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法華經》弘傳中之忍辱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法華經》弘傳中之忍辱行"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南華大學人文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College of Humanities

Nanhua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法華經》弘傳中之忍辱行

A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Patience amidst the Propag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劉容珊(釋知成)

Long-Shan Liu (Zhi-Cheng Shih)

指導教授:釋永本

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釋覺明

助理教授

Advisor: Yung-Pen Shih,

Prof. Rank Specialist

Chue-Ming Shih,

Asst. Prof.

中華民國

107 年 6 月

June 2018

(2)
(3)

中文摘要

《妙法蓮華經》(以下簡稱《法華經》),在弘傳菩薩行的過程中,以忍辱精神作為 其背後之精髓。而大多數的著書及研究皆著重於《法華經》的菩薩行法為居多,故本研 究將以實踐面的角度切入。 《法華經》在結集的過程中,內容上調合了時代背景、出家與在家的對立觀點。在 此過程中,出現了經卷弘傳及受持上許多的質疑與艱難性,《法華經》以統一的立場, 融合南、北傳不同的觀念,實現佛陀人間平等性精神,看似為易行道的立論,如何以忍 辱行跨向不退轉與無生法忍的重要位階,實踐其背後的難行法。 釋尊滅後,《法華經》卻難以弘傳,因此在經中多品中皆有點出其忍辱的精神。從 各品中之忍辱,是 21 世紀人間佛教推動過程中,修行者最為需要的一項修鍊。在本研 究中,希望能透過《法華經》中的思想特色,結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及理念運用於現代 弘法的實踐上。 關鍵字:法華經、忍辱、常不輕、一佛乘

(4)

II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ropagating the bodhisattva cultivation, Saddharma Puṇḍarīka Sūtra (the Lotus Sutra), the spirit of patience is the spine of the effort. Most books and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bodhisattva cultivation, which is why this thesis will turn the point to the practical side.

In the process of compiling the Saddharma Puṇḍarīka Sūtra, it merges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opposing views between monastic and laity. Thus, the sutra is faced with many questioning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pagation. The Saddharma Puṇḍarīka Sūtra holds the purpose of uniting differences, such as combining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traditions, to realize the spirit of equalit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What seems like an argument for the easy way is actually a practice of difficult path through the spirit of patience, thus achieving the important state of non-regression and the state of patience of non-arising dharma.

After the parinirvana of Sakyamuni Buddha, the process of propagating the Saddharma Puṇḍarīka Sūtra is filled with obstacles, this is why in many of the chapters the spirit of pa-tience is especially noted. The spirit of papa-tience in different chapters is an especially important cultivation in the propaga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research hopes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dmapundarika Sutra with the modern lifestyle and concepts so that it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modern propagation of Buddhism.

Keywords: Saddharma Puṇḍarīka Sūtra (Lotus Sutra), patience, Sadaparibhuta, single Buddha vehicle

(5)

III

目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錄 ... 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 ... 5 第二章 《法華經》的文本 ... 11 第一節 《法華經》的時代背景 ... 11 第二節 新思想的時代困境 ... 13 第三節 《法華經》思想特色 ... 18 第三章 《法華經》之弘傳及其忍辱行 ... 35 第一節 《法華經》弘化的艱難 ... 36 第二節 經卷受持之疑難 ... 43 第三節 《法華經》中各品忍辱之體現 ... 49 第四章 忍辱行對於人間佛教推動的意涵 ... 55 第一節 弘傳者的忍辱行 ... 56 第二節 忍辱行的實踐方式 ... 64 第三節 忍辱行在當代社會的實踐意涵 ... 70 第四節 忍辱行對生命的價值 ... 80 第五章 結 論 ... 87 參考書目 ... 91

(6)

