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靜思語教學方案課程實施歷程的研究情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推動兒童閱讀以裨益品德認知

本研究實施過程中的許多困境皆源自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而由文獻中得知影響小 朋友品德教育成效的因素很多,但大都源於「知善」、進而內化「樂善」、終至「行善」

的原理。閱讀可提供兒童理解事理之鑰、啟發「知善」之門,因此,推動兒童閱讀,不 但可紮實各基礎學科,亦可裨益品德學習。

二、教師應不斷的進德修業以精進學生品德

在本研究的實施過程中,研究者雖有滿腹熱情投入,但欠缺品德理論基礎涵養與實 作經驗,在行動過程中倍感挫折;因此,教師宜透過各種自我進修、參與品德教育研習 活動,提升自我專業知能,同時以身作則實踐品德教育的理念,進行品德示範與教學,

以作為學生品德學習的模範,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的認知、省思及實踐能力。

三、學校應籌組品德教育社群以端正校風

良好的校風源自品德教育的推動,品德教育的推動有賴學校整體的規畫與教師的投 入。然在教學現場有許多的問題需要教學者來解決,但單打獨鬥頗令人身心俱疲;在本 研究實施過程中,遭遇不少的困境,雖有研究夥伴的鼎力相助迎刃而解,但畢竟彼此間 皆欠缺品德教育行動素養,邊進行邊摸索的過程倍感艱辛,因此,學校若能籌組教師成 長社群,透過同事間的專業對話、經驗分享、討論與互動,充實品德問題的解決策略、

理論基礎和素養以及研究方法,不但可成為推動品德教育有力後盾,對提昇教師的專業 自信和解決教學問題是有助益的,尤其是對教育現場學生品德的行為問題,有經驗者教 學的真知灼見,可為經驗傳承,裨益班級經營與端正校風。

四、品德教育有賴充裕時間的循循善誘

實施品德教育不宜躁進,其成效更無法一蹴可幾。在本研究的過程中,為能如期完

成預定的教學活動計畫,及配合學校活動、處理班級突發大小事端,常處於趕課的狀態,

以致師生身心俱疲,影響學生品德表現。因此建議未來有意進行品德教育活動者,宜考 量兒童身心特質,合宜規畫時程,預留學習緩衝時段,師生在沒時間壓力下較能輕鬆互 動,也較有充裕時間揮灑活動,也許學生的表現會更不一樣。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市:紅葉文化。

王煥琛(2002)。美麗人生-加強青少年價值教育。師友月刊,421,11-15。

成章瑜(2007)。價值觀崩潰 十歲就輕生。商業周刊 ,2007 年「一個臺灣‧兩個世界」,

何日生(2007)。一念間-我所體悟的慈濟思惟。台北:圓神。

何琦瑜、吳毓珍(主編)(2007)。教出品格力-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台北市:

天下雜誌。

何琦瑜、鄭一青(主編)(2004)。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市:天下雜誌。

但朝偉(2002)。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台北:五南。

余碧玉(2007)。品德教育融入教學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格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49-150。

吳雁門(2007)。諮商心理取向的品德教育。載於雲林縣九十六年度輔導國民中小學建

構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及觀摩會研習手冊。雲林縣政府教育局。

李玫玲(2003)。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素貞、蔡金鈴(2003)。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3-68。

李琪明(2008)。學校品德教育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研究報告。教育部(未出版)。

沈六(2004)。論道德發展的心理本質與歷程,說道德教育。台灣教育,24,2-18。

周倩慧(2000)。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學生孝道態度、行為效果之研究。私立慈濟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慧菁(2004a)。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載於何琦瑜、鄭一青(主編),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14-21)。台北市:天下雜誌。

周慧菁(2004b)。品格要怎麼教。載於何琦瑜、鄭一青(主編),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

的秘密(46-55)。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建福(2006)。德性、情緒與道德教育。台北市:學富文化。

林素芬(2007)。國小中年級學生品格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振訓(2007 譯)。自己拯救自己(山繆爾‧斯邁爾斯)。台北:立緒。

邱滿祥(2004)。靜思語學對提昇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效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 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俞懿嫻(2007)。道德教育與哲學。台北:文景。

洪素芬(1999)。一個研究者探索靜思語教學的反省歷程---兼論整合觀點的德育模式。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蘭(2007)。從大腦發展看兒童教養。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零

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63-71)。台北市:天下雜誌。

洪蘭(2008)。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台北市:遠流。

紀淑萍(2002)。在國小實施觀功念恩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台鼎(2007)。不同年齡的孩子該如何教?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

