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的發展—成年初顯期之關係攻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的發展—成年初顯期之關係攻擊"

Copied!
2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程景琳博士.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的發展— 成年初顯期之關係攻擊. 研究生:王孜甯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的發展— 成年初顯期之關係攻擊 摘要 關係攻擊是指以傷害對方人際關係為目的之攻擊行為;成年初顯期則指由青 少年轉換至成年階段之過渡時期。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發展適合臺灣社會的《情境 式關係攻擊量表》,藉以測量成年初顯期個體在不同激發情境脈絡下的關係攻擊 傾向,並建立其心理計量特性。首先進行前導研究,包括訪談、開放式問卷以及 半開放式問卷,藉以瞭解成年初顯期關係攻擊之內涵;再以文獻及前導研究結果 為基礎編擬本量表,進行預試以及項目分析後形成正式量表為十四則情境共 38 題。激發情境類型包括一般性激發情境(激怒起因大多來自於兩人在看法或態度 上的歧異)以及關係性激發情境(牽涉到關係性威脅、社交地位或自尊遭到損害 的情況),後者再依據互動者的關係劃分為好朋友及普通朋友的脈絡。行為反應 題項則分為間接關係攻擊與直接關係攻擊,前者指攻擊者利用第三者的關係或群 眾力量進行攻擊,例如拉攏第三者站在自己這一方;後者指攻擊者直接利用自己 與標的人物之間的關係進行攻擊,例如與標的人物冷戰。本研究以 1502 名大學 生(578 名男性及 924 名女性)為研究參與者,分析《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之 心 理 計 量 特 性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本 量 表 內 部 一 致 (α = .69~ .82) 且 穩 定 (r = .70~ .84),具有可接受之信度。而在效度方面,內容效度檢核結果顯示,各題 激發情境與關係攻擊行為反應的敘述符合研究者所劃分的類別定義;至於建構效 度的部份包括因素效度、同時效度及區辨效度。以各分量表與全量表之內部相關 以及驗證性因素分析來檢驗因素效度,顯示各分量表之間具有關連性但也各有功 能存在,且本量表的整體模式適配情形頗為理想;再以同儕提名方式的《大學生 社交行為量表》以及自陳式的《大學生活適應量表》檢驗同時效度,發現《情境 式關係攻擊量表》與此二量表皆有相關存在,且會因不同激發情境下採用的關係 i.

(3) 攻擊手段不同,而產生程度不一的關連性;最後分別以性別、年級與社交行為來 檢驗區辨效度,發現《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能有效區辨男性與女性、大一與大 四、關係攻擊者與非關係攻擊者的關係攻擊傾向,其區辨力會因為不同激發情境 下採取之關係攻擊類型而異。同時研究者也根據不同性別與年級提供得分概況。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在量表發展、量表使用、量表解釋以及未 來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關係攻擊、成年初顯期、情境式量表. ii.

(4) The Development of Situational Scale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Emerging Adulthood Tzu-Ning Wang Abstract Relational aggression refers to behaviors aimed to hurt othe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merging adulthood refers to the transitional phase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velop a psychometric measure to evaluate the tendency and the subtype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under different kinds of provocations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provocative situations and response items were generated from literature and a series of pilot studies includ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s, open-ended questionnaires, and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The formal version of “Situational Scale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SSRA” consists of 14 provocative situations categorized as “ordinarily provocative situations,” “relationally provocative situations of intimate friends,” and “relationally provocative situations of ordinary friends.” In addition, two subtype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are included in the 38 response items: “Indirect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direct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e former refers to aggression that the aggressors uti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ssor and others to conduct relational aggression (e.g., gossip); the latter refers to aggressio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ssor and the target is used to deliver relational aggression (e.g., silent treatment). The formal scale was administrated to a sample of 1502 college students (578 males and 924 females) aged 18-25.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revealed that SSRA was both sufficiently reliable and valid. In reliability analysis,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s ranged from .69 to .82, and test-ret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anged from .70 to .84, suggesting acceptabl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In validity analysis, data from five raters provided high content validity. As for construct validity, the inter correlation of subscale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factor valid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model fit the data well and the subscales were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while each served distinct function as well. The results of concurrent validity indicated that SSRA was correlated with iii.

(5)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Scale—Peer Report, CSSBS-P” and “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 SACQ” and correlative intensity varied with subscales of SSRA. Finally, discriminant validity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gender, grade and social behavio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SRA validly discriminated males from females, first graders from forth graders, and relational aggressors from non-relational aggressors in certain provocative types and subscales. Further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 in development, usage, interpretation and future study of the measure were provided. Keywords: relational aggression; emerging adulthood; situational scale. iv.

(6)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關係攻擊之理論與相關研究...............................................................7. 第二節. 成年初顯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18. 第三節. 關係攻擊之測量.................................................................................33.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前導研究.............................................................................................4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76.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77. 第四節. 研究工具.............................................................................................79. 第五節. 研究程序.............................................................................................8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91. 第一節.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之編製.............................................................91. 第二節.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之信度分析.....................................................98. 第三節.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之效度分析.....................................................99. 第四節.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之得分概況................................................... 119. 第五章. 討論.........................................................................................121. 第一節.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編製之討論...................................................121. 第二節.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信度之討論...................................................124. 第三節.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效度之討論...................................................12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結論...................................................................................................135.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138. 第三節. 建議...................................................................................................141. 參考文獻 ...............................................................................................145 v.

(7) 附. 錄 ...............................................................................................165 附錄一:前導研究一之研究參與邀請函.......................................................165 附錄二:前導研究一之研究參與說明書.......................................................166 附錄三:前導研究一之研究參與同意書.......................................................167 附錄四:前導研究一之訪談大綱...................................................................168 附錄五:前導研究二之情境收集問卷...........................................................169 附錄六:前導研究三之項目收集問卷...........................................................170 附錄七:《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修訂及使用同意書.....................................174 附錄八:《大學生社交行為量表》.................................................................175 附錄九:《大學生活適應量表》使用同意書.................................................178 附錄十:《大學生活適應量表》.....................................................................179 附錄十一:《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預試量表.............................................181 附錄十二:《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正式量表.............................................189 附錄十三:《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內容效度檢核表.................................195. vi.

(8) 表 目 錄 表 2-1. 間接攻擊、關係攻擊與社交攻擊的比較 ....................................................9. 表 2-2. 關係攻擊的測量:主要方法的優點與限制 ..............................................38. 表 2-3. 成年初顯期的關係攻擊測量 ......................................................................40. 表 3-1. 前導研究一研究參與者之背景資料 ..........................................................50. 表 3-2. 前導研究二研究參與者之年級與性別分佈概況 ......................................64. 表 3-3. 關係攻擊引發情境出現之人際互動脈絡類別人次及百分比 ..................64. 表 3-4. 情境收集問卷整理的關係攻擊引發情境內容 ..........................................66. 表 3-5. 前導研究三研究參與者之年級與性別分佈概況 ......................................67. 表 3-6. 項目收集問卷使用的關係攻擊激發情境內容 ..........................................69. 表 3-7. 激發情境的發生頻率 ..................................................................................70. 表 3-8. 關係攻擊激發情境內容分析與修改方向 ..................................................73. 表 3-9. 預試參與者之年級、性別分佈概況 ..........................................................77. 表 3-10. 正式量表參與者之學校、年級與性別分佈概況 ....................................78. 表 3-11 《大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之修訂結果摘要表 ........................................81 表 3-12. 《大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82. 表 3-13. 《大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之 Cronbach α 係數........................................84. 表 3-14. 《大學生社交行為量表》整體模式適配度摘要表 ................................84. 表 3-15. 《大學生活適應量表》之向度、分量表及題目分配 ............................87. 表 4-1.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95. 表 4-2.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正式量表內容 ..................................................97. 表 4-3.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 係數..........................98. 表 4-4.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各分量表之重測信度係數 ..............................98. 表 4-5.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各分量表與全量表之內部相關矩陣 ............101. 表 4-6.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整體模式適配度摘要表 ................................102. 表 4-7.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與《大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之相關矩陣 ....106. 表 4-8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與《大學生活適應量表》各分量表之相關矩陣 ..................................................................................................................109 表 4-9. 男女生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各分量表得分之描述統計 ............ 110. 表 4-10. 男女生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不同情境分量表得分之混合設計二 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1 vii.

(9) 表 4-11 男女生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不同情境分量表得分之單純主要效 果分析...................................................................................................... 112 表 4-12. 不同年級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各分量表得分之描述統計 ...... 114. 表 4-13. 不同年級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不同情境分量表得分之二因子混 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4. 表 4-14. 不同年級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不同情境分量表得分之單純主要 效果分析.................................................................................................. 115. 表 4-15. 關係攻擊者與非關係攻擊者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不同情境分量 表得分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7. 表 4-16. 關係攻擊者與非關係攻擊者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各分量表之 t 檢定摘要表.............................................................................................. 118. 表 4-17. 各年級男女生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各分量表得分之平均數、標 準差與偏態..............................................................................................120. viii.

