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委託辦理「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 面之影響及評估」研究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委託辦理「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 面之影響及評估」研究計畫 "

Copied!
3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機關計畫編號:1084000525

委託辦理「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 面之影響及評估」研究計畫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委託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 108 年 12 月

(2)

ii

(3)

委託辦理「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 理層面之影響及評估」研究計畫

委託單位:致理學校財團法人致理科技大學 研究主持人:林國榮教授

協同主持人:成之約教授、蕭晴惠副教授 研究員:紀宜穎

研究期程:中華民國 108 年 5 月至 108 年 11 月 研究經費:新臺幣 88 萬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編印

中華民國 108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純係作者個人之觀點,不應引申為本機關之意見)

(4)

iv

(5)

i

摘 要

本計畫主要之研究目的,在於透過文件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問 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深度訪談法 (in-depth interview) 以及焦 點團體座談法(focus group interview)等四項複合式公共政策研究方法

(multimethodological approach),整體瞭解外籍勞工對於國內就業市場、

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面,提供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 響評估與具體建議,以利跨國勞動力政策及管理措施檢討及規劃參考。

本研究主要之研究發現摘述如下:

一、國內治安、防疫安全之影響

外籍勞工犯罪情形均較國人輕微,以 2018 年為例,外籍勞工犯罪率 及犯罪人口率分別為 286.06(件/十萬人口)、295.11(人/十萬人口),然當年 度我國一般民眾犯罪率及犯罪人口率則分別為 1,206.69 (件/十萬人口)、

1,236.73 (人/十萬人口)。然依時間序列觀察,我國外籍勞工犯罪率及犯罪 人口率近年來有逐年攀升跡象,值得警政及勞政單位關注。

此外,我國每年辦理受聘僱外籍勞工健康檢查不合格約為 3,000 人至 6,000 人之間,不合格率約為 0.6%至 0.8%之間。

二、就業市場層面影響

就產業內意見觀察,不論雇主及本國勞工均表示產業僱用外籍勞工已 是常態,主因源於製造業、養護機構的工作特性致使本國籍勞工缺工情形 嚴重,雇主在高流動率、招募困難情形下轉而僱用外籍勞工。事業單位僱 用外籍勞工多不影響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甚至增加企業的排班彈性、具規 模化正面形象吸引本國勞工就業,不易形成職場壓力、勞動市場或經濟排 除情形。

在本國勞工與外籍勞工在工作場所相處情形,各職務角色均表示相處 融洽,許多困擾或需多加溝通之處多源於語言、文化差異。

(6)

ii

三、產業發展層面影響

僱用外籍勞工對產業整體而言帶來的影響,主要以「人力調度更彈性」、

「提升工作效率」、「克服人員流動率高的情形」為主要影響。外籍勞工因 其穩定性、配合度高等,使得僱用外籍勞工之雇主,能夠克服本國勞工流 動率、輪班等困難,當員工流動率降低時,員工技術性、穩定性、生產速 度也隨之增加,也等於變相的獲利提升。唯製造業雇主提到,由於外籍勞 工薪資隨基本工資調整,僱用外籍勞工的成本也隨之提高,對於傳統產業 而言,也壓縮了獲利空間。

此外,外籍勞工休閒、休假所聚集的場域,常形成具有族裔地景特色 商圈或市集,實有助於活化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

四、社會心理層面影響

(一)外籍勞工對經濟、團體利益層面帶來的影響

對於警察、商家而言,外籍勞工引進對當地縣市的經濟效益之認同相 對較民間角色更為正向;然地方民眾以及里長代表角度,雖對於多元文化 方面採接納、開放的態度,但涉及在地經濟利益與工作機會時,則對於外 籍勞工引進仍多數抱持「政府應該嚴格規定」、「工作機會有限情況下,雇 主應優先僱用本國人」的想法。

(三)外籍勞工對社會文化層面帶來的影響

國人對於多元文化社會接受度普遍有高度認同,九成二民眾抱持「外 籍勞工來台生活應該保留他們原來的文化,同時學習、採用我們的文化」

態度。然而,對於居住環境內外籍勞工人數的主觀評估中卻反應,商家對 於外籍勞工人數多寡的主觀感受,相對容忍度較高;里長、民眾對於該縣 市引進外籍勞工人數,希望能夠減少ㄧ些比例約在三成二;當地商家希望 減少的比例僅占二成ㄧ。受訪者皆表示外籍勞工帶來生活圈地景、文化的 改變,然商家相對而言接受度較高。

(四)外籍勞工對在地社會環境帶來的改變

(7)

iii

對在地文化方面,不論何種角色均認為外籍勞工對在地的影響持中立 態度。警察、里長角色持負面態度者相對略高。對治安狀況、居住環境方 面,警察、里長角色認為外籍勞工對在地治安的影響以負面態度相對較高,

其次為民眾,再其次為商家。對休閒娛樂環境方面,不論何種角色均以中 立態度(無所謂好不好)居多,認為外籍勞工對社區休閒娛樂環境並不會造 成空間排除效應。

對於外籍勞工聚集對縣市整體形象影響,不論何種角色均以中立態度 (無所謂好不好)居多。其中持負面態度者,以警察、民眾比例較高。

針對前揭主要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對國內治安、衛生防疫之影響 層面」、「就業市場影響層面」、「產業發展影響層面」、「社會心理影響層面」

提出策略建議如下,以期落實引進外籍勞工不影響社會安定、減輕社會排 除結構條件與降低國內社會心理壓力之目標。

 由心理恐懼至安全治理,落實職安管理強化法治教育

 由心理貶抑至協力互助,營造互利共榮友善職場環境

 由心理排斥至促進繁榮,發展族裔地景特色商圈產業

 由社會排除至社會融合,活化多元文化融滲和諧社會

關鍵詞:外籍勞工、社會心理、社會排除、社會融合、族裔地景

(8)

iv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s of foreign workers in Taiwan toward employment marke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sychology aspects. This research employed various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documentary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in- depth interviews, to investigate the information and opinions the research purposes intend to search. Accordingly,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For domestic security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spect

The crime of foreign workers in Taiwan was milder than crime of Taiwan residents. Taking 2018 as an example, the foreign workers’ crime rate and offender rate are 286.06 and 295.1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annual general crime rate and offender rate for Taiwan’s residents are 1,206.69 and 1,236.73, respectively. However, foreign labor crime rate and offender rate have shown rising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olic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other hand, about 3,000 to 6,000 foreign workers unqualified in annual health examination, and the unqualified rate is between 0.6% and 0.8%.

2. For employment market aspect

Either employers or domestic labors consider that it is normal in Taiwan for the industry to hire foreign workers, due to serious lack of labor force, high resignation rate of domestic employee, and recruitment difficulties. Generally, to hire foreign workers does not damage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f domestic labors; moreover, thus enhance work shift flexibility for business to attract domestic labors.

In working places, domestic labors and foreign workers get along well, and most problems come from language limitation and culture difference.