(72-77)。台北市:天下雜誌。

徐詩晴(2004)。諾丁斯關懷倫理學及慈濟大愛理念會通之探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特刊,18-22。

高信疆(1989 編)。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台北:九歌。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品德教育電子報-創刊號(2005)。2008 年 5 月 6 日,取自 http://w w w .khjh.kh.edu.tw /character/new s-11/sub-new j.htm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姿(2007)。關懷倫理學觀點之道德教育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琬琴(2004)。靜思語教學對增進國小學童孝道實踐之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 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榮攀(2004)。慈濟語彙。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張德銳(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高等教育。

張鎮昌(2002)。運用靜思語教學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竹縣一所國民小

學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道德與健康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2008 年 3 月 4 日,取 自 http://eaper.edu.tw/006/index.htm#news

梁忠銘(2001)。日本教育特質的研究。高雄市:復文。

郭怡玲(2006)。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仁華(1999 譯)。如何教養出道德小孩-讓孩子善良、公正而富責任感(麥克‧舒曼)。

台北:遠流。

陳彥貝(2002)。建立自我、關愛他人。師友月刊,421,15-19。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

陳珮育(2004)。靜思語教學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蓓燕(2007)。靜思語教學推動全校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 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瑩聰(2007)。推動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心得分享。載於雲林縣九十六年度輔導國民中

小學建構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及觀摩會研習手冊。雲林縣政府教育局。

賀正楨(1999)。國民小學靜思語教學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馮厚美(2001)。靜思語教學對提升國小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慈濟教師聯誼會(2005)。大愛引航慈濟人文課本教學指引。慈濟教師聯誼會主編。台 北市:靜思文化。

慈濟教師聯誼會主編(1999)。大愛引航第一∼十二冊。台北:靜思文化。

慈濟教師聯誼會主編(2001)。大愛引航學習單第一∼十二冊。台北:靜思文化。

慈濟教師聯誼會專屬網站。2008 年 4 月 8 日、2008 年 5 月 11 日,取自 http:

//teacher.tzuchi.net/teacher.nsf。

楊素英(2002)。高雄市國民小學道德教育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台北:五南。

廖雲玉(2007)。國小高年級道德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1985)。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台北:文景。

蔡美玲(2005)。實踐社群在國民中學應用之行動-以品德教育推動為例。國立中正大 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美華(2008 譯)。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Geoffrey E.Mills)。台北市:學富 文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盧羿蓉(2007)。運用班級輔導增進低年級兒童人際互動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靜思語教學月刊(5 期、11 期、38 期)。2008 年 4 月 19 日,取自 http:

//teacher.tzuchi.net/teacher.nsf

龍應台(2008 年 5 月 5 日)。文化是什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謝明昆(1994)。道德教學法。台北:心理。

韓國棟(2008 年 2 月 19 日)。中小學道德開課 教部:考試有用嗎。中國時報,焦點新

聞版。

簡成熙(1997)。關懷倫理與教育-姬莉根與諾丁思想初探。載於簡成熙(主編),哲學

與教育-20 世紀末的教育哲學(197-232)

。高雄:復文。

闕美珍(2007)。公民行動取向品格教育之課程實施成效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彬彬有

禮」課程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惠萍(2008 年 7 月 31 日)。另一種免疫力。商業周刊-優勢系列,11,8。

蘇芸慧(2005)。國小教師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釋證嚴(1992)。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二集。台北市:慈濟文化。

二、外文部分

Lickona,Thomas.(1998).Character Education:Seven Crucial Issues.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0,77-84.

Lickona,Thomas.(2003).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Ten essential virtures.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10(1),1-3.

Noddings, N .(2002).Education Moral Peopl

e:A C aring A lternative to C haracter

Education.N.Y.:Teachers C ollege.

附錄

附錄二 教學活動方案

主題:孝順教學活動方案 單元名稱:愛的小勾勾

主題:環保教學活動方案 單元名稱:麻豆鎮的環保「大姑」

主題:服務教學活動方案 單元名稱:一顆心點亮世界

主題:服務教學活動方案 單元名稱:一通電話隨傳隨到

主題:服務教學活動方案 單元名稱:助人最樂

主題:感恩教學活動方案 單元名稱:因為有愛

主題:感恩教學活動方案 單元名稱:溫情滿人間

附錄三「愛比賽的米米」故事

有一隻長得好可愛的小老鼠,他叫米米。他閒來沒事就愛比賽;在家裡,他最愛找

有一隻長得好可愛的小老鼠,他叫米米。他閒來沒事就愛比賽;在家裡,他最愛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