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

壹、研究貢獻

一、填補國內外關係攻擊研究的缺口

國外已累積近二十年關係攻擊相關研究,然而主要以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為研 究對象,相對而言成年期的研究相當少,也因此目前研究結果並未達成共識,需 要投入更多研究心力。至於國內關係攻擊研究更是少數,研究對象以幼兒(余年 梅,2006;鄭明芳,2004)、國小兒童(林君徽,2006;林淑菁,2005;蔡慧苓,

2006)、國中青少年(王明傳、雷庚玲,2007;莊季靜,2006;藍珮君,2005)

為主,本研究是首篇關注成年初顯期關係攻擊的研究,延伸兒童期、青少年期研 究至成年初顯期,豐富國內文獻對於關係攻擊的瞭解。

二、以成年初顯期的發展觀點探究關係攻擊行為

雖然本研究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選擇大學生做為研究對象,但異於一般以大學 生為樣本的研究,本研究更以「成年初顯期」的發展觀點看待關係攻擊這種社交 行為,並根據成年初顯期的特徵來解釋研究結果。「成年初顯期」是國外於2000 年開始興起的概念,國內尚未出現以這個發展心理學詞彙進行研究的篇章,因此 本研究可做為相關探討的肇端,誘發更多學術研究投入國內成年初顯期個體的探 討。

三、根據脈絡因素發展情境式關係攻擊測量工具

探討關係攻擊時,必須有一套合適的測量工具。目前現有的關係攻擊測量工 具不符合本研究的目的與文化脈絡,因此本研究參酌西方研究,並以訪談與問卷 方式進行前導研究,收集成年初顯期關係攻擊的質化資料,編擬完成適用於臺灣 社會的《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本研究以激發情境、關係親疏、性別文化等脈 絡來探討關係攻擊行為,量表係根據這些脈絡而編製完成,在關係攻擊的測量上 為新的嘗試。

四、區分激發情境與關係攻擊子類型使構念更臻細緻

過去探討關係攻擊的研究大多偏重於整體關係攻擊傾向的討論,而少有進行 其他區分的研究。本研究試圖將激發情境與關係攻擊行為類型加以區分:在激發 情境分為一般性與關係性激發情境,並將後者區分關係親疏;行為類型則分為利 用自己與他人關係進行攻擊的間接關係攻擊,以及利用自己與標的人物關係進行 攻擊的直接關係攻擊。研究結果的確支持這樣的分類是會在不同變項時產生區辨 效果,關係攻擊構念也因此更臻細緻。

貳、研究限制

一、自陳測量本身的限制

自陳測量本身的限制來自於填答意願、作答心向以及社會期許等問題。雖然 研究者在施測時向研究參與者強調填寫本量表對於量表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貢 獻,也採用「減低作答負荷技術」來處理填答意願和社會期許式作答的問題,包 括強調填答的匿名性、保密原則,以及告訴填答者會產生這些行為反應是正常的 現象,藉此降低研究參與者的作答壓力、提高填答意願,然而填答看來並無法完 全避免亂答或具有作答心向的研究參與者,研究者僅能以幾個指標(如作答時間 少於五分鐘等)來篩檢隨意填答或具有作答心向的量表,並不能確定這樣的情況 已完全被排除在分析之外;且自陳測量本身的社會期許問題亦無法完全消弭,尤 其研究主題屬於負向人際行為,研究參與者容易低估自己的關係攻擊傾向,因此 在討論與應用研究結果時要特別注意,盡量參考相對數值而不以絕對得分進行討 論。

二、研究參與者的限制

本研究以成年初顯期個體為研究對象,但採便利取樣的方式,以大學生為研 究參與者。因此若要將研究結果推論至成年初顯期的非大學生,其推論性則較為 受限。

三、情境式量表的限制

量表由十四則情境共 38 題關係攻擊行為反應組成。雖然研究者極力呈現情 境與行為反應的豐富性,但在需要兼顧信效度與題數的情況下,最後僅能留下這 些情境與題項,無法完全涵蓋情境與行為反應的所有層面,且這些都是假設性的 情境,雖然經過前導研究的訪談及調查,但仍無法確定每位填答者都經歷過這些 情境,例如並非每個人都體驗過宿舍生活。因此這些作答可能經過填答者的假 想,未必能完全反應實際行為,推論性因此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