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關係攻擊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關係攻擊的意義與內涵

一、關係攻擊研究的緣起

在學術領域中,人類攻擊行為的研究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對「攻擊」的 定義不一,但大致上都牽涉了傷害他人的意圖 (引自 Archer & Coyne, 2005;

Merrell et al., 2006)。Buss (1961) 將「攻擊」定義為「一種將有害刺激傳遞於其 他有機體的反應」,這是長久以來最廣為接受的說法之一。

累積許多傳統攻擊研究後,看似可以獲得以下結論,即男性的攻擊性比女性 來得高,攻擊甚至被認為是典型的男性現象 (Buss, 1961)。然而這樣窄化的觀點 很容易同時成為對男性與女性的偏見。在傳統上攻擊研究往往是由男性主導,就 算將女性納入研究對象,攻擊行為這個概念也是以男性為思考的出發點,被認定 等同於直接攻擊,例如肢體或口語攻擊,卻忽略了女性常有的攻擊經驗類型 (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a; Forrest, Eatough, & Shevlin, 2005; Loeber &

Stouthamer-Loeber, 1998)。

Feshbach (1969) 觀察一年級的學生發現,女孩比男孩更容易以社會排擠的 方式來對待同儕,這種攻擊行為在形式上的性別差異,很可能為間接攻擊相關研 究之濫觴。有關攻擊行為的性別差異有可能是「質」的差別而非「量」的不同,

女性並非不具攻擊性,而只不過是她們採用較不明顯的攻擊形式 (Forrest et al.,

2005)。然而自 Feshbach 發表該研究後二十年間,僅見零星的研究稍微提及非肢 體形式、卻會帶來心理或社交傷害的攻擊行為,相關討論非常有限 (例如:Eagly

& Steffen, 1986; Frodi et al., 1977; Lancelotta & Vaughn, 1989),且並未以此類行為 做為研究主軸深入探討。

直到 1988 年後,芬蘭學者 Björkqvist 的研究團隊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正式 提出「間接攻擊」來形容隱性迂迴的攻擊形式 (Björkqvist, 1994;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Björkqvist, Österman, & Hjelt-Bäck, 1994;

Björkqvist, Österman, & Lagerspetz, 1994; Lagerspetz, Björkqvist, & Peltonen, 1988;

Österman et al., 1998)。過去 Buss (1961) 也曾以「直接」和「間接」的分類方式 區分攻擊行為,但Buss 的間接攻擊指的是「替代性攻擊」,也就是使用替代性標 的(而非針對激怒者)或甚至在沒有具體標的物的情況發動攻擊,例如甩門、丟 東西、破壞物品等,這種間接攻擊的定義仍然植基於男性的行為,與 Björkqvist 的研究團隊提出的間接攻擊並不相同 (Björkqvist, 1994; 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a)。

美國學者Cairns 等人 (1989) 也從四年級女生的研究發現存在社交排斥和控 制同伴接受度的情況,於是提出「社交攻擊」(social aggression),其後也有部分 研究者使用這個術語進行研究,然而定義不盡相同,之後會加以詳細說明 (例 如:Galen & Underwood, 1997; Loukas, Paulos, & Robinson, 2005)。

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 Crick 的研究團隊也於 1995 年提出「關係攻擊」

來描述這種透過操弄或傷害關係的手段來進行攻擊的行為 (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 1995)。自 1995 年迄今,該團隊累積的研究成果頗豐,此術語也廣為其 他研究者所採納。

由上述可知,關係攻擊的相關研究萌芽於對女性攻擊性的討論,二十年前才 正式興起成為一個研究專題。不同研究團隊以不同的術語描述這個主題,各有其 強調的內涵,但實則意義重疊性高,因此本研究在回顧文獻時皆納入討論分析的 範圍。

二、關係攻擊的類似術語

間接 (Lagerspetz et al., 1988)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關係攻擊

(Crick & Grotpeter, 1995) (Crick, 1996)

(Grotpeter & Crick, 1996)