(10) 圖 目 錄 圖 3-1. 研究架構圖 ..................................................................................................76. 圖 3-2. 《大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建構圖 ..............................85. 圖 3-3. 研究程序圖 ..................................................................................................89. 圖 4-1. 《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建構圖 ............................103. 圖 4-2. 男女生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不同情境分量表得分之交互作用圖 .................................................................................................................. 111. 圖 4-3. 不同年級在《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不同情境分量表得分之交互作用圖 .................................................................................................................. 115. ix.

(11)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源起並針對相關名詞進行界定。全章共分為二節,第一節 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No man is an island.” 這是十七世紀詩人 John Donne 在 “Meditation XVII” 的經典名句 (Donne, 1623)。人類既是群居的動物,難免會在同儕互動過程中因 為衝突而衍生攻擊。過去關於攻擊行為的研究總是把焦點放在外顯攻擊,因為它 容易觀察得到,其嚴重後果也是立即可見,研究結果也幾乎一致指出男性的攻擊 性較女性為高;然而學者 Feshbach 在 1969 年觀察到攻擊行為可能在形式上有性 別差異;到了 1977 年有學者開始討論女性的攻擊性是否總是比男性來得低,認 為女性的攻擊性被低估是因為過去研究攻擊行為時都將其內涵放在直接的外顯 攻擊,卻忽略了其他間接的攻擊形式 (Frodi, Macaulay, & Thome, 1977)。此後十 幾年間僅有零星幾篇研究稍微關注到非肢體形式、卻會帶來心理或社交傷害的攻 擊行為,但也都只是其研究的一小部分,並沒有以此為研究主軸深入探討 (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epy, 1989; Eagly & Steffen, 1986; Lancelotta & Vaughn, 1989)。1989 年到 1994 年間,芬蘭學者 Björkqvist 的研究團隊發表數篇 研究與討論,正式提出隱性間接的攻擊形式,包括背後中傷、排擠孤立、謠言等 (Björkqvist, 1994;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b; Björkqvist, Österman, & Hjelt-Bäck, 1994; Björkqvist, Österman, & Lagerspetz, 1994; Lancelotta & Vaughn, 1989);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 Crick 的 研究團隊也自 1995 年起從事類似行為的研究,提出「關係攻擊」一詞,藉以描 述「透過有目的性地操弄關係來進行傷害,或試圖損害受害者的社交地位」等攻 擊行為,包括以冷戰、惡意散佈謊言與謠言等方式來打擊對方同儕地位 (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 1995)。 透過關係攻擊,攻擊者可以隱身人群之中而不被發現身份,或是輕而易舉地 否認這些若有似無的攻擊行為,於是食髓知味後使得關係攻擊更加普遍。過去這 1.

(13) 類攻擊方式較少獲得關注,很可能是因為手法較隱微、不容易被注意,然而實際 上卻是相當容易發生,研究者從自己與同儕的分享中發現,似乎每個人在成長過 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關係攻擊的經驗,不論角色是攻擊者、被害者、中間人或 旁觀者。關係攻擊常被教育工作者或家長認為「學生就是這個樣子」 、 「每個人都 會遇到這種事」、「這只是過渡期」(Simmons, 2002/2003; 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b),再再顯示類似行為在校園中十分普遍。 關係攻擊的普遍性從大眾文化也可以嗅出些許端倪:好萊塢電影“Mean Girls” (Messick, Michaels, & Fey, 2004;中文譯名「辣妹過招」) 就將女孩間的這 類隱性攻擊描繪的淋漓盡致;也有越來越多探討女性隱性攻擊文化的專書出版 (Brown, 2003; Chesler, 2001; Dellasega, 2005; Simmons, 2002/2003; Underwood, 2003; Wiseman, 2003),運用了大量實例或以豐富研究佐證,勾勒出關係攻擊的意 象;大眾雜誌也有篇章關注到關係攻擊的內涵、影響、防制與介入 (Fanger, 2007; Long, 2006; McKay, 2003; Mullin-Rindler, 2003; Vail, 2002);至於東方社會的大眾 文化也關注到相關議題,韓國作家黃善美 (2001/2003) 與金自煥 (2002/2006) 曾 發表文學小品分別為「沒被邀請的孩子」以及「我那群討厭的死黨」 ,深刻描繪 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題材正是關係攻擊。由此可知,關係攻擊的普遍性已逐漸反 映於大眾文化。 兒童福利聯盟在 2007 年的「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中分析霸 凌者經驗,發現最常見的罷凌方式正是「關係罷凌」,超過八成的罷凌者會排擠 自己討厭的同學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在 2008 年三月底公布兒童 諮商專線的年度報告,顯示台灣孩子最煩惱的問題也是「擔心被同儕排擠」,比 例高達三分之一的孩子因為被孤立、被嘲笑、被捉弄、找不到歸屬或信任的團體 等「關係霸凌」問題所苦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8),而關係罷凌也就 是關係攻擊 (Gomes, 2007)。這些都顯示出關係攻擊對於兒童與青少年生活的影 響甚鉅。 儘管關係攻擊是人際間相當普遍的現象,然而它卻也是容易被教師、家長忽 略的行為,這種隱微、模糊不清的互動關係會讓受害者不知該如何處理,因為非 語言動作是關係攻擊中最常見的方式,包括令人不舒服的眼神、冷淡、某種形式 2.

(14) 的孤立與冷戰等等,加上少有旁人介入處理,或者即使直接介入處理,卻也往往 造成反效果 (Owens, Shute, & Slee, 2000b),這些都讓遭受關係攻擊的受害者更加 不知所措。相較外顯攻擊,雖然關係攻擊不易被察覺,但遭受關係攻擊的傷害性 並不亞於外顯攻擊 (Crick & Grotpeter, 1996; Merrell, Buchanan, & Tran, 2006)。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遭受關係攻擊的個體也與社會心理不良適應有顯著關連 (Crick, Casas, & Nelson, 2002; Crick & Nelson, 2002; Cullerton-Sen & Crick, 2005; Moretti, Holland, & McKay, 2001; Sumrall, Ray, & Tidwell, 2000; Werner & Crick, 1999),遭受關係攻擊很可能是創傷經驗,並有持續性的傷害;而另一方面,進 行關係攻擊的兒童同樣是適應困難的高危險群,比非關係攻擊的兒童有更高程度 的內化問題 (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 Werner & Crick, 1999);甚至已 有學者撰文討論關係攻擊是否該納入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V) 之中 (Keenan, Coyne, & Lahey, 2008),由此可知,關係攻擊無論對於受害者或是攻擊者本身, 都有嚴重影響。來到成年階段,日常生活中最具傷害性的經驗很可能也不是直接 形式,而是以間接、迂迴的方式傳遞 (Richardson & Green, 1997;引自 Duncan & Owen-Smith, 2006)。而美國在十年前已有機構正視關係攻擊的嚴重性,自 1997 年起針對青少年與成人的關係攻擊提供防制與諮詢服務 (“The Ophelia Project 2005-2006 Annual Report,” 2006)。因此,關係攻擊的傷害性不容小覷,各個面向 與發展階段都是值得關注的警訊。 自青少年期進入到成年前期,個體逐漸學習自我統合以及與社會人群相處。 心理學家 Erikson 於 1963 年建立心理社會發展論,提出人生八段的危機與轉機, 其中青年期的發展關鍵為自我統整對角色混亂,成年期為友愛親密對孤僻疏離。 前者針對自我進行整合,後者則開始向他人與社會積極接觸,於是在這兩個階段 的交際時期,一方面處於自我統合的關鍵,另一方面也逐漸學習與同儕和社會磨 合。 Arnett 自十數年前即指出這段過渡時期不同於成人期 (Arnett, 1994, 1998; Arnett & Taber, 1994),在 2000 年後正式將此時期命名為「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隨後提出完整理論 (Arnett, 2000, 2004a, 2004b; Arnett, Ramos, & 3.