1

第一章 緒論

大乘經典中,《法華經》的思想與弘傳,不但代表大乘佛教思想核心,也影響了 中國對佛教信仰的觀念與實踐;如一佛乘、眾生皆能成佛、會三歸一等思想及觀音 信仰、藥王燒身供養、五種法師等,皆能顯現《法華經》的特質。 忍辱行,是修學菩薩道的六度波羅蜜之一,實踐對象,應該是發菩提心的菩薩, 為何會與《法華經》的弘傳有關係?乃本研究探討的動機與目的。 文獻上,本研究以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的《妙法蓮華經》七卷,為主要 依據之經典,並輔以相關文獻,探研《法華經》中弘傳的困難及殊勝功德,並試析 各品中忍辱行之精神與其意涵。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法華經》,在宗教價值及學術地位上,一直以來被公認為集大乘佛學之大成, 其主旨「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在中國漢地佛教各宗派無不受此經影響,此經也在 中國文學史上有不朽之地位,受到許多僧人及名士喜愛,胡適更讚譽《法華經》為 一部優美的文學作品。另外,經中幾品的內容也在雲岡、龍門、敦煌及麥積山這些 石窟中,可見相關的經變圖,對於佛教藝術有舉足輕重之影響。 經中菩薩思想,以觀世音菩薩對於民間信仰最為普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 的經文,發展出了如白衣觀音、送子觀音、魚籃觀音、紫竹觀音等民間故事。據分 析,《法華經》的修持法門,共有六十個項目之多,1其中在六度波羅蜜中,布施、持 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菩薩自行調伏六蔽的法門,此六種法門與戒、定、 慧三無漏學含攝,並在實踐面上以「三好、四給、五和」對治貪、瞋、癡等種種煩 惱。其中,又以忍辱波羅蜜,在《法華經》中含藏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1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第7 期,1994 年。

(7)

2 根據〈方便品〉中所載:「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2忍辱被視為能修福、修慧 的法門之一。 本研究以「忍辱」法門作為一門深入的研究,原因是「忍辱」法門,在菩薩行 裡,為大乘菩薩必需要修持的項目之一,而忍辱行的意涵是廣義的。《法華經》與一 般經典不一樣的部份,在於《法華經》作為經中之王,但經文內容簡易、平民化, 因此在教義上讓人不易接受,故產生出在弘化過程的忍辱精神。 憨山大師說:「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法華經》為初期大乘經 典,強調本經為經中之王,並清楚說明人人皆能成佛的理念。然而,在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並行時期,一乘與三乘、在家與出家,教義上分歧,也造成《法華經》中 各品不斷提出身為一位修持法華的行者,對於外在環境、個人的修持乃至是對外的 弘化,必須具足「忍辱行」的修為。 本文將藉此透過外弘、內證的部份,釐清及探討根據《法華經》在經文上,如何強 化忍辱與修持忍辱行?本研究目的依此經典弘傳的過程中,釐清以下問題: 一、《法華經》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初,對於一佛乘思想、眾生皆能成佛的主張, 面對傳統部派佛教抨擊過程,如何以忍辱的修為,在其時代背景下,採取積極行動, 面對弘傳經典的困境而不失信念?對應現今社會,在宗教弘化上的艱難與簡易修持 的疑難,如何實踐忍辱行? 二、僧伽如何學習《法華經》中菩薩累劫弘法時,從忍辱力的展現,進而提升 內心的力量?如何在面對困境時,將忍辱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三、在面臨社會的各種挑戰,提供針對忍辱行對於當代社會意義及實踐的方法。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法華經》為大乘菩薩道的精神,其思想運用於各種菩薩行的實踐,引導聲聞、 2(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 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8。

(8)

