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者即教學者的我,在實施三個循環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之行動研究結果,提出 以下建議,提供未來教學及研究之參考。

壹、對於教師進行行動研究

在我親身體驗行動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在教學現場進行行動研究並沒有原本想像中的 困難,而且教師日後必須面對教育部所推展的教師專業評鑑制度,故教師追求自我專業成長 是當代教育趨勢,然而行動研究可作為提升教師專業知能的良好模式。如同在這次的社會性 科學議題教學中,我雖然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準備與進行教學活動,但看到學生各項能力的提 升,以及從中獲得相關學習成效,此外對我自己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的信念與專業知能方 面也有許多助益,因此我建議一般教師可以嘗試在教學現場進行行動研究。

貳、加強對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認識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社會性科學議題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廣,通常是跨多項領域,也是 個複雜、多元、結構不良的議題,其影響的區域可能是地方性、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而 且涉及整體社會層面。而且此爭議性議題的題材多元且豐富,因為處在不同環境的個人與團 體對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感受有所差別,此外個人的成長背景、知識概念、價值觀、資訊來源……

等,也會影響對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看法。

而教學者個人若是無法做到終身學習,就可能對科學新知與技術欠缺最新的知識與觀 點,想法會受到過去舊有的認知影響,而無法與時俱進,也無法以較全面的觀點來說明此類 議題,就可能會以偏概全的誤導學生對事件的認識,甚至傳達錯誤的觀念與信息。因此,建 議有意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的教師,必須對社會性科學議題之內容保有高度敏感性,並 且能站在多方角度去認識、解讀他人對事件的看法,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議題,進 一步對事件做出判斷與抉擇。

129

参、對於實施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之課程時間

此次行動研究所實施的三個循環教學活動課程時間,皆沒有編排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課堂上,因從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中體會出,如果要在正式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堂中,

實施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是不太可能的,因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有課程進度的壓力、有 課業評量的壓力,也有家長質疑的壓力。除此之外,如果可將教學議題與教學活動結合語文、

綜合活動、社會、數學、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資訊…等領域課程,不僅可作為教學橫 向、縱向的統整聯繫,也沒有上述各項壓力的問題,更可以分擔教學者的教學準備工作。

肆、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雖然以三個不同主題之社會性科學議題進行教學活動,但在每一次的循環教學實 務經驗中發現了部分缺失,研究者兼教學者的我,會在過程中嘗試改善這些缺失,而提昇每 一次的教學品質,同時也增進了自我的教學專業知能。因為這是研究者針對自我的教學需求 而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所以研究內容與範圍有所侷限,故對未來自己或其他有意進行 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之教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可嘗試在偏遠學校進行教學活動

教學者的學校是屬於臺中市中型學校,班級人數約為 30 人,學生人數較多,教學者在 教學過程中無法一一指導,故每一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成效不一,假如是在學生人數較少之班 級,或許教學者對學生之學習狀況更能掌握,但目前無法斷言在班級人數較少的情況下,教 學活動可能遭遇的其他困境與問題。

二、資訊科技運用的加入

此次教學者較少嘗試以資訊科技輔助社會性科學議題進行教學活動,因自己本身對這些 資訊設備不是很熟悉,可能影響教學流程的安排,但如果教學者本身熟悉學校的資訊設備與 軟體,研究者認為這樣的教學策略或許可以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效。

三、探討不同社會性科學議題之教學策略與學習成效

此次三個不同主題的循環教學活動,我挑選之議題多與學生切身相關,未來建議可探討

130

其他不同議題、教學策略進行之教學活動,學生顯現的學習成效與影響學習成效之因素。

四、教學者晤談對象之選擇

教學者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行動研究時,晤談對象除了科學教育專家之外,亦可找 具有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實務的科學教育教師討論,以解決所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以強化 教學信念。茲將本行動研究教學者與科學教育專家、科學教育教師討論之過程與內容,分別 彙整成「附錄七」與「附錄八」。

131

參考文獻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出版公司。

王鼎銘(2001)。爭議性科技議題對九年一貫科技教育的啟示。生活科技教育,34(12),2-11。

沈姍姍(2000)。教師專業成長的誘因與動力-自制度面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9,28-31。

余媛宜(2006)。國小實習教師應用教學檔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行動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 集刊,6,47-76。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成長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6。

