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於品德教學方面的成長與反省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討論

第三節 教師於品德教學方面的成長與反省

為了提升教學品質,使教學專業表現更圓融、考慮更周詳,教師的省思格外顯得舉 足輕重。學者陳美玉認為:唯有不斷的反省,才能使教師對其專業行為,進行一次又一 次的反芻,促成經驗的重組與轉換,超越習慣性的思維邏輯與行為方式,賦予事件新的 意義,刺激更多變通教學行為的出現(陳美玉,1998:117)。因此,教師透過教學省思,

以獲得更多教學的動力、支持與知識,且可明瞭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優劣得失,亦可從中 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狀況。

本節將由人師角色的期許、教師身教的強調、研究夥伴和家長的回饋三方面,說明 研究者的省思與成長。

壹、人師角色的期許

本研究的教學方案選取於《大愛引航》加以改編;引用現有的教材有其方便性及公 信力,因此研究者在進行第一循環教學活動時大都按圖索驥,但是低年級的小朋友,在 學習的道路上純潔的像一張白紙,態度上更是坦率,他們對於課程的喜惡都會很直接的 表現出來。諸如對某些冗長的影音教材感到不耐煩、對某些真實故事無法理解、對一些 拗口的靜思語難以接受等,這些狀況在活動進行中一一呈現,研究者才發現課程的安 排,要思考的問題不是老師本身的想法而已,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雖然小朋友年紀很 小,但是他們有潛力,老師不應該只是學生學習的決定者,他們或許還沒有足夠的自制 力,大部分的活動仍須靠老師的計畫,但是有時傾聽孩子的聲音,把權力交給孩子,並 尊重他們的決定,不管對孩子或對老師本身而言都是一種成長。所以,研究者開始放慢 腳步,慢慢去發掘他們在教學中的反應與喜好。這時才發現,年幼的他們,也有自己的 想法與喜好,也能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發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例如狀況劇的演出情形,

就讓研究者刮目相看:

研究者只要拋出劇情大綱,從演出角色人選、演出細節,小朋友在短短的下課時間 就能分配並排練好,演出時雖不是很精準傳達情緒,但至少台下的小朋友們都看的 出來他們想傳達的訊息,小朋友的潛力真是不容小覷(省 20081229)。

其實,他們教了研究者很重要的一課,他們讓研究者知道只要老師放開心胸,真正 去瞭解他們需要的,就能共同創造出很多的好活動,也能有較佳的學習成效。因此,研 究者在第二教學循環中的實踐規條,由初始研究者的全權決定,慢慢由說明、溝通到共 同討論決定,小朋友有了參與感,更能用行動捍衛自己的抉擇。另外研究者也發現小朋 友喜愛聽故事,小朋友因喜愛而熱心參與活動,因參與而有了感覺與感動,因感動而模 仿認同好的行為,修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精進了品德學習層次。

其次,當研究者一步步投入行動研究時,才發現自己的知覺開始慢慢覺醒,也開始 學習敏銳看待週遭事物,比如研究者開始關心小朋友的任何事,尤其是大人們覺得微不 足道的小事,但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很重要的大事,是了解孩子內心的最快途徑,也是進

行品德輔導的入門。因此,當研究者開始重視與傾聽小朋友的聲音,師生間的信任感也 越深,互動也越來越好,亦促進了品德學習的利基。同時也因為了解小朋友,以教師的 角度看待學生的眼光也不一樣了:

在第二教學循環活動中,學生們的表現不僅在平時的觀察中有了成長,在教學方案 活動參與度也提升了不少,研究夥伴提醒-孩子是有進步,但最重要的是你看待這群學 生們的眼光改變了。以前,研究者常以教師恨鐵不成鋼的角度太「專注」學生們的缺點,

想一蹴可幾地把他們變完美,以致動輒嚴格處罰學生,現在研究者則看見學生們的優點 和可愛,總覺得他們有無限希望,可以慢慢調教與期待。當研究者看見學生的成長與改 變,其實,改變最大的是自己的眼光角度,受惠的是師生雙方(省 2008120)。

靜思語有云:「從事教職者,應期許自己做一位教人的人師,而非只是教書的經師」, 這也是研究者對本身教師角色的期許;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嘗試著由關懷學生建立師 生親密關係,進而瞭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的決定、包容看待學生的一切,才發現由 品德教育經營的班級,可以讓教書生活較為輕鬆與美好。

貳、教師身教的強調

學者詹棟樑認為小朋友在學校活動的時間長,而教師的角色通常又是學生觀察與模 仿的主要學習對象,在無形當中學生會以老師表現的態度和行為作為道德準則,久而久 之,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因此教師的親身示範,是品德教學最具體 的方法(詹棟樑,1996)。而慈濟教師最著重的也是身教,證嚴法師曾勉勵-教師是學 生人生道路的準繩,對學生說話不宜粗聲粗氣,要以端莊的形態來感動學生,這是「身 教」與「聲教」。老師的氣質和品性如果好,教出來的學生一定好,因此老師的態度要 柔和善順,才有辦法教導好學生。這些話對研究者而言如醍醐灌頂;因研究者本身雖良 善樂群,但個性急躁,易口直心快傷害學生。曾歷經一次如下令研究者汗顏的事件:

