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情境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研究者本身擔任級任之班級-日日國小二年甲班全體學生,共 計 17 位。這一班小朋友的家庭背景有四分之ㄧ是單親暨隔代教養家庭,另外三分之ㄧ

品德教育 核心價值 行為準則

1. 值得 信賴 2. 公民

責任 3. 關懷

1.建立好名聲、支 持自己的家庭。

2. 盡己之力使學 校或社區變得更美 好、保護環境。

3. 待人寬大厚 道、能同情他人及表 達自己的關懷、表達 感激之意、幫助需要 幫忙者。

靜思語教學方案 內容主題 教學方式

1. 孝順 2. 環保 3. 服務 4. 感恩

1. 體驗 2. 講述故事 3. 省思 4. 靜思 5. 實踐

來自新住民家庭,整體觀之:較缺乏關愛與文化引導、刺激。品德認知方面屬薄弱,但因 年幼且質樸,可塑性佳,不斷叮嚀與引導,在校生活行為表現尚佳,唯良好生活習性尚 未落實在家言行舉止。在團體活動方面,小朋友大多很愛表現、較自我中心,合作溝通 較易爭吵。整潔活動時間,大多數小朋友不懂得互助合作,有些小聰明的孩子會藉機遊 蕩。综而言之:德育表現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鑒於研究對象的家庭背景(忙碌、

疏於家庭教育且經濟較弱勢),更需加強孩子的「孝順」面向,以慰藉辛勞的父母及提 升家庭融洽氛圍。再者由於小朋友整潔工作表現不甚理想,期由「服務」面向強化自助、

助人及服務精神。大多數家庭生養孩子數少,以致小朋友較自我中心,且視一切恩寵為 理所當然,冀由「感恩」面相輔導小朋友覺知感恩及關愛他人。由於整個大環境生態遭 逢惡噬,力倡由「環保」面向落實節能、愛地球的舉動。以下由表 3-2-1 簡述研究對象 家庭背景及行為表現:

表 3-2- 1 研究對象家庭背景及行為表現

代碼 研 究 對 象 家 庭 背 景 及 行 為 表 現

S1 新住民子女,父親精神狀況不佳、母親忙於生計,無暇管教,放學後常任其到處遊蕩,出現說 謊、不寫家課、偷竊等偏差行為。反應佳,懂察言觀色、樂於助人。

S2 新住民子女,獨生子,父亡,由爺爺、媽媽照顧,孩子天真活潑好嬉鬧,生活自理能力欠佳。

S3 新住民子女,父親為殘障者、母親忙於生計,無暇管教,但頗自動自發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S4 父親忙於生計,母親忙於照料殘障弟弟,常任其到處遊蕩。學習較落後,與同學互動不佳。

S5 母親督促嚴格,孩子有禮貌、守秩序、負責任,與同學互動良好。

S6 新住民子女,單親,母親督促嚴格,孩子尚守規、好嬉戲,有時會大發脾氣。

S7 新住民子女,父親為殘障者、母親忙於生計,無暇也無能管教,弱智,與同學互動不佳。

S8 父母很寵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欠佳,常自得其樂自己玩,樂於助人。

S9 父母開放、包容,孩子和善守規,但常迷糊誤事、獨善其身。

S10 新住民子女,開朗大方,行事較取巧,禮儀待加強。

S11 父母頗注重教育,孩子天真活潑好嬉鬧,較無守規概念、好游蕩。

S12 祖父母、父母很寵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欠佳,較自我中心、很聒噪、愛計較。

S13 單親家庭,父親忙於工作。孩子尚乖巧,但常儀容不整、忘記帶學用品、整潔工作草率。

S14 單親家庭,父親忙於生計。孩子尚乖巧、獨立,但常儀容不整。

S15 獨生女。父母非常注重教育,孩子活潑大方,較自我中心、很聒噪、整潔工作草率。

S16 父母頗注重教育,孩子內向、和善、較膽怯。

S17 體弱多病,父母較為呵護,孩子較取巧行事,禮儀待加強、整潔工作很隨性。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貳、研究者與研究夥伴背景

