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討論與結論,茲針對我國政府、大學、學生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壹、 政府方面

一、應從課程改革面向提升就業力:國家、市場、高等教育三角關係不斷拉扯,縱然高 等教育看似受市場影響甚深,但國家的力量卻潛藏其中,特別是政府透過經費分配 掌握高等教育之發展,因此政府政策仍對高等教育有其影響力。受金融風暴影響,

整體經濟環境不較以往,因此失業問題又成為民眾最關心議題,特別是台灣高學歷 高失業問題更是其他國家所未見,因而政府除了積極創造畢業生就業機會、鼓勵產 業聘用大學新鮮人外,更設法提升畢業生就業力,就台灣目前相關政策仍以職涯輔 導為主要導向,而尚未將就業力培養融入於課程之中,或許能參考英國之做法,不 只鼓勵各校成為教學卓越中心,更開放校際間合作、跨科系合作,藉此拓展更多教 學可能,也同時培養學生統整之智識。另外,政府政策也不應偏於一隅,偏重研究 而輕教學,若要提升就業力,則應加重對教學政策之擬定與經費補助。

二、重新思考大學質與量:從產業需求來看,台灣雖在知識經濟評比位居第十八,但產 業發展尚未臻於成熟,國內市場無法完全接收高等教育畢業生,但屬勞動階級工作 卻乏人問津,可見供給與需求失衡也是造成高學歷高失業問題之一。因此,這提醒 著政府必須重頭檢視人才培育的質與量,在質部分應重新思考系所分布,在量方面 不應無上限擴充高等教育,而讓高等教育從普及教育再變成一種推廣教育,失去高 等教育應有的品質把關,而當質量失衡問題出現後,再消極地讓市場化解決績效不 彰的大學。教育主管機關應落實評鑑機制,並將就業力之培養做為重要評比指標,

讓學生、家長有充分資訊瞭解各大學辦學優劣,如此才可能引導高等教育重視就業 力之培養,並思索其可能方法。

貳、 大學方面

一、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就業力融入教學:隨時代轉變高等教育功能有所不同,但 現今大學不外乎三大功能:教學、研究與服務。由於台灣高等教育過於重視研究,

導致教師教學往往被忽略,即便教師有心教學,在客觀與主觀環境中都顯得力不從 心。但教育本質仍為教學,而雇主所重視的就業力是一種可跨學科轉移之能力,如:

抗壓性、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因此教師教學時除了專業知識外,更重 要的是如何透過教學手段,在學習過程中培育學生超越系統性認知知識能力,亦即 Teichler(2007)指出最受重視的工作能力,包括:(1)有能力轉換系統知識到工作 任務;(2)有反省、創新、發明的相關能力;(3)成功工作風格;(4)社會溝通能力;

(5)有助於成功專業工作的動機與價值。大學不只需要傳承知識,更應該重視上述 能力培養,以增強學生未來競爭力與就業力。

二、增加與產業接觸機會:從英國與台灣調查中發現雇主對高等教育應培育、畢業生已 具備能力出現落差,高等教育所教與工作場域所需能力並無法很好的對應,因此高 等教育應增加與產業接觸機會,瞭解產業脈動並適當回應需求。雖然大學不應淪為 職業訓練所,但協助學生順利進入職場是大學無以迴避的責任,大學不應隨著產業 而時時變動,反而更應該其具有知識創造的實力,在知識經濟時代更有機會領導產 業發展。要提升學生就業力,首先要認知到就業力非大學單方面的思考,而是產業 需要甚麼人才來決定就業力內涵,因而與產業的接觸是不可少的。

參、 學生方面

一、充分認知自我能力與產業需求:台灣畢業生最大的問題是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 已經具備大部分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唯外語能力是待加強項目,但反觀雇主卻認 為畢業生對產業認識不夠、抗壓性不足、缺乏正確職場態度等。因此,大學生們顯 然對自我信心過高,而對職場現實認識太少,學生應透過實習、見習、參與企業座

談等方式,及早認識產業及其需求,若能再對自我實力有一客觀之評估,兩相對照 下,其不足之能力立現,也能及早在求學階段培育這些能力。

二、在高等教育過程中補強就業力:大學生應在踏入大學時就開始探尋與思索職涯,學 習應是主動且積極,如此才能有效且深刻獲得就業力。就業力包括知識、技能與態 度三大部分,畢業生應瞭解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與技能是獲得工作的入門卷,但雇 主更重視良好態度以及能勝任各種工作的核心就業力,換言之,知識經濟時代下產 業對人力需求更加全面、靈活與具深度。大學生不能等進入職場才增進就業力,而 要及早在求學過程中培育,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順利尋求工作,並優 游工作中,另外也要瞭解知識經濟中所需就業力,並保持學習熱忱,即使離開正式 教育環境也要持續學習,因為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汰換,現今大學生面臨的 競爭是全球性,強度或速度都勝於以往,台灣大學生應該更具危機意識並對自我能 力有更好的評估,配以政府與高等教育對就業力重視,才可能有效提升就業力。

參考文獻

王如哲(2005)。高等教育。載於教育部編,中華民國教育年報(頁 241-263)。台北:教 育部。

王孟倫(2008,10 月 29 日)。台灣知識經濟競爭力 亞洲第一。自由時報。2010 年 2 月 2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29/today-e3.htm

王承續(2001)。國際高等教育政策比較研究。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保進(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之教育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41,17-23。