今天學生做錯事,研究者不禁大發雷霆,破口大罵學生,只見學生各個危危顫顫,

這時 S15 閃動著無辜的眼眸,緩緩的說了一段話:「老師!我們真的這麼壞嗎?您 不是說『懂的人要原諒不懂的人』,我們是不懂才犯錯呀!對不起!」研究者頓時 感到無地自容,忘了平時以靜思語自持與修為,也失卻老師應有的身教,當下馬上 為自己的失態向學生道歉,沒想到天真的小朋友竟又回了一句靜思語-「老師!『知 過,改過,不貳過』,不要再犯喔!還有老師常說的-『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 也不算是好人』喔!」這是研究者常勸勉他們的靜思語,沒想到小朋友能機靈的吸 收應用,也提醒研究者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為實踐靜思語的良好楷模(省 20090102)。 雖然有了如上事件的前車之鑑,然而在班級經營的過程中,有時還是被學生氣得忍 無可忍,但看學生的眼神猶如攝影機快門,拍下教師的言行舉止嵌入他們的腦海裡,不 禁以另一句靜思語「大事要包容,小事不計較」,來穩住自己的情緒,惕勵自己以溫婉 端莊的形態來感動學生。因此,對研究者而言,以身作則包羅萬象,最重要的是學習包 容學生,也就是不對學生的錯誤行為生氣。當教學者學習以包容的教導方式,師生關係

變好了,班級氣氛也較佳,學生會比較願意接受教學者的教導,班級的團體動力、凝聚 力較強。就教學者而言,為了提供學生學習榜樣,也跟學生一樣列出自我檢核的目標,

但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和學生一樣,常常犯相同的錯,都會偷懶不想做,因為有 這一層體認,所以更能將心比心,了解學生善行實踐時的困難,提供適切的引導與鼓勵。

另外於品德實踐方面,良好的身教就顯得品德示範更具說服力;例如在進行「環保」

主題時的感受:

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當老師要求學生要做到好品德,而自己卻做不到,學生會打 從心底無法認同的,這樣的品德教育成效一定會打折的,就好比最近進行的「環保」

活動,為了要讓校園環境更美好,大家一起來隨手撿垃圾。如果老師只要求學生去 做,但自己看到垃圾卻視而不見,這樣學生看見了,也會不認同老師的行為,當 然也不會心悅誠服的去做,既然學生沒有感受,就很難有所感動,更別說要去做了。

所以,研究者在要求學生時,要先要求自己也要做到(省 20081110)。

又如研究者帶學生進入社區進行關懷獨居老人的活動,原本小朋友見年邁的老人心 生恐懼,裹足不前不敢接近,但見研究者拉著老人的手噓寒問暖,還捲起袖子幫忙打掃,

小朋友看見了也試著與老人聊天、幫忙清潔家戶,最後竟也能跟老人家談天說地、開玩 笑,做到了關懷社區獨居老人的要求。因此,研究者發現-老師以良好身教進行教學活 動或處理級務,班級團體感染力強,同時也能裨益學習效果。

參、研究夥伴和家長的回饋 一、研究夥伴的回饋

與研究夥伴們的定期聚會與討論,是研究者在檢視整個行動歷程中很重要的工作,

透過彼此不同角度的涉入與討論激盪,可以在拉遠距離觀看的省思中獲得更多體悟,也 讓整個方案的發展擁有更多元的觸角(盧羿蓉,2007:121)。因此,研究夥伴在行動歷 程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

本研究在計畫時,僅找一位任教兩年的年輕教師 T1 為研究夥伴,原構思是想以他 剛步出學術殿堂未久,應該可以彌補研究者學術新知的不足。但在著手進行研究規劃 後,才發現行動研究要針對現場實際問題提出解決策略,而這位研究夥伴雖有滿腹才 學,畢竟教學經驗不足,較無法提出完善的建議,而且在接觸研究行動後,他自己反而 陷入教學迷思。原因是他的教學風格與研究者大相逕庭,呈現出的班級風格亦迥然不 同;他的班級活潑、開朗,秩序、整潔方面欠佳,學生喜歡、家長頗有微辭。研究對象 班級安靜守規,學生對老師唯命是從,很受家長肯定。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教學風格是否 需要改變,也對自己缺乏信心,對於研究行動更是不太敢提出看法。對此現象,主任建

本研究在計畫時,僅找一位任教兩年的年輕教師 T1 為研究夥伴,原構思是想以他 剛步出學術殿堂未久,應該可以彌補研究者學術新知的不足。但在著手進行研究規劃 後,才發現行動研究要針對現場實際問題提出解決策略,而這位研究夥伴雖有滿腹才 學,畢竟教學經驗不足,較無法提出完善的建議,而且在接觸研究行動後,他自己反而 陷入教學迷思。原因是他的教學風格與研究者大相逕庭,呈現出的班級風格亦迥然不 同;他的班級活潑、開朗,秩序、整潔方面欠佳,學生喜歡、家長頗有微辭。研究對象 班級安靜守規,學生對老師唯命是從,很受家長肯定。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教學風格是否 需要改變,也對自己缺乏信心,對於研究行動更是不太敢提出看法。對此現象,主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