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識經濟、高等教育與就業力:台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知識經濟、高等教育與就業力:台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

Copied!
1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研究所

知識經濟、高等教育與就業力:台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

Knowledge-based Economy、Higher Education and Employabili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Britain

指導教授:戴曉霞 博士

研 究 生:張維倫

(2)

知識經濟、高等教育與就業力:台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

Knowledge-based Economy、Higher Education and Employabili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Britain

研 究 生:張維倫 Student:Wei-Lun Chang

指導教授:戴曉霞 Advisor:Hsiou-Hsia Tai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of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ducation June 2010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知識經濟、高等教育與就業力:台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

研究生:張維倫 指導教授:戴曉霞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知識經濟時代下,英國與台灣知識經濟發展程度、就業力內涵及相 關就業力政策,並從歐洲 CHEERS 調查與台灣大專青年就業力調查報告中瞭解英國、台 灣大專畢業生的就業力準備情況。研究方法則以文件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為主。 第二章說明知識經濟與就業力之意涵與關聯,第三章進而分析隨著高等教育發展與 功能轉變,知識經濟對高等教育之影響,以及高等教育與就業市場、就業力之關係。第 四章與第五章則針對知識經濟發展程度與產業、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力準備情況、提升 就業力政策等三面向,進行英國與台灣之探究。第六章根據前述之研究發現,提出以下 結論: 一、知識經濟較傳統經濟更重視知識的角色,而知識密集型產業、腦力勞動者成為主要 發展產業及人力需求。 二、具充分專業知能並加以運用、終身學習能力及良好工作態度為知識經濟時代強調的 就業力內涵。 三、高等教育可透過課程改革、職涯輔導、產學合作等方式提升畢業生就業力。 四、英國知識經濟整體發展程度優於台灣,但相對優勢各有不同。 五、英國與台灣之高等教育畢業生所學與職場所需能力皆存有落差,而其表現皆低於雇 主期待。 六、英國透過高等教育課程改革增進學生就業力;台灣著重職涯輔導以減少工作場域與 高等教育之落差。 關鍵字:知識經濟、高等教育、就業力政策、畢業生就業力

(4)

Knowledge-based Economy, Higher Education and Employabili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Britain

Student:Wei-Lun Chang Advisor:Dr. Hsiou-shia Ta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mployability connotation and related policies in Britain and Taiwan under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rough the CHEERS Project (Careers after Higher Education- a European Research Study) and the Study of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Taiwan, Britain and Taiwan graduates preparation for employability is pictured.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 documen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primarily.

In chapter two, the meaning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the employability are explained.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of work" is also described. Chapter four and five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industry, employability readi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s and the policies of employability enhancement in Britain and Taiwan, respectivel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eceding findings, the last chapter draws six conclusions:

(1)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stress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mental labor have become the main industry and the demand for labor.

(2) Knowledge-based society underline the labor who has the full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able to utilize,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good working attitude.

(3) Through the reform of courses, career guidance and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can improv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process.

(4) The integral degree of Britain knowledge economy development surpasses Taiwan, but two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s.

(5) Both Britain and Taiwan graduates have gap between acquired competences and job requirements, and their performance were under employers expectations.

(5)

(6) Britain promotes th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hrough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aiwan focuses on career counseling to reduce the working field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gap.

Key Words:Knowledge-based Economy, Higher Education, Employability Policy,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6)

實習、教書讓我進入交大時已經比其他同學們「成熟」一些些,又由於留職停薪的 決定,機會成本實在太高,選擇留職停薪念研究所對於那時的我,是個「人財兩失」的 決定。但對留停我從未有所猶豫,主要是因為最親愛爸媽及妹妹的支持,無論在金錢或 精神上,他們是滋養我浪漫性格的最大推手。否則我恐怕也得為五斗米折腰。然而,選 擇全心投入研究所生活,若從結果論來說,這樣浪漫缺乏理智的決定,實在太棒啦! 這兩年,收獲實在太多!除了課業上受到陳琦媛教授、楊洲松教授、洪仁進教授的 指導與引發,以及蘇錦麗教授在撰寫論文時給予的協助,讓我能夠順利完成論文並取得 學位。學業及人生態度上,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指導教授─戴曉霞 教授,每一次和老師 meeting 完都有如神助,因為老師清晰的分析、極富邏輯思考指引著我逐步完成這篇論 文,老師總是正面鼓勵我,給我無敵信心與能量面對論文一波波挑戰。對我影響更大的 是,戴老師對生活的態度,該認真研究時卯足全力、該運動健身時也總持之以恆、該放 鬆玩樂時千萬不要客氣。感謝老師讓我除了更加充實學養外,也越來越懂得敞開心胸、 享受人生、體驗生命這趟不斷前行的旅程。 論文海中載浮載沉、快被文獻壓垮、看 paper 到眼睛脫窗的時候,若沒有親愛的戰 友、朋友的支持,我不可能橫跨英國與台灣,完成這篇論文的。研究所的同儕們─佩真、 宜樺、琇瑩、紫藍、子萱、姿尹,與妳們一起學習是最輕鬆愉快的時光;求學至今,唯 一一年的住宿生活,感謝資工系的小美、阿飄、嘉碧,永遠的 118 寢!謝謝妳們讓我感 染年輕活力,而且總隨時歡迎我成為室友第五人,好感動;總在身旁陪我吃喝玩樂、分 享所有喜怒哀樂的朋友,你/妳們是我生命最好的調味品─吉他手阿亮、高中死黨孟芳、 俐安、景青、大學密友涵琳、老友伊珊、澤旻學長、偉嘉;深坑國中羅校長、社會領域 老師們及其他老師們的鼓勵,還有 101 的孩子們,老師也和你們一樣在努力著。 若這篇論文有一些些價值與貢獻,都要歸功於親愛的家人們,爸爸總是第一手拿到

(7)

新出爐初稿,給予我意見,碩士有一半有頒授給父親才是!媽媽在家裡扮演關鍵角色, 身為職業婦女的她,除了在外努力工作,回家還有伺奉奶奶和只會張口的我們,但她從 沒怨言,對於我的求學只有不斷鼓勵;妹妹是最直接貼近我求學喜怒哀樂的,她獨有的 思考模式與無厘頭,讓家裡充滿笑聲,也感謝她不厭其煩聽我抱怨著。最後,沒有從小 照顧我長大的外公、外婆、舅舅們、舅媽們就沒有我,還有關心我的─在天上的爺爺、 磨練我心性的奶奶、很搞笑的乾媽。謝謝您們!終於完成論文了!耶!在交大教研所我 獲得的,超過預期,希望以後的作用力也能超乎預期!

(8)

目錄

目錄

………

I

表目錄

………

II

圖目錄

………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5

第二章

知識經濟與就業力………

17

第一節 知識經濟之意涵………

17

第二節 就業力………

29

第三節 產業變遷與就業力………

35

第三章

高等教育與就業………

45

第一節 高等教育之發展與功能………

46

第二節 高等教育與就業市場………

59

第三節 高等教育與就業力………

67

第四章

英國知識經濟發展、高等教育與就業力………

79

第一節

知識經濟發展程度與產業………

79

第二節

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力………

87

第三節

提升就業力政策………

101

第五章

台灣知識經濟發展、高等教育與就業力………

113

第一節

知識經濟發展程度與產業………

113

第二節

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力………

121

第三節

提升就業力政策………

132

第六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

143

第一節

討論………

143

第二節

結論………

150

第三節

建議………

155

參考文獻

………

158

附錄一

………

168

(9)