王素彎(2002)。知識經濟時代對我國人力資源的因應與挑戰。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6(4),26-47。

王超群(2007)。mail 台大校長 勞工嚴批高學歷新人。2009 年 12 月 2 日,取自 http://

imc-yklee.blogspot.com/2007/05/news-mail.html 伍忠賢(2004)。知識經濟。台北:全華。

行政院主計處(2006)。95 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總報告摘要分析。2009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95718012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0)。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2010 年 4 月 3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060&ctNode=3363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99 年度協助大專校院提升青年就業力實施計畫(2009)。

吳亞君(2000)。航太科技教育產學聯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季松(1999)。知識經濟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吳季松(1998)。21 世紀社會的新趨勢「知識經濟」。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吳思華(2001)。知識經濟、知識本與知識管理。台灣產業研究,4,11-15。

李京文(1998)。知識經濟:21 世紀的經濟型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李奉如(2000)。西方大學理念的轉變:從傳統、現代到後現代。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 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高雄:麗文文化。

李家同(1999)。大學理想之實踐。載於劉安之、黃俊傑(主編)(1999),大學理念與實踐 (頁 13-19)。台中:逢甲大學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李雪莉(2006a)。肥大症 引爆大學危機。天下雜誌,360,60-64。

李雪莉(2006b)。企業領頭羊 帶大學進世界。天下雜誌,360,146-149。

李進(2004)。高職產學合作教育的實踐與探索。載於李進、丁曉東(主編),產學合作教

育研究與探索—上海產學合作教育協會十周年論文集(1994~2004)(頁 96-102)。上 海:上海產學合作協會。

李磊(2007)。全球 41%的雇主難於找到合格的職位人選。2010 年 1 月 3 日,取自 http://

www.rencaijob.com:82/friends/fr_bbsshow.php?id=1032

李禮仲(2002)。期待台灣經濟再起飛 行政改革 財經法規鬆綁。國家政策論壇,91(1),

183-186。

周宜芳(譯)(2007)。D.Foray 著。知識經濟學(L’economie de la connaissance)。台 北:天下文化。

林本(1965)。大學之使命及其任務。師大學報,10,1-17。

林玉体(1980)。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玉珮(2007)。大學生應有的能力與素養。天下雜誌,360,84-88。

林向愷(無日期)。知識經濟策略發展。2009 年 11 月 29 日,取自 http:// homepage.

d_a_091113_1_1rjx9

邱秋瑩(2001)。知識經濟之意義、內涵與發展策略。自由中國之工業,91(6),1-38。

金耀基(2003)。大學之理念。台北:時報。

青輔會(2007)。96 年度「強化大專校院職涯輔導功能以提升青年就業力」試辦計畫。

2010 年 4 月 10 日,取自 http://hope.nyc.gov.tw/meeting.php?mod=29

青輔會(2009)。98 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姜得勝(2005)。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教育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國民教育研究學報,

14,27-56。

施建矗(2006)。從專上青年人力供需談提升就業力及就業率。台灣勞工,14,

82-88。

洪仁進(2007)。反思教學評鑑:何種品質?誰的教學?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主辦 之「大學評鑑與提升大學教學品質」學術研討會,台北。

洪素卿(2009,7 月 28 日)。54%大專畢業生,自認選錯科系。自由時報。2009 年 7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8/today-life 12.htm

胡釗維、王仕琦(2006)。工作大未來。商業週刊,982。2009 年 12 月 2 日,取自 http://

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3292%20

胡勝正(2005)。台灣經濟發展現況與展望。2010 年 3 月 3 日,取自 http://www.cepd.

gov.tw/dn.aspx?uid=187

英國教育中心(編)(2000)。英國教育指南。台北:英國教育中心。

唐志良(2009)。知識經濟發展的漸進性分析。2009 年 12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

globrand.com/2009/179996.shtml

孫震(2001)。臺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台北:三民。

徐南號(1988)。古代、中世、近代大學功能之對比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30,

57-85。

高鈷(譯)(1989)。D.Bell 著。後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台北:桂冠圖書。

張明輝(無日期)。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經營理念。2009 年 11 月 30 日,取自 http://web.ntnu.

edu.tw/~minfei/artical/schooladmin-14.pdf

張芳全(2008)。過量級低度高等教育與失業率之國際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

4(3),80-116。

張芳全(2009)。教育與知識經濟。台北:麗文。

張建邦(譯)(1987)。C.Kerr 著。大學的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台 北:淡江大學。

張雅惠(2009,6 月 9 日)。新鮮人平均 9 個月找到工作。中廣新聞網。2009 年 11 月 10 日,取自 http://n.yam.com/bcc/fn/200906/20090609952929.html

教育部(2007)。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2010 年 4 月 6 日取自 http:// www.

csal.fcu.edu.tw/Edu/program_start-1.asp

教育部統計處(2009)。歷年度各級教育簡況。2009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

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8edu_contents.doc

莊奕琦、林祖嘉(2007)。臺灣產業結構變化分析與因應策略:去工業化與空洞化 之剖析。2010 年 3 月 2 日,取自 http:// www.moeasmea.gov.tw/ public/ Attachment /741416233071.pdf

郭為藩(2004)。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台北:高等教育。

陳若寧(2002)。台灣、中國及香港之知識經濟發展與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維昭(2005)。當前我國大學的危機與轉機。載於黃俊傑(主編),21 世紀大學教

陳維昭(2005)。當前我國大學的危機與轉機。載於黃俊傑(主編),21 世紀大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