(15) Jensen, 2001)。這個議題逐漸廣受其他研究者關注,並且開始使用「成年初顯期」 一詞來表達這個時期的獨特性。 天下雜誌於 2007 年底發行的教育特刊,專題討論個體在 15 至 24 歲這關鍵 十年的獨立與探索,文中認為 15 到 24 歲(主要集中在七年級生,亦即民國七十 年至七十九年出生的個體)的這個世代被視為自信、自由、有主見的『Me 世代/ 自我世代』 ;這個時期的個體主要正是指成年初顯期個體。同時,「2007 年天下 雜誌青年學生大調查」發現,對成年初顯期個體而言,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情依 序為「親情」、「健康」及「友情」 ,其中友情佔四成六的比例,可以看出成年初 顯期個體對於友誼的重視;文中也指出成年初顯期最需要被強調的四大能力為溝 通技能、問題解決、分析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其中溝通技能及團隊合作能力都 與大量的人際互動有關。由此可以呼應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亦即成年初 顯期個體在希冀尋求自我統合與發展之際,也學習融入人群與社會。 個體在家庭以外所踏入的重要社交環境就是「學校」,藉由與同儕的互動來 學習社會技巧、進行社會適應,而成年初顯期通常為個體從學校環境轉換至工作 環境的蛻變期,其人際互動更加耐人尋味。在此時期中,同儕結構漸漸轉變,過 去為範圍受限的班級同學,到了成年初顯期,友誼往往是個體主動選擇的結果, 相似性是關鍵因素之一 (Arnett, 2004a),然而成年初顯期個體卻也逐漸開始欣賞 他人獨特的部分 (Lemme, 1995);且同儕也很容易群聚結黨,並在小團體中諷刺 嘲笑其他同儕,甚至衍生關係攻擊的行為 (Arnett, 2004a)。這些都引發研究者對 於這個時期的興趣與好奇,尤其希望能夠從這個時期的獨特性看到關係攻擊在其 中的發展特徵。 近十幾年來,關係攻擊此一主題在西方國家的研究中受到關注,文獻累積的 頗為迅速,反觀國內相關研究卻是非常匱乏,自 2004 年迄今雖陸續有數篇學位 論文以及一篇期刊研究在探討相關行為(王明傳與雷庚玲,2007;余年梅,2006; 林君徽,2006;林淑菁,2005;莊季靜,2006;蔡慧苓,2006;鄭明芳,2004; 藍珮君,2005),但皆以國中以下年齡層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成人階段的探 討非常貧瘠。因此,對關係攻擊的發展趨勢來說,「成年初顯期」是一個可以持 續探究的缺口。 4.

(16) 儘管國外已經累積不少研究,但尚未獲得一致的結果。例如在性別差異方 面,目前男女生的關係攻擊究竟孰者使用較為頻繁仍然沒有一個完全確定的結 論,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也得到不同的性別差異趨勢 (Archer & Coyne, 2005; Merrell et al., 2006; Young, Boye, & Nelson, 2006),有待後續研究加以釐清。 綜上所述,關係攻擊是非常普遍而隱蔽、易遭忽略的現象,許多兒童、青少 年都因遭受關係攻擊所苦,且攻擊者本身也有心理社會適應上的問題;個體隨著 年齡成長漸漸發現肢體攻擊不被社會接受,於是許多成人在日常生活中經歷到的 傷害也是這類間接迂迴的攻擊形式。然而國內相關研究屈指可數,過去的研究也 大多針對國中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鮮以其他發展階段之人口做為樣本;國外研 究雖然較為豐富,但也不見得獲得一致結果,需要後續研究持續加以檢驗;且人 際相處對於成年初顯期的個體來說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與獨特性;因此,研究 者基於上述動機進行本研究,更深入地探討成年初顯期的關係攻擊行為。. 5.

(17) 第二節 名詞釋義 壹、關係攻擊 (Relational aggression) 本研究將關係攻擊定義為「有目的性的透過關係的操弄、威脅要傷害對方、 或是兩者皆有的方式,試圖傷害受害者」,包括:忽視對方、惡意散佈謊言或謠 言 來 打壓同儕的社會地位 (Crick, 1996; Crick, Casas et al., 2002; Crick & Grotpeter, 1995)。本研究之關係攻擊傾向係以研究者自編之「情境式關係攻擊量 表」的得分為依據,得分較高者,顯示其自陳關係攻擊傾向較強。. 貳、成年初顯期 (Emerging adulthood) 本研究對「成年初顯期」的定義為「連接青少年與成年早期的階段,年齡約 為 18 到 25 歲」。在該階段中,個體已不再是青少年但是也尚未達到完全的成年 狀態」(Arnett, 2004b, 2007a)。. 參、情境式量表 (Situational Scales) 本研究之情境式量表 (Situational Scales) 是以模擬真實世界的問題爲刺激 物,藉由個體對此刺激物的反應來評估其工作知識、實用智力、或一般認知能力; 這 類 測 驗 會 呈 現 相 關 情 境 (situations) 以 及 一 些 解 決 情 境 狀 況 的 可 能 選 項 (responses) (李新民、陳密桃與陳鳳玉,2005;McDaniel, Hartman, Whetzel, & Grubb, 2007)。. 6.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針對本研究主題的相關理論與實徵研究進行回顧分析,做為本研究 之理論基礎,希冀從文獻中發展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 節說明關係攻擊之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討論成年初顯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三節聚焦於探討關係攻擊之測量,第四節則形成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並提出研究 問題。. 第一節 關係攻擊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 一、關係攻擊研究的緣起 在學術領域中,人類攻擊行為的研究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對「攻擊」的 定義不一,但大致上都牽涉了傷害他人的意圖 (引自 Archer & Coyne, 2005; Merrell et al., 2006)。Buss (1961) 將「攻擊」定義為「一種將有害刺激傳遞於其 他有機體的反應」,這是長久以來最廣為接受的說法之一。 累積許多傳統攻擊研究後,看似可以獲得以下結論,即男性的攻擊性比女性 來得高,攻擊甚至被認為是典型的男性現象 (Buss, 1961)。然而這樣窄化的觀點 很容易同時成為對男性與女性的偏見。在傳統上攻擊研究往往是由男性主導,就 算將女性納入研究對象,攻擊行為這個概念也是以男性為思考的出發點,被認定 等同於直接攻擊,例如肢體或口語攻擊,卻忽略了女性常有的攻擊經驗類型 (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a; Forrest, Eatough, & Shevlin, 2005; Loeber & Stouthamer-Loeber, 1998)。 Feshbach (1969) 觀察一年級的學生發現,女孩比男孩更容易以社會排擠的 方式來對待同儕,這種攻擊行為在形式上的性別差異,很可能為間接攻擊相關研 究之濫觴。有關攻擊行為的性別差異有可能是「質」的差別而非「量」的不同, 女性並非不具攻擊性,而只不過是她們採用較不明顯的攻擊形式 (Forrest et al., 7.

(19) 2005)。然而自 Feshbach 發表該研究後二十年間,僅見零星的研究稍微提及非肢 體形式、卻會帶來心理或社交傷害的攻擊行為,相關討論非常有限 (例如:Eagly & Steffen, 1986; Frodi et al., 1977; Lancelotta & Vaughn, 1989),且並未以此類行為 做為研究主軸深入探討。 直到 1988 年後,芬蘭學者 Björkqvist 的研究團隊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正式 提出「間接攻擊」來形容隱性迂迴的攻擊形式 (Björkqvist, 1994;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Björkqvist, Österman, & Hjelt-Bäck, 1994; Björkqvist, Österman, & Lagerspetz, 1994; Lagerspetz, Björkqvist, & Peltonen, 1988; Österman et al., 1998)。過去 Buss (1961) 也曾以「直接」和「間接」的分類方式 區分攻擊行為,但 Buss 的間接攻擊指的是「替代性攻擊」 ,也就是使用替代性標 的(而非針對激怒者)或甚至在沒有具體標的物的情況發動攻擊,例如甩門、丟 東西、破壞物品等,這種間接攻擊的定義仍然植基於男性的行為,與 Björkqvist 的研究團隊提出的間接攻擊並不相同 (Björkqvist, 1994; 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a)。 美國學者 Cairns 等人 (1989) 也從四年級女生的研究發現存在社交排斥和控 制同伴接受度的情況,於是提出「社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其後也有部分 研究者使用這個術語進行研究,然而定義不盡相同,之後會加以詳細說明 (例 如:Galen & Underwood, 1997; Loukas, Paulos, & Robinson, 2005)。 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 Crick 的研究團隊也於 1995 年提出「關係攻擊」 來描述這種透過操弄或傷害關係的手段來進行攻擊的行為 (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 1995)。自 1995 年迄今,該團隊累積的研究成果頗豐,此術語也廣為其 他研究者所採納。 由上述可知,關係攻擊的相關研究萌芽於對女性攻擊性的討論,二十年前才 正式興起成為一個研究專題。不同研究團隊以不同的術語描述這個主題,各有其 強調的內涵,但實則意義重疊性高,因此本研究在回顧文獻時皆納入討論分析的 範圍。. 8.