(9)

v

3.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 aspect

The main influences of hiring foreign workers include enhancing work shift flexibility, increasing work effectiveness, and overcoming high resignation rate of domestic employee. Accordingly, the business profits are getting high due to lower resignation rate, effective produce procedures, and employee’s good skills.

However, employers indicated the cost of hiring foreign workers is getting high, because the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raise minimum wage in these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reas where foreign workers get together when they take vacations often form ethnic landscape features, which is helpful to develop local specialty industries.

4. For social psychology aspect

(1) The influences of hiring foreign workers toward economic advantage and group interests

For the police and the business, they consider that it exists posi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s for hiring foreign workers; the local residents and village leaders hol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acceptance and openness in multiculturalism;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economic interests and job opportunities, they become to hold the negative idea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should have stricter control about foreign worker policies," and

"employers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hire domestic labors when job opportunities are limited."

(2) The influences of hiring foreign workers toward society and culture aspects Generally, most respondents agree with the acceptance of multicultural society. 92% of the people hold the attitude that "foreign workers should reserve their original culture while learning and adopting our culture."

About the opinions on the appropriat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most of the business holds higher tolerance, and only 21% of them hope to decrease

(10)

vi

th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around their living areas; however, 32% of village leaders and the residents hope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3) The influences of hiring foreign workers toward social environment

Most respondents hole neutral attitude for influence of foreign workers toward social culture, recreational environment, and overall image. However, the policy and village leaders hold negative opinions about the influences of foreign workers toward security.

The research finally provide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s follows for improving the related foreign worker policies:

From psychological fear to safe governance, enhenc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system of foreign workers.

From psychological depression to mutual assistance, create a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friendly workplace environment.

From psychological exclusion to promotion of prosperity, develop ethnic landscapes and characteristic business districts.

From social exclusion to social integration, activate multiculturalism and infiltrate group society

Keywords: foreign worker、psychosocial、social exclusion、social inclusion、ethnoscape

(11)

I

目 錄

摘 要 ... 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 6

第二章 研究背景資料分析 ... 10

第一節 我國外籍勞工僱用現況 ... 10

第二節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治安、防疫安全之影響 ... 16

第三節 外籍勞工之工時、工資與勞動福利措施 ... 26

第三章 相關研究文獻分析 ... 34

第一節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之 影響 ... 34

第二節 外籍勞工的社會排除現象 ... 57

第三節 本章小結 ... 68

第四章 政策影響評估研究方法規劃 ... 70

第一節 深度訪談研究規劃 ... 70

第二節 問卷調查研究規劃 ... 85

第三節 專家焦點座談會實施概況 ... 91

第五章 深度訪談成果分析 ... 93

第一節 事業單位雇主訪談分析 ... 93

(12)

II

第二節 事業單位本國勞工訪談分析 ... 113

第三節 事業單位外籍勞工(含看護工)訪談分析 ... 124

第四節 本章小結 ... 134

第六章 問卷調查成果分析 ... 140

第一節 國人與外籍勞工互動情形-警察調查結果分析 ... 140

第二節 國人與外籍勞工互動情形-里長調查結果分析 ... 151

第三節 國人與外籍勞工互動情形-商家調查結果分析 ... 173

第四節 國人與外籍勞工互動情形-住戶調查結果分析 ... 198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23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23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233

第二節 政策建議 ... 244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 ... 252

參考文獻 ... 253

附錄 1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 深度訪談紀錄表 —雇主 ... 263

附錄 2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 深度訪談紀錄表 —本國籍勞工 ... 268

附錄 3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 深度訪談紀錄表 —外籍勞工 ... 272

附錄 4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 問卷調查表—警 察 ... 275

(13)

III

附錄 5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 問卷調查表—里 長/里幹事 ... 277 附錄 6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 問卷調查表—商

家 ... 280 附錄 7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 問卷調查表—一

般住戶 ... 284 附錄 8 本計畫焦點團體座談會會議紀錄 ... 287

(14)

IV

圖 目 次

圖1-1 本研究執行流程圖 ... 8 圖1-2 本研究工作架構圖 ... 9 圖4-1 本研究量化調查樣本配置概念示意圖 ... 86

(15)

V

表 目 次

1-1 本計畫研究內容與方法 ... 5

表2-1 我國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 ... 11

表2-2 我國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按行業及國籍分 ... 12

表2-3 我國外籍勞工人數-按國籍及性別分 ... 13

表2-4 我國外籍勞工人數-按產業及性別分 ... 14

表2-5 各國外籍勞工人數及占本國勞動力比率 ... 15

表2-6 我國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行蹤不明概況 ... 18

表2-7 我國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犯罪概況 ... 19

表2-8 我國主要警政統計指標-主要犯罪概況 ... 20

表2-9 我國辦理受聘僱外籍勞工健康檢查不合格統計表 ... 21

表2-10 我國勞工保險受聘僱外國人職業災害給付情形 ... 23

表2-11 我國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千人率 ... 24

表2-12 我國事業面外籍勞工薪資 ... 26

表2-13 我國事業類雇主最近一年給付外籍勞工加班費以外之非經常 性薪資情形 ... 27

表2-14 我國事業類外籍勞工工時及放假狀況 ... 28

表2-15 我國事業類雇主提供外籍勞工吃住情形 ... 29

表2-16 我國事業類雇主外籍勞工辦理保險情形 ... 29

表2-17 我國外籍家庭看護工薪資概況 ... 30

表2-18 我國外籍家庭看護工每日工作時間約定情形 ... 31

表2-19 我國外籍家庭看護工假日放假情形 ... 32

表2-20 我國外籍家庭看護工薪資概況 ... 32

表2-21 我國外籍家庭看護工保險費用支付方式 ... 33

表4-1 我國各縣市僱用產業類外籍勞工人數-依行業別分 ... 72

(16)

VI

表4-2 調查範疇之六縣市內僱用製造業前三大行業別外籍勞工人 ... 74

表4-3 調查範疇之六縣市內養護機構僱用外籍看護工人數 ... 74

表4-4 調查範疇六縣市內訪問家數安排 ... 75

表4-5 本計畫深入訪談提綱建議主題清單 ... 76

表4-6 深度訪談各場次受訪者資料-雇主 ... 80

表4-7 深度訪談各場次受訪者資料-本國勞工 ... 81

表4-8 深度訪談各場次受訪者資料-外籍勞工 ... 83

表4-9 本研究量化調查樣本配置 ... 87

表4-10 本研究問卷調查量表主要問項架構 ... 88

表4-11 量化問卷調查回收樣本特性 ... 90

表4-12 焦點座談會與會人員名單與屬性 ... 91

表5-1 雇主評估外籍勞工對當地的影響或改變 ... 113

表5-2 本國籍勞工評估外籍勞工對當地的影響或改變 ... 123

表5-3 外籍勞工工作日活動場域 ... 127

表5-4 外籍勞工休假日活動場域 ... 128

表5-5 外籍勞工休假日活動場域範疇 ... 129

表5-6 外籍勞工休假日活動場域彙整表 ... 130

表5-7 外籍勞工消費商家服務提供特性 ... 131

表5-8 外籍勞工接觸的臺灣人對多元文化的接受度 ... 132

表5-9 外籍勞工認為工作場所同事對待的態度 ... 133

表5-10 外籍勞工認為工作場所同事對宗教文化禮俗的態度 ... 133

表5-11 外籍勞工認為生活中接觸的臺灣人對待的態度 ... 134

表5-12 外籍勞工認為生活中接觸的臺灣人對宗教文化禮俗的態 ... 135

表5-13 外籍勞工對勞動條件之影響雇主、本國勞工、外籍勞工三角 檢測成果 ... 138

(17)