表目錄

表 2-1 知識經濟之定義………

21

表 2-2 非知識經濟與知識經濟時代之知識使用比較………

22

表 2-3 知識經濟之特徵………

24

表 2-4 各國三級產業勞動人口率之演變情形………

25

表 2-5 就業力架構………

33

表 2-6 三種主要核心就業力類別與對應的就業力技能………

35

表 2-7 傳統經濟與市場經濟思維模式與市場運作之比較………

36

表 2-8 產業變遷下之就業力比較………

43

表 3-1 知識經濟對高等教育之衝擊與因應………

70

表 4-1 世界銀行評比英國知識經濟指標及其數據………

81

表 4-2 英國與西歐在經濟誘因及機構制度、創新系統與資訊通訊科技之比較

83

表 4-3 英國與歐洲畢業生認為被聘任的重要原因………

90

表 4-4 大學最常採用的主要教學模式………

95

表 4-5 畢業生認為大學主要學習準備與學習環境分數………

95

表 4-6 歐洲畢業生畢業後四年問卷─大學習得及工作所需之能力…………

97

表 4-7 畢業時獲得最好的十個能力………

97

表 4-8 前十項現在工作要求的能力………

99

表 4-9 英國與歐洲畢業生不足能力前十名………

100

(10)

表 4-10 英國與歐洲畢業生過多能力前十名………

100

表 4-11 教學、學習與評量模組………

103

表 5-1 世界銀行評比台灣知識經濟指標及其數據………

115

表 5-2 國內生產毛額(依行業分)對經濟成長之貢獻………

119

表 5-3 英國與台灣主要產業………

120

表 5-4 核心就業力評估項目定義………

123

表 5-5 畢業生自評目前具備的就業能力………

128

表 5-6 雇主與畢業生認為重要之就業力技能………

129

表 5-7 高等教育能培育之就業力………

130

表 5-8 高等教育應加強哪些就業力技能之培養………

131

表 5-9 促進青年就業政策專案………

133

表 5-10 三種提升核心就業力課程模式之比較………

137

表 6-1 英國、台灣雇主及畢業生對畢業生就業力準備情況之比較…………

147

表 6-2 英國與台灣提升就業力政策之比較………

149

(11)

圖目錄

圖 1-1 83-97 學年度大學錄取率………

6

圖 1-2 研究架構圖………

13

圖 2-1 經濟時代之轉變………

28

圖 4-1 英國 1995 與 2009 年知識經濟指標比較雷達圖………

81

圖 4-2 USEM 與就業力之關係………

105

圖 4-3 就業力方案之評量過程………

106

圖 4-4 教與學卓越中心之學科分布情況………

110

圖 4-5 教與學卓越中心之教學法情況………

110

圖 5-1 台灣 1995 年與 2009 年知識經濟指標比較雷達圖………

115

圖 5-2 大專校院職涯輔導體系提升就業力架構圖………

139

圖 6-1 英國與台灣在經濟誘因及機構制度面向之雷達圖………

144

圖 6-2 英國與台灣在教育與人力資源面向之雷達圖………

144

圖 6-3 英國與台灣在創新系統與資訊通訊科技面向之雷達圖………

145

(12)

第一章 緒論

隨著技術不斷地進步、知識不斷累積與創新,人類社會從農業到工業,再從工業進 步到服務業,二十世紀末以來人們則邁進另一個新經濟的時代,亦即知識經濟時代。1996 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指出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以知識與資訊生產、分配和使用 的知識經濟型態,在此時代中知識成為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資本,而高等教育位於學制 金字塔頂端擔負起傳承、創發知識並培育優質人力的責任,於知識經濟時代下此功能更 顯重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之發展也影響了高等教育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二戰後 為滿足戰後嬰兒潮需求及日益高漲的新自由主義,造成高等教育快速擴張,高等教育對 象從菁英走向大眾。換言之,1950 年代以降的五十年來,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和以知識 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都使大學的內涵和外延隨之擴大(戴曉霞,2000:4)。 日益朝向市場與大眾靠近的高等教育在廣開大學後,面臨到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即為 學生質量失衡,特別是表現在畢業生求職困難的議題上。2008 年 9 月從美國掀起的金融 海嘯,為原本蕭條經濟更雪上加霜,我國同樣受到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失業率屢創新高, 當中又以高學歷高失業現象最為人憂心。近年我國大專校院入學人數年年增加,因此高 等教育畢業生失業率隨之上升,引發社會大眾對高等教育能否培養具備充分就業力畢業 生之關注,並且質疑高等教育擴張後人才素質低落、高等教育與就業市場出現落差,造 成學生所學無法為其職場所用、勞動力低度運用等問題。而 1990 年以來,關注學生就 業力培養業已成為先進國家高度重視的青年政策議題,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力為歐美高 等教育改革的主要驅動力之ㄧ(青輔會,2006),2003 年由聯合國所主辦之第 4 屆世界青 年 日 大 會 , 在 青 年 就 業 主 題 中 提 出 青 年 就 業 的 4Es 議 題 , 分 別 為 : 就 業 力 (Employability)、機會平等(Equal Opportunities)、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及創造就業機會(Employment Creation),以因應新世紀來臨之挑戰(曾碧淵,2007)。 縱使高等教育應與就業市場如何互動引起許多爭論,但多數學者皆認為高等教育無可迴 避要為人力素質把關,學生能否順利進入就業市場亦代表其教育之成敗;對國家而言,

(13)

高等教育是培育人才之利器以促使經濟發展。 顯見,培育高等教育學生就業力使其能順利從學校進入職場,貢獻所學、發揮才能, 成為高等教育、青年、就業市場、國家所共同關心議題。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探究知 識經濟影響下的高等教育與就業力之內涵,本論文擬透過英國與臺灣提升就業力政策與 現況進行比較研究,冀能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另一面向。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由於高等教育功能隨著時代轉變,邁入知識經濟時代後高等教育與經濟關係更加密 切,但高失業現象令人懷疑學歷之價值與高等教育之品質,因此如何提升畢業生就業力 成為各國高等教育之挑戰。本研究背景分述如下: 一、高等教育與經濟關係密切 中世紀大學和教會關係密切,高等教育過去可說為宗教服務,但隨時代遞嬗,高等 教育漸發展出三種不同大學的形態與任務:教學、研究、服務,高等教育轉而為國家服 務,然而現今高等教育為經濟服務的意味則越來越明顯。為了因應二戰後人民對於高等 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逐漸從菁英走向普及,甚至邁向大眾化,由於高等教育機構與學 生數量遽增,國家基於財政考量不再替高等教育提供充足經費,須由大學自籌經費,因 而高等教育為求生存漸與產業界有密切接觸。再加上 1980 年以來意識型態擺盪至強調 市場化、績效責任的新自由主義,高等教育必須面對學生、家長對於學校「績效」之檢 視,畢業生能否順利尋得工作被視作績效的最好證明,因而高等教育開始關心產業趨勢 及企業所需之人才,此見高等教育與經濟的關係較之前來得更為緊密。 經濟牽引教育走向,相對地教育亦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996 年 OECD

(14)

於《知識經濟》(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報告中指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即 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型態,知識已成為提昇生產力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力(王如哲, 1999),這也宣告了知識經濟的來臨。由於知識經濟對世界有全面之影響,再加上教育 本身不能自外於社會,高等教育於焉也受到知識經濟衝擊,知識經濟下能夠創造知識的 高等教育更受到重視,同時也為了因應知識經濟而在課程與行政等方面做了調整。作為 銜接教育與就業的重要處所,高等教育必須要關心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特別是高等教育 向來被視為高素質人才的來源,雖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日有許多對於高等教育學生 素質之質疑,在質疑的背後事實上有著對高等教育更多的期待與肯定。受知識經濟、全 球化與勞動市場急遽變化影響,當前的高等教育畢業生在進入職場時,不只必須面對激 烈的國際競爭、快速變遷的產業結構,還必須能夠持續吸收新知,並適應非終身雇用形 態與非線性的職涯發展路徑(青輔會,2006:1),因此各國高度關注高等教育與工作世 界之聯結,也就是如何培養學生就業力,使其能具高等教育水準之專業素質、正確態度 與技能,而在激烈競爭的就業市場生存。 二、提升就業力成為知識經濟時代各國高等教育之挑戰 受知識經濟、全球化與勞動市場急遽變化影響,當前的高等教育畢業生在進入職場 時,不只必須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快速變遷的產業結構,還必須能夠持續吸收新知, 並適應非終身雇用形態與非線性的職涯發展路徑(劉俊奇等,2006:1),因此各國高度 關注高等教育與工作世界之聯結,也就是如何培養學生就業力,使其能具高等教育水準 之專業素質、正確態度與技能,而在激烈競爭的就業市場生存。然而,就業力此名詞與 概念並非是這幾年才有,Gazier(1998a,1998b,2001)將就業力隨著歷史脈絡分為三波主 要時段、七個概念。二十世紀初是第一波浪潮的開端,那時候就業力是用來判別人們是 否具有勞動能力,將勞工分為可僱用的(employable)與不可僱用的(unemployable)的二 元就業力(Dichotomic employability),在討論失業問題時,通常認為失業者是不具就 業能力、不可僱用的。