林宗進、林樹聲、陳映均(2010)。大學生對基因改造作物議題的認知與論證能力之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18(3),229-252。

林樹聲(2004)。重視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中科技爭議議題的融入與探討。載於教育部主 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叢書(二)(pp.453-465)。臺北市:教育部。

林樹聲(2006)。從爭議性科技議題的教學設計和實踐中詮釋科學教師的角色—個案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14(3),237-255。

林樹聲(2007)。國小資深科學教師的專業改變:以基因改造食品議題之教學為例。科學教育 學刊,15(3),241-264。

林樹聲、黃柏鴻(2009)。國小六年級學生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中之論證能力研究-不同學 業成就學生間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17(2),111-133。

林樹聲、靳知勤(2012)。國小教師實踐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之教師知識成長與比較。科學 教育學刊,20(1),41-68。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高博銓(2011)。教師社群發展的問題與因應。教育研究月刊,201,39-48。

許瑛玿、廖桂菁(2003)。境式網路學習環境互動行為分析:以高中地球科學線上學習為例。

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8(1),93-118。

許世璋、高思明(2009)。整合議題分析、生命故事、與自然體驗之大學環境課程介入研究–

著重於情意目標的成效分析。科學教育學刊,17(2),135-156。

132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張惠博(2001)。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與教師的專業成長。科學教育月刊,239,13-25。

張清濱(2005)。教學視導與評鑑。臺北市:五南。

張翠容(1995)。模擬與角色扮演在成人教學上的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國立中 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149-177。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新人、馮莉雅、潘道仁、王瓊珠(2011)。臺灣教師專業成長學習社群的啟動。教育研究月 刊,201,4-25。

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高等教育。

張德銳、李俊達(2011)。教學行動研究對中學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 刊,7(1),151-178。

黃俊儒(2008)。「科學家發明了什麼?!」−解析學生對於科學新聞中的科技產物意象。科學 教育學刊,16(4),415-438。

黃鴻博、郭重吉(1999)。STS 教育理論的接納與實踐-一個國小教師的個案研究。科學教 育學刊,7(1),1-15。

靳知勤(2002)。「有素養」或「無素養」?-解讀非科學主修大學生對三項全球性環境問題 之敘述表徵。科學教育學刊,10(1),59-86。

靳知勤、楊惟程、段曉林(2010)。國小學童的非形式推理之研究-以生物複製議題之引導式 論證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3(1),209-232。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國立嘉義師院學報,9,297-318。

劉美慧(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花蓮師院學報,8,173-199。

劉湘瑤、李麗菁、蔡今中(2007)。科學認識觀與社會性科學議題抉擇判斷之相關性探討。科 學教育學刊,15(3),25-52。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 ,2-12。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敎務課程領導。臺北市:五南。

133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 飛訊季刊,118,1-20。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伯璋(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 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35-47。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英娥、林福來(2004)。行動研究促進初任數學教師的教學成長。科學教育學刊,12(1),

83-105。

陳蓉倩、楊錦心、蘇照雅(2007)。角色扮演教學法在網路同步教學環境下實施之探究。生活 科技教育月刊,40(5),3-13。

簡茂發、高強華、陳伯璋、李玲惠、黃漢昌、洪幸如(2002)。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成長 之研究。財團法人李連教育基金會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鄭榮輝、林陳涌(2002)。職前教師對生物倫理教育之意見調查。科學教育學刊,10(3),211-232。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成長: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Thomas ,R. & 連鷺役(2005)。另類架構課程觀點:應用與支持台灣教師的課程發展。教育 研究與發展期刊,1 (2),177-203。

Acar, O., Turkmen, L., & Roychoudhury, A. (2010). Student difficulties in socio-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findings: Crossing the borders of two research 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2(9), 1191-1206.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0).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3).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kerson, V. L., Cullen, T. A., & Hanson, D. L. (2009). Fostering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through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to improve elementary teacher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and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6(10), 1090-1113.

Albe, V. (2008). When scientific knowledge, daily life experience, epistemological and social

134

considerations intersect: Students’ argumentation in group discussions on a socio-scientific issue.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8(1), 67-90.

considerations intersect: Students’ argumentation in group discussions on a socio-scientific issue.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8(1), 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