VII

表6-1 轄區內處理民眾與外籍勞工相關事件類型 ... 142

表6-2 轄區內處理民眾與與外籍勞工(看護工)相關的事件,過去一年 平均每月發生件數 ... 143

表6-3 轄區內民眾與外籍勞工互動困擾事件發生時間 ... 144

表6-4 轄區內民眾對於外籍勞工出現在生活圈的適應情形 ... 145

表6-5 警察對縣市引進外籍勞工對各面向產生影響之態度 ... 146

表6-6 警察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經濟帶來的影響 ... 148

表6-7 警察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市民的工作機會帶來的影 . 148 表6-8 警察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在地文化帶來的影響 ... 149

表6-9 警察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治安狀況帶來的影響 ... 149

表6-10 警察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居住環境帶來的影響 ... 150

表6-11 警察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休閒娛樂環境、據點或設 施帶來的影響 ... 150

表6-12 警察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整體印象帶來的影響 ... 151

表6-13 受訪里長特性 ... 152

表6-14 里內民眾與外籍勞工相關事件類型 ... 153

表6-15 里內民眾與外籍勞工互動困擾事件,過去一年平均每月發生 件數 ... 154

表6-16 里內民眾與外籍勞工互動困擾事件發生時間 ... 155

表6-17 里長認為里內民眾(居民及商家)對於外籍勞工出現在生活圈 的適應情形 ... 156

表6-18 里長本身接觸外籍勞工(看護工)頻率 ... 159

表6-19 里長認為外籍勞工來台生活,該里民眾對多元文化的想法 160 表6-20 里長認為里民對外籍勞工來台工作態度 ... 161

(18)

VIII

表6-21 里長評估里民對於工作機會有限情況下,應優先給予本國人

之態度 ... 162

表6-22 里長評估里民對於本縣市內工作之外籍勞工人數增減情形之 態度 ... 163

表6-23 里長評估里民對該縣市引進外籍勞工後,在縣市內是否會感 到不像在自己的家鄉 ... 164

表6-24 里長對縣市引進外籍勞工對各面向產生影響之態度 ... 165

表6-25 里長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經濟帶來的影響 ... 167

表6-26 里長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市民的工作機會帶來的影響 ... 168

表6-27 里長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在地文化帶來的影響 ... 169

表6-28 里長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治安狀況帶來的影響 ... 170

表6-29 里長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居住環境帶來的影響 ... 171

表6-30 里長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休閒娛樂環境、據點或設 施帶來的影響 ... 172

表6-31 里長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整體印象帶來的影響 ... 173

表6-32 受訪商家特性-依都市化程度、商家業別、店面擁有情形、規 模、平均每月營業額分 ... 175

表6-33 受訪商家所有者及服務提供特性 ... 176

表6-34 平均每月外籍勞工來店消費占比 ... 179

表6-35 外籍勞工來店消費時段 ... 180

表6-36 外籍勞工來店消費之正面效益 ... 181

表6-37 外籍勞工來店消費之負面效益 ... 182

表6-38 外籍勞工來店消費對其他本國籍客人的影響情形 ... 183

表6-39 商家對於該縣市外籍勞工多元文化的想法 ... 185

(19)

IX

表6-40 商家對於該縣市外籍勞工來台工作及生活的想法 ... 186

表6-41 商家對「該縣市在工作機會有限情況下,雇主應優先僱用本 國人」的態度 ... 187

表6-42 商家對該縣市外籍勞工人數增減情形之看法 ... 188

表6-43 商家對於該縣市外籍勞工人數過多是否會感到不像在自己家 鄉 ... 189

表6-44 商家對縣市引進外籍勞工對各面向產生影響之態度 ... 190

表6-45 商家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經濟帶來的影響 ... 192

表6-46 商家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市民的工作機會帶來的影響 ... 193

表6-47 商家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在地文化帶來的影響 ... 194

表6-48 商家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治安狀況帶來的影響 ... 195

表6-49 商家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居住環境帶來的影響 ... 196

表6-50 商家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休閒娛樂環境、據點或設 施帶來的影響 ... 197

表6-51 商家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整體印象帶來的影響 ... 198

表6-52 各縣市受訪民眾特性 ... 200

表6-53 民眾對居住地區自評都市化程度 ... 202

表6-54 民眾對在地不同層級地區有感情之程度 ... 203

表6-55 民眾對所在的鄉鎮市區的情感程度 ... 204

表6-56 民眾對所在的縣市的情感程度 ... 205

表6-57 民眾對臺灣的情感程度 ... 206

表6-58 民眾對自身文化認同情形 ... 208

表6-59 民眾對接觸外籍勞工經驗及接觸頻率 ... 209

表6-60 民眾對「與東南亞國家人民在工作上共事」的接受程度 ... 211

(20)

X

表6-61 民眾對「與東南亞國家人民成為鄰居」的接受程度 ... 212

表6-62 民眾對「與東南亞國家人民因結婚成為近親」的接受程度 213 表6-63 民眾對多元文化的接納程度 ... 215

表6-64 民眾對外籍勞工多元文化的想法 ... 217

表6-65 民眾對外籍勞工進入該縣市工作及生活的想法 ... 218

表6-66 民眾對「該縣市在工作機會有限情況下,雇主應優先僱用本 國人」的態度 ... 219

表6-67 民眾對該縣市外籍勞工人數增減情形之看法 ... 220

表6-68 民眾對該縣市外籍勞工人數過多是否會感到不像在自己的家 鄉 ... 221

表6-69 民眾對縣市引進外籍勞工對各面向產生影響之態度 ... 222

表6-70 民眾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經濟帶來的影響 ... 225

表6-71 民眾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市民的工作機會帶來的影響 ... 226

表6-72 民眾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在地文化帶來的影響 ... 227

表6-73 民眾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治安狀況帶來的影響 ... 228

表6-74 民眾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居住環境帶來的影響 ... 229

表6-75 民眾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的休閒娛樂環境、據點或設 施帶來的影響 ... 230

表6-76 民眾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對該縣市整體印象帶來的影響 ... 231