(15)

第二波開始於 1960 年代,包括三種就業力概念:社會醫療就業力(Socio-medical employability)、人力政策就業力(Manpower policy employability)與流動就業力 (Flow employability)。由於二戰造成社會出現較多身障者,他們成為勞動市場中弱勢 的一群,因此就業力的概念多關注於身障者的工作能力(Feintuch ,1955),因而出現社 會醫療就業力之概念,其關注身心障礙者的工作能力與工作需求間的差異,而隨後出現 的人力政策就業力是接續對社會醫療就業力的討論,關注身障者外的其他社會弱勢團體 已有之工作能力與就業市場對勞動力要求之間的差異,這兩種就業力概念皆是衡量與確 認個人特質與勞力市場對工作需求之間的距離。第三種概念為流動就業力,則是出現於 法國社會學的論述之中,流動就業力代表個人能夠尋得工作的客觀期待,關注地方與國 家經濟情況及需求層面之就業機會。總言之,第二波就業力概念異質性頗高,廣泛地被 統計學家、社會工作者以及勞力市場政策制定者所使用,1950 到 1960 年代,就業力也 被重新定義為個人的就業潛能,政府若能夠激勵個人的就業潛能,自然能創造出一個充 份就業的社會(蔡翠娉,2007;Ronald &Colin,2006)。 第三波於1990年代蓬勃發展,包含成果導向的勞力市場表現就業力(Labour market performance employability) 、 強 調 個 人 責 任 的 積 極 就 業 力 (Initiative employability) 、 能 維 持 以 團 體 優 先 的 個 人 適 應 之 互 動 就 業 力 (Interactive employability)三種就業力概念。此階段就業力概念結合了態度、知識與技能,在此時 代勞動市場亦逐漸轉變,勞動者亦逐漸體認到職涯發展的不連續性,因此,就業力也被 解釋為在勞動市場上就個人累積的人力資本自我行銷的能力(蔡翠娉,2007)。二十一世 紀的背景環境下,就業力的定義延續著第三波就業力概念繼續發展,Morley(2001)認為 就業力是在1990年代後期,伴隨市場競逐型態方式改變,而由原先強調的勞動生產力轉 化而來。1990年代以來,De Grip et al.(2004)認為就業力概念更加延伸,加入其他層 面,例如:勞動市場環境、勞動市場的知識程度、企業的政策…等,將所有可能影響的 因素皆納入考量(蔡翠娉,2007)。Ronald &Colin(2006)也認為狹義就業力是專指能否 具備進入就業的能力,而廣義的就業力則包括所有影響獲得工作的因素,包括個別因

(16)

素、個人情況與外在因素。因此就業力的維持是不僅是個人的責任,更往外與政府或雇 主有所關聯。而本研究所探討之就業力,乃是針對高等教育機構所提,所謂提升學生就 業力即是給予學生帶著走的能力,此為一種能轉移之能力,對其未來在社會上將有關鍵 性作用。 三、高等教育與就業市場存有落差 1970 年代以來高等教育數量急遽擴張,各國從事國家高級人力培育,在高等教育投 資明顯增加,使得高等教育在學率不斷提高,各國高等教育大量擴充後,面臨過量教育 問題,進而使得接受高等教育者畢業後就產生失業問題(張芳全,2008:81)。由於大眾 化削弱了高等教育的篩選功能,大學畢業生在社會中聲望與地位產生劇烈變化,高等教 育與菁英階層職業之間的舊連結跟著被撼動 (Scott,1998)。就如同盧羿廷、彭森明 (2006)所指出的,目前大學生素質的確與教師之期望,有相當大的落差,不管是英語 能力、國際觀、批判思考能力、抗壓力、自我內省能力,以及公民意識與社會關懷,大 學教師有四成以上認為自己的學生表現差或非常差。若高等教育能提升學生素質,那麼 便能展現於畢業後順利就業現象之中,但高學歷高失業率現象在 1993 年起逐漸浮現(趙 弘靜,1995),高等教育若無法培育具就業力之畢業生,不僅浪費高等教育資源,更是 失去高等教育的基本價值與功能。 因而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知識經濟時代的就業力內涵,以及知識經濟時代中高等 教育要如何培育出具備就業力之人才。

貳、研究動機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節節上升的失業率更從現實面給予高等教育一記當頭棒喝,學 生就業力是高等教育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本文將探討知識經濟、高等教育、就業力三 者之關聯,再從英國提升就業力政策來與我國政策及成效相互比較,希望能為如何提升

(17)

高等教育學生就業力提供思考面向。由於英國高等教育乃以通才教育為傳統並以教學為 主,面對知識經濟時代衝擊英國高等教育也必須回應市場的需求,英國極富傳統之高等 教育如何在通才與專才間平衡,從課程中提升就業力的方案或許能提供解答,並供我國 相關政策之參考。此外,英國高等教育從1988年開始陸續採取行動,將原本有多元技術 學院與大學之二元系統轉變為單軌制,台灣近年來一般大學和技職並存的雙軌制亦出現 學術游移現象,技職校院有一般大學化之趨勢,或能從對就業力之探討了解率先走向單 軌制後的英國高等教育畢業生所獲就業力之情況,提供台灣高等教育之發展另一思考面 向。而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乃是基於以下現象: 一、台灣高等教育質量難兼顧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數量遽增,1998年大專校院共計有137所,其中大學39所、獨 立學院45所、專科學校53所,2009年大專校院則共計有162所,大學爆增至102所、獨立 學院45所、專科45所(教育部統計處,2009),大學錄取率年年創新高(見圖1-1),83學 年度之前大約維持30%以下,83學年度則為44.35%,接下來數年中錄取率一路成長,97 學年度更飆升為97.10%,高等教育儼然已從菁英走向大眾,同時也不禁令人憂心高等教 育素質低落之問題。 圖1-1 83-97學年度大學錄取率 0 20 40 60 80 100 12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學年度 錄取 率

(18)

二、高等教育畢業生失業問題嚴重 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收到一封自稱是業界業者來信,信中指出社會新鮮人有七項缺 點,分別是:「活在高學歷的光環下」、「過於自私」、「沒有時間觀念」、「身段不夠軟」、 「缺乏謙虛」、「沒有敬業精神不夠尊重工作」及「藉口太多」(王超群,2007),2009 年青輔會大專就業力調查報告中更指出,僅有三分之一雇主認為我國高等教育能賦予畢 業生充分的就業能力,企業主認為大專生最需要加強的是工作態度、穩定性與抗壓性, 及表達溝通等三項能力(洪素卿,2009)。僱主對於高等教育畢業生的不信任也反應在新 鮮人初次就業的困難度上,遠見雜誌 2008 年調查發現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於畢業三個月 後的就業率只有三成六,主計處 2009 年 4 月調查中發現,首次尋求工作者的待業週期 為 35.8 週,也就是說平均要 9 個月才找得到工作(張雅惠,2009),教育部長吳清基指 出金融海嘯後,許多人找不到工作,大學延畢生有 4 萬 3000 多人,應要好好思考高等 教育人才培育、產需供應之問題(林思宇,2009)。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大學生就業研究中 心最新年調也發現,美國企業今年雇用大學以上應屆畢業生較去年銳減 40%,處於數十 年來低檔,而 2010 年大學以上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也好不到哪裡(陳穎柔,2009), 可見高等教育如何培育具就業力畢業生已經成為國內外高等教育最需要直接回應的問 題。 三、提升就業力為提升高教品質的重要面向 從以上數據中可發現高等教育早已不是就業的保障,高等教育機構數量的增加稀釋 了高等教育資源的運用,天下雜誌認為台灣社會的學歷提高,但卻因資源稀釋,學生「學 力」不上不下(李雪莉,2006),高等教育畢業生已經不像過去那般具有就業優勢與競爭 力,那麼就讀高等教育的投資報酬何在?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一窩蜂往高教市場擠, 高等教育究竟應該抱持何種大學理念來培育人才?如果高等教育無法迴避就業市場的 需求,那麼高等教育應有什麼積極作為來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這些都是本研究亟待釐清 的問題。然而,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大學畢業生無法進入職場乃因缺乏就業力,國

