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據上述結論,本節提出下列建議,提供未來有意組成高中體育教師跨校 教師專業社群參考:

壹、以同質性、異質性、互補性的成員背景組成社群

建議未來社群組成,成員性質除了以信任感為基礎,接著可以依據成員需 求成立不同性質的教師專業學習成長社群,如欲加強體育教學,則可廣納不同 體育術科專長的教師,專以術科教學作為社群運作主題,以各術科專長之教師 作為召集人,進行討論術科教學及練習。若以班級經營為主要導向,除了原有 的體育教師,更可廣納不同教學領域及年資的教師,社群討論時更能有多樣角 度的意見,並能進行跨領域教學的討論,增進教學視野。

貳、術科練習目標及方式應考量教師根本需求及教師地域性而進行

在本社群的專業成長活動中,體育術科練習的立意是為了教師的示範能力精 益求精,一開始大家的興致高昂,但隨著時間演進,教學、生活的事務繁忙後,

對於無教學立即威脅性的術科練習,列為首要忽略的項目,故在未來若要繼續從 事體育術科練習的社群,將需考量成員的需求性及現實可行性,或是將術科練習 與教學案例分享兩種不同的性質社群分開,依地域相近成員進行分組練習討論。

參、社群運作從教學問題解決導向討論開始

一開始建立社群時,應以能立即解決教師切身問題為起步點,當教師問題 確切得以解決時,教師對於社群認同度提高,產生凝聚力後,再輔以其他專業 成長活動。本研究之社群則以教師提供每週教學困擾點,直接進行討論,對於 解決教學困擾有一定的效益,進而提升教學信心,增進成員對於社群的認同感,

使其從周邊參與進入核心討論。

肆、主題發展除了依據個人需求外,可考慮納入當前推動的教育政策

本研究之社群的專業成長活動決定方式以共同決策為主,較能符合個人需 求,但也容易忽略國家教育政策的發展重點,故建議當社群成員形成凝聚力認 同感後,社群主題發展可以加入當前國家的教育政策,如 12 年國教的教學議題 及如何利用社群配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等相關評鑑內容,以求教師皆能跟進教 育政策的改革趨勢。

伍、師培專家及實習輔導老師為社群良好的外部專家參考資源

擁有外部專家資源尋求不易,不只要考慮專家的專業性更要考慮其自願 性,建議未來教師可與大學師培端及教學實習輔導老師保持密切聯絡,融合大 學師培教授專業學術理論知能以及教學實習輔導老師豐富的教學實務經驗,協 助社群的推動。

陸、與校內同事建立情感,普及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概念

組成跨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重要背景因素為:在自身學校無法尋求有共識 的同事以及對於同事的不熟悉感,故若要將跨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理念帶回 服務的學校裡,必須先與校內同事建立情感及增進同事間互動,才能普及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的概念,進而達成教師專業成長之目的。

柒、未來研究展望

一、行動研究中,研究者兼具研究參與者、社群召集者,對於研究容易流於主觀 性的判定,建議未來若是從事相關的行動研究,可以嘗試讓其他成員輪流擔任社 群會議的主持者,而研究者由主持者、參與者、觀察者的角色,退居為參與者與 觀察的角色,對於此行動研究的研究結果將具較客觀的描述及建議。

二、鎖定研究主題教學部分或是體育術科部分,將兩者成長活動分開進行,促 進參加成員時間及避免精力不及負荷的狀況出現,而影響社群專業成長的效用。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 (2009)。校本教學輔導制度推動模式之建構研究-以臺北市教 學輔導教師制度為例。載於李子建、張善培 (主編) ,優化課堂教學:教師 發展、伙伴協作與專業學習共同體 (頁302-340) 。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

丁一顧 (2011) 。淺談中小學教師夥伴合作學習。教師天地,175,38-43。

王文科 (1995) 。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為國 (2007) 。從實務社群談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研究,2 (2) , 41-63。