表7-1 國人及外籍勞工犯罪比率差異分析 ... 234

表7-2 辦理受聘僱外籍勞工健康檢查不合格情形 ... 235

表7-3 國人及外籍勞工職災千人率差異分析 ... 236

表7-4 本研究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結果彙整-就業機會 ... 239

表7-5 本研究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結果彙整-勞動條件與互動情況240

(21)

XI

表7-6 本研究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結果彙整-社會心理 ... 242

表7-7 本研究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結果彙整-對當地縣市各層面之影

響 ... 245

(22)

XII

(23)

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我國〈就業服務法〉第42 條明文規定:「聘僱外國人工作,不得妨礙 本國人之就業機會、勞動條件、國民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亦即我國引進 外籍勞工係界定為補充性的勞力,欲彌補企業的缺工,協助產業升級,且 不得影響國人的就業機會、勞動條件、國民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是故,

該法第 52 條另行訂有政府得依據警戒指標規範引進外籍勞工總人數,由 勞政機關邀集相關機關、勞工、雇主、學者代表協商之,乃有總量控管的 意涵1。不過,當全國的失業率提高時,尤其是青年、中高齡及原住民失業 率提高時,不免讓國人質疑我國引進外籍勞工是否不利本國勞工的就業機 會;此外,外籍勞工的勞動條件較低,故部分國人亦有外籍勞工引進不利 於本國基層勞工勞動條件之疑慮;而當外籍勞工行蹤不明、犯罪和健康檢 查不合格的新聞出現時,國人也擔心外籍勞工對我國治安和衛生防疫產生 威脅(藍科正,2009)。

我國自1989 年引進外籍勞工以來2,外籍勞工引進人數逐年增加,自 2009 年至 2019 年 8 月底止,外籍勞工人數更由 35 萬 1,016 人倍增至 71 萬1,001 人,10 年間急遽增加逾 35 萬人。在國內產業補充外籍勞工人力,

解決勞力短缺問題時,外籍勞工已逐漸成為國內勞動力主要來源之ㄧ,其 對國內經濟發展、就業成長及社會安定的影響,也益形受到關注。是故,

1 〈就業服務法〉第 52 條;

聘僱外國人從事第46 條第 1 項第 1 款至第 7 款及第 11 款規定之工作,許可期間最長為 3 年,期滿有繼續聘僱之需要者,雇主得申請展延。

聘僱外國人從事第46 條第 1 項第 8 款至第 10 款規定之工作,許可期間最長為 3 年。有重大 特殊情形者,雇主得申請展延,其情形及期間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但屬重大工程者,其展 延期間,最長以6 個月為限。

前項每年得引進總人數,依外籍勞工聘僱警戒指標,由中央主管機關邀集相關機關、勞工、

雇主、學者代表協商之。……..

2 我國自1989 年開始專案引進重大公共工程外籍勞工,1991 年開始引進製造業外籍勞工, 1992 年開始引進外籍看護工、外籍幫傭和外籍漁船船員。

(24)

2

監察院於去(2018)年 10 月 23 日提出 107 財正 0016 號糾正案文3,針對外 籍勞工聘僱警戒指標及總量管制情形,指出勞動部近 10 年未就外籍勞工 對於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面妥適評估,亦缺乏長 期、持續性的調查實證。

國內外對於關切引進外籍勞工(或移民)對整體社會影響層面的研究角 度甚多,包括:是否促進產業升級4,是否不利於本國勞工就業機會5,是否 不利於本國勞工工資6,是否有利於本國勞工福利7,是否不利於社會治安 和衛生防疫8,是否提高國內生產毛額(Gross Pomestic Product;簡稱 GDP)

9,是否促進投資10,是否促進消費11,是否促進進出口貿易12,是否不利於 財政收支13,是否不利於社會福利14,是否影響社會心理與文化15等。

此外,現有文獻對於探討外籍勞工(或移民)引進的影響之資料性質有

3 監察院,監察成果糾正案文全球資訊網,

https://www.cy.gov.tw/sp.asp?xdURL=./di/RSS/detail.aspandctNode=871andmp=1andno=6282 , 瀏覽日期:2019年4月5日。

4 例如Yue (2008) 、王素彎等(2008) 、吳惠林與王素彎(2001) 、林振輝與羅紀琮(2004)、徐美等 (1997) 、馬凱等(1996) 、單鎮(1996) 、趙必孝與李義昭(1 997) 、劉宜君與幸炳隆(2009)。

5 例如Altonji and Card (1991) 、Chu (2000) 、Filer (1 992) 、Green et al. (2007)、ILO (2004) 、 Li n (2002) 、Simon (1989) 、王素彎等(2008) 、江豐霞(2007) 、徐美等(1997) 、單膜(1 996) 、 單驗與廖建富(1999) 、劉宜君與辛炳隆(2009) 、鄭義輝與蘇志榮(2005) 、薛承泰與林昭禎(2004)、

藍科正(2001)。

6 例如 Altonji and Card (1991) 、Borjas (1989) 、Borjas et al. (1992, 1996) 、Chiswick and Hatton (2002) 、Djajic (200 1)、Dustmann et al. (2007) 、Green etal. (2007) 、ILO (2004) 、Simon (1989) 、 王素彎等(2008) 、江豐富(2007) 、蔡青龍與林季平(2000) 、劉宜君與辛炳隆(2009: 169) 。

7 例如主素彎等(2008) 。

8 例如 ILO (2004)、Simon (1989) 、Yue (2008) 、臺北縣政府勞工局(2008) 、行政院勞工委員 會(2008)、吳惠林與王素彎(200l)、李漢雄與藍科正(2000) 、林佳瑩(1997) 、馬凱等(1996)、黃 有光(1999)、薛承泰與林昭禎(2004)。

9 例如 ILO (2004) 。

10 例如 ILO (2004)、吳惠林與王素彎(2001) 。

11 例如Simon (1989) 、黃有光(1999)、藍佩嘉(2008) 、顧玉玲(2008)。

12 例如黃有光(1999)。

13 例如 ILO (2004)。

14 例如 ILO (2004) 、黃有光(1999) 。

15 例如周政宏(2003)、王志弘(2006)、陳坤宏(2011)。

(25)

3

五,各有利弊(藍科正,2009;李淑媛、辛炳隆,2012):一是使用總體次 級資料(secondary data)進行分析,這些資料可呈現趨勢變化,以及反映總 體變項與外籍勞工人數間的相關程度,但會因模型設定相異而產生不同的 推論;二是使用勞工或廠商的個體資料進行分析,其與總體次級資料有類 似的利弊;三是使用調查問卷的初級資料(primary data);這些調查或可依 研究者主觀的問項設計和調查對象之設定,而蒐集較關聯的變項,但會因 問項設計和調查對象的侷限,而產生不同的推論;四是使用自行質性調查 或親身經驗的資料;這些調查或可依研究者主觀的訪談大綱設計和調查對 象之設定,而蒐集特定焦點議題的論述內容,而因調查對象的侷限,因此 易產生較屬特定範疇的推論;五是以文獻分析的方式,綜合論述外籍勞工 引進的影響。