(20) 二、關係攻擊的類似術語 文獻上曾以「間接攻擊」 、 「關係攻擊」 、 「社交攻擊」與「關係罷凌」(relational bullying) 等術語來描述類似現象,其中「關係罷凌」一詞出現於大眾文學,並 未發現使用於實徵研究 (Young et al., 2006),且有學者認為關係罷凌就是關係攻 擊 (Gomes, 2007),因此這裡不多加討論,而其他三個術語的比較如表 2-1 所示。 表 2-1 間接攻擊、關係攻擊與社交攻擊的比較 定義 間接攻擊 透過隱蔽、迂迴、未正面交鋒的手 Indirect 段來傷害他人。 Aggression 例如:背後中傷、操弄社會結構 關係攻擊 透過有目的性的操弄與損害他人 Relational 同儕關係等手段來達到傷害對方 Aggression 的目的。 例如:散佈謠言、孤立、忽視 社交攻擊 使 用 社 交 群 體 來 進 行 非 正 面 交 Social 鋒、隱蔽的攻擊行為。 Aggression 例如:社交排斥、謠言、八卦、人 格詆毀 傷害他人的自尊、社會地位、或兩 者皆有的行為。 例如:散佈謠言、負面的臉部表情 或動作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形式 間接. 直接. 間接. 代表性研究 (Lagerspetz et al., 1988)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Crick & Grotpeter, 1995) (Crick, 1996) (Grotpeter & Crick, 1996). 間接. (Cairns et al., 1989) (Xie, Cairns, & Cairns, 2002). 直接 間接. (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 (Underwood, 2003). 由學者 Björkqvist 主導的芬蘭研究團隊使用的是「間接攻擊」這個詞彙。該 團隊把間接攻擊定義為透過隱蔽或迂迴的手段來傷害他人 (Björkqvist, 1994),例 如背後中傷、操弄社會結構等行為;攻擊者以此方式引發受害者的痛苦,但往往 製造成並無傷害意圖的假象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間接攻 擊強調社交操弄,也就是以他人做為攻擊的媒介,而非自己親自去攻擊對方,或 者是操弄班級中的社交網絡,讓受害者被排除在友誼團體之外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 由 於 攻 擊 者 與 被 攻 擊 者 並 未 正 面 交 鋒 (nonconfrontational),攻擊者的身份往往難以界定辨識,於是一方面能避免受到 被攻擊者的報復,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遭受他人非難 (Lagerspetz et al., 1988)。. 9.

(21) 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Crick 的研究團隊則提出「關係攻擊」,指的是透過 有目的性的操弄與損害他人同儕關係等手段來達到傷害對方的目的,包括威脅要 放棄某段友誼來為所欲為,或使用社交排擠當作是報復的手段,例如散佈謠言、 孤立、忽視等 (Crick, 1996; Crick, Bigbee, & Howes,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國內溫世頌 (2006) 已經將關係性攻擊 (relational aggression) 一詞收錄於 「心理學辭典」中,定義為「干擾或破壞人際關係的行為」,然而這樣的定義可 能還不夠細緻。關係攻擊的內涵包括比間接攻擊更廣泛的社交操弄行為,包括間 接的或外顯的行為,後者例如直接面對面向某個同儕表示:「除非你如何做,否 則你不能來我的生日宴會」。但實際上關係攻擊行為通常仍為隱蔽形式的多 (Archer & Coyne, 2005; Young et al., 2006)。 至於「社交攻擊」為美國 Cairns 的研究團隊所提出,其後有 Underwood 的 研究團隊沿用此一術語,然而兩造卻有不同的定義:Cairns 與其同僚的定義較類 似間接攻擊,認為社交攻擊是以非正面交鋒、隱蔽的行為進行人際傷害,使用社 交群體作為攻擊的手段,例如社交排斥、謠言、八卦、人格詆毀等 (Cairns et al., 1989; Xie, Cairns et al., 2002);Underwood 及其同僚的定義偏向關係攻擊行為,同 時再結合非口語行為,例如翻白眼、擺臭臉這種負面的臉部表情或肢體語言,意 圖要降低他人的社交地位、自尊或兩者皆有 (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因此可能是直接的形式,例如口頭拒絕、負面的臉部表情 或動作,也可能是較為間接的形式,例如毀謗性的謠言或社會排擠等 (Underwood, 2003)。 每個研究團隊在使用某個術語來描述研究現象時,會因為研究者關注的內涵 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詞彙。「間接攻擊」、「關係攻擊」與「社交攻擊」這三個構念 各有強調的內涵 (Archer, 2001):間接攻擊強調其隱蔽性,且攻擊者與被攻擊者 不會正面對質;關係攻擊強調操弄或損害的是人際關係,形式可以是間接或直接 的;社交攻擊則將重點放在以社交群體進行攻擊,或是傷害的是社會地位等社交 層面,有兩組研究團隊賦予不同的定義,其一的形式為間接行為,其二包含直接、 間接行為,以及非語言的攻擊行為 (Vitaro, Brendgen, & Barker, 2006)。一般認為 這三個構念在本質上指的是相同的攻擊形式 (Archer & Coyne, 2005),都是指意. 10.

(22) 圖傷害另一個體而針對同儕關係進行社會操弄;然而三者之間究竟有多相似,以 及哪一個的意義最貼近於這種微妙而具傷害性的行為特徵,則眾說紛紜,每位學 者都試圖捍衛自己提出的詞彙,在學術期刊上,Björkqvist 與 Underwood 的研究 團隊有一番精彩的討論交鋒 (Archer, 2001; Björkqvist, 2001; Underwood, 2003; 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a; Underwood et al., 2001b)。 Björkqvist (2001) 認為間接攻擊是這三個術語中較早提出來的詞彙,三者其 實指的就是同一個現象,毋須創造出新的術語來混淆視聽;而 Underwood 等人 (2001a, 2001b) 認為,社交攻擊的提出時間同屬早期,且社交攻擊是三者意涵中 最為完整而全面的術語,不但涵蓋間接與關係攻擊的內涵,同時也將非口語行為 納入其中;至於 Crick 的研究團隊雖未以專文方式為自己提出的術語進行答辯, 但是持續以數量豐富的研究發表來證明關係攻擊的意義最符合這類行為欲討論 的內涵。儘管三個術語的內涵有重疊,但是仍有不少學者依舊將三者分開討論, 認為重疊性高但不等同 (Archer & Coyne, 2005; Geiger, Zimmer-Gembeck, & Crick, 2004; Merrell et al., 2006; Underwood, 2003; Young et al., 2006)。各家說法仍 有爭論,但隨著相關研究的累積,概念應該會更加清楚與精緻。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認為社交攻擊涵蓋內容太過廣泛,甚至許多篇章跨足到 動物研究 (Merrell et al., 2006),而間接攻擊一詞本身就會讓人感到疑惑、不確 定,容易和過去的替代性攻擊混淆,且研究者欲探究的攻擊行為有時候是間接隱 蔽的形式(如散佈謠言) ,有時候卻是以直接的方式表現出來(如諷刺) ,間接攻 擊的內涵不足以充分涵蓋研究者欲探討的範疇,因此本研究選用 Crick 研究團隊 提出的「關係攻擊」,強調這類行為在本質上是操弄關係或傷害關係的特性。. 貳、關係攻擊之發展特性 關係攻擊會從年齡多大的個體逐漸展現呢?Björkqvist 及其同僚曾提出一個 涵 蓋 肢 體 與 社 交 形 式 攻 擊 的 理 論 性 發 展 模 式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Björkqvist, Österman, & Kaukiainen, 1992)。他們指出,幼兒由 於缺乏其他的表達工具,於是主要透過肢體進行攻擊(例如踢、打、摑);隨著 口語以及社會認知技巧的進步,兒童開始使用口語攻擊(例如大叫、咒罵、爭辯) ; 11.