王為國 (2010) 。師資生參與實務社群之研究:以「幼稚園課程設計」科目為例。

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2,2-29。

行政院 (2012,10 月 11 日) 。行政院院會通過「教師法」修正草案。2013 年 1 月 17 日取自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 06AC2FCD53A3A&s=F1838CAD76CC1343。

朱巖清 (2010) 。國民中小學體育教師評鑑方式及政策的檢討。屏東教大體育,

13,155-163。

李子建 (2006) 。前言:教師領導、專業學習社群和夥伴協作。基礎教育學報,

15 (2),1-38。

李俊湖 (2004) 。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策略。教育部學習加油站─台北 市教育入口網。臺北市,臺北市教育局。

李淑凌、馮麗花 (2004) 。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之探討。大專體育,74,121-129。

李瑞光 (2012) 。從買方市場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師友月刊,539,44-47。

林劭仁 (2006) 。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 究,5(2) ,79-111。

林明地 (2001) 。學校行政如何協助教師成長與發展。教師天地,115,14-19。

林思伶、蔡進雄 (2005) 。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2,

99-109。

林瑞昌 (2006) 。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載於歐用生 (主編) ,熱情卓越新典範 (頁 67-76) 。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周麗華 (2010,11 月)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與實踐—以臺北市民生國小為 例。第九屆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臺南市。

孫志麟 (2010) 。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雙月刊,

69,138-158。

高秋娟 (2012) 。Facebook 與教師專業發展。師友月刊,541,48-50。

高博銓 (2009) 。學校教師學習社群發展的個案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 期刊,2 (1),61-74。

教育部 (2009) 。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 (再版) 。台北市:教育部。

張素娟 (2012) 。由雁行理論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 (7),

55-56。

張淑宜、辛俊德 (2011) 。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 學報,25 (1),83-103。

張景媛、鄭章華、范德鑫、林靜君 (2012) 。「教師學習社群」發展對話式形成 性評量實務及其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3 (3),717- 734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 (2010) 。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同路偕行、攜手

合作、關注學習、師生雙贏。教師天地,169,20-26。

許義雄 (1998)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載於許義雄 (主編) ,運動教育與人文關 懷 (下) (頁 245-254) 。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王淑珍 (2010)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 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 (1),61-90。

張德銳、郭淑芳 (2011) 。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展望。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 (2),21-44。

黃永和 (2005) 。教學文化的概念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8 (3),27-40。

程瑞福 (2000) 。台灣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體育學報,28 , 123-132。

歐用生 (1996) 。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 (2012) 。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21-147。

楊振富 (譯) (2002) 。學習型學校:第五項修練教育篇:獻給教育工作者、父母 以及關心教育的每個人 (上) (下)。臺北市:天下文化。 ( Senge et al., 2000) 葉憲清 (2000) 。二十一世紀理想的學校體育教師形象。國民體育季刊,29 (1),

4-11。

劉祐彰 (2008) 。國民中小學實施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可能面臨的困境與 可行途徑。教育學術彙刊,2 (1),81-103。

劉惠玲 (2002) 。從教師彰權益能角度談教學研究會的發展。學校行政雙月刊,

17,58-63。

蔡清田 (2000) 。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簡紅珠 (2007) 。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改善:借鏡日本小學教師的學課研究。教 育研究月刊,158,130-140。

顧瑜君 (2002) 。實踐取向之教師專業成長~在職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之解析。

課程與教學,5 (4),1 -17。

饒見維 (2003) 。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甄曉蘭 (1995) 。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

297-318。

甄曉蘭 (2003) 。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英文部分

Anderson, W. G. (1989). Analysis of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St. Louis: C. V.

Mosby.