由於隨著外籍勞工在臺人數逐年增加,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 之影響應更為妥適評估,並宜建立更完整之影響評估機制。爰此,本計畫 主 要 之 研 究 目 的 , 在 於 採 用 嚴 謹 、 複 合 式 之 公 共 政 策 研 究 方 法

(multimethodological approach)(Dainty, 2008;Nunamaker Jr., et al., 1991), 整體瞭解外籍勞工對於我國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 面,並提供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評估與具體建議,以利跨 國勞動力政策及管理措施檢討及規劃參考。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計畫主要之研究目的,在於透過文件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問 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深度訪談法 (in-depth interview) 以及焦 點團體座談法(focus group interview)等四項複合式之公共政策研究方法,

整體瞭解外籍勞工對於我國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 面,提供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評估與具體建議,以利跨國

(26)

4

勞動力政策及管理措施檢討及規劃參考。爰此,本計畫之研究內容及工作 項目包括:

一、 次級資料分析:運用次級資料,分析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治安、防 疫安全之影響。

二、 文獻分析:盤點國內外對於引進外籍勞工(或移民)對整體社會影響 層面(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的相關研究文獻與分 析。

三、 深度訪談與分析:實施深度訪談,邀請聘有外籍勞工之雇主、企業 工會或勞資會議之勞方代表與本國勞工、外籍勞工,探討外籍勞工 對國內勞工之就業意願、尋職機會、職場壓力及薪資所得等是否產 生勞動市場及經濟排除之影響,並瞭解本、外籍勞工於工作場域之 互動關係。深度訪談總計舉辦 25 場次,每場次至少邀請 3 名受訪 者參加,共75 名。

四、 問卷設計與分析:透過問卷設計,調查國人(與外籍勞工接觸之鄰 里,包含里長、警察機關、小吃店、商店及一般住戶等)與外籍勞工 於工作場域及居住環境互動(交流、同化或衝突)情形,並進行問卷 分析,有效樣本總計完成300 份。

五、 焦點座談與分析:辦理 1 場次焦點團體座談,邀請政府機關、學者 專家代表總計6 名,就本研究初步研究成果,以及引進外籍勞工對 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及評估提出專家/修正建議。

六、 綜合研究發現並評估外籍勞工對於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 心理等影響層面,提供政策調整建議。

本研究研究內容與對應之研究方法規劃如表 1-1 所示。各項研究方法 之規畫與運用將於後面章節說明之。

(27)

5

1-1 本計畫研究內容與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內容

文件 分析

問卷設計 與分析

深度 訪談

專家焦點 座談

分析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治

安、防疫安全之影響 ˇ ˇ

盤點國內外對於關切引進外 籍勞工(或移民)對整體社會影 響層面(國內就業市場、產業 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面) 的相關研究文獻與分析

ˇ

探討外籍勞工對國內勞工之 就業意願、尋職機會、職場 壓力及薪資所得等是否產生 勞動市場及經濟排除之影響

ˇ ˇ

瞭解本、外籍勞工於工作場

域之互動關係 ˇ ˇ

調查國人(與外籍勞工接觸之 鄰里,包含里長、警察機 關、小吃店、商店及一般住 戶等)與外籍勞工於工作場域 及居住環境互動(交流、同化 或衝突)情形

ˇ ˇ

綜合分析並評估外籍勞工對 於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 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面,提 供政策調整建議

ˇ ˇ ˇ 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8)

6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依循前揭之本計畫研究目的、方法與範疇,本計畫執行過程之流程設 計如圖1-1 所示。執行步驟說明如下:

步驟 1:盤點國內外對於關切引進外籍勞工(或移民)對整體社會影響層面 (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面)的相關研究文 獻與分析。

步驟2:提交期初報告書,並接受審查。

步驟3:運用次級資料,分析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治安、防疫安全之影響。

步驟 4:完成調查問卷量表設計;完成深度訪談對象、分配比例及深度訪 談內容規劃;規劃內容陳送委辦單位核定。

步驟5:提交期中報告書並接受審查;修正期中報告書內容。

步驟6:辦理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總數 300 份。調查國人(與外籍勞工接觸 之鄰里,包含里長、警察機關、小吃店、商店及一般住戶等)與外 籍勞工於工作場域及居住環境互動(交流、同化或衝突)情形,並進 行問卷分析。

步驟7:辦理深度訪談 25 場次,每場次邀請 3 名受訪者參加,共 75 名。

邀請聘有外籍勞工之雇主、企業工會或勞資會議之勞方代表與本 國勞工、外籍勞工,探討外籍勞工對國內勞工之就業意願、尋職 機會、職場壓力及薪資所得等是否產生勞動市場及經濟排除之影 響,並瞭解本、外籍勞工於工作場域之互動關係。

步驟 8:辦理焦點團體座談 1 場次,邀請政府機關、學者專家代表至少 6 名,就本研究初步研究成果,以及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 層面之影響及評估提出專家/修正建議。。

步驟 9:綜合分析並評估外籍勞工對於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 理等影響層面,提供政策調整建議。

(29)

7

步驟10:提交期末報告書,並接受審查;修訂並提交研究成果報告書,辦 理結案。

據此,本研究工作架構如圖 1-2 所示,整體研究報告章節規劃分為七 章,第一章為前言,說明計畫緣起及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過程及 架構;第二章進行次級資料蒐集與分析,分析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治安、

防疫安全之影響;第三章進行相關文件分析,盤點國內外對於關切引進外 籍勞工(或移民)對整體社會影響層面(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 等影響層面)的相關研究文獻,並進行綜整分析;第四章為政策研究調查方 法概述,說明本研究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及焦點團體座談會規劃方法;第 五章摘述說明深度訪談及焦點團體座談所蒐集之利害關係人意見,進行質 性研究調查結果分析;第六章進行本研究問卷調查施測及結果分析;第七 章為本研究之結論與政策建議,綜合分析並評估外籍勞工對於國內就業市 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層面,提供政策調整建議。

(30)

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 1 本研究執行流程圖

步驟1:蒐集並參考國內外相

關制度及法規文獻並進 行綜整分析

步驟 4:完成問卷量表設計、

完成焦點座談、深度訪 談提綱規劃並陳送核定

步驟5:提交期中報告書並接

受審查、修正期中報告 書內容

步驟8:完成 1 場次焦點團體 座談與專家意見分析

步驟9:綜整研究結果、構思

政策建議

計畫開始

步驟2:提交期初報告書並接

受審查

步驟3:進行相關次籍資料統

計分析

步驟6:完成 75 案次深度訪談 與意見分析

步驟7:完成 300 份問卷調查 與統計分析

步驟10:提交期末報告書並接

受審查、修正並提交研 究成果報告書辦理結案

計畫結束

(31)

9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 2 本研究工作架構圖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

