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之

第三章 相關研究文獻分析

第一節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之

34

35

OLS (ordinary least squares) 迴歸模型估計,推論引進外籍勞工會降低製造 業廠商的研發意顧、生產技術,並減緩產業升級速度。王素彎等(2008) 調 查 1,503 家僱用外籍勞工製造業廠商五尺度評價的統計結果顯示,多數廠 商認為,引進外籍勞工可擴大國內生產規模、有利規劃營運計畫、可擴大 國內市占率、提高獲利率、降低經營風險等,故有利產業升級;但該文未 調查無僱用外籍勞工廠商,故缺少分析對照群體之意見。

國外的文獻方面,Yue (2008) 指出,倚賴外籍勞工的國家會減緩以資 本取代人力的產業升級速度;劉宜君與辛炳隆(2009) 亦指出,新加坡引進 外籍勞工有阻礙產業升級的情形。

前揭文獻顯示,外籍勞工引進是否會促進產業升級,並無定論。但部 分產業升級的指標會受到外籍勞工引進的影響,例如會降低製造業廠商的 研發意顧、生產技術,但可擴大國內生產規模、有利規劃營運計畫、可提 高獲利率,會降低勞力密集產業之資本/勞動比率,資本增加與否則正、反 並存。部分指標則不受外籍勞工引進的影響,或與外籍勞工引進無關,例 如更新生產設備、勞力密集產業的產量變化。

二、外籍勞工引進對本國勞工就業的影響

針對外籍勞工引進對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的影響而言,單驥(1996) 的研 究推論,外籍勞工會替代本國勞工,不利本國勞工技術工、技術人員、管 理及佐理人員之就業;徐美等(1997) 的研究推論則認為,外籍勞工與各類 本國勞工間有互補性,故係有利本國勞工的就業。單驥、廖建富(1999) 透 過自行調查158 家僱用外籍勞工廠商的方式,採超越對數成本函數模型估 計,推論外籍勞工會替代本國勞工,且對技術工的就業最不利。Chu (2000) 比較1994 和 1995 年的原住民職業分布比率後推論,外籍勞工引進提高了 都會原住民的失業率。藍科正(2001)探討 1980-1999 年全社會的失業率、

缺工率、平均月薪資等的趨勢後推論, 1994 年以前,外籍勞工與本國勞 工呈現互補關係,1994 年以後,外籍勞工與本國勞工呈現替代關係。

Lin (2002) 分析 1996-2000 年的人力運用調查資料,推論外籍勞工引

36

進有阻礙本國勞工移入臺北縣的效果,但沒有阻礙本國勞工移入桃園市的 效果,故部分支持「外籍勞工排擠本國勞工」的觀點。薛承泰、林昭禎(2004) 以 2002 年五縣市失業率對照外籍勞工占勞動力人口數比率,或占失業人 口數比率後指出,失業率最高的五縣市(含高雄縣),外籍勞工占勞動力人 口數比率或占失業人口數比率,都沒有高過於失業率較低的三個縣市;故 不支持「外籍勞工排擠本國勞工」的說法。鄭義暉、蘇志榮(2005) 使用 1995-2002 年全社會、製造業、營造業、和服務業國內產值的資料,探討外籍勞 工引進對國內產值的影響,在線性迴歸方程式的估計下,發現外籍勞工人 數對國內產值的影響不顯著,並推論外籍勞工引進未明顯排擠本國勞工就 業。

江豐富(2007) 使用 1996-2002 年的人力運用調查個別勞動力的資料,

採多重邏輯(mu1tinomiallogit) 模型估計,探討本國勞工職業選擇機率和工 資率受外籍勞工引進的影響;該文推論使用外籍勞工比率愈高,愈不利本 國勞工就業於基層工作,較有利本國勞工就業於技術工、服務工作人員及 售貨員、事務工作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專業人員等職業。王素 彎等(2008)調查 1,503 家有僱用外籍勞工的製造業廠商和 1,469 位本國勞 工的五尺度評價統計顯示,引進外籍勞工可解決基層人力不足、降低本國 勞工流動率,但不會增加僱用本國勞工。吳惠林與王素彎(2008) 對全國 601 家中小企業的調查則發現,2007 年 7 月基本工資調升後,不論需不需法規 調適者都會減少僱用本國全職員工,而增僱外籍勞工,其程度約2%。

另有部分文獻是以一般均衡模型(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分析引 進外籍勞工之影響,而其研究方法大都是將外籍勞工人數的變動視為外生 變數,並納入CGE 模型進行模擬分析。其中,周濟、陳坤銘(1999)的研 究主要是模擬分析引進 2%低技術及 2%高技術性外籍勞工之經濟效果。

