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源起並針對相關名詞進行界定。全章共分為二節,第一節 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No man is an island.” 這是十七世紀詩人 John Donne 在 “Meditation XVII”

的經典名句 (Donne, 1623)。人類既是群居的動物,難免會在同儕互動過程中因 為衝突而衍生攻擊。過去關於攻擊行為的研究總是把焦點放在外顯攻擊,因為它 容易觀察得到,其嚴重後果也是立即可見,研究結果也幾乎一致指出男性的攻擊 性較女性為高;然而學者Feshbach 在 1969 年觀察到攻擊行為可能在形式上有性 別差異;到了1977 年有學者開始討論女性的攻擊性是否總是比男性來得低,認 為女性的攻擊性被低估是因為過去研究攻擊行為時都將其內涵放在直接的外顯 攻擊,卻忽略了其他間接的攻擊形式 (Frodi, Macaulay, & Thome, 1977)。此後十 幾年間僅有零星幾篇研究稍微關注到非肢體形式、卻會帶來心理或社交傷害的攻 擊行為,但也都只是其研究的一小部分,並沒有以此為研究主軸深入探討 (Cairns, Cairns, Neckerman, Ferguson, & Gariepy, 1989; Eagly & Steffen, 1986; Lancelotta &

Vaughn, 1989)。1989 年到 1994 年間,芬蘭學者 Björkqvist 的研究團隊發表數篇 研究與討論,正式提出隱性間接的攻擊形式,包括背後中傷、排擠孤立、謠言等 (Björkqvist, 1994; Björkqvist, Lagerspetz, & Kaukiainen, 1992; Björkqvist &

Niemelä, 1992b; Björkqvist, Österman, & Hjelt-Bäck, 1994; Björkqvist, Österman, &

Lagerspetz, 1994; Lancelotta & Vaughn, 1989);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 Crick 的 研究團隊也自1995 年起從事類似行為的研究,提出「關係攻擊」一詞,藉以描 述「透過有目的性地操弄關係來進行傷害,或試圖損害受害者的社交地位」等攻 擊行為,包括以冷戰、惡意散佈謊言與謠言等方式來打擊對方同儕地位 (Crick, 1995; Crick & Grotpeter, 1995)。

透過關係攻擊,攻擊者可以隱身人群之中而不被發現身份,或是輕而易舉地 否認這些若有似無的攻擊行為,於是食髓知味後使得關係攻擊更加普遍。過去這

類攻擊方式較少獲得關注,很可能是因為手法較隱微、不容易被注意,然而實際 上卻是相當容易發生,研究者從自己與同儕的分享中發現,似乎每個人在成長過 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關係攻擊的經驗,不論角色是攻擊者、被害者、中間人或 旁觀者。關係攻擊常被教育工作者或家長認為「學生就是這個樣子」、「每個人都 會遇到這種事」、「這只是過渡期」(Simmons, 2002/2003; Underwood, Galen, &

Paquette, 2001b),再再顯示類似行為在校園中十分普遍。

關係攻擊的普遍性從大眾文化也可以嗅出些許端倪:好萊塢電影“Mean Girls” (Messick, Michaels, & Fey, 2004;中文譯名「辣妹過招」) 就將女孩間的這 類隱性攻擊描繪的淋漓盡致;也有越來越多探討女性隱性攻擊文化的專書出版 (Brown, 2003; Chesler, 2001; Dellasega, 2005; Simmons, 2002/2003; Underwood, 2003; Wiseman, 2003),運用了大量實例或以豐富研究佐證,勾勒出關係攻擊的意 象;大眾雜誌也有篇章關注到關係攻擊的內涵、影響、防制與介入 (Fanger, 2007;

Long, 2006; McKay, 2003; Mullin-Rindler, 2003; Vail, 2002);至於東方社會的大眾 文化也關注到相關議題,韓國作家黃善美 (2001/2003) 與金自煥 (2002/2006) 曾 發表文學小品分別為「沒被邀請的孩子」以及「我那群討厭的死黨」,深刻描繪 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題材正是關係攻擊。由此可知,關係攻擊的普遍性已逐漸反 映於大眾文化。

兒童福利聯盟在 2007 年的「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中分析霸 凌者經驗,發現最常見的罷凌方式正是「關係罷凌」,超過八成的罷凌者會排擠 自己討厭的同學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在 2008 年三月底公布兒童 諮商專線的年度報告,顯示台灣孩子最煩惱的問題也是「擔心被同儕排擠」,比 例高達三分之一的孩子因為被孤立、被嘲笑、被捉弄、找不到歸屬或信任的團體 等「關係霸凌」問題所苦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8),而關係罷凌也就 是關係攻擊 (Gomes, 2007)。這些都顯示出關係攻擊對於兒童與青少年生活的影 響甚鉅。

儘管關係攻擊是人際間相當普遍的現象,然而它卻也是容易被教師、家長忽 略的行為,這種隱微、模糊不清的互動關係會讓受害者不知該如何處理,因為非 語言動作是關係攻擊中最常見的方式,包括令人不舒服的眼神、冷淡、某種形式

的孤立與冷戰等等,加上少有旁人介入處理,或者即使直接介入處理,卻也往往 造成反效果 (Owens, Shute, & Slee, 2000b),這些都讓遭受關係攻擊的受害者更加 不知所措。相較外顯攻擊,雖然關係攻擊不易被察覺,但遭受關係攻擊的傷害性 並不亞於外顯攻擊 (Crick & Grotpeter, 1996; Merrell, Buchanan, & Tran, 2006)。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遭受關係攻擊的個體也與社會心理不良適應有顯著關連 (Crick, Casas, & Nelson, 2002; Crick & Nelson, 2002; Cullerton-Sen & Crick, 2005;