理層面之影響及評估

1. 整體瞭解外籍勞工對於國內就業 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 響。

2. 針對前揭研究發現,提出外籍勞工 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評估 與具體建議。

3. 研究報告作為後續跨國勞動力政 策及管理措施檢討及規劃參考。

研究方法 文件分析、問卷調查 深度訪談、焦點團體座談

次級及文獻資 料蒐集

問卷調查 (300 份)

深度訪談 (25 場/75 名)

焦點團體座談 (1 場次/6 名) (一)外籍勞工對國內勞工之就業意願、尋職機會、職場壓力及薪資所得

等之影響,並瞭解本、外籍勞工於工作場域之互動關係

(二)國人(與外籍勞工接觸之鄰里,包含里長、警察機關、小吃店、商 店及一般住戶等)與外籍勞工於工作場域及居住環境互動(交流、

同化或衝突)情形

(三)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社會心理層面之影響及評估

評估外籍勞工對於國內就業市場、產業發展及社會心理等影響,並提 供政策調整建議

資料彙整及綜合分析

提交結案報告

(32)

10

第二章 研究背景資料分析

第一節 我國外籍勞工僱用現況

截至2019 年 8 月底止,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總計 71 萬 1,001 人,較 上月底增1,358 人,主要因三 K 行業專案及家庭看護工較上月底增 729 人 及 488 人所致;與上年同月底相比,則增 1 萬 4,939 人,主要集中在三 K 行業專案、家庭看護工及附加外籍勞工等開放項目,分別增5,199 人、4,868 人及4,127 人;若按行業觀察,產業外籍勞工較上年同月底增 1 萬 116 人,

製造業中以食品及飼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分別增2,776 人、2,623 人 較多;社福外籍勞工較上年同月底增4,910 人,其中以看護工增加 5,030 人 居多。(如表 2-1 所示)

依國籍別觀察(如表 2-2 所示),產業外籍勞工以越南籍人數為 19 萬 4,905 人居首,占 43.08%,菲律賓籍 12 萬 4,254 人次之,占 27.46%;社福 外籍勞工則以印尼籍人數為19 萬 8,314 人居首,占 76.69%,菲律賓籍 3 萬 1,306 人次之,占 12.11%。

我國各國籍外籍勞工人數時間數列統計資料如表 2-3 所示,除泰國籍 外,近年來,印尼、越南、菲律賓籍外籍勞工引進人數呈現快速增長;產 業別外籍勞工人數如表 2-4 所示,近年來產業類外籍勞工增長幅度高於社 福類外籍勞工增長幅度。

另就各國外籍勞工人數及占本國勞動力比率分析(如表 2-5 所示),2016 年我國是項占比約為5.3%,同年度與我國鄰近之外籍勞工淨輸入國相比較,

高於日本之 1.6%、韓國之 2.0%;遠低於新加坡 38.5%、香港 9.0%。2018 年我國外籍勞工人數約70 萬 7 千人,占本國勞動力比率上升至 6.0%。

(33)

11

表 2-1 我國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

2019 年 5 月底 與上月底比 與上年同月底比

人數 (%) 人數 (%)

總 計(人) 711,001 1,358 0.19 14,939 2.15

開放項目別

三 K 行業專案 316,213 729 0.23 5,199 1.67

家庭看護工 241,562 488 0.2 4,868 2.06

附加外籍勞工 100,060 -159 -0.16 4,127 4.3

養護機構看護工 15,200 32 0.21 170 1.13

製造業兩年期滿重整 14,761 74 0.5 725 5.17

外籍船員 12,264 31 0.25 -89 -0.72

政府重大公共工程 4,081 130 3.29 15 0.37

臺商回臺投資案 2,993 28 0.94 153 5.39

家庭幫傭 1,826 -9 -0.49 -120 -6.17

屠宰工作 986 35 3.68 388 64.88

國內新增投資案

其他 1,055 -21 -1.95 -497 -32.02

產業別

產業外籍勞工 435,875 686 0.16 10,116 2.38

製造業 99,867 387 0.39 3,560 3.7

金屬製品製造業 71,345 -308 -0.43 -3,791 -5.05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40,502 -59 -0.15 777 1.96

機械設備製造業 29,942 80 0.27 746 2.56

塑膠製品製造業 28,752 260 0.91 2,623 10.04

食品及飼品製造業 15,103 276 1.86 2,776 22.52

農、林、漁、牧業(船員) 12,264 31 0.25 -89 -0.72

營建工程業 4,273 130 3.14 2 0.05

社福外籍勞工 258,589 511 0.2 4,910 1.94

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

業、其他服務業 258,589 511 0.2 4,910 1.94

看護工 256,763 520 0.2 5,030 2.00

家庭幫傭 1,826 -9 -0.49 -120 -6.17

資料來源:勞動部(2019),《2019 年 8 月勞動統計月報》,2019 年 9 月。

(34)

12

表 2-2 我國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按行業及國籍分

2019 年 8 月底

單位:人 行 業 別 總 計 印 尼 菲律賓 泰 國 越 南 其他 總 計 711,001 271,583 155,560 60,423 223,433 2 農、林、漁、牧業(船員) 12,264 9,103 1,698 30 1,433

製造業 435,875 63,736 122,544 57,310 192,284 1

食品及飼品 28,752 5,212 4,302 3,337 15,901 -

飲料 942 180 167 126 469 -

紡織 25,516 5,017 4,845 5,118 10,536 -

成衣及服飾品 4,724 351 626 425 3,322 -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 2,381 389 107 486 1,399 -

木竹製品 3,033 944 270 143 1,676 -

紙漿、紙及紙製品 6,597 1,768 840 820 3,169 -

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

複製 4,070 552 447 503 2,568 -

石油及煤製品 39 13 2 1 23 -

化學原材料、肥料、

氮化合物、塑橡膠原 料及人造纖維

4,723 496 1,753 791 1,683 -

其他化學製品 3,343 849 802 329 1,363 -

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 1,050 252 400 35 363 -

橡膠製品 10,805 1,712 984 2,060 6,049 -

塑膠製品 29,942 5,121 4,001 4,443 16,377 - 非金屬礦物製品 12,014 2,382 2,133 2,773 4,726 - 基本金屬 20,139 4,450 3,594 6,130 5,964 1 金屬製品 99,867 17,522 14,377 14,027 53,941 - 電子零組件 71,345 1,307 56,158 3,440 10,440 -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

製品 15,103 112 11,429 208 3,354 - 電力設備及配備 9,156 1,518 1,721 1,334 4,583 - 機械設備 40,502 5,617 6,458 4,657 23,770 - 汽車及其零件 14,919 2,805 2,744 2,685 6,685 - 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

9,923 1,784 928 2,083 5,128 - 家具 5,243 1,349 710 429 2,755 - 其他 11,747 2,034 2,746 927 6,040 -

營建工程業 4,273 430 12 2,643 1,188

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

務業、其他服務業 258,589 198,314 31,306 440 28,528 1 資料來源:勞動部(2019),《2019 年 8 月勞動統計月報》,2019 年 9 月。