(23) 到兒童晚期,個體逐漸開始進行關係攻擊,典型年齡為八到十一歲。由於肢體和 口語型式的攻擊較不被社會認可,同時也因為關係攻擊能達到相同的傷害效果, 且遭到懲罰的風險降低許多,因此關係攻擊最終成為主要的策略。根據 Björkqvist 等人的模式看來,兒童學習到的不是降低攻擊策略的使用,反而是學習逐漸以更 細緻的攻擊策略來取代肢體攻擊 (Vitaro et al., 2006),而且關係攻擊的發展很明 顯是受到個體成熟的影響,口語與社交能力都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例如能夠讀 出非語言的線索、從他人的行為推論出歸因等 (Kaukiainen et al., 1999),且隨著 年齡的增長,社會智力技能的複雜度漸增,關係攻擊的手段也益加複雜與精緻 (Björkqvist, Österman, & Lagerspetz, 1994; Kaukiainen et al., 2001)。 攻擊策略有這樣的轉換,從某些研究可以得到間接的支持:Trembly (1999) 以四到七歲的加拿大兒童為樣本進行全國性研究,發現兒童的肢體攻擊在這個時 期逐漸下降,而社交攻擊卻逐漸增加 (引自 Vitaro et al., 2006);另外也有一些相 似研究得到相同的發展趨勢 (Cairns et al., 1989; Österman et al., 1998)。 儘管 Björkqvist、Österman 等人 (1992) 提出的模式認為,關係攻擊行為大 約出現於兒童晚期,然而目前研究已在三歲幼童的相處中發現關係攻擊 (Crick, Casas, & Ku, 1999; Crick, Casas, & Mosher, 1997; Crick et al., 2006),只是可能不若 兒童期以後那般常見與複雜。在 Björkqvist、Österman 等人提出的模式中,個體 在八至十一歲時,關係攻擊逐漸增加,隨即慢慢減少,直至十八歲;然而有研究 者卻認為關係攻擊的高峰期為中學時期,亦即青少年階段,且在青春期之後仍然 持續發展 (McKay, 2003),許多研究指出大學生的關係攻擊仍普遍存在 (Forrest et al., 2005; Linder, Crick, & Collins, 2002; Loudin, Loukas, & Robinson, 2003; Werner & Crick, 1999),且在使用量上已經勝過肢體攻擊 (Green, Richardson, & Lago, 1996; Lento-Zwolinski, 2007),顯示關係攻擊的發展應該至少持續到成人前 期。進入成人期後的關係攻擊研究相當稀少,僅零星數篇以職場工作者或老年人 為 對 象 (Björkqvist, Österman, & Hjelt-Bäck, 1994; Björkqvist, Österman, & Lagerspetz, 1994; Walker, Richardson, & Green, 2000),也缺乏縱貫研究,因此難以 探討關係攻擊在成年期後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關係攻擊早在三歲幼童的互動中出現,但當時採用的攻擊形式主 12.

(24) 要仍為外顯攻擊;隨著口語以及社會認知技巧的進步,兒童開始使用口語攻擊; 來到兒童晚期,由於外顯與口語攻擊不被社會認可,關係攻擊因此大量發展,且 隨著認知複雜度的成熟,關係攻擊的手段也益加細緻,至少一直持續到青少年晚 期與成人前期,也就是本研究所界定的成年初顯期。此時個體的認知複雜度已臻 成熟,且外顯攻擊不被社會允許,而且個體的社會經驗更為豐富,對於關係的掌 握與人際理解越來越進步,於是研究者認為關係攻擊的使用很可能會從青少年階 段延伸至成年初顯期且持續隨著年齡漸增;加上個體在此時的人際模式產生變 化,人際關係更加多元自主,關係攻擊的原因、手段及功能也應該會更加複雜。. 參、關係攻擊之性別差異 關係攻擊研究起始於對女性攻擊性的關注,於是注意到關係攻擊的性別差異 問題。Loeber 曾指出,假定男性與女性有相仿的攻擊行為的發展,這是一種長久 以來的迷思,有許多研究已經能夠說明女性傾向使用較為間接與口語的攻擊,包 括疏離、放逐以及人格詆毀等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epy, 1989; Tremblay, et al., 1996;引自 Loeber & Hay, 1997; Loeber & Stouthamer-Loeber, 1998);此外,女孩通常在朋友之間會 藉由排擠同儕、講八卦、結盟等直接針對「關係連結」的手段來進行關係攻擊 (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 1995;引自 Loeber & Hay, 1997; Loeber & Stouthamer-Loeber, 1998)。然而女性的關係攻擊就此被證實較男性為高嗎?答案 也不盡然。Merrell 等人 (2006) 曾提出「關係攻擊的性別與年齡是否有交互作用」 的疑惑,因此使用關係攻擊的性別差異問題,恐怕也必須從發展趨勢來探討。 儘管有少數研究指出兒童時期的關係攻擊並無性別差異或男孩多於女孩 (Rys & Bear, 1997; Tapper & Boulton, 2004; Tomada & Schneider, 1997; 林君徽, 2006;蔡慧苓,2006),多數以學前兒童和國小兒童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的確發現 女孩的關係攻擊比男孩來得高 (林淑菁,2005;鄭明芳,2004;Crick & Grotpeter, 1995; Green et al., 1996)。從 11 到 12 歲開始,並持續到青少年期早期與中期,多 數研究指出女生從事關係攻擊比男生更頻繁 (莊季靜,2006;藍珮君,2005;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Björkqvist, Österman et al., 1992; Crick et al., 1996; French, Jansen, & Pidada, 2002; Galen & Underwood, 1997; Lagerspetz 13.

(25) et al., 1988; Österman et al., 1994),較少研究提供男多於女或是無性別差異的證據 (例如:Lindeman, Harakka, & Keltikangas-Järvinen, 1997; Peets & Kikas, 2006; Salmivalli & Kaukiainen, 2004; Toldos, 2005)。 Duncan 及 Owen-Smith (2006) 認為,這樣的性別差異可以歸因於生理與社 會因素:在生理因素部分,有些研究者認為較多的睪丸素與直接攻擊策略有關, 會降低男性使用間接攻擊策略的需求 (Olweus, Mattsson, Schalling, & Low, 1980;引自 Duncan & Owen-Smith, 2006);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女性本來在體型上 就比男性弱小,若使用直接攻擊策略可能會遭受到較高的生理代價,因此較常使 用間接攻擊策略 (D. R. Richardson & Green, 1999;引自 Duncan & Owen-Smith, 2006)。在社會方面的因素有三,第一,女生在很小的年紀就不被鼓勵玩拼搶爭 奪的混戰遊戲,她們很容易因為直接攻擊性高、或是與同儕進行肢體衝突,而遭 受比男生更為嚴厲的責難,於是女生從較小的年齡就必須發展不那麼明顯的攻擊 策略 (Duncan & Owen-Smith, 2006; Forrest et al., 2005);第二,有些研究者認為 年輕女孩的社交團體比男孩的社交團體更容易助長間接攻擊的使用,因為女孩間 的網絡較為緊密,且情緒對於他們來說較為重要 (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epy, 1989; Kankaanranta, Lagerspetz, & Björkqvist, 1993; Lagerspetz, Björkqvist, & Peltonen, 1988;引自 Duncan & Owen-Smith, 2006),這 些社交團體很容易操弄,可用來引起一些比直接攻擊更持續更嚴重的傷害;第 三,部分研究指出間接攻擊的使用與社會智力呈正相關,女生在年紀比較小的時 候就開始使用間接方法,有可能是因為她們在發展上比男生更早達到社會理解與 成熟 (Duncan & Owen-Smith, 2006; Kaukiainen et al., 1999)。 由於多數關係攻擊研究關注的樣本為學齡兒童與早期青少年,於是關係攻擊 在青少年中期到晚期以後的發展階段,性別差異的趨勢變得模糊,尤其進入成人 期的性別差異資料大多不一致 (Duncan & Owen-Smith, 2006; Forrest et al., 2005; Green et al., 1996)。目前已經有一些關於成人關係攻擊的推測 (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a),但尚未經過有系統地研究,例如 Lagerspetz 和 Björkqvist (1994) 認為,隨著男性發展並強化其社會智力技能,也隨著直接攻擊對他們來說漸被禁 止,他們也就越來越會使用間接攻擊,可以預期的是,男性在使用間接攻擊做為 其偏好的攻擊策略方面,會漸漸「趕上」女性。這樣的推測從某些研究能得到間 14.

(26) 接的證據支持:D. R. Richardson 和 Green (1999) 以大學生為樣本發現男性在間 接攻擊與直接攻擊的使用量是相仿的,雖然女性使用間接攻擊比直接攻擊更頻 繁,但男性與女性在以間接攻擊進行回應時的確沒有性別差異;許多成人研究同 樣未發現關係攻擊的使用有性別差異 (Björkqvist, Österman, & Hjelt-Bäck, 1994; Burton, Hafetz, & Henninger, 2007; Duncan & Owen-Smith, 2006; Green et al., 1996; D. R. Richardson & Green, 1999; D. S. Richardson, 2005),甚至不少以成人為樣本 的研究發現男性使用關係攻擊比女性更為頻繁 (Henington, Hughes, Cavell, & Thompson, 1998; Lento-Zwolinski, 2007; Loudin et al., 2003; Storch, Bagner, Geffken, & Baumeister, 2004)。累積目前研究結果顯示,進入成年期後的關係攻擊 性別差異情況未有定論。 Underwood 等人 (2001b) 認為目前的研究證據無法確定關係攻擊有性別差 異,並不宜將關係攻擊專屬為「女性的攻擊形式」 ;D. S. Richardson 與 Hammock (2007) 則指出,由於性別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差異,因此性別刻板印象很可能過 度誇大了攻擊行為的性別差異。 在實徵研究上性別差異結果的不一致可能肇因於測量方面的差異,包括不同 訊息來源者、攻擊者的年齡、標的人物的性別、互動發生的情境、文化環境、互 動者的關係等脈絡因素 (Archer & Coyne, 2005; Loudin et al., 2003; D. S. Richardson & Hammock, 2007);另外 Forrest 等人 (2005) 認為成年期關係攻擊的 方式很可能已經不同於生命早期,這些未發現性別差異的研究可能是因為沒有考 慮到關係攻擊的不同類型而掩蓋了性別差異的效果。因此,在探討關係攻擊的性 別差異時,不應只單就性別變項來討論是否有差異,例如本研究決定加入互動發 生的情境與關係攻擊的類型等因素,並在研究過程中持續關注其他脈絡因素,以 期更細緻地理解成年初顯期之關係攻擊。研究者認為在大部分情境下,成年初顯 期的男性與女性在關係攻擊的使用上無性別差異存在;然而 Crick (1995) 曾指 出,對於傾向使用關係攻擊的女性而言,最為顯著的激怒脈絡為關係性威脅 (引 自 Lento-Zwolinski, 2007),因此研究者也推測,當激發情境牽涉關係性威脅時, 女性的關係攻擊傾向會高於男性。. 15.