Moretti, Holland, & McKay, 2001; Sumrall, Ray, & Tidwell, 2000; Werner & Crick, 1999),遭受關係攻擊很可能是創傷經驗,並有持續性的傷害;而另一方面,進 行關係攻擊的兒童同樣是適應困難的高危險群,比非關係攻擊的兒童有更高程度 的內化問題 (Crick, 1996; Crick & Grotpeter, 1995; Werner & Crick, 1999);甚至已 有學者撰文討論關係攻擊是否該納入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V) 之中 (Keenan, Coyne, & Lahey, 2008),由此可知,關係攻擊無論對於受害者或是攻擊者本身,

都有嚴重影響。來到成年階段,日常生活中最具傷害性的經驗很可能也不是直接 形式,而是以間接、迂迴的方式傳遞 (Richardson & Green, 1997;引自 Duncan &

Owen-Smith, 2006)。而美國在十年前已有機構正視關係攻擊的嚴重性,自 1997 年起針對青少年與成人的關係攻擊提供防制與諮詢服務 (“The Ophelia Project 2005-2006 Annual Report,” 2006)。因此,關係攻擊的傷害性不容小覷,各個面向 與發展階段都是值得關注的警訊。

自青少年期進入到成年前期,個體逐漸學習自我統合以及與社會人群相處。

心理學家Erikson 於 1963 年建立心理社會發展論,提出人生八段的危機與轉機,

其中青年期的發展關鍵為自我統整對角色混亂,成年期為友愛親密對孤僻疏離。

前者針對自我進行整合,後者則開始向他人與社會積極接觸,於是在這兩個階段 的交際時期,一方面處於自我統合的關鍵,另一方面也逐漸學習與同儕和社會磨 合。

Arnett 自十數年前即指出這段過渡時期不同於成人期 (Arnett, 1994, 1998;

Arnett & Taber, 1994),在 2000 年後正式將此時期命名為「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隨後提出完整理論 (Arnett, 2000, 2004a, 2004b; Arnett, Ramos, &

Jensen, 2001)。這個議題逐漸廣受其他研究者關注,並且開始使用「成年初顯期」

一詞來表達這個時期的獨特性。

天下雜誌於2007 年底發行的教育特刊,專題討論個體在 15 至 24 歲這關鍵 十年的獨立與探索,文中認為15 到 24 歲(主要集中在七年級生,亦即民國七十 年至七十九年出生的個體)的這個世代被視為自信、自由、有主見的『Me 世代/

自我世代』;這個時期的個體主要正是指成年初顯期個體。同時,「2007 年天下 雜誌青年學生大調查」發現,對成年初顯期個體而言,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情依 序為「親情」、「健康」及「友情」,其中友情佔四成六的比例,可以看出成年初 顯期個體對於友誼的重視;文中也指出成年初顯期最需要被強調的四大能力為溝 通技能、問題解決、分析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其中溝通技能及團隊合作能力都 與大量的人際互動有關。由此可以呼應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亦即成年初 顯期個體在希冀尋求自我統合與發展之際,也學習融入人群與社會。

個體在家庭以外所踏入的重要社交環境就是「學校」,藉由與同儕的互動來 學習社會技巧、進行社會適應,而成年初顯期通常為個體從學校環境轉換至工作 環境的蛻變期,其人際互動更加耐人尋味。在此時期中,同儕結構漸漸轉變,過 去為範圍受限的班級同學,到了成年初顯期,友誼往往是個體主動選擇的結果,

相似性是關鍵因素之一 (Arnett, 2004a),然而成年初顯期個體卻也逐漸開始欣賞 他人獨特的部分 (Lemme, 1995);且同儕也很容易群聚結黨,並在小團體中諷刺 嘲笑其他同儕,甚至衍生關係攻擊的行為 (Arnett, 2004a)。這些都引發研究者對 於這個時期的興趣與好奇,尤其希望能夠從這個時期的獨特性看到關係攻擊在其 中的發展特徵。

近十幾年來,關係攻擊此一主題在西方國家的研究中受到關注,文獻累積的 頗為迅速,反觀國內相關研究卻是非常匱乏,自2004 年迄今雖陸續有數篇學位 論文以及一篇期刊研究在探討相關行為(王明傳與雷庚玲,2007;余年梅,2006;

林君徽,2006;林淑菁,2005;莊季靜,2006;蔡慧苓,2006;鄭明芳,2004;

藍珮君,2005),但皆以國中以下年齡層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成人階段的探 討非常貧瘠。因此,對關係攻擊的發展趨勢來說,「成年初顯期」是一個可以持 續探究的缺口。

儘管國外已經累積不少研究,但尚未獲得一致的結果。例如在性別差異方 面,目前男女生的關係攻擊究竟孰者使用較為頻繁仍然沒有一個完全確定的結 論,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也得到不同的性別差異趨勢 (Archer & Coyne, 2005;

Merrell et al., 2006; Young, Boye, & Nelson, 2006),有待後續研究加以釐清。

綜上所述,關係攻擊是非常普遍而隱蔽、易遭忽略的現象,許多兒童、青少 年都因遭受關係攻擊所苦,且攻擊者本身也有心理社會適應上的問題;個體隨著 年齡成長漸漸發現肢體攻擊不被社會接受,於是許多成人在日常生活中經歷到的 傷害也是這類間接迂迴的攻擊形式。然而國內相關研究屈指可數,過去的研究也 大多針對國中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鮮以其他發展階段之人口做為樣本;國外研 究雖然較為豐富,但也不見得獲得一致結果,需要後續研究持續加以檢驗;且人 際相處對於成年初顯期的個體來說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與獨特性;因此,研究 者基於上述動機進行本研究,更深入地探討成年初顯期的關係攻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