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靜思語教學之意涵、特色與相關實徵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靜思語教學之意涵、特色與相關實徵研究

四、社會觀點論

社會觀點論者所採取的道德觀點是重視社會道德,認為道德具有社會的價值,成為 社會生活的規範。如同美國社會學家伯克威茲(L.Berkowitz)所言:道德價值是對於某 個既定社會的成員們認為是『正確』的行動所做的評價。美國心理學家查爾德(I.Child)

則認為:把道德發展及其他類型的社會化歷程,視為一個生來即具有相當廣大範圍的行 為潛能的人,在他所屬的團體標準所能接受的範圍內,發展其實際的行為。主張社會觀 點論最有名的首推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Durkheim):道德就是尊重原則,同時也 是對社會群眾的利他情感(詹棟樑,1997:42-43)。

而社會學習論者認為道德的行為是特殊環境下社會化的結果,這種社會化的學習歷 程,不是直接的獎懲,便是經由間接的觀察學習或模仿習得。行為主義大師 Skinner 認 為所謂美與善的行為乃是由於正強化的結果。社會學習論的後續者 Bandura 則認為道德 不只是會經由直接的經驗中學習,也可以經由觀察他人行為學習,其中特別強調環境中 的「楷模」人物的重要(林素芬,2007:26-27)。因此,社會論者認為道德是習得的習 慣、態度及價值,這些道德習慣與價值,通常與文化有關,進而主張採用一般文化上所 公認的規範,作為道德教育的課題,運用心理學的增強、模仿、認同、示範、重複練習、

獎罰等方法,達成強化良好習性的養成。本研究方案亦在培養學生尊重及利社會行為,

且強調教師正向激勵學生行為及以身作則的道德示範,以增強品德學習效果。

以上道德發展的論點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啟示:

1.教育孩子道德宜先教其遵守既定的行為規範,尤其對年幼的孩子,訂定明確可行 的道德規範是必要的。

2.道德教學需配合孩子心理發展,宜注意個別差異。

3.學校實施道德教育時,須吻合孩子生活經驗,可採用生活中有關的切身問題,及 配合時事或真人事例實施。

4.著重道德實踐,從日常生活中養成守秩序重紀律的習慣。

5.強調教師身教的重要性,以為學生學習之楷模。

6.道德教育根植於關懷理念,由師生發展關懷基礎,進而逐漸引導與他人建立關懷 關係,建構同理心的利他行為。

第二節 靜思語教學之意涵、特色與相關實徵研究 壹、靜思語教學意涵

「靜思語」一詞,緣起證嚴法師開示之話語,經其弟子體悟、簡化之珠璣語句。期

盼以簡短易懂的字句,讓更多人能夠親近它、掌握它;無論做人做事、勵志修身、濟貧 教富或淑世助人皆可隨緣索引(高信疆,1989:8)。

「靜思語教學」的由來:1989 年《證嚴法師靜思語 1》一書發行後,陸續有老師將 靜思語融入教學之中。1992 年 7 月 23 日,在慈濟「慈悲喜舍」大愛的感召之下,一群 滿懷愛心和善心的現職教師,以及社教機構、學術研究機構專業人員,在慈濟靜思堂正 式成立「慈濟教師聯誼會」,將會務分爲北、中、南、東四區,並設有文書、活動、總 務和進修等組,將探討慈濟人文精神,融入教學活動中,以「淨化校園,祥和社會」爲 目標,把慈濟精神帶入校園,而靜思語教學的實施即是其中之一。希望將慈濟精神作爲 重振教育的中心思想,使道德禮儀教育點點滴滴落實在學生的生活當中(陳珮育,2004:

7)。是以,「靜思語教學」的定義:是慈濟教師秉承修身要「慈悲喜捨」、修心要「誠正 信實」及重視倫理的慈濟人文精神,將證嚴法師的《靜思語》輯選為道德教育教材,用 心開展出的特有教育方式(洪素芬,1999:9)。

靜思語教學有著中國固有傳統「致良知」的內涵,除了指導學生自我克制的功夫之 外,更能建立學生的自信,使能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讓潛能達到最大的發 揮,自我光大人性的光明面(郭怡伶,2006:10) 。基於人性本善的理論,孩子從靜思語 教學中體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進而啟發自我良善潛質,而願意提升自我層次,讓自我 知善、樂善、行善。

貳、靜思語教學之特色

能給的心,就是富足。透過能給的心來去除永遠匱乏的心,透過成就別人的過程中,

得到自我內心的寧靜和快樂,那就是自我實現(何日生,2007:133)。這段話道出了教 師實施靜思語教學的心聲。是以靜思語教學乃是師生在愛的境教中,相濡以沫,共同以 靜思語滌淨心靈,共同成長的歷程。

「靜思語教學」有五項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首先是讓孩子置身在各種情境或模擬 化的「體驗」中;接著敘述相關「故事」,讓學生在故事的情節中反觀自己,深入靜思 語的內涵;經由學生自由、主動的「討論」,在推理與判斷中,做價值觀念的澄清;然 後在「靜思」中,聯結學生的舊經驗,做品格意識深層的內化;最後鼓勵並指引學生「落 實」在日常生活中(慈濟教師聯誼會,1999)。而其特色,研究者根據大愛引航(1999)