(27) 肆、關係攻擊之相關因素 關係攻擊概念複雜,除了年齡與性別可能與關係攻擊有關以外,許多個人與 社會相關因素都獲得研究者的重視,包括社會心理適應 (例如:蔡慧苓,2006; Crick & Grotpeter, 1995; Storch et al., 2004; Werner & Crick, 1999)、社交地位 (例 如:Cillessen & Mayeux, 2004; Crick & Grotpeter, 1995; Hawley, 2003; Prinstein & Cillessen, 2003; 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自我概念 (例如:林君徽,2006; 藍珮君,2005;Bowie, 2007; Buote et al., 2007; Moretti et al., 2001)、友誼品質 (例 如:林淑菁,2005;藍珮君,2005;Duncan & Owen-Smith, 2006; Green et al., 1996; Grotpeter & Crick, 1996)、家庭因素 (例如:Albrecht, Galambos, & Jansson, 2007; Casas et al., 2006; Linder et al., 2002; D. A. Nelson, Hart, Yang, Olsen, & Jin, 2006)、社會訊息處理模式 (例如:莊季靜,2006;Crain, Finch, & Foster, 2005; Crick & Dodge, 1996; Fraser et al., 2005),尚有其他與發展相關的議題包括語言 (例如: Bonica, Arnold, Fisher, Zeljo, & Yershova, 2003; Bowie, 2007; Ostrov & Godleski, 2007) 和社會能力 (例如:Fraser et al., 2005; Kaukiainen et al., 1999)。 一般而言,關係攻擊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能力 (Kaukiainen et al., 1999), 其社會心理適應較差 (Crick & Grotpeter, 1995)、容易被同儕拒絕 (Crick & Grotpeter, 1995; Werner & Crick, 1999)、自我概念也較為低落 (藍珮君,2005; Moretti et al., 2001)、友誼品質方面較為緊密、排他 (藍珮君,2005;Crick & Grotpeter, 1996; Linder et al., 2002)、且父母較為採取高壓管教的態度,或是與父 母的關係較疏離 (Hart, Nelson, Robinson, Olsen, & McNeilly-Choque, 1998; Linder et al., 2002),同時,他們在訊息處理上較容易進行敵意歸因 (Crick & Werner, 1998)。然而並非所有的研究結果都呈現上述的趨勢,研究者特別針對社會心理 適應部分詳細說明。 Crick 與 Grotpeter (1995) 以三到六年級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關係攻擊兒 童比非關係攻擊兒童有更高的不良適應,例如憂鬱、孤獨感、社交孤立;Werner 與 Crick (1999) 也發現大學生的關係攻擊在控制了年齡與性別後,能夠部分預測 其同儕拒絕、利社會行為、反社會人格特徵與邊緣型人格特徵;然而 Storch 等 人 (2004)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階層迴歸分析顯示男性的關係攻擊並未和任何 16.

(28) 社會心理適應指標相關,而女性的關係攻擊則能預測社會焦慮、孤獨感、憂鬱、 酒精濫用和藥物濫用等社會心理適應指標;國內蔡慧苓 (2006) 則是以國小中高 年級兒童為對象,發現未進行關係攻擊且未遭受關係攻擊的兒童在生活適應最 好,而同時兼具關係攻擊與關係受害的兒童生活適應最差,至於關係攻擊的加害 或受害型兒童在生活適應則無顯著差異。多數研究顯示心理適應不良與關係攻擊 有關,且在這樣的關聯性在女性較男性更為明顯 (Lento-Zwolinski, 2007; Storch et al., 2004; Werner & Crick, 1999),但也有少數研究提供相反的證據 (Xie, Cairns et al., 2002),例如雖然缺乏情緒調節很可能是關係攻擊的基礎,但似乎最為有效 的關係攻擊行動是由那些較擅於情緒調節與關係維持的個體所為,因為他們最能 引發複雜形式的關係操弄 (Underwood, 2003)。雖然有少數研究呈現相異的結 果,但就目前累積研究看來,多數研究發現關係攻擊與負向社會心理適應有關, 且關係攻擊與負向社會心理適應的相關對男性與女性的影響力可能不大相同。. 陸、小結 綜合關係攻擊之理論與相關研究可知,關係攻擊的意義在於透過有目的性的 操弄與損害他人同儕關係等手段來達到傷害對方的目的,另有兩個相類似的術語 分別為間接攻擊與社交攻擊,但經過仔細分析後,研究者認為「關係攻擊」一詞 最能符合本研究欲強調探討的「關係」本質。一般而言,個體在口語能力與社會 認知複雜度漸增後,才會發展出關係攻擊,漸漸隨著肢體與口語攻擊不受社會認 可,個體更常以較為隱蔽不受注意的關係攻擊取代外顯攻擊,使得關係攻擊在兒 童期與青少年期益加普遍,並延伸到成人期,且其手段可能更加隱晦精緻。本研 究欲探究的發展階段為成年初顯期,一方面關係攻擊的使用很可能延續青少年期 而隨年齡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個體在此時的人際模式更為多元自主,且個體的社 會經驗更為豐富,對於關係的掌握與人際理解越來越進步,關係攻擊的原因、手 段及功能也應該會更加複雜。儘管關係攻擊的討論萌芽於對女性攻擊性的關注, 但性別差異尚未有定論,尤其男性來到成年初顯期後,其關係攻擊可能已逐漸趕 上女性,且從過去研究可知,關係攻擊的性別差異結果可能視脈絡因素而定,因 此本研究加入激發情境與關係攻擊類型等脈絡因素,深入探討成年初顯期之關係 攻擊。. 17.

(29) 第二節 成年初顯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成年初顯期理論的緣起 發展心理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人類發展理論之一莫過於 Erikson 於 1950 年首度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引自 Erickson, 1963)。他假設青少年期從青春期 開始,直到十幾歲的晚期,緊接著為成年前期,年齡自十幾歲晚期至四十歲左右 的中年。這樣的派典在二十世紀中期或許是合理的,因為當時的工業化社會中, 人們結婚和取得穩定全職工作的年紀大概就是二十歲左右或者晚一點點;然而二 十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這樣的派典已經不符合社會的常態,人們取得全職工作與 結婚的平均年齡分別延遲至二十幾歲中期和晚期,個體為追求自我實現,於是會 繼續參與高等教育或培訓;性的道德觀也有巨大的轉變,婚前性行為與同居都逐 漸廣為接受,因此青少年晚期至二十幾歲中期的個體尚未確定其成年角色,反而 在嘗試各種經驗,追尋其愛情與工作的長久選擇 (Arnett, 2000, 2004b, 2007a)。 其實 Erikson 在 1968 年已經關注到這個時期不同於整個成年前期,於是補充說 明大學是一個青少年期心理社會延宕期 (moratorium) (引自 Smith & Reio Jr., 2006)。這樣的說法較貼近目前的社會型態,但僅針對大學階段而未完全涵蓋青 少年晚期至二十幾歲中期的個體特性。 學者 Arnett 開始關注到半個世紀來美國主流社會型態的蛻變,尤其對於青少 年晚期至成年前期個體的發展特徵尤感興趣,乃於 1994 年以問卷方式調查美國 大學生對於成年轉換期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的知覺,結果指出僅 27%的大學 生認為自己已經到達成年期,而將近三分之二認為自己僅在某些方面算是成人, 某些方面不是 (Arnett, 1994)。大學生對於自己是否達到年成狀態其實並不確 定,Arnett 從問卷中其他題目的結果做出一番分析解釋,他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因 為個體在這個時期已經開始某些成年角色的轉換,但尚未轉換完全,例如在居住. 18.