(19)

外研究中又以 11 個歐洲國家與日本所進行的 CHEERS(Careers after Higher Education- a European Research Study)計劃最具規模,該計劃乃此 12 個國家共同針對畢業生高 等教育後的生涯進行相關問卷與深度訪談研究,高等教育如何連結工作場域以提升學生 就業力為該研究一項重要主題。臺灣近年來也同樣開始重視就業力此議題,盧羿廷、彭 森明(2005)認為學校裡學生表現是提升高等教育議題中不容忽視的一環,所謂學生表現 更重要是展現於畢業生表現之中,因此就業力此一議題乃是提高高等教育品質一個重要 面向。 研究者檢索全國碩博士論文系統,以知識經濟為關鍵字進行搜尋後發現有 196 筆碩 博士論文資料,當中以高等教育為研究題材有 5 篇,多探討知識經濟與高等教育間關係 以及對於教育改革之影響;以就業力為關鍵字有 20 篇相關論文,多為探討某專門學科 學生之就業力情況、某特定行業所需之就業力以及影響就業力的相關因素(附錄 1),研 究中缺少將高等教育與就業力連結之理論,並少有廣泛探討高等教育就業力之論文,故 本研究將擬以知識經濟為背景架構來探究高等教育就業力之內涵。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為: 一、了解知識經濟與傳統經濟之意涵與特色。 二、了解知識經濟時代就業力之內涵。 三、了解知識經濟時代中,高等教育如何提升畢業生就業力。 四、了解英國、台灣知識經濟發展程度。 五、了解英國、台灣提升就業力之政策內涵。 六、了解英國、台灣高等教育畢業生在就業與就業力準備情況。

(20)

根據研究動機茲將本研究問題臚列於下: 一、知識經濟與傳統經濟差異為何? 二、知識經濟時代所強調的就業力為何? 三、知識經濟時代中,高等教育如何提升畢業生就業力? 四、英國、台灣知識經濟發展程度為何? 五、英國、台灣在提升就業力政策方面有何差異? 六、英國、台灣高等教育畢業生在就業與就業力的準備為何?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研究方法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理論分析法、歷史分析法、文件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 其中以文件分析與比較研究為主,理論分析與歷史分析為輔。 一、文件分析法 本研究使用文件分析法,蒐集國內外相關期刊、論文、書籍、資料庫數據等文獻資 料。就業力政策方面分別介紹英國 2000 年進行之「增強技能」(Skills Plus)方案、2003 年「教與學卓越中心計畫」(Funding for the centres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以及台灣 2007 年推動之「提升青年就業力試辦計畫」、2005 年「獎勵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為主要政策文獻。 就業力現況方面,英國部分主要使用 CHEERS 調查研究報告作為英國實證資料,國 內部分使用青輔會 98 學年度大專青年就業力調查作為實證,透過文件了解目前英國與 台灣畢業生就業力準備情況,以及政府如何提升畢業生就業力之政策,以其分析並比較 兩國之異同。

(21)

二、比較研究法 本研究使用橫面式跨國比較研究法比較英國與台灣知識經濟發展程度、就業力內 涵、提升就業力政策以及畢業生就業力之現況。本研究採用貝爾德(G.Z.F. Bereday)的 區域研究模式,將所得資料進行描述、解釋、併列、比較四階段的處理,四階段說明如 下: (一)描述:將英國與台灣之知識經濟發展程度、就業力內涵、提升就業力政策與畢業生 就業、就業力作現況的描述。 (二)解釋:以知識經濟為脈絡,藉以分析英國與台灣提升就業力政策、畢業生就業力準 備狀況之形成因素。 (三)併列:將英國與台灣知識經濟程度、提升就業力政策、畢業生與雇主問卷調查結果 加以系統化的排列,比較並找出了解兩國之異同。 (四)比較:處理並列階段資料,驗證知識經濟與高等教育、就業力之關係,對英國與台 灣資料反覆研究比較,進而獲得結論。 三、理論分析法 本研究擬用理論分析法,以知識經濟為理論架構,分析知識經濟對高等教育之影 響,並了解知識經濟所強調就業力的內涵,論證知識經濟時代下高等教育提升就業力之 必要與方法。 四、歷史分析法 本研究擬用歷史分析法,對英國與台灣不同知識經濟發展程度以及相關就業力政策 制定之原因與脈絡作一了解,從中分析不同時代就業力之差異,並且從歷史角度分析高 等教育與就業市場關係之轉變。

(22)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架構如圖 1-2。知識經濟影響社會、經濟、教育等多層面,在不同經濟時 代下所發展產業亦有所不同,同樣地也牽動就業市場對於人力的需求,也就是不同時代 就業力內涵會隨之改變,又高等教育功能之一為培育人才,本研究欲探討知識經濟、高 等教育與就業力三者關係,並以英國與台灣為研究對象。因此第二章從理論開始闡明, 說明知識經濟與就業力之意涵與關連,在農業、工業、知識經濟時代有不同的就業力內 涵,邁進二十一世紀人類主要受知識經濟影響,各國對於知識的渴求更甚於往,因此高 等教育機構也受到關注。 第三章論述高等教育與就業之關係,隨高等教育發展與功能之轉變,就業漸成為高 等教育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業市場同樣對高等教育有著有別其他教育機構的期待,但 隨著高居不下的失業率以及畢業生就業困難等現象,讓各國開始著重高等教育就業力培 養的課題,嘗試透過產學合作教學與職涯輔導協助畢業生順利進入職場。 第四章以英國為研究對象,一方面由於英國相關文獻資料豐富,二方面乃因英國 高等教育經費透過高等教育經費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HEFC) 分 配,其特別重視各大學對於學生技能與就業力之培養狀況,故其提升就業力政策可與台 灣政策作一比較。因此,本章分析英國知識經濟發展程度與該國產業所需之人才就業力 ,並透過 CHEERS 調查畢業生與雇主對畢業生就業力準備情況之看法,最後透過英國政 策之探討,包括 Skills Plus 計畫及教與學卓越中心計畫政策,瞭解英國政府如何提升 學生就業力。 第五章以台灣為研究對象,分析台灣知識經濟發展程度與產業所需之人才就業力, 進而根據青輔會委託 104 市調中心進行 2006、2009 年兩份大專青年就業力調查,藉此 瞭解雇主與畢業生對大專畢業生就業力準備之看法,最後透過台灣政府政策之探討,包 括「提升青年就業力試辦計畫」與「教學卓越計畫」進一步瞭解台灣政府如何提升學生

(23)

就業力。

第六章將英國與台灣知識經濟程度、畢業生就業準備之情況、政府提升就業力之政 策、做法、影響等做一比較討論,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高等教育提升就業力之參考。

(24)

就 業 力 農工業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發展程度 高等教育改革 知識經濟發展程度 高等教育改革 就業力 雇 主 CHEERS 調 查 現況 畢 業 生 CHEERS 調 查 增 強 技 能 計 畫 教 與 學 卓 越 中 心 計 畫 英國 台灣 討論、建議與結論 就業人才的新期待 高等教育功能轉變 知識經濟 高 等 教 育 變 遷 ( 人 力 供 給) 產 業 變 遷 ( 人 力 需 求) 圖 1-2 研究架構圖 就業力 雇 主 95 、 98 學 年 度 大 專 青 年 就 業 力 調 查 現況 畢 業 生 95 、 98 學 年 度 大 專 青 年 就 業 力 調 查 提 升 青 年 就 業 力 試 辦 計 畫 政策 獎 勵 大 學 教 學 卓 越 計 畫 政策