其結果顯示引進 2%低技術外籍勞工對臺灣經濟成長及出口擴張似有助益,

但會使本國低技術勞工之報酬約下降 1%,高技術勞工及資本報酬則分別 上升1%,亦即對所得分配則有不利影響。

37

涂鈺城、羅炳和、葉春淵(2005)的研究是模擬外籍勞工配額縮減對 各部門產出、失業率與薪資之長期均衡影響,而其結果顯示實質國內生產 毛額將因此下降,各部門工資水準雖會上升,但許多部門就業量將因此減 少。由於工資水準上升幅度較就業量增加幅度小,故整體勞動報酬下降。

同樣是探討縮減外籍勞工配額的影響,黃玟儀、葉春淵、李家銘(2006)

的模擬分析結果卻顯示當民間營造工程及公共工程部門外籍勞工配額上 限由 30%降為 20%時,實質國內生產毛額將因此增加 179 億元,但各部 門工資水準將下降0.051%至 0.154%。

此外,辛炳隆、劉宜君(2008)則以專家訪談方式,瞭解引進外籍勞 工對國內就業市場的影響,結果發現多數專家認為早期政府只開放缺工嚴 重的傳統產業可以引進外籍勞工,比較不會排擠本國勞工就業機會,也可 以藉由減少產業外移,維持原有就業機會。因此,在這個階段引進外籍勞 工,雖然會使有些勞工的薪資無法因為缺工而調升,但整體來說,本國勞 工就業權益不至於因此而受損。爾後,隨著政府將開放引進外籍勞工的對 象不再侷限於缺工的產業,引進外籍勞工對本國勞工就業權益的負面衝擊 逐漸浮現。其中,尤以與外籍勞工替代性高的原住民、低教育程度的勞工 所受的影響最大。有些專家便指出,開放重大投資專案以後,產業外籍勞 工名額愈來愈集中於高科技產業,迫使有些傳統產業因缺工,又無外籍勞 工名額而只好關廠歇業,或將生產線移至海外,造成本國勞工失業。另一 方面,由於高科技產業勞力密集度低,產業關連性也不高,即使增加投資 所能創造本國勞工就業機會也相對有限。除了開放對象改變之外,該研究 也發現國內招募機制遲遲無法落實,也是造成對本國勞工就業權益不利影 響的另一重要因素。

國外的情形方面,Simon (1989) 以總體失業率與移民人數的關係推論,

移民人數會隨景氣循環而正向變動,使本國勞工的就業較為穩定,且移民 增加沒有導致本國勞工失業率明顯提高,故移民不利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的 效果微小。Altonji and Card (1991) 對照 1970 年和 1980 年的美國人口普

38

查資料後發現,城市的移民密度提高對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的影響很小。

ILO (2004) 比 較 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s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8 個國家 1984-1989 和 1990 -1995 年的情形後指出,移民人 數和失業率間並無顯著相關。Green et al. (2007) 對英國部分地區 2001-2006 年的總體數據分析指出,移民較集中的行業並未出現失業率顯著提高的現 象,故移民會排擠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的說法沒有明確證據。不過Filer (1992) 使用 1980 年的美國人口普查資料,探討各城市移民的增加和本國勞工移 入的關係之研究結果發現,移民愈集中的城市,本國勞工(集中於低技術和 較低教育程度者)愈不願移入,顯示移民有排擠低技術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的 現象。劉宜君、辛炳隆(2009) 亦指出,新加坡引進外籍勞工有打擊本國勞 工就業意顧的情形,馬來西亞引進外籍勞工有排擠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的情 形。

Cohen-Goldner (2011)的研究區分以色列的產業類別及勞動者類別,分 析僱用外籍勞工對以色列國內勞動市場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僱用外籍 勞工對以色列勞工的整體就業和工資有影響,但影響效果對不同產業和不 同類別的勞動者是異質的。在營建業,外籍勞工對非猶太勞工的就業有負 向影響,但對猶太人勞工的就業卻有正向影響,且無照外籍勞工會使營建 業部門的工資降低;在農業部門,外籍勞工在就業市場具補充性人力效果,

甚至可帶動以色列國內勞工的就業成長,但對低教育程度的猶太人會減少 其僱用數量,外籍勞工對工資的影響則不明顯;在照護部門,外籍勞工可 能會排擠掉國內低教育程度女性的就業機會,對工資影響則不明顯。整體 來看,外籍勞工引進可促進某些以色列人的就業機會,但也會排擠掉低教 育程度者的就業機會。

Dustmann, Fabbri and Preston(2005)調查勞動移民對英國國內工資和就 業的效果,使用資料來自於英國的勞動力調查,結果顯示在1983~2000 期 間勞動移民對英國國內整體就業水準沒有顯著影響,但對國內勞動者區分 為低教育、中教育及高教育程度後,對中教育程度的國內勞動者而言,當

