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將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背景,以及所要探討的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並對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予以定義與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現今公民生活在科技發達與資訊無遠弗屆的環境中,科技產品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相對在享受科技產品所帶來的便利性時,其所隨之衍生的相關社會議題也伴隨而來,例如:

現今人手一支的科技產品-手機,帶來了快速簡便的通訊,但其所傳遞訊號的電磁波對人體健 康的影響也是社會大眾所關注的議題。

而類似上述的議題,經常是具有爭議性與兩難的特性,並且沒有明確的解決方式(Sadler, 2004);因這些議題本身結構是不良的、開放的、複雜的、具價值導向的,也受到個人的立場、

態度與道德等因素,而可能有好幾個不同的解決方案(Sadler, 2006)。這類議題的討論範圍涵 蓋多種不同領域,除了科學與社會的面向外,也常涉及政治、經濟、宗教乃至於道德等(Levison, 2006)。這就是許多國內外學者所重視的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 SSI)。這類 議題關係到社會的整體利益(

Acar, Turkmen & Roychoudhury, 2010

)。當現代公民在面對越來越 多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時,培養其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陳述意 見,並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首先必須對這相關的議題有基本的認識和理解(黃俊儒,

2008; Gray

&

Bryce, 2006; Eggert & Bogeholz, 2010; Klosterman & Sadler, 2010)。

在我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基本理念說明「科學的社 會議題」所蘊含的精神:「我們應該了解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並學會使用和 管理科學與技術,以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生活。」另外在課程目標中也提及「能藉由資料蒐集 或小組討論之方式,對科學社會議題進行批判思考察覺,試探人與科技的互動關係,並做科 學性的理解與研判」(教育部,2008)。也有學者指出若能對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種類及範圍詳 加瞭解,將更有助於探討科學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而瞭解社會性科學議題本質或形成

2

決策的相關意願(Oulton et al., 2004)。

現今世界各國無不以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為首要目標(例如:AAAS, 1990, 1993),

同時在國內外學者的教學研究中,皆顯示在教學中融入社會性科學議題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究

(inquiry)、非制式推理(informal reasoning)、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論證

(argumentation)、做決策(make decision)、理解科學本質(Nature of Science)等能力的發 展(林樹聲、黃柏鴻,2009; 劉湘瑤、李麗菁、蔡今中,2007; Acar et al., 2010; Eggert & Bogeholz, 2010; Malin, 2011; Wu & Tsai, 2011);另外教師在實施社會性科學議題也會對自我的專業成長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有所助益(林樹聲,2006; 林樹聲,2007; Gayford, 2002; Gray &

Bryce, 2006; Wu & Tsai, 2010)。由上述可見,將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科學教學有其顯著的重 要性。

既然在科學教育課程中納入社會性科學議題已是目前科學教育重要目標,也存在著不可 忽視的教育功能(林樹聲、靳知勤,2012)。然而,相對的卻只有少數的教師將社會性科學議 題融入單元課程中或做課程延伸的教材(Gayford, 2002; Eggert & Bogeholz, 2010; Day & Bryce, 2011; Lee & Witz, 2009),同樣的,國內對於社會性科學議題與科學課程結合的教學設計或者 相關研究也並不多見,正處於初步萌芽發展階段。

而研究者本身為國小教師,在教學經驗中深刻的體會出,若教學課程無法與學生的生活 相互結合,並且制式的課程講述方式較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故想要改變自己目 前的教學模式,選擇利用「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科學教學課程中,藉以提昇學生的學習興 趣。但研究者如同一般的科學教師,並沒有「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學經驗,所以想透過自 我行動研究,藉以提昇自我在「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科學教學之專業知能與課程設計能力,

並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教師行動研究之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時所遇到的困難,而藉由教師在教學前、後的反思,

對自己的教學知能與教學信念進行檢討,並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實務經驗,促進自我在教學 專業上的成長。因此,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在透過三個單元循環的社會性科學 議題之教學行動研究,來增進教學者本身對於社會性科學議題課程設計與教學上之專業能力 的成長。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社會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SSI)

隨著科學及科技的發展,現代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遭遇許多與科學概念或科技相關的 社會議題,例如:生物複製、全球暖化與核能發電等。這些議題中科學面向及社會面向等因 素均扮演核心的角色,科學與社會顯現出相互依賴的本質,而這些議題被稱為「社會性科學 議題」(Sadler, 2004)。

貳、教師專業成長(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教師職業是一種專業性工作,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在其教學生涯中,為使個人的教學 技能、學生輔導、人際溝通等方面能夠與時俱進,便主動的、積極的、持續的參加各種正式 與非正式的學習活動,以促進自我信念實現的動態歷程。本研究的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在 透過三個單元循環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過程中,教學者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信念的 提升與教學活動設計專業能力的成長。

參、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行動研究將傳統分立的「行動」與「研究」兩者加以結合,主張實務工作者應該進行研 究,以改進本身的實務工作(蔡清田,2007)。行動研究的程序,包括指出確定所要研究的問 題領域焦點,規劃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尋求合作、採取行動、實施監控與蒐集資料證據,

並進行評鑑與回饋(蔡清田,2000)。本行動研究,研究者期望自我能透過行動研究的過程,

對「社會性科學議題」之教學更具信心,並對其教學活動設計更具實務經驗。

肆、非制式推理思考(Informal reasoning)

在面對一些缺乏明確解決方式,具有開放性特質,結構鬆散(illstructured)且具有爭議 性的複雜議題時,每個人抱持的前提不同,而影響到之後的推論結果亦可能不相同,此時所 運用的推論方式便是非制式推理(Sadler, 2004)。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研究者即是教學者之行動研究方式進行,且以研究者所任教的臺中市某小學六 年級 32 名學生與隔年的五年級 30 名學生為教學對象,實施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來探 討自我在設計與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時應具備的專業知能與應注意的事項。

貳、研究限制

本行動研究教學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班級之學生,研究過程中所教學的社會性科學議題,

以研究者認為國小高年級學童必須具備的科學知識為素材,研究過程中收集的資料為學生的 學習回饋與教學者的省思,研究結果除了提供教學者自我在教學實務上的改進與建議之外,

也可提供未來有意從事相關教學活動的現場教師作為參考。然而行動研究的目的是為解決研 究者在教學上遇到的問題,或是提升研究者本身的專業知能,因此研究結果僅供解釋研究個 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