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行動研究主要呈現研究者即教學者的我,所進行的三個循環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 動之過程省思與行動改善,也是我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的專業成長歷程。我把我個人在社 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中得到的教學實務經驗整理成以下的結論,分成「社會性科學議題教 學之準備與實施流程」,以及「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之規劃與注意事項」兩個部分。

壹、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之準備與實施流程

在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前,教學者必須對教學活動的編排能充分掌握,所以不僅要 瞭解學生的各種基本能力與先備經驗,更需瞭解學生既有的學習領域課程內容。例如可從自 然與生活科技、社會、綜合、健康與體育等領域課程中,挑選適合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作為 課程單元內容的融入或延伸,並依據議題的性質與設定的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教案,最 後才能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流程。

貳、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之規劃與注意事項

歷經三次循環教學後,我對於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之規劃與設計,認為有下列幾點 要項需要多加考量,詳述如下:

一、議題之選擇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挑選,除了需配合學生的基本能力與課程單元內容之外,也必須趨 近當地性、本土性,並且貼近學生生活與時事,因這樣的議題更能讓學生感同身受,更能 融入教學情境中,對議題的討論也會更活絡熱烈,另一方面學生在相關資料的搜尋上會較

125

得心應手,進而提升對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資源的準備

在決定教學議題之後,即可開始準備相關教學資源,而教學資源的應用必須多元化,

以我在此次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行動研究為例,有具體實物(基因改造食品)、書藉參考資 料(核能發電)、影音媒體資料(台中企鵝館)、網路相關資訊……等。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不僅可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亦可豐富教學課程內容,也能做為學生在課後時間進行學習 任務時之參考資料,進而養成自主學習之習慣。

三、教學目標與學習成效的設定

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成效是一體兩面的,教學者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即已預期學生的 學習成果表現,在經過此行動研究之後,我認為一開始不宜設立過多的教學目標,因過多 的教學目標容易造成教學者與學生的壓力,因為學生各項能力的養成與提升,並不是一朝 一夕、立竿見影即可辦到,也不宜如多頭馬車同時向各個教學目標前進,教學者應運用適 當的教學策略,並適時的給予指導,循序漸進的要求學生完成各項階段性學習任務,否則 容易在教學時顧此失彼。而且教學者也需在設定教學目標後熟悉教學流程,如此在教學活 動中才不會摸不著頭緒,才能達成教學目標。

四、教學策略的選擇

在教學活動上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所採用的教學策略也會有所不同,然而這些教學策 略彼此之間又相互關連,而且一種教學策略不只能達成一個教學目標,運用適當的教學策 略就能使學習成效事半功倍,同時也能藉由多元的教學策略,除了影響學生,更能影響學 生生活周遭的人。但教學策略的使用除了要考慮教學目標之外,也要考量教學時間、議題 教材內容特性,以及學生的基本能力等,同時也勿讓教學策略流於形式與花俏,以免喪失 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之本意,甚至造成教學者與學習者的壓力。

針對上述,研究者將建議實施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規劃之流程與檢核表,整理如 圖 5-1-1 與表 5-1-2: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