(30) 方面,他們已不與父母同住,但仍住在有成人每日看管的宿舍裡;經濟方面,多 數仍倚賴父母的經濟支援;工作方面,絕大部分僅從事兼職工作或甚至沒有工 作;他們未婚也尚未生兒育女。同年 Arnett 與 Taber 從認知、情緒、行為、以及 角色轉換等觀點切入,探討青少年期究竟何時結束、成年期何時開始,他們認為 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會因文化看重個體主義與獨立性的程度不同而產生差異:非 西方文化常會以結婚這種社會性的事件做為成年期的肇始 (Gilmore, 1990; Schlegel & Barry, 1991;引自 Arnett, 1994, 1998; Arnett & Taber, 1994);當代西方 社會的定義可能較為個體主義,成年期的起點會以個體是否居住獨立與經濟獨 立,且認知自足、情緒上自我關注、行為自制,來做為衡量基準,而這樣的標準 是個人決定的。Arnett 發現從青少年到成人前期是一段漸進的過程,可能長達好 幾年,這個階段的個體已脫離青少年期,開始轉換至成年期,然而在認知、情緒 與行為等方面都卻尚未完全達到成年狀態,因此嘗試將此時期命名為「成年初顯 期 (emerging adulthood)」(Arnett, 1994, 1998; Arnett & Taber, 1994)。 自 1994 與 1998 年關注到這個時期的獨特性後,Arnett (2000) 於「美國心理 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 正式提出「成年初顯期」的概念及其理論梗概; 2004 年 Arnett 繼續以專書呈現完整理論 (Arnett, 2004b)。短短數年間即獲得各研 究領域的迴響。Arnett (2007a) 認為,造成熱烈討論的原因是過去看待這個時期 的方式已經不管用了,學者們需要新的概念來理解這個發展階段。雖然廣為各研 究領域使用,但新理論同樣招致評論與批評,例如 Bynner (2005) 指出有些歐洲 青年研究遭到 Arnett 忽略,並重新評價「青年期」(youth) 這個概念,認為這個 詞彙更適合描述此階段的個體;隨後 Arnett (2006) 也於同一期刊加以回應。這 樣的交鋒對於發展一個新理論的精緻度來說,具有健康正向的意義。 由上述可知,成年初顯期理論之所以被提出,源於 Arnett 覺察到工業社會型 態的變遷,個體的婚齡和育齡普遍延遲,於是產生「人類究竟何時可被認定為一 個成人」的好奇,在累積研究與文獻後,發展出成年初顯期的理論。此後獲得各 19.

(31) 研究領域的熱烈迴響與評論,使理論更臻細緻完備。. 貳、成年初顯期的特徵 Arnett (2004b) 提出這個時期的五大重要特徵以顯示其獨特性,包括:這是 一個探索自我認同的時期、不穩定的時期、關注自我的時期、自覺處於階段間的 過渡時期以及存在各種可能性的時期。由於成年初顯期是變動性極大的人生階 段,Arnett (2007a) 強調以上並非普遍性的特徵,只是在成年初顯期比其他時期 更常見。茲針對 Arnett (2004b) 提出的五大特徵分述如後。 一、探索自我認同的時期 (the age of identity explorations) 或許成年初顯期最核心的特徵為:年輕人會為了他們的人生而在不同的領域 中探索各種可能,尤其是在愛情和工作領域,藉以澄清自我,更加明白自己是誰 以及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成年初顯期為這種自我探索提供了最好的機會。相較 於青少年期,成年初顯期的個體逐漸從父母的掌控中獨立,而且多數人已經離 家,但尚未進入穩定的、需要全然投入的成人生活,例如長期的職業、婚姻以及 為人父母;在此時期,他們既不受父母管束也尚未完全承擔成人角色,於是有更 多的機會去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愛情與工作的各種選擇。就愛情與工作兩方 面而言,自我認同的形成皆始於青少年期,卻在成年初顯期得到強化。青少年期 的愛情與工作都是較為試探和短暫的,而來到成年初顯期的探索會較聚焦於自我 認同:一方面藉由在愛情方面更深一層的親密,於是更加瞭解自己是怎樣的人、 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以及擁有怎樣特質的人最適合和自己共度終生;另一方面將 各種教育與工作經驗化為成人職業的準備,藉由嘗試各種工作或是不同的專業, 於是對自我的工作能力與興趣有更深入的認識。. 20.

(32) 二、不穩定的時期 (the age of instability) 成年初顯期的個體不斷地在探索,尤其在愛情和工作選擇上的不停轉換,使 得這個時期不但異常豐富且轉變劇烈,是極不穩定的一個時期。成年初顯期的個 體會擬定計畫,也就是對於青少年期進入成年期要走怎樣的路會有一些想法,然 而隨著個體在工作、教育與愛情等方面不停的探索,所謂「計畫」也會跟著進行 無數次的修訂。每一次的調整都會讓個體對自我有更多瞭解,並懷抱希望地朝自 己希冀的未來繼續前進。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成年初顯期的不穩定性能被輕易克 服,只是處於成年初顯期的不穩定性取代了青少年期的焦慮,探索與不穩定性是 必然共存的,於是成為新的分裂來源。 三、關注自我的時期 (the self-focused age) 成年初顯期是人生中關注自我程度最高的時期,然而在此時期關注自我是正 常、健康而暫時的行為,加拿大學者 Gottlieb、Still 與 Newby-Clark (2007) 以量 化和質化資料進行研究的確也發現這樣的現象。再以美國為例,多數美國人在 18 歲或 19 歲時離開家,而搬出家意味著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自我關照,許多事 情都需要自己做決定,於是藉由自我關注,成年初顯期個體培養了日常生活的技 能,對自我以及在人生中想要什麼有更多瞭解,並開始為他們的成人生活建基。 他們關注自我的目標是自給自足,學習以一個自給自足的人獨立生活;但他們不 認為自給自足是一種永久的狀態,而是將之視為自己和他人建立長久關係前必要 的一個階段。 四、自覺處於階段間的過渡時期 (the age of feeling in-between) 成年初顯期的探索和不穩定性造就了個體處於階段間的過渡特性—介於青 少年期與成年前期之間,前者為多數人與父母同住並需要就讀高中,後者則是多 數人已結婚、為人父母並有穩定職業。對成年初顯期的個體而言,他們既不是青 21.

(33) 少年也非成人,正處在步入成年前期的過程中,但還沒有真正進入成年前期。究 竟進入成年期有怎樣的評估準則?Arnett (1994, 1997, 1998, 2001, 2003) 與 Nelson (2003) 即針對美國不同種族、不同地域的個體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後, 得到三個進入成年期的評估標準:一是為自己負責,二是獨立做決定,三是經濟 獨立 (引自 Arnett, 2004b)。這樣的標準是逐漸顯現的,所以個體從逐漸感受到自 己開始為自己負責、獨立做決定以及經濟獨立,一直到完全達到這些標準的過程 中,就會一直感到自己處於階段間的過渡時期。 五、存在各種可能性的時期 (the age of possibilities) 當個體僅確定些許的人生方向,未來還有無限可能時,成年初顯期必然成為 存在各種可能性的時期。這個時期會充滿遠大的希望與期待,通常對未來抱持正 向樂觀的態度,認為自己未來應有高收入、令人滿意的工作、甜蜜終身的婚姻以 及快樂的孩子,這點也可以從 Gottlieb 等人 (2007) 的研究得到驗證。部分是因 為成年初顯期個體的夢想幾乎還沒有在實際生活中經過淬煉。另一個成年初顯期 存在各種可能的原因是,個體在此時期已離開了他們的原生家庭,但尚未完全投 身於新的社會關係與責任之中,於是有了改變自己生活的機會,尤其對於成長於 不利環境的個體來說,這是他們試著改變被扭曲的生活、回到正常軌道上的難得 機會;至於對那些來自他們認為相對快樂和健康家庭的人而言,成年初顯期同樣 是改變自己的機會,他們不僅依照父母的期望成長,同時可以對自己期望成為怎 樣的人以及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做出獨立決定。. 參、成年初顯期為人生的獨立時期 為了釐清成年初顯期的內涵,Arnett (2004b) 將它與「青少年晚期」、「成年 前期」、「成年轉換期」以及「青年期」等術語的內涵進行辨析,茲分述如後。. 22.

