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行動研究與教育意義

行動研究是社會情境的研究,是以改善社會情境中行動品質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研究取 向,對教師而言,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的觀察、反省和批判,並藉以探究自己教學實務的一 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是研究者,而研究就是學習(夏林清,1997)。

壹、行動研究的定義

所謂行動研究是指情境的參與者,基於解決或改進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學者或組 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以講求解決實際問題的 一種研究方法(陳伯璋,1990)。行動研究強調研究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 學習和成長過程,最能夠幫助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投入教育現象本質的解析,並且具體有效 的發揮將教育理論應用於實際,借實際經驗修正理論的功能(甄曉蘭,1995) 。

貳、教師行動研究的特性

「行動研究」以解決工作情境當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導向,關注研究結果的立即性與 及時性、強調研究與行動的結合及不斷循環的驗證(陳伯璋,1990),行動研究是社會情境 中的參與者實施的一種形式的、團體的、自我反省的社會實際運作的脈絡,並加以改進(歐 用生,1999)。簡單來說,教師行動研究就是教師在其實務工作中,遭遇到問題,為了解決 問題,所採取的一種方法。(王文科,1995;夏林清,1997)對於行動研究的特性,提出下 列的見解:

(1)行動研究發起於工作中的行動者,例如教師或學校教職員所關心或重視的問題。

(2) 強調由行動研究者直接參與其中,或是由行動研究者與執行者以共同合作的方式進行。

(3)行動研究是行動和反省不斷循環的檢證。其研究方法的中心是計畫、行動、觀察、省思 和修正,是一種不斷循環的過程。

(4)行動研究是在特定情境中進行,其研究結果只能解決特定情境中所產生的問題。

(5)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教學實務或教育情境,而不是產生理論或知識。

26

觀察

省思 行動

計劃

修正

參、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

有關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大部分學者大都認為有以下的步驟:策畫、行動、觀察、省 思和修正,並循環不已(夏清林,1997; 甄曉蘭,1995)。茲將行動研究的步驟整理以圖 2-4-1 示之。

圖 2-4-1 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

因此,教學行動研究並不是對他人做研究,而是教學者個人或團體直接參與研究的過程,

提供了一個契機去觸發自省能力,進一步瞭解教學實務上的複雜性,並藉以改善教學和提高 教學品質。

肆、行動研究對教師專業的重要性

近年來有關教師專業的議題一再地被提及,不論是九年一貫的課程中要求教師要有自編 教材的能力,或是在職教師的強迫進修,或是教育部積極推展的教師專業評鑑,都一再顯現 出教師必須具備有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國內學者(歐用生,1996;蔡清田,2000)也提倡結 合研究與教學實務的行動研究。

教育的「行動研究」,是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人員,特別是校長、教師,在實際的教育 情境進行研究,並以研究結果為依據,進行教育改革,以提昇學校教育品質(蔡清田,2000)。

因此,教育的「行動研究」可以適用於課程的研究發展、教學方法、學習策略、學生的態度 與價值、教師專業成長、班級經營與學校行政等方面(王文科,1995)。

教育的「行動研究」往往強調以學校或教室內急待改進的實際教學活動為研究內容,以

27

改進教育活動為目的。教師透過「行動研究」,可以在研究當中採取改革行動,在行動當中 實施研究,是極適合教師使用的方式(歐用生,1996)。而郭重吉、江武雄和張文華(1997)

則引用 Berlin & White(1992)的論點,指出行動研究的優點包括:

(1)教師可以善加運用不同觀點和專家所帶來的好處。

(2)研究結果可供教師在教學實務的參考。

(3)經由教師的直接參與研究,可以打破傳統上教師對研究者的敵意。

(4)可以提供教師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5)能由身歷其境的人自行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行動研究」,瞭解教學實務問題,並且基於教室教學研究的基礎之上,教育得以發展並 轉變其教學實務,進而發展其教育專業理論,與教學專業技能。事實上,行動研究的過程,

不僅是研究的進行,同時也是問題解決的開展。換句話說,行動研究是一個循環不已、永無 止境的過程(陳伯璋,1990)。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