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三節 建議

一、有關量表發展的建議

在測量成年初顯期的關係攻擊時,儘管自陳工具有社會期許性的限制,然而 權衡所有測量方式的優缺點後發現,自陳是較為適用的測量工具。在文獻討論 時,行為觀察與教師評分即已被視為較不適用的測量方式,而本研究以訪談進行 前導研究發現,取得質性資料有助於理解構念的內涵,收集訊息為接下來進行構 念的因素分析奠基,但無法從訪談中得到成年初顯期關係攻擊的趨勢,其外部推 論性有限;本研究結果也指出,以自陳方式測量成年初顯期的關係攻擊傾向能獲 得較爲全面的訊息,其優勢在於個體最瞭解自己會有怎樣的行為,尤其在好朋友 間的脈絡中最為明顯。本研究發展出的《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經過嚴謹的信效 度考驗,可做為合適的測量工具。建議持續針對南部與東部的研究參與者進行施 測,發展全國性常模以提升量表的實用價值。

本研究的分類方式已得到初步實徵證據的支持,一方面將激發情境區分為一 般性與關係性,且再加以區分關係性激發情境的脈絡親疏確有其必要;另一方 面,將關係攻擊分為間接關係攻擊與直接關係攻擊,也獲得證據支持兩者雖有相 關但能被視為不同概念。過去少有研究將關係攻擊的內涵分類,但在本研究中,

無論在關係攻擊傾向與心理社會適應的相關、性別差異或年級變化趨勢上,將激 發情境、脈絡關係的親疏以及關係攻擊的類型做區分都帶有意義。但為了增加量 表的解釋變異量,提升測量資料反映整體因素架構的能力,在未來的量表發展上 能夠發展出更多激發情境與關係攻擊行為反應項目,藉以持續驗證本量表的因素 架構。其中需要特別注意各類別在定義上的區隔,尤其勿將本研究之間接關係攻 擊與Björkqvist、Lagerspetz 與 Kaukiainen (1992) 提出的間接攻擊混淆。

二、有關量表使用的建議

由於本量表皆為負向人際互動情境,在施測前應向填答者表示這些情境是很 常見的情況,會產生項目中的行為反應也是正常的現象,同時也必須向填答者保 證作答的匿名性與保密原則,降低填答者的防衛感。此外,在施測前也應先考量

本量表與填答者的需求符合情形,當個體具有人際適應的問題或希望對自我做更 深層的認識時較爲適用。可進行個別或團體施測。同時施測者必須特別注意作答 意願與作答心向的問題,在此提供幾個指標做為參考:(一)填答時間不滿五分 鐘;(二)整份量表的作答選填同一程度代表的數字;(三)某一分量表之漏答題 數近一半以上,亦即在六個分量表中,有任一分量表之漏答題數達三題以上;(四)

任一情境整則題組漏答。若有以上任何一種作答情況,則該份量表可能較不具意 義、不適合進行後續分析與解釋。

三、有關量表解釋的建議

在進行《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得分的解釋時必須盡量參考相對數值,其意 義在於與一般概況做對照,目前並無得分的決斷值來表示關係攻擊的標準,也不 宜一味將量表做負向連結,未必得分較高者都是負向結果。若某一填答者的得分 接近一般概況則表示其關係攻擊傾向屬於正常範圍,若得分高或低於平均數的一 個標準差以上都需多加注意,得分過高者可能同時在情緒、社會適應上有困難,

至於得分過低者有可能是個人特質較為溫和,但也可能是有人際疏離或社交困難 的情形,建議都應參酌其他生活適應量表,並搭配訪談後再進行整體評估。

四、有關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本研究將關係攻擊的討論聚焦於成年初顯期的一般同儕關係,然而本研究發 現女性在好朋友的關係性激發情境中,高關係攻擊傾向與高異性交往困擾有關,

研究者推論這是因為她們在親密關係裡通常都會採取關係攻擊的方式做為因 應,因此導致兩者的相關產生。這樣的推測還有待研究證實,因此未來研究可探 討其他特定關係脈絡中的關係攻擊,例如家庭、手足、情侶、甚至是投入的職場 環境中,以及比較不同關係脈絡之間關係攻擊的相關,藉以探究同一個體在不同 關係脈絡中是否會有相仿程度的關係攻擊傾向。

性別議題在關係攻擊研究中討論已久,然而關係攻擊的性別差異結果卻仍然 不一致。由於關係攻擊的內涵相當複雜,很可能需要更仔細地檢視才能看出性別 差異存在,或是在探究關係攻擊與某個變項的關係時,將男性與女性分開討論能 看出不同的趨勢,例如在本研究中的確發現男性與女性在關係攻擊傾向與社會心