(35)

13

表 2-3 我國外籍勞工人數-按國籍及性別分

單位:人

期底別 總 計 印 尼 菲 律 賓 泰 國 越 南 其他

2013 年底 489,134 200,963 288,171 213,234 41,573 171,661 89,024 33,843 55,181 61,709 51,234 10,475 125,162 74,310 50,852 5 3 2 2014 年底 551,596 234,304 317,292 229,491 49,737 179,754 111,533 40,734 70,799 59,933 49,528 10,405 150,632 94,302 56,330 7 3 4 2015 年底 587,940 257,326 330,614 236,526 53,743 182,783 123,058 44,791 78,267 58,372 48,503 9,869 169,981 110,288 59,693 3 1 2 2016 年底 624,768 274,309 350,459 245,180 56,061 189,119 135,797 48,876 86,921 58,869 48,903 9,966 184,920 120,468 64,452 2 1 1 2017 年底 676,142 302,168 373,974 258,084 61,082 197,002 148,786 56,023 92,763 61,176 50,739 10,437 208,095 134,323 73,772 1 1 2018 年底 706,850 321,262 385,588 268,576 65,244 203,332 154,209 59,967 94,242 60,764 50,479 10,285 223,300 145,571 77,729 1 1 2019 年

1 月底 704,439 318,637 385,802 269,601 65,133 204,468 154,082 60,023 94,059 60,203 49,992 10,211 220,552 143,488 77,064 1 1 2 月底 704,223 318,680 385,543 270,133 65,354 204,779 154,076 60,096 93,980 60,362 50,168 10,194 219,650 143,061 76,589 2 1 1

3 月底 704,800 319,447 385,353 270,680 65,697 204,983 153,865 60,319 93,546 60,131 49,895 10,236 220,122 143,535 76,587 2 1 1 4 月底 706,060 320,779 385,281 270,890 65,834 205,056 153,742 60,459 93,283 59,947 49,740 10,207 221,479 144,745 76,734 2 1 1 5 月底 705,595 321,769 383,826 269,633 66,021 203,612 153,865 60,814 93,051 59,979 49,765 10,214 222,116 145,168 76,948 2 1 1 6 月底 707,954 323,327 384,627 269,826 66,194 203,632 154,685 61,161 93,524 60,503 50,176 10,327 222,938 145,795 77,143 2 1 1 7 月底 709,643 323,915 385,728 270,997 66,736 204,261 155,116 61,376 93,740 60,499 50,206 10,293 223,029 145,596 77,433 2 1 1 8 月底 711,001 324,838 386,163 271,583 67,018 204,565 155,560 61,723 93,837 60,423 50,199 10,224 223,433 145,897 77,536 2 1 1

資料來源:勞動部(2019),《2019 年 8 月勞動統計月報》,2019 年 9 月。

(36)

14

表 2-4 我國外籍勞工人數-按產業及性別分

單位:人

年度 總計

產 業 外 籍 勞 工 社 福 外 籍 勞 工

農、林、漁、

牧業 (船員)

製造業 營建工程

看護工 家庭

幫傭

2013 年底 489,134 278,919 199,252 79,667 9,788 265,741 3,390 210,215 1,711 208,504 208,081 2,134 2014 年底 551,596 331,585 232,530 99,055 10,316 316,409 4,860 220,011 1,774 218,237 217,858 2,153 2015 年底 587,940 363,584 255,667 107,917 9,898 346,914 6,772 224,356 1,659 222,697 222,328 2,028 2016 年底 624,768 387,477 272,585 114,892 10,872 370,222 6,383 237,291 1,724 235,567 235,370 1,921 2017 年底 676,142 425,985 300,470 125,515 12,300 408,571 5,114 250,157 1,698 248,459 248,209 1,948 2018 年底 706,850 448,753 319,430 129,323 12,635 432,014 4,104 258,097 1,832 256,265 256,173 1,924 2019 年

1 月底 704,439 445,131 316,783 128,348 12,557 428,542 4,032 259,308 1,854 257,454 257,409 1,899 2 月底 704,223 444,839 316,825 128,014 12,517 428,233 4,089 259,384 1,855 257,529 257,484 1,900 3 月底 704,800 445,649 317,585 128,064 12,501 429,001 4,147 259,151 1,862 257,289 257,260 1,891 4 月底 706,060 446,916 318,917 127,999 12,406 430,368 4,142 259,144 1,862 257,282 257,265 1,879 5 月底 705,595 448,030 319,904 128,126 12,251 431,665 4,114 257,565 1,865 255,700 255,706 1,859 6 月底 707,954 450,425 321,445 128,980 12,223 434,109 4,093 257,529 1,882 255,647 255,683 1,846 7 月底 709,643 451,565 322,037 129,528 12,233 435,189 4,143 258,078 1,878 256,200 256,243 1,835 8 月底 711,001 452,412 322,916 129,496 12,264 435,875 4,273 258,589 1,922 256,667 256,763 1,826 資料來源:勞動部(2019),《2019 年 5 月勞動統計月報》,2019 年 6 月。

(37)

15

表 2-5 各國外籍勞工人數及占本國勞動力比率

單位:千人、%

項目別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中華 民國

人數 358 365 351 380 426 446 489 552 588 625 676 707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3.3 3.4 3.2 3.4 3.8 3.9 4.3 4.8 5.1 5.3 5.7 6.0

日本

人數 339 486 563 650 686 682 718 788 908 1,084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0.5 0.7 0.8 1.0 1.0 1.0 1.1 1.2 1.4 1.6

韓國

人數 412 495 504 507 540 463 479 547 560 539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1.7 2.0 2.1 2.0 2.2 1.8 1.8 2.1 2.1 2.0

香港

人數 246 257 268 286 300 312 321 331 340 352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6.8 7.0 7.3 7.9 8.1 8.2 8.3 8.5 8.7 9.0

新加

人數 832 1,012 1,044 1,089 1,157 1,242 1,305 1,346 1,378 1,415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30.7 34.4 34.5 34.7 35.7 37.0 37.9 38.1 38.2 38.5

美國

人數 24,778 25,086 24,815 …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16.3 16.4 16.2

德國

人數 3,874 3,893 3,289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9.4 9.4 9.4

法國

人數 1,485 1,561 1,540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5.4 5.6 5.8

英國

人數 2,035 2,278 2,280 2,393 2,558 2,557 2,652 2,876 3,160 3,425 占本國

勞動力 比率

6.6 7.3 7.3 7.6 8.1 8.0 8.2 8.8 9.6 10.3 資料來源:勞動部(2019),《2018 年國際勞動統計》,2019 年 9 月。

(38)