(2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有別於傳統經濟所著重的生產要素,將知識作為累積資產的主要因素,乃 以資訊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為主體,帶動產業 變遷與經濟成長並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主流。 二、高等教育 位於學制金字塔頂端,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 展為宗旨,並享有學術自由與一定程度自治權。亦是進入工作世界最後一個正式教育準 備場所,包括各類型大學所提供之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達修習標準後授 予學士以上學位、文憑或證書,作為完成高等學業的證明。 三、就業力 就業力為一種能順利尋得工作、維持工作並轉換工作的能力,該能力透過學習而 得,受到個別因素、個人情況與外在因素之影響,包括知識、技能與態度三部份,其內 涵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差異。

(2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對於高等教育就業力之探討,可從多種面向切入,本研究僅採知識經濟觀點從兩國 政策面與大專生研究調查探討此議題,在理論架構上恐有偏於一隅之慮,無法達成 理論的廣博性與全面性。 二、由於資料取得不易,以及為避免過於龐雜的研究範疇,本研究只聚焦英國與臺灣知 識經濟程度及其就業力發展政策與現況,因而對其他國家知識經濟程度與高等教育 培育就業力政策與現況有所疏漏。 三、本研究使用英國官方網站、報告書、學位論文、期刊、宣言、計畫等作為研究分析 對象,然研究者有時間、學識、語言能力有主觀之侷限,在引述時僅能做字面上之 轉譯與應用,資料收集上亦未能全面收羅,討論上恐有未全之處,研究結果也無法 類推至其他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經濟發展程度國家。

(27)
(28)

第二章 知識經濟與就業力

英國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F. Bacon(1561-1626)在十六世紀即提出「知識就是 力量」,可見知識角色並非突然出現,而是一直存在於人類舞臺上,但專屬主角的聚光 燈直到二十世紀末期才轉向於知識,知識的重要性從未像現在如此備受重視。

知識經濟萌芽於奧地利經濟學者J.A.Schumpeter在《經濟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12)中的論點,他指出創造性破壞、創新是經濟成長的主要 動力,強調知識創造和創新活動是推動技術進步的原因。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經濟學無 法解釋美國繁榮的經濟發展,經濟學家們發現知識才是轉變的關鍵。因而自二十世紀末 以來,知識經濟主張「知識」取代傳統經濟強調「土地」與「勞力」為主要生產要素, 各先進國家無不開始設法提昇國民素質,深信知識才是經濟成長的關鍵,如何讓國民能 夠創造知識、傳播知識、累積知識為政府與人民共同關心的議題。 知識經濟能解釋當代經濟與社會的現象,我們所處社會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再 經過資訊革命來到知識經濟時代,不同時期發展不同產業,隨著產業變遷對於勞動者所 具備之就業力當然也有所差異。本章首先介紹知識經濟與就業力之定義與內涵,最後試 圖從知識經濟的角度了解傳統經濟與當代知識經濟所需之不同就業力內涵。

第一節 知識經濟之意涵

有人貪戀權力,有人沈湎財富,有人追求知識。權力是在你死我活中爭主控,財富 是在你輸我贏中搶優勢,即使是優雅的爭,文明的搶,也都是用盡了心機;只有知識是在你 有我有中共享,高貴且令人嚮往。…使人類終於可以從較公平的起點出發,權力與財富也就 難以被長期壟斷。(高希均,2000) 權力、財富與知識都是某些人窮盡一生之所求,前兩者無法與人共享,唯有知識具

(29)

無排他性,就像 Dominique Foray 所言,知識是一種越分享越豐富的學問(周宜芳譯, 2007)。而知識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卻也隨時代發生了質變與量變,不僅知識的種 類與內涵愈加豐富外,對於經濟的發展也有超乎過往的貢獻。農業時代我們能傳統經濟 學角度解釋,取得自然資源對於經濟的貢獻勝於到大學殿堂求學,然而二十世紀末情勢 有了轉變,OECD(1996)指出一個國家的知識存量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愈強,此外 Barro(1999)也運用 98 個跨國資料,發現學校教育在學率對每人平均國民所得的成長具 有正向顯著影響。我們所處的世界已邁向「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一種有別於農業 經濟與工業經濟的新經濟型態,在近代引起廣泛討論與研究,這就是─知識經濟 (knowledge-based economy)。 第一次出現「知識經濟」可以回溯到二十世紀 50 年代末期,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 授和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 Fritz Machlup 在研究美國經濟的變化發展過程中發現,從 1947 年至 1958 年間知識產業以平均每年 10.6%的速度遞增,速度是同時期國民生產毛 額的 2 倍,而至 1958 年美國知識產業的產值已佔國民生產毛額的 29%(為 136,436 億美 元)。1962 年出版的《美國知識的生產與分配》(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書中 Machlup 更是首次提出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 的概 念 , 將知 識 產 業 界定 為 教 育 (education)、研 究發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傳播(the media of communication)、資訊設備(information machines) 和資訊服務(information service)等五項產業,其對知識產業的界定是知識經濟領域 的一大貢獻。

而後幾十年間,不僅經濟學者關注知識與經濟關連,包括社會學者、教育學者、管 理學者…等都陸續指出知識對於當代甚至是對未來的影響。例如:美國社會學家 Danniel Bell 在 1973 年出版《後工業社會的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中指出,後工業社會是圍繞著知識而組織起來的, 其目的在於進行社會管理和指導革新與變革,從而產生新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又如

(30)

John Naisbitt 在《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1984)提到,知識是我們經濟社會的驅動力,價 值成長不再透過勞動,而是透過知識。由於整體社會與經濟是不可分割,許多社會議題, 包括教育在內都受到經濟環境之影響,因而知識經濟的概念儼然成為各領域急於研究的 領域。 知識經濟概念非常廣泛,其理論產生背景與因素交錯複雜,衍生應用的領域更是縱 橫學門之間,以下試從知識經濟之意義、時代特色以及知識經濟與產業變遷之關係來更 進一步了解知識經濟的內涵。

壹、知識經濟之定義

伍 忠 賢 (2004) 將 知 識 經 濟 分 為 廣 義 、 狹 義 兩 個 範 圍 , 廣 義 的 知 識 經 濟 包 括 D.Piazolo(2001)所提到網路經濟、資訊經濟、數位經濟三部分,也就是以知識的生產、 擴散與應用為本的經濟,跟以土地資源為基礎的傳統農業經濟,以及以原料和能源為基 礎的工業經濟不同;狹義的知識經濟則專指 1990 年代以來,以知識和資訊為本的美國 新經濟,亦即第三代工業革命。狹義定義中的新經濟一詞源於美國,由於美國經濟自 1991 年 4 月開始長達 95 個月的持續成長,打破該國百年來的經濟發展週期規律,呈現高成 長、低膨脹、低失業、低赤字、高出口、高股票指數的繁榮現象,此期間正值美國資訊 產業與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因此經濟學家就把這種知識經濟和網路經濟相互融合與經 濟高度發展的現象稱作是「新經濟」(吳季松,1999:22-23)。但也有學者認為,新經 濟的概念大於知識經濟,新經濟的繁榮樣貌不只是知識經濟的功勞,還包括企業重建與 再造、教育改革、大陸廉價商品出口到美國等因素(伍忠賢,2004:4)。但無論是廣義 或狹義的知識經濟定義,仍可發現交疊之處,那就是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最 重要的生產因子,而其發展與資訊及科技技術進步有緊密關係。 專家學者提出多種對於知識經濟的看法與定義(表 2-1),最早提出完整定義的是經

(31)

