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弘傳者的忍辱行

第四章 忍辱行對於人間佛教推動的意涵

第一節 弘傳者的忍辱行

《法華經》表述,此經典教理,是釋尊在三世說法中,最令人難信難解。因此 經為諸佛秘要之藏,不僅不妄授與人,即使是在佛世,亦多有怨嫉,更何況是在佛 滅後呢?所謂 「人」即「忍」。因此對於弘傳《法華經》的行者,在〈法師品〉、

〈安樂行品〉中,釋尊以四安樂行來提醒,對外要遵守弘經三軌、面對三種強敵;

對內實踐四安樂行,以此忍辱修持來弘道與安身立命,如同修行者在面對修行路上 的困境,在生活中,心態上種種七情六欲、嚴酷的考驗,如何全部概括承受。

關於《法華經》教義,令人難以相信,宣說《法華經》的法師,應該如何弘經 呢?如何有願力去度化眾生?在〈法師品第十〉中,釋尊示教: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 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 四眾廣說斯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 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 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125

從上述經文中,可知釋尊殷勤懇切咐囑弘揚《法華經》的法師,在如來滅度後,

應當持有大慈悲心(入如來室)、忍辱一切,不起怨恨;包容的心(著如來衣)、

放下一切的境界;秉持一切法空無我心境(坐如來座),此三種為《法華經》的弘 經三軌,如能奉持,將能說法無畏。

124張文良,〈「大乘」觀念的嬗變與人間佛教的圓融特質〉,《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9 期,2017 年 5 月,頁141。

125(後秦)鳩摩羅什譯,〈法師品 10〉,《妙法蓮華經》卷 4,《大正藏》冊 9,頁 31。

57

一、弘經三軌

(一)入如來室

入如來室,即是有如來的大慈悲心,在〈法師品〉中,釋尊對藥王菩薩在度化 眾生,弘說《法華經》時的咐囑: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 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 四眾廣說斯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 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 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126

菩薩能給予眾生快樂也憐憫其苦痛並為其拔除煩惱,以色身三昧教化眾生。在 佛教實踐法門中,除了忍辱,所不能缺少的便是慈悲,一切萬行裡,需要有慈悲作 為導航,而慈悲也需與智慧同行,若只有慈悲而無智慧,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惡、

好壞,若有智慧而無慈悲就易於獨善其身。因此,「悲智雙運」如車之兩輪、如鳥 之雙翼,缺一不可。慈為給予眾生快樂,悲為眾生拔除其苦,慈與悲的背後,菩薩 內以忍辱,外現慈悲,累世教化,尋聲度化。

在〈譬喻品〉中火宅喻,敘述受迷惑眾生,處於現世貪欲、瞋恚、愚痴大火娑 婆世界中,以苦為樂,身心皆疲,而凡人之心如猿猴,樂著嬉戲,不覺知三界如火 宅。

因此釋尊云:「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

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127釋尊對於 眾生仍處於無明煩惱的火宅中,不忍眾生苦的大慈悲,施受了羊車、鹿車、牛車、

大白牛車,各車分別代表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及一佛乘,依眾生根機而施設不 同法門,使眾人能離火宅得解脫。

126(後秦)鳩摩羅什譯,〈法師品10〉,《妙法蓮華經》卷 4,《大正藏》冊 9,頁 31。。

127(後秦)鳩摩羅什譯,〈譬喻品 3〉,《妙法蓮華經》卷 2,《大正藏》冊 9,頁 12。

58

另在〈信解品〉中的「窮子喻」,為使窮子心相體信,長者更著麁弊垢膩之衣,

此弊垢膩之衣,即生忍、法忍之衣,喻菩薩以種種方便法門,為接引眾生,而持柔 軟忍辱心,等待眾生根器成熟來度化之。

在〈如來壽量品〉中:「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128菩薩因眾生行不行道,

需不斷秉持耐心,來滿足眾生需求,為促使眾生層次提高漸而入佛智。此行顯示釋 尊憫念眾生之柔軟心,心性柔軟成就忍辱波羅蜜,如弘法者在傳遞佛法時,因眾生 根機、層次不同,需有不同應機接引,心中柔軟才會有眾生,而這當中同時也是在 調整我們自身的心性。

(二)著如來衣

著如來衣,意為弘法者搭如來之衣,具有柔和忍辱心,畢竟在整個法華思想中,

不斷地提倡積小善成佛,主張女人、惡人皆能成佛之理念,宣說一佛乘為唯一解脫 涅槃之路,這都與當時背景下的教法背道而馳,因此,造成被誹謗的原因,也使得 弘傳者需有強勁忍辱力。

而,行持《法華經》的法師們,除了有「信」、「敬」的勇氣,及不敗之堅韌 信念,面對所有誹謗,以柔和忍辱才能跨越困境。〈法師品〉中,對於奉行菩薩道 者,釋尊便闡明忍辱之行持:

我遣化四眾,比丘比丘尼,及清信士女,供養於法師,引導諸眾生,集 之令聽法。若人欲加惡,刀杖及瓦石,則遣變化人,為之作衛護。大慈 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若說此經時,有人惡 口罵,加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於無量億 劫,為眾生說法。129