理適應情況的相關呈現不一樣的趨勢,同時本研究也發現性別會與關係攻擊激發 情境和子類型產生交互作用,顯示未來研究既不適合將男性與女性合併為一個整 體來討論關係攻擊得分與其他因素的相關,也不適合單純地將關係攻擊程度視為 一個整體傾向來探究性別差異,我們必須將複雜的關係攻擊分類出不同面向。本 研究區分出關係攻擊的激發情境與子類型,在關係攻擊傾向的得分的確與性別產 生交互作用效果,顯示性別差異的不一致結果會展現在不同的激發情境與子類 型。建議未來研究在討論性別對於關係攻擊的影響時,必須注意男性與女性可能 展現出不同趨勢的相關因素,或是可能與性別產生交互作用的變項,不再能像過 去研究僅討論關係攻擊使用程度的整體性別差異而已。此外,本量表的針對激發 情境與關係攻擊子類型的分類結構以獲得初步實徵研究的驗證,這類因素架構的 思考也可應用於其他人際或攻擊行為研究,且本量表情境脈絡僅適用於一般朋 友,建議未來研究可再發展不同情境以適用於不同關係脈絡。

參考文獻

Robbins, A. (2006)。征服青年危機:1/4 人生的 25 個求生法則(何修瑜譯)。台北 市:久周。(原文於2005 年出版)。

Simmons, R. (2003)。怪女孩出列:揭開女孩間的隱性攻擊文化(曾如瑩譯)。台北 市:商周。(原文於2002 年出版)。

王世億(2007)。友情內涵之建構與同理心相關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王明傳與雷庚玲(2007)。青少年前期的間接攻擊行為:同儕估計法的建構效度。

中華心理學刊,49,205-224。

王春展、詹志禹與李良哲(2000)。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探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 究,23,353-382。

余年梅(2006)。幼兒氣質對其關係攻擊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 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蒨(2003)。大學生早年家庭經驗、解釋風格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新民、陳密桃與陳鳳玉(2005)。評量幼兒實用智能的視訊化情境判斷量表之建 構。測驗學刊,52,61-94。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2008 年 4 月17 日檢自:http://www.children.org.tw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8)。「哈囉值日生,我有話要說!」—2008「哎喲 喂 呀 」 兒 童 專 線 來 電 分 析 報 告 。 2008 年 4 月 17 日 檢 自 : http://www.children.org.tw

林君徽(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間接攻擊與自我概念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張小鳳與陳美光(200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測驗 出版社。

林淑菁(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與其友誼關係之研 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臺北市:雙葉書 廊。

金自煥(2002/2006)。我那群討厭的死黨(李英華譯)。台北市:三采文化。

莊季靜(2006)。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全(1997)。台灣股市技術分析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黃芳銘(2004)。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善美(2001/2003)。沒被邀請的孩子(李英華譯)。台北縣:狗狗圖書。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詹雨臻與葉玉珠(2005)。「生活問題解決測驗」之發展。測驗學刊,52,1-30。

趙梅如(2003)。圖畫式“主題情境測驗"的發展。測驗學刊,50,1-23。

蔡順良(1986)。國中生自我肯定與社會興趣之關係暨性別因素對不同情境自我肯 定在友伴接納和人際吸引方面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19,149-176。

蔡慧苓(2006)。國小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明芳(2004)。幼兒關係型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黎樂山(2006)。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關係。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珮君(2005)。國中女生關係攻擊行為及意圖歸因、友誼品質、自我概念之相關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Albrecht, A. K., Galambos, N. L., & Jansson, S. M. (2007).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s’ psychological control: A panel study examining direction of effec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6, 673-684.

Archer, J. (2001).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aggression. Social Development, 10, 267-271.

Archer, J., & Coyne, S. M. (2005). An integrated review of indirect, relational, and social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9, 212-230.

Arias, D. F., & Hernández, A. M. (2007). Emerging adulthood in Mexican and Spanish youth: Theories and realit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2, 476-503.

Arnett, J. J. (1994). Are college students adults? Their conception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 213-224.

Arnett, J. J. (1998). Learning to stand alone: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Human Development, 41, 295-315.

Arnett, J. J. (2000).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469-480.

Arnett, J. J. (2004a). Adolescence and emerging adulthood: A cultural approach (2nd

Arnett, J. J. (2004a). Adolescence and emerging adulthood: A cultural approach (2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