). Self repor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from expository text.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6, 117-138.

Kardash, C. M., & Amlund, J. T. (1991). Self repor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from expository text.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6, 117-138.

Lee, V. E., & Bryk, A. S. (1989). A multilevel model of the distribution high school

Lent, R. W., Brown, S. D., & Larkin, K. C. (1984). Relation of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rsisten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3), 356-362.

Linney, J. A., & Vernberg, E.(1983). Changing patterns of parental employment

and the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 DC.(ERIC, ED 231727)

Maehr, M. L. (1990). Teachers commit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schoolculture and principal leadership.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at Champaign.

McClelland, D.C., Atkinson, J. W., Clark, R.W., Clark, R. W., & Lowell, E. L.(1953).

The achievement motive. NY: Appleton-Century-Crofts.

Mckeachie,W. J. (1987).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Meece, J. L., Hoyle, R. H., & Blumenfeld, P. C. (1988). Students' goal orientations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4), 514-523.

Meece, J., & McColskey, W. (1997). Improving student motivation.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tea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0197).

Moye, C. S.(1991). A study to identify family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academic success in a group of children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Newma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and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4), 221-238.

Pintrich, P. R. (1986,April). M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teractions with

achiev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vention ,San Francisco,California.

Pintrich, P. R., & De Groot, E. V. (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intrich, P. R., & De Groot, E. V. (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