使 用 社 交 群 體 來 進 行 非 正 面 交 鋒、隱蔽的攻擊行為。

例如:社交排斥、謠言、八卦、人 格詆毀

間接 (Cairns et al., 1989)

(Xie, Cairns, & Cairns, 2002)

(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

(Underwood, 2003)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學者Björkqvist 主導的芬蘭研究團隊使用的是「間接攻擊」這個詞彙。該 團隊把間接攻擊定義為透過隱蔽或迂迴的手段來傷害他人 (Björkqvist, 1994),例 如背後中傷、操弄社會結構等行為;攻擊者以此方式引發受害者的痛苦,但往往 製造成並無傷害意圖的假象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間接攻 擊強調社交操弄,也就是以他人做為攻擊的媒介,而非自己親自去攻擊對方,或 者是操弄班級中的社交網絡,讓受害者被排除在友誼團體之外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 由 於 攻 擊 者 與 被 攻 擊 者 並 未 正 面 交 鋒 (nonconfrontational),攻擊者的身份往往難以界定辨識,於是一方面能避免受到 被攻擊者的報復,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遭受他人非難 (Lagerspetz et al., 1988)。

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Crick 的研究團隊則提出「關係攻擊」,指的是透過 有目的性的操弄與損害他人同儕關係等手段來達到傷害對方的目的,包括威脅要 放棄某段友誼來為所欲為,或使用社交排擠當作是報復的手段,例如散佈謠言、

孤立、忽視等 (Crick, 1996; Crick, Bigbee, & Howes,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國內溫世頌 (2006) 已經將關係性攻擊 (relational aggression) 一詞收錄於

「心理學辭典」中,定義為「干擾或破壞人際關係的行為」,然而這樣的定義可 能還不夠細緻。關係攻擊的內涵包括比間接攻擊更廣泛的社交操弄行為,包括間 接的或外顯的行為,後者例如直接面對面向某個同儕表示:「除非你如何做,否 則你不能來我的生日宴會」。但實際上關係攻擊行為通常仍為隱蔽形式的多 (Archer & Coyne, 2005; Young et al., 2006)。

至於「社交攻擊」為美國 Cairns 的研究團隊所提出,其後有 Underwood 的 研究團隊沿用此一術語,然而兩造卻有不同的定義:Cairns 與其同僚的定義較類 似間接攻擊,認為社交攻擊是以非正面交鋒、隱蔽的行為進行人際傷害,使用社 交群體作為攻擊的手段,例如社交排斥、謠言、八卦、人格詆毀等 (Cairns et al., 1989; Xie, Cairns et al., 2002);Underwood 及其同僚的定義偏向關係攻擊行為,同 時再結合非口語行為,例如翻白眼、擺臭臉這種負面的臉部表情或肢體語言,意 圖要降低他人的社交地位、自尊或兩者皆有 (Galen & Underwood, 1997; Paquette

& Underwood, 1999),因此可能是直接的形式,例如口頭拒絕、負面的臉部表情 或動作,也可能是較為間接的形式,例如毀謗性的謠言或社會排擠等 (Underwood, 2003)。

每個研究團隊在使用某個術語來描述研究現象時,會因為研究者關注的內涵 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詞彙。「間接攻擊」、「關係攻擊」與「社交攻擊」這三個構念 各有強調的內涵 (Archer, 2001):間接攻擊強調其隱蔽性,且攻擊者與被攻擊者 不會正面對質;關係攻擊強調操弄或損害的是人際關係,形式可以是間接或直接 的;社交攻擊則將重點放在以社交群體進行攻擊,或是傷害的是社會地位等社交 層面,有兩組研究團隊賦予不同的定義,其一的形式為間接行為,其二包含直接、

間接行為,以及非語言的攻擊行為 (Vitaro, Brendgen, & Barker, 2006)。一般認為 這三個構念在本質上指的是相同的攻擊形式 (Archer & Coyne, 2005),都是指意

圖傷害另一個體而針對同儕關係進行社會操弄;然而三者之間究竟有多相似,以 及哪一個的意義最貼近於這種微妙而具傷害性的行為特徵,則眾說紛紜,每位學 者都試圖捍衛自己提出的詞彙,在學術期刊上,Björkqvist 與 Underwood 的研究 團隊有一番精彩的討論交鋒 (Archer, 2001; Björkqvist, 2001; Underwood, 2003;