及綜合「靜思語教學」相關研究者(洪素芬,2000;周倩慧,2000;馮厚美,2001;陳 珮育,2004;郭怡伶,2006)整理出靜思語教學的特色有:

(一)具「慈濟精神」的人文教育:證嚴法師認為人文素養是很重要的,因為人文是 人與人之間的文化,是大愛與感恩,是尊重與關懷。期勉教師教學時以「愛心仁德」為 體,「誠正和睦」為用,在尊重與關懷中,能貼切地指引學生人生的方向,讓學生在日 常生活中反觀、修正自己的行為,達到中國傳統修身的目的。

(二)富「大愛循環」的良善教育:證嚴法師常勉勵教師,從事靜思語教學,要用父 母心來關愛學校裡的孩子,視學生如己出。在「愛之深,教之切,不愛不成器」的原則

下,以寬容引導寬容,以愛引導愛,使班級充滿愛的氛圍。並且為了使學生在生活中充 滿知足、感恩、包容、善解,教師設計各種情境教導學生發揮愛心,例如:帶學生去訪 貧、居家關懷以及引導學生做好資源回收的環保教育。基於愛的基礎上,用心去感覺、

看待與愛世界,培養學生懂得尊重、信任和與關懷生命。

(三)落實「做中學」的生活教育:杜威主張「一切教育,若能發展有效參與社會生 活的能力,都是道德教育」。更進一步的主張「教育即生活。維持這種教育的能力,使 其繼續不斷就是道德的本身」(陳彥貝,2002:17)。在慈濟的世界中,有一句朗朗上口 的話:「做,就對了!」,這也成為靜思語教學的特色之一。教師在實施靜思語教學前,

要先自我反省、嚴以律己,做好「身教」,再期望學生能將善美的行為落實到生活中。

師生共同從實務參與中體驗生活的內涵與生命的意義,則是生活教育的重點。

(四)五段式教學法的多元教育:靜思語教學的五段式教學法為:體驗活動、講述故 事、省思活動、靜思活動及生活實踐。「萬法之妙,存乎一心」,此五段式教學法可依施 教背景做彈性應用發揮。而實施靜思語教學過程中,真實故事的啟示,往往能觸動孩子 對多元世界的體察與省思。做中學的實踐方法,更能帶給大多養尊處優的孩子生活自理 能力的增長。因此,五段式教學法可謂多元學習方式。

靜思語教學特色對品德教育重視之處:

(一)著重人文教育:余秋雨說:「文化的最終成果是人格,集體文化的最終成果是 集體人格。」一個國家的強弱不在他疆域的大小,而在國民的品質,一葉可以知秋,我 們必須從文化做起,找回中國傳統的立國之道。(洪蘭,2007:117)。因此人性關懷的啟 發、人文的薰陶,成為當前教育的主軸。如同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所言:一個人在學習的過 程中,怎麼可能只學學業呢?當然要在人性上增進,在行為規範上學習,這是學習者的 兩大主軸(何琦瑜,2007:39)。這就是靜思語教學的主軸,也是本研究的重心。

(二)看重教師修為:模仿的學習方式在心理學上是屬於內隱的學習,即使記憶喪失 了,仍會被保留著。因此,孩子從日常生活觀察大人的行為中學習待人處事的態度,進 而內化成根深蒂固的價值觀,這種身教的力量是無可取代的。學者林建福也表示:道德 教育者除了透過言教來指導學習者外,身教的示範與教育關係是不可忽略的一環,尤其 是當建立了友誼或愛之類的關係時,教育者無意之間所示範的觀念、感受、行為或品格 狀態等,可以引發學習者的認同與接納、看齊與模仿(林建福,2006:200-201)。教師 是學生人生道路的準繩,對學生說話不宜粗聲粗氣,要以端莊的形態來感動學生,這是

「身教」與「聲教」。老師的氣質和品性如果好,教出來的學生一定好,因此老師的態 度要柔和善順,才有辦法教導好學生。老師要自我反省、鞭策,留心自我的行動品格氣 質,「藉學生的眼睛反觀自己」,教學相長(陳蓓燕,2007:127)。研究者本身也要以身作 則,時時惕勵自己不負慈濟教師端莊、和順形象,並以「甘願做,歡喜受」的志業精神 自持。

(三)落實道德實踐於生活中:靜思語教學除了可參考慈濟教師研發的教材外,由孩 子日常生活情境中,隨機應用靜思語,並透過力行服務來內化品德。因此,本研究除選 取當今品德教育所重視的核心價值-信賴、公民責任及關懷,做為教學內容,並轉化較

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議題-孝順、環保、服務及感恩為實踐方向,期望落實道德知行合 一,及有自動向善的動機和意願。

參、靜思語教材

適宜小學靜思語教學參考相關教材包括:靜思語教學經驗分享的《靜思語教學月 刊》、匯集靜思語教學理念及方法的《杏壇飄香》、靜思語教學指引的《大愛引航》、著 眼省思與實踐的《大愛引航學習單》、增進親師生三方面心靈交流的《我的靜思聯絡簿》

及《靜思親子作業簿》、生命教育最佳輔助教材的《生命的美學》及《聆聽生命》、做好

及《靜思親子作業簿》、生命教育最佳輔助教材的《生命的美學》及《聆聽生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