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於 1995 年 10 月 8 日提出《1996 年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報告,當中指出凡是「直接以 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本的經濟,稱為知識經濟」,並將知識分為四大型態:事實 知識(know-what)、原理知識(know-why)、技能知識(know-how)和人力知識(know-who)。 2000 年 OECD 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認為,OECD(1996)的定義太過廣泛,所以重新將 知識經濟定義為「知識經濟是指由企業組織個人和社群對知識的有效創造、獲取、傳播 及應用所構成的經濟。」。但 OECD(1996)所提之定義是最被廣為使用,並且普遍被視為 最完整與明確的解釋,例如 Lester C. Thurow(2000)就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以知識的 創新、擴散與應用為主體的經濟」。國內外學者亦有以此為本並擴充其範疇,例如:吳 季松(1998)主張知識經濟是有別於過去主要依附自然資源之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的新 型經濟,它以高科技產業為第一產業支柱,以智慧資源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續發展 的經濟;高希均(2000:5-6)認為知識經濟泛指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運作模式,知識 需要獲取、累積、擴散、激盪、應用與修正,而新經濟是指跨越傳統思維及運作,以創 新、科技、資訊、全球化、競爭力…為其成長的動力,這些因素的運作需仰賴知識的累 積、應用及轉化;王如哲(2001)將知識經濟視為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經濟的新經濟,這種 經 濟 的 成 長相 當 仰 賴 於 個 人 、 組 織 及 國 家 層 級 之 有 效知 識 生 產、 傳 播 與 應 用 ; M.A.Peters(2007)認為知識經濟是一國際性系統,與傳統產業經濟主要有三方面之差 異,包括金融方面(象徵資本的流動、e 商業與交易成長)、資訊/知識方面(知識散佈與 創新、領導科學的科技轉變、社會/人力/知識資本的成長)、技術方面(聚斂整合系統、 去區域化、趨同模式)。高洪深、楊宏志(2003)則認為知識經濟本質上是以智慧資源的 佔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生產、分配和消費(使用)為重要因素的經濟;Walter W. Powell、Kaisa Snellman(2004)強調知識經濟是以知識密集型活動為基礎並能促進 科技與科學進步的生產與服務,生產與服務的汰換速度非常快,比起過去更加依賴知識 資本,而非物質輸入或自然資源;馬豔、楊小勇、龔曉鶯(2003)歸納出知識經濟內涵包 括:知識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而非社會形態、知識經濟是一種時代、知識是資本、知識

(32)

知識、智慧的擁有、創造與應用是經濟活動的重要要素,而此種以知識為本的經濟活動 也就是 OECD 在 1999 年所定義的「知識密集型工業」,包括航太、電腦、辦公室自動化 設備、製藥、通信與半導體、科學儀器、汽車、電機、化學製品、其他運輸工具、機械 等十個工業,這些高科技產業被視為知識經濟的支柱。 表 2-1 知識經濟之定義 作者 年代 定義 OECD 1995 直接以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本的經濟。將知識分為事實知識 (know-what)、原理知識(know-why)、技能知識(know-how)和 人力知識(know-who)四大型態。 吳季松 1998 有別於過去主要依附自然資源之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的新型經濟,以 高科技產業為支柱,以智慧資源為依托,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L.C.Thurow 1999 以知識的創新、擴散與應用為主體的經濟。

OECD & World Bank 2000 指由企業組織個人和社群對知識的有效創造、獲取、傳播及應用所構 成的經濟。 高希均 2000 泛指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運作模式。 王如哲 2001 有別於傳統經濟的新經濟,仰賴於個人、組織及國家層級之有效知識 生產、傳播與應用。 高洪深、楊宏 志 2003 本質上是以智慧資源的佔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生產、分 配和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 馬豔、楊小 勇、龔曉鶯 2003 知識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而非社會形態、知識經濟是一種時代、知識 是資本、知識和資訊不可分割、知識是動力。 W.W.Powell& K.Snellman 2004 以知識密集型活動為基礎並能促進科技與科學進步的生產與 服務,更加依賴知識資本,而非物質輸入或自然資源。 M.A.Peters 2007 是一國際性系統,與傳統產業經濟主要有金融、資訊/知識、 技術三方面之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定義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知識已經可以單獨作為一個投資要素,而且重要性已遠 超過土地與資本,換言之,一個國家所擁有的知識存量幾乎可以與該國的經濟實力畫上 等號,產業的發展也轉向知識密集型,而製造業、工業等二級產業則迅速減少。然而, 在本章一開始就談論到知識角色的存有並非只限於後工業社會中,在農業或工業時代的

(33)

農事耕作或操作機器設備也都需要知識,但為什麼不能被稱作知識經濟呢?這是因為所 強調的知識內涵不同,在知識經濟中知識的使用與農業、工業時代有所差異,主要在於 知識的重複與非重複地使用、間接與直接使用、被動與主動使用等三層面,我們將農業 與工業時代概稱為非知識經濟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做一對照,可以發現非知識經濟時代 勞動者在知識的使用上是重複性、間接與被動的,他們的知識來源是被動從平日工作之 中累積或按照工作手冊的指示,日復一日重複類似動作,知識並非由他們創造,而是屬 於某些專業人士所有;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是非重複性地、直接與主動的使用知識,他 們主動利用知識來創造知識、改變舊有知識,知識經濟下的勞動者不會在相同情境下不 斷重複機械性的動作,強調創新與靈活應用知識(賴景昌、林國仕,2004)。換言之,非 經濟時代的勞動者是知識消極的接收者與操作者;知識經濟時代中勞動者應該要成為知 識積極的生產者、擁有者與改變者,正因對知識使用之差異而讓知識從配角成為主角, 成為操縱一國經濟成長、產業發展的關鍵。 表 2-2 非知識經濟與知識經濟時代之知識使用比較 非知識經濟時代 重複使用:依照工作手冊、少變動 間接使用:專業人員設計手冊,員工依規定操作機械 被動使用:非主動使用知識 知識經濟時代 非重複地使用:創新、靈活應用 直接使用:員工為知識的生產者 主動使用:主動使用知識並創造知識 資料來源:引自賴景昌、林國仕(2004)

貳、知識經濟的特徵

如同知識經濟紛亂的定義一般,知識經濟被視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各家學者從不 同角度研究出的特徵也不同。高希均(2000)認為知識經濟形成新經濟運作模式,可從十 項核心理念加以闡述,包括:知識獨領風騷、管理推動變革、變革引發開放、科技主導 創新、創新推向無限的可能、速度決定成敗、企業家精神化不可為可能、網際網路顛覆 傳統、全球化同創商機與風險、競爭力決定長期興衰。詹棟樑(2001)同樣認為知識經濟

(34)

創新性的生產方式,因而形成知識工作者遽增、汰舊換新的速度很快、創意成為珍寶的 現象。此外,OECD(1996)在《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報告中更直接提出知識經濟的主 要特徵有四:科學和技術的研究開發日益成為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資訊和通訊技術在 知識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處於中心地位、服務業在知識經濟中扮演主要角色、人的素質和 技能成為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有學者認為知識經濟的經濟發展是可持續化、全球 經濟一體化、經濟決策知識化、資產投入無形化、發展創新產業、建立知識網路(高洪 深、楊宏志,2003)。邱秋瑩(2001)則從知識內容、表現型式、社會型態以及科技與生 態互動來分析,提出知識經濟特性包括:就知識內容來說,知識經濟是創新的經濟;就 知識表現形式來說,知識經濟就是網路化經濟;就知識之社會型態來說,知識經濟是學 習型的經濟;就現代科技與生態保護的互動來說,知識經濟有利於發展綠色經濟。另外, 因知識經濟是以知識資本作為經濟生產要素,張芳全(2009)指出透過資訊不斷創新提昇 產品的附加價值,再加上知識本身具有無形性、公共性、不會被消耗、可傳播性高並且 是創新的主要來源,因而形成知識經濟的特性有:與人力資本投資密切、以全球化經濟 為範圍、知識與經濟發展度高關聯、網路經濟為知識經濟的典型、學習型社會促進知識 經濟發展。 學術界對於知識經濟的特徵各自表述,各家有不同強調的面向,但馬豔、楊小勇、 龔曉鶯(2003)認為在某些面向則是有一定共識,分別為:一、知識經濟產生於資訊技術; 二、知識經濟是以知識資本的投入作為決定性因素;三、知識經濟是以創新作為運轉動 力;四、風險是知識經濟的顯著特點;五、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產業和第三級產業 佔主導地位;六、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社會勞動者將以從事腦力勞動為主的知識份子為 主體;七、知識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八、知識經濟是一種新經濟;九、知識經濟 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以上乃綜合各學者對於知識經濟特徵,所提出之全面 性整理。