16

第二節 引進外籍勞工對國內治安、防疫安全之影響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資料顯示(如表2-6 所示),歷年外籍勞工行蹤 不明人數,2015 年為 2 萬 3,149 人(比率 4.02%)、2016 年為 2 萬 1,708 人 (比率 3.59%),外籍勞工行蹤不明人數皆高於 2 萬人以上,然 2017 年外籍 勞工行蹤不明人數大幅下降至1 萬 8,209 人(比率 2.78%),相較於 2015 年,

外籍勞工行蹤不明人數大幅減少了 4,940 人,比率也減緩 1.24 個百分點。

2018 年外籍勞工行蹤不明人數 1 萬 7,925 人,比率 2.59%,更創下 2003 年 以來歷年新低。

從國籍別觀察,歷年外籍勞工行蹤不明人數皆以越南籍勞工最高;其 次為印尼籍勞工,再其次為菲律賓籍勞工及泰國籍勞工。行蹤不明比率國 籍別排序亦同。2018 年,越南籍行蹤不明人數計 9,436 人,行蹤不明比率 為4.38%;印尼籍行蹤不明人數計 7,564 人,行蹤不明比率為 2.88%;菲律 賓行蹤不明人數計 621 人,行蹤不明比率為 0.41%;泰國籍行蹤不明人數 計304 人,行蹤不明比率為 0.37%。

此外,截至2019 年 8 月底止,外籍勞工行蹤不明未查獲人數總計為 4 萬 7,885 人,其中以印尼籍 2 萬 2,856 人居冠,占比高達 47.73%;越南籍 居次,達2 萬 1,861 人,占比為 45.65%;再其次為菲律賓籍 2,366 人,占 4.94%;泰國籍則為 801 人,占 1.67%。

內政部移民署雖自 2012 年 7 月起結合相關國安單位共同執行「祥安 專案」,加強查處行蹤不明外籍勞工。但行蹤不明外籍勞工總數仍近 5 萬 人,近3 年外籍勞工行蹤不明發生率雖有略降,但行蹤不明外籍勞工未查 獲人數仍未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依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在台外籍勞工的 犯罪件數逐年增加,2018 年計有 2,022 件,犯罪人數 2,086 人,其中尤以 公共危險、竊盜、毒品犯罪為甚(如表 2-7 所示)。相較於我國一般民眾犯罪 率(件/十萬人口)及犯罪人口率(人/十萬人口) (如表 2-8 所示),外籍勞工犯

(39)

17

罪情形均較國人輕微,以2018 年為例,外籍勞工犯罪率及犯罪人口率分別 為 286.06(件/十萬人口)、295.11(人/十萬人口),然當年度我國一般民眾犯 罪率及犯罪人口率則分別為 1,206.69 (件/十萬人口)、1,236.73 (人/十萬人 口)。然觀察時間序列分析,我國外籍勞工犯罪率及犯罪人口率近年來有逐 年攀升跡象,值得警政及勞政單位關注。

另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如表 2-9 所示),2018 年 我國醫療院所辦理受聘僱外籍勞工健康檢查人數計有79 萬 1,215 人次,不 合格人數合計5,224 人,不合格率為 0.66%。其中以寄生蟲 4,701 人占絕大 多數,其次依序為X 光檢查 388 人、梅毒 142 人、漢生病 3 人16

此外,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統計資料 顯示(如表 2-10 所示),2018 年勞工保險受聘僱外國人職業災害給付人次計 為 1,568 人,外籍勞工每千人發生職業災害比率為 3.19‰,較當年度國人 職業災害給付千人率(如表 2-11 所示)2.61‰為高17。其中傷病人數1,249 人,

占79.66%;殘廢為 87 人,占 5.55%;死亡 21 人,占 1.34%。

16 漢生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容易治癒但不容易傳染的疾病。全世界 90%的 人類對麻風分枝桿菌有自然免疫力。臺灣目前每年新發生病例約為10 例左右,已經達到世界 衛生組織消除漢生病之標準。 漢生病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粘膜及周圍的神經,會造成感染 部位麻木、喪失肌肉控制力與殘障。但是如果感染罹病初期及早接受藥物治療,可完全痊癒 且不會留下後遺症。(行政院衛生署民國 96 年 10 月 9 日署授疾字第 0960000892 號公告)

17 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統計,2016-2018 年國人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千人率分別為 2.953‰、

2.773‰、2.612‰。

(40)

18

表 2-6 我國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行蹤不明概況

單位:人、%

年度 總計 印尼 菲律賓 泰國 越南 其他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2013 19,471 4.19 9,759 4.79 685 0.79 289 0.46 8,738 7.82 2014 17,311 3.34 8,594 3.88 562 0.56 286 0.48 7,868 5.77 1 14.81 2015 23,149 4.02 9,569 4.05 685 0.58 277 0.47 12,618 7.79 2016 21,708 3.59 8,833 3.68 547 0.42 274 0.47 12,054 6.86 2017 18,209 2.78 7,391 2.91 536 0.37 226 0.37 10,056 5.12 2018 17,925 2.59 7,564 2.88 621 0.41 304 0.50 9,436 4.38 2019 7,080 1.00 3,097 1.15 219 0.14 95 0.16 3,669 1.66 - 1 月 1,028 0.15 538 0.20 42 0.03 15 0.02 433 0.20 - 2 月 1,226 0.17 486 0.18 34 0.02 19 0.03 687 0.31 - 3 月 1,624 0.23 659 0.24 43 0.03 21 0.03 901 0.41 - 4 月 1,509 0.21 679 0.25 41 0.03 22 0.04 767 0.35 - 5 月 1,693 0.24 735 0.27 59 0.04 18 0.03 881 0.40 - 6 月 1,431 0.20 662 0.25 32 0.02 20 0.03 717 0.32 - 7 月 1,676 0.24 701 0.26 35 0.02 23 0.04 917 0.41 - 8 月 1,607 0.23 693 0.26 40 0.03 34 0.06 840 0.38 - 未查獲

人數 47,885 22,856 2,366 801 21,861 1 資料來源:勞動部(2019),《2019 年 8 月勞動統計月報》,2019 年 9 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RB 編號 CE18097A 計畫主持人 陳呈旭 計畫名稱 高風險個案相關醫療人員短期及長期心理壓力之評估研究 審查意見

Article 40 and Article 41 of “the Regulation on Permis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Employment of Foreign Workers” required that employers shall assign supervisors and

在社福外勞部分,雖然「因料理家務而未參與勞動市場人數增 加率」、 「本國居家服務員人數增加率」、

107 Administration of the Foreign Professionals Engaging in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and the Documents Required for Foreign Professionals Engaging in Arts and Performing

Employment of Foreign Worker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shall meet the student status regulated in the Regulations on Study and Counseling Assistance in Taiwan for

In order to apply for a permit to employ Class B Foreign Worker(s), an Employer shall provide reasonable employment terms and register for such employment demands with local

Should an employer find it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 employment of the Class A Foreign Worker(s), the employer shall, within four (4) months prior to the expiration of the

the specific district plan in An-Ping historical garden " in 2005;they didn't respect residents' wishes and protect residents' benefits, destroying the 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