128(後秦)鳩摩羅什譯,〈如來壽量品 16〉,《妙法蓮華經》卷 5,《大正藏》冊 9,頁 44。

129(後秦)鳩摩羅什譯,〈法師品10〉,《妙法蓮華經》卷 4,《大正藏》冊 9,頁 32。

59

娑婆世間充滿各種苦難,明了世間一切本無需計較、比較,如著忍辱衣,能消 除一切內外煩惱,如同鎧甲,能遮擋一切災難、防禦外敵,認知一切真理,就能從 不得不忍耐,到坦然接受,心就不易被外境所轉。

(三)坐如來座

如來座,又為法空座,即覺悟所有存在與現象,皆是短暫因緣而產生,因緣無 自主,隨時在改變,但並不代表消極放棄,因為一切因緣隨時在改變,故,所有八 識田中的種子也會隨著因緣改變其好壞。如我們的色身無常短暫,但也需維持運作 其機能來借假修真。因此,觀看世間種種萬象因緣,能自在不著於相、不起煩惱,

如來法空座,弘傳者應當安住於柔和忍辱的蓮花寶座上。

天台智者大師對於如來座,這樣說:「慈悲覆物惠利歸己名之如室,遮彼惡、

障己醜名之為衣,安心於空方能安他,安他安己名之為座」。130慈悲乃是愛護、施 與一切眾生稱為「室」,柔和忍辱之能夠平息一切瞋心、耐他怨害煩惱,為「衣」,

了住一切法空,所有境界、因緣、萬物都能自他共安,為「座」。131佛陀弟子提婆 達多,貪求名利、神通,陷害、行刺佛陀,但是佛陀對弟子說:「如果遇到鬥爭的 時候,必須要有真正的準備,那就是智慧和忍辱,才不會畏懼對方」。132累劫以來,

優樓頻羅迦葉的陷害、戰遮女惡意中傷,佛陀所體現之忍辱般若蜜,對於世間上榮 辱毀譽所釋放的包容與智慧,為弘傳者所學習,並安住於超然、解脫自在中。

二、四安樂行

《法華經.安樂行品》中,強調《法華經》弘傳者,在弘揚及修行過程所必須 要修學的項目,即為「四安樂行」:一切法中不動,離怖畏曰安;於一切法中無受 陰,身心歡悅,故曰樂;威儀可軌,語言有則,也就是自利利他之行為,此為意指

130(後秦)鳩摩羅什譯,〈釋法師品〉,《妙法蓮華經文句》卷8,《大正藏》冊 34,頁 108。

131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日蓮正宗基金會,《衣座室之三軌》,http://bit.ly/2rdKnJU,瀏覽日期 2018.5.2。

132賴永海選編,《星雲大師講演選-禪與人生》,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年 2 月,頁 85。

60

此四種行法可令獲得安樂,也是安住忍辱之修行方法。133在〈勸持品〉中,藥王對 釋尊說:

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多 增上慢,貪利供養,增不善根,遠離解脫。雖難可教化,我等當起大忍 力,讀誦此經,持說、書寫、種種供養,不惜身命。134

此段經文,顯示法華實踐者,在修持上精進堅持不放逸。所謂「三界無安,猶 如火宅」,135在凡人內心世界中,對於欲、色、無色世界的執著與貪求,永無滿足,

心念不得一處安寧。因此,在心上下功夫,面對三界誘惑,在身、口、意、誓願上,

應持有強烈的忍辱決心。

《法華文句卷八下》也記載,菩薩於末法惡世中弘傳《法華經》時,應有四點 修為與方法:

(一)身安樂行:

為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何為菩薩行處、親近處?我們 的心要走在一條可安住道路上,心不戲亂、急促,親近善知識,於心所想、所思、

身體所行皆符合正法,常存公正之心實踐於菩薩道上。

對於菩薩親近處,在經中,釋尊對於親近處,有如下經文中的規範: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 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及伽取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親 近諸有兇戲、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背;又不親近旃陀羅、及 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 希望。……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 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

133(陳)南嶽思大禪師說,《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藏》冊46,頁 700。

134(後秦)鳩摩羅什譯,〈勸持品 13〉,《妙法蓮華經》卷 4,《大正藏》冊 9,頁 36。

135(後秦)鳩摩羅什譯,〈譬喻品 3〉,《妙法蓮華經》卷 2,《大正藏》冊 9,頁 14。

61

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

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136

上文所舉乃為弘經者要親近了知真理菩薩行者,並遠離的十種惱亂,意即為遠 離殺、盜、淫、妄四惡緣、遠離煩惱、物質欲望及壞亂法者,但若遇來者,需說法 時,則無有任何希求供養、讚歎等,需清淨心意,所想善事,才能無所障礙而自在,

為修行的戒;弘傳者不應親近會阻礙其修行心性者,而在四安樂行法中,以第一安

為修行的戒;弘傳者不應親近會阻礙其修行心性者,而在四安樂行法中,以第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