Brown, J. S., & Duguid, P. (2000). The social life of inform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uFour, R., Eaker, R., & Many, T. (2006). Learning by doing: A handbook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DuFour, R., & Eaker, R., (2008). Revisi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Haslam, M. B. (2008). Maryl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atuation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mdk12.org/share/pdf/Maryland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Eva luationGuide.pdf

Hill, J. R. (1997).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Guidelines for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Public Service and Outreach, 2(3), 36–43

Hipp, K. K., Huffman, J. B., & Pankake, A. M. (2008). Sustai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9 (2), 173-195.

Hord, S. M., & Sommers, W. A. (2008). Lea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Voice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CA: Corwin Press.

Huffman, J. B., & Hipp, K. K. (2003). Recultur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Lanham, MD: Scarecrow Education.

Katz, L. G. (1972).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73 (1), 50-54.

Lave,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win, K. (1946). 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 (1), 34-36.

Lewis, C., Perry, R., & Murata, A. (2006). How should research contribute to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The case of lesson stud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5 (3), 3-14.

Patton, K., Pagnagno, L., Griffin, L. L., Dodds, P., Sheehy, D., Arnold, R. Henninger, M. L., Gallo, A. M., & James, A. (2005). Chapter 2: Navigating the mentoring process in a research-based teacher development project: A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4, 302-325.

Pink, W. T. (1992). A School-Within-A-School for at-risk youth: Staff development and program success. In W. T. Pin,, & A. A. Hyde (Eds.), 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change. Norwood, N.J: Ablex Pub. Corporation..

Roberts, M. S., & Pruitt Z. E. (2003). School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llaborative &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 Corwin Press Inc.

Scribner, S. (1984). Studying working intelligence. In B. Rogoff & J. Lave (Eds.), Everyday Cognition : Its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pp. 9-40).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rgiovanni, T. J. (2000). The lifeworld of leadership: Creating culture,

community,and personal meaning in our schools. California, SFO: Jossey-Bass.

Sergiovanni, T. J. (2002). Leadership: What's in it for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Stanford, R. L., Banaszak, R. A., McClelland, S. M., Rountree, B. S., & Wilson, E. K.

(1994). Empowering cooperating teachers: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clinical master teacher (CMT) program. Paper present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s, Atlanta, GA.

Stroot, SA., & Whipple, CE. (2003).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Factors affecting beginning teachers. In S. J. Silverman, & C. D. Ennis (Eds.), Student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pp. 311-328).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uchman, L. A. (1987).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 :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mperley, H., & Alton-Lee, A. (2008). Refram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 alternative policy approach to strenghening valued outcomes for diverse learner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32, 328-369.

Wenger, E., McDermott, R., & Snyder, W. M. (2002).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 guide to managing Knowledge. Massachusett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Wenger , E., & Snyder, W. M. (2001).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Massachusetts, Boston: Haven Business School Press.

附錄

附錄 2:社群運作教學案例反省表 (文 2)

教學案例反省記錄表

教學者:

討論時間:

教學日期: 教學項目:

教學流程

課堂所遇狀況

當下處理方式

教學後反省

同儕建議

(MLDG、外部專家)

下次處理結果

教學案例反省記錄表

(範例)

日期:10/22 教學項目:鉛球(第一節課)

教學流程 1. 簡介鉛球來源及重量

2. 介紹拿法及手部推法,強調靠耳朵及推,大拇指向下,推出 後手腕用力手掌外壓

3. 到草皮,小組練習將鉛球垂直下壓,強調手要跟隨下壓,不 能用丟的

4. 四人一組,統一哨聲,輔助運動

預備-雙手將鉛球放胸前,手掌朝前,一腳前一腳後,重心 在後

逼-重心移動至前腳,雙手用力前推伸直 課堂所遇狀況 1. 垂直下壓要達成的目的似乎沒有成效

2. 雙手前推應該要順勢接原地單手前推,比較動作連接感,但 時間不夠

當下處理方式 減少下壓動作次數

教學後反省 1. 學生動作丟的成分還是佔大多數,思考還有哪些輔助動作可

教學後反省 1. 學生動作丟的成分還是佔大多數,思考還有哪些輔助動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