(35)

表 2-3 知識經濟之特徵 作者 年代 定義 OECD 1996 1.科學和技術的研究開發日益成為重要基礎 2.資訊和通訊技術在知識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處於中心地位 3.服務業在知識經濟中扮演主要角色 4.人的素質和技能成為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 高希均 2000 1.知識獨領風騷管理推動變革 2.變革引發開放 3.科技主導創新 4.創新推向無限的可能 5.速度決定成敗 6.企業家精神化不可為可能 7.網際網路顛覆傳統 8.全球化同創商機與風險 9.競爭力決定長期興衰。 詹棟樑 2001 1.貿易的自由化與全球化 2.顧客需求的多元化 3.新技術的發展 4.創意成為珍寶 5.知識工作者遽增 6.汰舊換新的速度很快 7.利用新科技從事創新性的生產方式。 邱秋瑩 2001 1.知識內容:知識經濟是創新的經濟 2.知識表現形式:知識經濟就是網路化經濟 3.知識之社會型態:知識經濟是學習型的經濟 4.現代科技與生態保護互動:知識經濟有利於發展綠色經濟 高洪深、 楊宏志 2003 1.經濟發展是可持續化 2.全球經濟一體化 3.經濟決策知識化 4.資產投入無形化 5.發展創新產業 6.建立知識網路 馬豔、楊 小勇、龔 曉鶯 2003 1.產生於資訊技術 2.知識資本投入作為決定性因素 3.以創新作為運轉動力 4.風險是顯著特點 5.知識產業和第三級產業佔主導地位 6.是一種新經濟 7.社會勞動者以知識份子為主體 8.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9.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 張芳全 2009 1.與人力資本投資密切 2.以全球化經濟為範圍 3.知識與經濟發展度高關聯 4.網路經濟為典型 5.學習型社會促進知識經濟發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的首要特徵,是源自於知識遽增、資訊爆炸環境之下,知識特 徵的改變,除了知識汰換速度遽增外,同時還強調知識的創新;第二,重新檢視知識在 經濟發展中之地位而帶來的產業結構變化,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密集型產業增加,如高 科技產業、資訊與通訊產業、服務業…等;第三,知識經濟使得全球經濟一體化,沒有 一個國家能夠全面領先各項高科技、新科技,必須各國進行專業分工、互利合作;第四, 如何掌握知識成為成功契機,由於教育培養人力,教育能增加個人的知識、技能與態度, 透過正式或非正式教育途徑接受教育者,生產力提升並能較精確擁有或創造知識,因此

(36)

知識經濟主張人力資本之投資、教育訓練、知識應用對一國經濟發展極具重要。

參、知識經濟與產業變遷之關係

農業經濟時代創造財富之來源是自然資源、人力;工業經濟時代轉為發展需大量能 源的傳統產業,技術、資本、工業材料成為重要生產資本;二十世紀末在資訊革命帶動 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經濟發展主要資源,主要代表產業如服務業、科技業、 教育及研發等,而人類經濟活動由農業轉工業乃至服務業的過程是謂產業變遷,從各國 農業(第一級產業)、製造業(第二級產業)與服務業(第三級產業)此三級產業勞動人口比 率之變化可窺其面貌(見表 2-2)。 表 2-4 各國三級產業勞動人口率之演變情形 單位:%、美元 產業/年代 國家 農業 製造業 服務業 1980 2000 1980 2000 1980 2000 澳洲 7 5 31 22 63 73 奧地利 11 6 40 31 49 63 保加利亞 24 26 43 28 33 46 加拿大 5 3 29 23 66 74 智利 16 14 24 23 60 62 中國大陸 70 69 18 18 12 13 哥倫比亞 1 1 34 26 65 73 哥斯大黎加 27 20 24 22 48 57 賽普勒斯 19 5 34 23 45 67 埃及 42 30 20 21 36 49 薩爾瓦多 38 21 21 24 42 55 芬蘭 14 6 35 28 51 66 法國 9 2 36 25 55 74 香港 1 0 50 20 48 79 冰島 13 8 35 23 51 68 印尼 56 45 13 17 30 37 愛爾蘭 18 8 33 29 49 63 以色列 6 2 31 24 62 73 義大利 14 5 38 32 48 62

(37)

表 2-4 各國的三級產業勞動人口率之演變情形(續) 日本 10 5 35 31 54 63 盧森堡 5 2 38 23 57 75 馬來西亞 37 18 24 32 39 50 墨西哥 26 18 21 27 24 55 納米比亞 47 31 16 12 37 56 荷蘭 5 3 31 21 64 73 紐西蘭 11 9 34 23 55 68 挪威 9 4 30 23 62 73 巴基斯坦 53 48 20 18 27 34 菲律賓 52 37 15 26 33 47 葡萄牙 27 13 37 35 36 52 波多黎各 5 2 26 22 68 76 羅馬尼亞 30 43 44 26 26 31 新加坡 1 0 36 34 63 65 西班牙 19 7 36 31 45 62 瑞典 6 3 32 25 62 73 瑞士 7 5 38 26 55 69 泰國 71 49 10 19 19 32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5 8 38 33 57 59 英國 3 2 38 25 60 73 美國 4 3 31 23 66 75 委內瑞拉 15 11 28 23 57 67 資料來源:引自張芳全(2009:2-10) 由表 2-4 中發現除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其餘所有國家農業勞 動人口比率皆下降,而先進國家如澳洲、奧地利、加拿大、英國等不僅跳脫農業產業結 構及製造業,轉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此代表這些國家朝向知識經濟發展,亦說 明產業結構與知識經濟發展關係密切(張芳全,2009:2-9)。雖然各國經濟發展有先後, 但產出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演變趨勢卻相似,例如農業部門產出與就業所佔比重都在不斷 降低,工業部門則逐漸成長,但在達到高峰之後,產出及就業比率也會轉趨下降,服務 業部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則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農業部門及工業部門的產出及就 業比重下降之後,服務業遂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部門,可見工業化程度在達到高峰

(38)

素彎,2002:31)。

此外,林向愷(無日期)指出 1970 至 1994 年間 OECD 整體製造業雇用的技術勞工增

加 10%,而非技術勞工的就業減少 70%;1995-1998 年,資訊科技產業對美國經濟成長貢 獻高達 35%;1988-1998 年,台灣高技術密集產品占製造業生產指數增幅達 1.1 倍,低 技 術 密 集 產 品 則 衰 退 31% 。 而 根 據 主 計 處 2009 調 查 發 現 台 灣 資 訊 與 通 訊 技 術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相關產業附加價值為 1 兆 2,989 億 元,較 2001 年增加 49.1%,占 GDP 比重為 10.3%,亦較 2001 年增加 1.5%(張芳全,2009: 3-3)。從以上數據能瞭解世界主要國家與台灣對於高技術、高科技之依賴,並佔各國經 濟發展之重要地位,而支撐高技術與高科技正是知識的存量,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已無 可擋。正如 OECD(1996)指出一個國家的知識存量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愈強,國家產業 之發展以知識密集型為主,擁有知識、科技技術、企業家精神為創造財富的關鍵因素, 知識是產業與個人競爭力的主要資源,透過教育與學習才能形塑出知識,成為知識資本 或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因此知識經濟時代強調學習型組織(張芳全, 2009),換言之,知識經濟時代下學習與教育的重要性亦不可小覷。 知識經濟時代中誰擁有知識誰就擁有財富,因此產品製造模式和生產方式發生變 化,產品製造轉向知識密集,生產方式由原先大量、標準化的生產,改變為小量而有彈 性的生產,如此更能回應市場上快速變動的需求,更有效率地滿足市場(賴景昌、林國 仕,2004),知識創新與產業競爭為知識經濟下的產業特色。除稍早所提過由 OECD 於 1999 對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下之定義外, L.C.Thurow 則認為知識經濟時代是由微電子、電腦、 電信、特製材料、機器人及生物科技等發展所帶動;王如哲(2002)認為傳統產業的創意 經營也是知識經濟重要一環,知識經濟並不等同於高科技產業;高洪深、楊宏志(2003) 將服務經濟、資訊經濟、金融業和休閒產業作為知識經濟學的實踐。我們無法詳列出所 有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類型,但能肯定的是知識經濟帶來產業變遷,而且雖然各國經濟 發展階段不盡相同,但有共同產業變遷的規則可循,各國經濟結構發展的轉變,由農業 經濟轉換到製造業,再由製造業轉變為服務業,知識經濟特別對於知識密集型產業有所