(34) 一、成年初顯期非青少年晚期 (late adolescence) 社會科學家以一些不連續的轉變來定義成年期,例如完成學業、結婚、養兒 育女。就這樣的定義來看,大學生或是那些處在 18 至 25 歲的個體並不屬於成人, 於是有的學者將此時期稱做「青少年晚期」 。然而這樣的界定是一個不充分的術 語,儘管青少年期和成年初顯期有很多共同的特徵:他們還沒結婚,也尚未成為 父母;然而除了這些相似處,兩者的生活存在很大的不同:幾乎所有的青少年與 父母一方或雙方同住,而大多數成年初顯期的個體已經離家;青少年正在經歷青 春期的急遽生理變化,而成年初顯期的生理發育已經完全成熟;幾乎所有的青少 年正就讀中學,而很多成年初顯期的個體已進入大學;青少年享有較少的法律權 利,無法投票或簽署法律文件,且在很多情況下依法受到父母監護,而成年初顯 期的個體幾乎擁有所有成人可以行使的權利。以上都是成年初顯期個體與青少年 的不同之處,因此以「青少年晚期」來描述這個時期並不夠充分。 二、成年初顯期非成年前期 (young adulthood) 「成年前期」似乎暗示著成年期已經來臨,然而大部分 18 到 25 歲的個體並 不同意自己已經進入到成年期;相反地,他們認為自己正處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之間,所以成年初顯期較能呈現他們對於自己狀態的感受—他們正在步入成年期 的過程中,卻又尚未完全到達。 「初顯期」也是針對此時期的探索性、不穩定性 和流動性這三個特徵做出較為貼切的描繪。 「成年前期」尚存在另一個問題為: 這個詞彙以不同的定義被廣泛使用,顯得混亂和不連貫。於是使用「成年初顯期」 這個新術語能讓我們清楚的定義。 三、成年初顯期非成年轉換期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個體的確在這個階段轉換至成年期,包括對自己身份知覺以及在愛情和工作 方面進入穩定成人角色的轉換。然而以這樣的術語描繪此時期依然是不夠充分的 23.

(35) 說法。問題之一在於把 18 歲到 20 多歲這個階段視為「成年轉換期」,會導致人 們把焦點放在個體「會成為怎樣的人」 ,而忽略了「他們目前是怎樣的人」 ,這也 是目前在社會學領域遭遇到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在於「成年轉換期」這個術語暗 示著青少年期到成人前期之間是短暫的,只是連接起兩個較長、較值得注意的人 生階段,於是才描述為「轉換期」而未成為一個獨具意義的階段。在三、四十年 前或許的確是這樣的情況,但在現今工業社會已不復如此,這個階段已長達數 年,持續時間和青少年期差不多,甚至比嬰兒期、兒童早期或中期的都來得長。 成年初顯期的確是一個轉換階段,但其他發展時期也都是,成年初顯期不能僅被 視為轉換期,而應該被視做獨立的人生階段來研究。 四、成年初顯期非青年期 (youth) Keniston (1971) 提出「青年期」一詞用來稱呼 18 歲至 20 多歲的這個時期 (引 自 Arnett, 2004b),他將「青年期」描述成「自身與社會的緊張局勢」以及「拒 絕社會化」的時期,主要是當時美國和一些西歐國家正受到「青年運動」的強烈 影響,例如:抗議美國參加越戰,因此「青年期」反映的是歷史性的瞬間而不是 此時期的長期特徵。另外,在英語中 “youth” 這個詞彙已有很長的歷史,起先 用以描述童年期,後來變為稱呼青少年期的術語,且目前仍經常被許多社會學家 用來表示上述含義,但在發展心理學領域中從未以此模棱兩可而混淆的術語來描 述 18 歲至 20 多歲的時期。 綜上所述,過去使用的術語包括「青少年晚期」 、 「成年前期」 、 「成年轉換期」 以及「青年期」等,沒有一個能夠完全傳達現今 18 歲至 20 多歲階段所發生的事。 因此描述這個時期需要新的術語以及新的概念,Arnett (2004b) 建議採用成年初 顯期,以利對此時期的理解,並產生更為透徹的研究。. 24.

(36) 肆、成年初顯期之相關研究 成年初顯期為 Arnett 於 2000 年才正式提出的術語,然而八年來除了 Arnett 的研究團隊以外,已累積不少其他研究者的相關研究發表,若再加上一些雖未使 用「成年初顯期」這個術語、但也以 18 歲至 25 歲個體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則探 討的主題更是不勝枚舉,各個面向都能成為此一發展階段的探究內容。然而從 Arnett (2004b) 成年初顯期理論的特徵可以發現幾個主要的相關研究主題,包括 自尊、自我認同、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同儕關係以及文化研究等。 在自尊方面,儘管青少年前期至青少年期的自尊是下降的,但研究發現,來 到成年初顯期的自尊有所提升 (Galambos, Barker, & Krahn, 2006),或自認個人能 力有所增進 (Gottlieb et al., 2007)。推測原因有四:第一,生理外表對青少年的 自尊來說相當重要,成年初顯期的個體已經度過青春期的尷尬改變,對於自己的 長相也感到較為自在 (Arnett, 2004a);第二,進入成年初顯期後,與父母之間的 爭執漸漸消失,彼此關係改善,於是感到被父母接受與認可,也有助於自尊的提 升 (Arnett, 2003; O'Connor, Allen, Bell, & Hauser, 1996;引自 Arnett, 2004a);第 三,同儕友伴對於自尊也相當重要,中學時的同儕評論其實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 部份,且往往非常嚴厲傷人,因此進入成年初顯期意味著可以離開中學這個充斥 社會壓力的悶鍋 (Gavin & Furman, 1989;引自 Arnett, 2004a);第四,成年初顯 期通常意味著對日常生活的社會脈絡有更多掌控力,於是可以趨喜避惡,例如不 喜歡繼續上學則可以選擇就業,這是青春期無法選擇的部分,這樣的控制力能強 化自尊 (Arnett, 2004a)。 自我認同部分,Waterman (1992) 發現自我認同的歷程在大學階段依然存 在,但主要特定於職業上的自我認同;Murnro 與 Adams (1977) 指出未就讀大學 的成年初顯期個體反而比較快達成自我認同,Lytle、Bakken 與 Romig (1997) 以 及 Berzonsky 與 Adams (1999) 認為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大學環境較容易挑戰 25.

(37) 個體對自我的看法,同時也鼓勵自己去質疑先前的想法;Dyk 與 Adams (1990) 也 發現女性達成自我認同較男性為快,尤其在個人部分;然而就算未進入大學就讀 的個體或女性達成自我認同較快,Kroger (1999) 發現大多數人達成自我認同的 年齡為 21 歲,少有早於這個年齡的研究結果 (引自 Arnett, 2004a)。 成年初顯期不但自尊提升,亦逐漸達到自我認同;Galambos 等人 (2006) 及 Schulenberg 與 Zarrett (2006) 的研究指出,成年初顯期個體的憂鬱症狀下降, 證據也顯示成年初顯期的幸福感 (well-being) 提升,表示多數個體能成功適應這 個時期的發展挑戰 (Arnett, 2007a),然而有些個體卻經歷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例如嚴重憂鬱與物質濫用,甚至有些危險行為的盛行高峰並非出現於青少年期而 是成年初顯期 (Arnett, 2000, 2007a)。其中可能的解釋為,成年初顯期的心理健 康變異更廣 (Arnett, 2007b),因為成人初顯期個體的社會角色與責任比兒童、青 少年或成人都來得更少,兒童與青少年的生活是由父母與其他成人建構,成人的 生活則是由工作、家庭、社會角色與責任所架構,儘管多數成年初顯期個體因這 樣的自由而蓬勃發展,但有些會感到迷失,並開始遭受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Arnett, 2007a),因此許多研究者關注到這個時期的憂鬱 (例如:Berry, 2004; Carbonell, Reinherz, & Beardslee, 2005)、內化與外化行為 (例如:L. J. Nelson et al., 2008; van Dulmen, Goncy, Haydon, & Collins, 2008)、犯罪問題 (例如:Piquero, Brame, Mazerolle, & Haapanen, 2002)、暴力攻擊與反社會行為 (例如:Clingempeel & Henggeler, 2003; Donker, Smeenk, Laan, & Verhulst, 2003; Sussman, Skara, Weiner, & Dent, 2004) 以及物質濫用 (例如:Arnett, 2005; Leonard & Homish, 2005; Rohrbach, Sussman, Dent, & Sun, 2005; Schensul & Burkholder, 2005; Schulenberg et al., 2005; Tucker, Ellickson, Orlando, Martino, & Klein, 2005) 等問 題。 成年初顯期除了個體對內的探索自我相當重要,對外的人際關係也值得探 討。Roisman、Masten、Coatsworth 與 Tellegen (2004) 指出,成年初顯期有顯著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相關係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數值介乎-1 和 1。方向以符號劃分,正值表示相同,負值表示相反。強度則以絕對值 大小衡量,一般而言,小於

即使是輾轉來自西域,其義理也一定與佛經不相違背。而所謂疑偽經,乃後人假託佛之名義 而偽造,或「抄造經典」,或據部分佛教義理而攙雜進虛構的成分,或完全出自編造者的胸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Direct Access Attack 直接訪問攻擊. 詳細的攻擊手段描述請閱附件一 SQL

• 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所至

警務處 入境處 香港海關 消防處

近年來,國內積極發展彩色影像顯示器之產業,已有非常不錯的成果,其中 TFT-LCD 之生產研發已在國際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下針對 TFT-LCD 之生

※據表 4-1-1 顯示,騎機車之消費者以迎曦門與光華區最多,相對的停車問題也成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