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a; Underwood et al., 2001b)。

Björkqvist (2001) 認為間接攻擊是這三個術語中較早提出來的詞彙,三者其 實指的就是同一個現象,毋須創造出新的術語來混淆視聽;而 Underwood 等人 (2001a, 2001b) 認為,社交攻擊的提出時間同屬早期,且社交攻擊是三者意涵中 最為完整而全面的術語,不但涵蓋間接與關係攻擊的內涵,同時也將非口語行為 納入其中;至於Crick 的研究團隊雖未以專文方式為自己提出的術語進行答辯,

但是持續以數量豐富的研究發表來證明關係攻擊的意義最符合這類行為欲討論 的內涵。儘管三個術語的內涵有重疊,但是仍有不少學者依舊將三者分開討論,

認為重疊性高但不等同 (Archer & Coyne, 2005; Geiger, Zimmer-Gembeck, &

Crick, 2004; Merrell et al., 2006; Underwood, 2003; Young et al., 2006)。各家說法仍 有爭論,但隨著相關研究的累積,概念應該會更加清楚與精緻。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認為社交攻擊涵蓋內容太過廣泛,甚至許多篇章跨足到 動物研究 (Merrell et al., 2006),而間接攻擊一詞本身就會讓人感到疑惑、不確 定,容易和過去的替代性攻擊混淆,且研究者欲探究的攻擊行為有時候是間接隱 蔽的形式(如散佈謠言),有時候卻是以直接的方式表現出來(如諷刺),間接攻 擊的內涵不足以充分涵蓋研究者欲探討的範疇,因此本研究選用Crick 研究團隊 提出的「關係攻擊」,強調這類行為在本質上是操弄關係或傷害關係的特性。

貳、關係攻擊之發展特性

關係攻擊會從年齡多大的個體逐漸展現呢?Björkqvist 及其同僚曾提出一個 涵 蓋 肢 體 與 社 交 形 式 攻 擊 的 理 論 性 發 展 模 式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Björkqvist, Österman, & Kaukiainen, 1992)。他們指出,幼兒由 於缺乏其他的表達工具,於是主要透過肢體進行攻擊(例如踢、打、摑);隨著 口語以及社會認知技巧的進步,兒童開始使用口語攻擊(例如大叫、咒罵、爭辯);

到兒童晚期,個體逐漸開始進行關係攻擊,典型年齡為八到十一歲。由於肢體和 口語型式的攻擊較不被社會認可,同時也因為關係攻擊能達到相同的傷害效果,

且遭到懲罰的風險降低許多,因此關係攻擊最終成為主要的策略。根據Björkqvist 等人的模式看來,兒童學習到的不是降低攻擊策略的使用,反而是學習逐漸以更 細緻的攻擊策略來取代肢體攻擊 (Vitaro et al., 2006),而且關係攻擊的發展很明 顯是受到個體成熟的影響,口語與社交能力都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例如能夠讀 出非語言的線索、從他人的行為推論出歸因等 (Kaukiainen et al., 1999),且隨著 年齡的增長,社會智力技能的複雜度漸增,關係攻擊的手段也益加複雜與精緻 (Björkqvist, Österman, & Lagerspetz, 1994; Kaukiainen et al., 2001)。

攻擊策略有這樣的轉換,從某些研究可以得到間接的支持:Trembly (1999) 以四到七歲的加拿大兒童為樣本進行全國性研究,發現兒童的肢體攻擊在這個時 期逐漸下降,而社交攻擊卻逐漸增加 (引自 Vitaro et al., 2006);另外也有一些相 似研究得到相同的發展趨勢 (Cairns et al., 1989; Österman et al., 1998)。

儘管 Björkqvist、Österman 等人 (1992) 提出的模式認為,關係攻擊行為大

儘管 Björkqvist、Österman 等人 (1992) 提出的模式認為,關係攻擊行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