(39)

需求,換言之,我們可將人類經濟活動劃分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知識經濟三大經濟 時代(見圖 2-1)。 圖 2-1 經濟時代之轉變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在當前的經濟社會中,知識經濟已不再侷限於高科技的產業,而是全世界所有產業 均朝向以知識為基礎,並由知識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因此,不論是個人、企業或國家, 都需了解知識經濟的真正意涵、與傳統經濟之差異,而政府更是應該善盡政府經濟之功 能,從創新產業、加強管理、教育體系等方面全面性規劃與制定知識經濟發展政策以提 升各級產業的競爭力,才能夠站在這浪頭之上乘風而行(李禮仲,2002)。知識經濟帶動 產業變遷,產業變遷更強化知識經濟,政府如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脈動下,快速回應產 業之轉變並提升競爭力,如何培養就業市場所需之知識人才並提升就業力,才能為國家 帶來繁榮面貌,這是政府必須面對的課題。 工業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 農業經濟時代 二十世紀

(40)

第二節 就業力

國家組成之目的不外乎消極地保障國民安全、維護社會秩序、伸張正義、確保自由, 以及積極地推動福利措施、改善教育並傳承文化、追求經濟富裕…等,因此政府自然有 義務要為提升人民就業力、促進產業升級、降低失業率思索解決之道。特別是2008年9 月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宣佈破產 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鋪天蓋地席捲全球,臺灣當然也無一倖免,在經濟困境下國家的 經濟功能就更顯得重要,降低失業率成為重要政策目標。二十世紀末以來,在知識經濟 與全球化影響下,勞動市場發生劇烈變化,也就是生產要素市場所需之人力已與過去出 現不同要求及期待,所以各國政府都將國民就業力之培育視為重要政策。 世界各國將失業率視為重要經濟與社會發展指標,此乃因為失業不僅是經濟的危 機,更可能衍生許多社會問題,政府除了思索如何降低失業率外,另一方面亦開始思索 如何提升求職者的就業力。如何降低失業率顯然是個複雜經濟學議題,對於教育領域而 言,我們所能從事是積極培育出具就業力之人才,在經濟不景氣下,還能因受教而得豐 厚文化資本與知識,而能順利尋得工作或是遊走於多種工作之中。誠如人力資本論者之 觀點,認為透過對教育的投資可提高個人生產力,藉由知識與技能的傳遞,可使工作更 有效率,因而受過高教育者比低教育者在勞力市場上更具價值。然而究竟何謂就業力 (employability)?就業力時常廣泛地被提及,但其定義卻是模糊不清、缺乏定義或沒 有被完善界定(Gazier,1998:298)。在探討知識經濟與就業力關係之前,本節將試圖 從就業力的定義及其內涵兩方面描繪出其輪廓。

(41)

壹、就業力定義

一、就業力為一種獲得工作之能力 就業力(employability)一詞自 1990 年以來,在英國、歐盟的勞動市場政策中扮演 重要角色,就業力相關概念更被發展為地方性、國家性、國際性的經濟政策(McQuaid & Lindsay,2006),例如 1998 年法國、義大利、英國與德國的教育部長共同發表「Sorbonne 聯合宣言」中,將促進學生就業力明列為大學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而至 1999 年 「Bologna 宣言」再度確認「提升公民就業力」為歐洲高教體系改革的首要目標之一(劉 孟奇等,2006:14)。但就業力並非是二十世紀末才新興出現的辭彙,就業力概念最早 可追溯到 Beveridge 於 1909 年討論失業問題時,將勞工分為可僱用的(employable)與 不可僱用的(unemployable),具可僱用性的勞工即具就業力並能順利找到工作,後者則 不具就業力並面臨失業。但 McQuaid 與 Lindsay(2006:17-22)認為此乃狹義就業力概念, 廣義的就業力應包含所有影響獲得工作的因素,包括個別因素、個人情況以及外在因素 三大類別,此中亦可略見就業力內涵,我們將在就業力內涵部分繼續討論。總之,無論 狹義抑或廣義概念,對於就業力共同之看法是一種獲得工作之能力。 二、就業力亦是保有工作、轉換工作之能力 根據《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之定義,就業力就是能獲得初次就業、保持就 業以及在必要時獲得新就業的能力;Harvey、Locke 和 Morey (2002)也認為就業力是個 人在經過學習過程之後,能夠具備獲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de Grip et al.(2004)指出在考慮組織結構限制之下,一個有意願且有能力的個人能夠吸引雇 主,而獲得工作、保有工作的能力即是就業力。然而就業力的持續性及寬廣度是取決於 個人擁有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也取決於使用這些資產的方式,以及在謀職時如何對雇 主呈現這些內容及特質(蓋浙生,2008),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更以方程式來呈現就業力概 念,認為就業能力(C)=(知識(K)+技能(S))× 態度(A),特別強調態度是就業能

數據

表 2-3 知識經濟之特徵  作者  年代  定義  OECD  1996  1.科學和技術的研究開發日益成為重要基礎  2.資訊和通訊技術在知識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處於中心地位  3.服務業在知識經濟中扮演主要角色  4.人的素質和技能成為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  高希均  2000  1.知識獨領風騷管理推動變革 2.變革引發開放 3.科技主導創新  4.創新推向無限的可能       5.速度決定成敗 6.企業家精神化不可為可能  7.網際網路顛覆傳統 8.全球化同創商機與風險 9.競爭力決定長期興衰。
表 2-4 各國的三級產業勞動人口率之演變情形(續)  日本  10  5  35  31  54  63  盧森堡  5  2  38  23  57  75  馬來西亞  37  18  24  32  39  50  墨西哥  26  18  21  27  24  55  納米比亞  47  31  16  12  37  56  荷蘭  5  3  31  21  64  73  紐西蘭  11  9  34  23  55  68  挪威  9  4  30  23  62  73  巴基斯坦
表 2-6 三種主要核心就業力類別與對應的就業力技能  核心就 業力  有利於就業的工作態度與合作能力  職涯規劃管理與積極學習進取  具備專業知識並能運用於工作上  就業力 技能  1.良好工作態度  2.穩定度及抗壓性  3.團隊合作能力  4.了解並遵守專業倫理 及道德  1.學習意願及可塑性 2.職涯規劃能力  3.了解產業環境及發展 4.求職及自我行銷能力 5.創新能力  6.領導能力  1.表達溝通能力  2.發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專業知識與技術 4.基礎電腦應用技能外語能力  5.能將理論
表 2-8 產業變遷下之就業力比較  時間  十八世紀之前  十八世紀~二十世紀末  二十世紀末~至今  原因  工業革命  資訊革命  社會變遷  農業社會  工業社會  知識社會  創造財富  之來源  自然資源(土 地)、人力(勞力)  技術、資本、工業材料  知識、科技、企業精神  產業  農業為主  大量能源的傳統產業、工業  知識密集型產業  就業結構  第一級產業  第二級產業  以服務為主的第三級產 業增加,第二級產業下 降。  產業需求之 人力  重勞動  重勞動與重複性操作技能  輕勞動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 While essential learning is provided in the core subj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Mathematics and Liberal Studies, a wide spectrum of elective subjects and COS

1 The five components of OLE are: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ysical Developmen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learni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 1971, in the wake of student upheavals in much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Rene Maheu (then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asked a former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

• use Chapter 4 to: a) develop ideas of how to differentiate the classroom elements based on student readiness, interest and learning profile; b) use the exemplars as guiding map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