研究者師範學院畢業,在國小任教十七年,目前擔任二年級級任導師兼訓導組長。

因職務所在及耿直個性使然,平日極為重視學生日常生活表現,極力推展品德教育;在 學校方面,除不定期利用晨光時間宣導有關生命教育、環境保護、行善服務及感恩惜福 外,每學期舉辦品德教育相關的體驗營。在班級經營方面,每週利用導師時間進行靜思 語教學,及應用彈性課程賞析品德教育有關的視聽教材(如:蜜蜜甜心派系列、水蜜桃 阿嬤等)。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體悟到品德教育刻不容緩及本身對品德教育教學素養

之不足,有待多方充實,以克盡職守、砥礪上進。

「研究者即教學者」的行動研究最常感分身乏術,唯恐教學時無法做全面性及深入 性的觀察,也為提升本研究的信、效度,使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更為詳盡周延,檢核 之依據更為豐富,因此請三位同事擔任研究夥伴。第一位是施老師,畢業於師範學院社 會教育系,目前於教育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進修,教學經驗雖只有二年,但具教學熱忱、

富創思、坦率誠懇,且擔任本班最多節數的科任課。第二位是黃老師,大學教育學程師 資班結業,教學經驗十年,心思細膩、沉著冷靜、擅分析,亦擔任本班的科任課。第三 位是季老師,畢業於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教學經驗十五年,是本研究對象班級一年級 的級任老師,對本班狀況瞭若指掌。以上三位同事學經歷及教學風格迥異,是擔任研究 夥伴的最佳人選,期以不同的角度提供研究者在靜思語教學的建議,並分享觀察的結 果,使研究更臻完善。

參、研究學校背景

本研究對象就讀學校-日日國小(化名),位於雲林縣南陲,規模為六班的小型學 校,校齡近九十年。

學校優勢有:校園廣闊,校舍與庭園規劃得宜,學生活動空間大,且教室新建,硬 體設備完善。教師方面,專業素養高、年輕富創意活力、教學認真且進修意願高。學校 的行政團隊主動積極、合作且支持教學,團隊和諧。學生純樸率真,可塑性高。社區為 農村聚落,但關心校務參與者日眾,對學校活動支持與配合,常出錢出力協助校務推展。

學校劣勢為:學區內人口嚴重外流,導致學生人數相對減少,較缺乏同儕競爭。學 校經費缺乏,且人員編制少,以致行政人員不足,教師需兼行政,專業教師亦不足。學 生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多,成就動機較低。社區內大都是農業家庭、家長社經及學歷不 高,缺乏親子優質互動。社區分散、社區文化資源較少。

學校的機會點有:學校方面-校園環境廣闊,易於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新建教室,

各種教學設備齊全。校內常鼓勵教師參加進修,且較年長教師經驗豐富,利於傳承。學 校領導溝通管道暢通,組織氣氛和諧。學校行政電腦化,可減少業務負擔。學生輔導方 面-鼓勵參與「攜手計畫-課後輔導」,以提升學習效能,及參與校內多項才藝活動,

培養多元興趣與自信。對社區舉辦親職教育、成人教育,推展學習型家庭、社區總體營 造。

學校的威脅點則是:學校方面-學校位於交通要道,車輛頻繁、車速太快。各種設 備缺乏維護經費。每人均兼多行政項工作影響教學。社區家長方面-單親、隔代教養比 率偏高,家長介入校務增加、利用地方資源管道不暢通。

採取的行動策略:學校方面-成立愛心媽媽服務隊,協助學生上下學安全。與鄰近 學校建立夥伴關係、積極爭取經費補助、加強維護,延長設備使用年限、提供教職員工 在職訓練機會、加強週三進修及教學輔導、加強進修,提升行政專業素養 。學生輔導 方面-落實生活教育,加強生命教育、加強輔導工作落實認輔制度。社區家長方面-

成立班親會與家長溝通、舉辦親職教育、營造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結合鄰近機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