39

勞動移民增加1%,其就業率下降 1.8%,勞動參與率下降 1.1%,失業率增 加1%,但這些負向效果被高教育勞動者的就業增加而扯平,對高教育程度 的國內勞動者而言,當勞動移民增加 1%,其就業率和勞動參與率皆增加 1.1%,對於失業率則是沒有影響,勞動移民對於低教育勞動者則是沒有任 何顯著效果。

Ottaviano and Peri(2006) 研究美國的資料,其研究方法允許外籍勞動 與本籍勞動之間存在不完全替代關係,研究發現 1990~2004 年勞動移民 增加美國國內工人的平均工資水準,此正向效果主要是落在美國國內高教 育勞動者身上,但對於美國國內學歷不到高中畢業的勞動者,勞動移民會 對其工資有輕微的負向效果影響。Peri(2007)以美國加州的資料進行實證研 究,加州是美國僱用最高比例勞動移民的地區,而且大部分勞動移民屬於 低教育並從事低技術的底層工作,其研究發現勞動移民甚至在加州地區也 會讓當地勞工的平均薪資增加。

Carrasco, Jimeno and Ortega (2008)研究勞動移民引進對西班牙國內勞 動市場之影響,並以教育、性別和工作經驗程度作為分類,結果發現勞動 移 民 對 國 內 平 均 工 資 水 準 並 無 顯 著 影 響 。 Winter-Ebmer and Zweimuller(1996)對奧地利的研究亦發現,勞動移民流入對於奧地利的青年 就業者並未有負面影響,且勞動移民對於奧地利本國勞動工資存在正向效 果。整體而言,OECD 國家對引進外籍勞動對國內工資及就業影響的文獻 多指出,外籍勞動引進不必然會降低國內工資,並排擠掉國內勞動者的就 業機會,甚至有可能提高本國工資,帶來創造更多生產價值的效益。但對 於國內多從事低技術工作的低教育程度勞動者而言,外籍勞動引進對其產 生負向影響的可能性較高,對高教育程度的勞動者而言則可能會提高其工 資。此外,OECD 國家對於引進勞動移民對國內勞動市場之影響程度亦存 在異質性,勞動移民引進的效果尚須區分外國勞動及本國勞動的相對技能,

與該國資本要素提供之彈性也有關連,每個國家勞動力類別及產業組成狀 況均不相同,外籍勞工引進的影響程度也會有所分別。舉例而言,英國、

40

西班牙、義大利及希臘的勞動市場較不受到移民勞動流入的影響,因為這 些國家的外籍勞動者能夠扮演補充勞動力的角色,低技術外籍勞工從事的 是當地勞工不願從事的工作,因此較不易發生替代本國勞動力的結果。但 比利時新進的勞動移民對於已經在地化的移民則可能產生就業排擠,原因 為比利時勞動市場屬於族群階層分化且結構化的市場,來自非洲剛果及北 非的移民通常只能找到就業市場中的底層或勞力工作,而排擠掉先前移民 的就業機會,德國也有類似情形,尤其以營建業最為明顯。

Nakamura(2010)評估外籍勞工對日本國內勞動市場影響的三個面向,

即引進外籍勞工是否降低日本國勞工工的薪資、是否影響日本國勞工工的 就業,以及是否會延緩日本產業結構升級的腳步,其以日本國內個體資料 進行迴歸分析,其研究發現指出,第一、分區外籍勞動占就業人口比率對 日本國內該區之平均薪資率有正向影響,尤其會提高日本國內高學歷男性 就業者薪資;第二、分區外籍勞動者比率會使該區本國勞動供給下降,尤 其是高學歷男性就業者會由外籍勞動者比率高的地區移動到其他地區;

第三、Nakamura 以企業的十年存活率與否及新進企業家數來分析外籍勞 動者引進與日本國內產業升級的關係,迴歸結果發現,分區的外籍勞動者 比率增加會使該區企業存活率提高,且企業擁有較高的非技術-技術勞動比 及勞動-資本比,會使僱用外籍勞動者的企業存活率提高;而分區的外籍勞 動比率增加亦會使該區新進企業家數提高。因此,外籍勞動者引進對產業 升級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方面僱用外籍勞工會延緩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因 僱用外籍勞工將使較不具生產力的部門得以存活甚至發展,引進外籍勞工 可讓較不具生產力的產業不必選擇外移、關廠或歇業,而可以繼續營運,

僱用外籍勞工對企業而言成為不必馬上選擇關廠的緩衝機制,這些部門的 勞工也能夠繼續就業,甚至有擴大就業之效果,另一方面外籍勞工引進會 讓日本國內勞工產生流動效果,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工傾向往生產力較高之 產業流動,加速日本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

前揭文獻顯示,不同的資料和方法會獲得不同的結果,外籍勞工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