3 緣覺二乘人,乃至是出家或在家的修道者,在弘法的過程中,除了發菩提心 、大慈 悲心、自利利他的大願之外,在眾生成就佛道的同時,忍辱行亦是此經在弘傳過程 中代表精神之一。從經典義理思想上及佛教各時代背景中,探討忍辱行所要代表的 意涵。故以此內容重點,作為收集文獻的範疇,並希望應用相關研究法,分析及探 討各篇章之思想。 本研究方法主要以歷史研究、文獻分析、詮釋學為主,參照學者們的研究成果, 並做為本文的徵引之用。 一、歷史研究法 依循歷史的脈胳,蒐集及閱讀,從印度時期,佛教傳入至中國佛教的書籍,了 解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興起、演變,並從《法華經》成立之時代及思想特色上, 探討在當時代背景下,所興起的教派,為何《法華經》必須以忍辱行的精神意涵來 弘傳,將在各章節中做探討。 二、文獻學研究 客觀理解佛教思想,文獻的研究為之必要,其方法可解明佛教的思想目的。3本 研究依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作為主要依據的版本,其研究價值建立於經 典文獻及義理思想上,過程中深入理解核心思想、梳理經典經文,並參照學者著書 及研究成果作一互文參照,並在各章節中解明《法華經》為何在大乘佛典經中,被 奉為經中之王。 三、詮釋學研究 「詮釋」為人文科學的輔助學科,是一門關於傳達、翻譯、解釋和闡明的學問 與技術,旨在為文本提供一種理解與解釋的工具。4本研究將站在一個弘法者的角度 3 許明銀譯,平川彰,《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 年 5 月,頁 43。 4 潘德榮,《詮釋學概論》,https://goo.gl/LFWHWC,瀏覽日期 2017.3.10。

(9)

4 上,對於《法華經》各品進行經文的解讀及詮釋,如何運用菩薩忍辱行的精神,面 對新時代弘法上的困境與問題,並深入探研經中各品佛法的意涵及精神,以外弘內 化的解行並重,進而對其經義解明。 四、論文架構 本研究將分為五章,作為論述重點: 第一章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法華經》的成立背景,何以弘揚此 經需以「忍辱」來成就,何以在末法中,讀、誦、書、寫、受持此經有如此大的困 難性。為本研究想進行深入探究之處,以此說明研究目的為何。 並透過歷史研究方法、文獻學方法、詮釋學方法,此三種研究方式,分析其成 立此經背景下之社會文化狀況,深入解析連接各品中所蘊涵之忍辱。另以文獻部份, 包含經文原典、現代著作、學者專書、期刊論文為主作為探討,以佛教歷史背景、 文獻、思想為研究方法。在結構綱要方面,內容、論述、章節上,做簡要說明,預 估主題的研究方向及各章節大意。 第二章為《法華經》文本管窺,作一概要性梳理,對於部派佛教與初期大乘佛 教並行環境中,《法華經》在其時代下所代表的意涵,及其歷史背景下所產生出的困 境。 延伸說明形成整部經典最重要的思想特色,從大乘興起原因,及初期大乘經典 與《法華經》思想體係的相關連,歸納出四點:一佛乘理念、眾生皆能成佛的觀點、 對佛法堅定不疑的信念、圓滿無上菩薩道思想。從三乘歸一理念,闡述大乘佛教中, 何以如惡人提婆達多、龍女、小兒皆能成佛之疑點,牽引出「信」的思想,及弘傳 《法華經》法師對法堅定信念到整個菩薩道的思想脈絡。 第三章包含了本研究重要內容,對於弘傳者忍辱行精神、弘化艱難的部份,提 出釋尊對此部份的看法,並以常不輕菩薩為例。另從經卷受持的疑難,剖析經卷受 持疑難與殊勝處,到弘傳者應如何依經中法義,在遇到境界、苦難上升起信力,如 何依釋尊囑咐來行持忍辱法門,並拾取各品內容中,佛陀對於忍辱宣說的經文義理,

(10)

5 說明一位菩薩行者,行持忍辱法門之態度。 第四章則針對忍辱行對於人間佛教的推動及當代社會意義之實踐、影響及重要 性,縱觀當前時代背景,進而研究弘傳者對於內在修惟的忍辱精神,及對忍辱行的 看法與修持法門,主要探討弘化上忍辱之實踐,並論述對於現今社會態勢,從個人 自身出發到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修行人對忍辱的價值定義、自利利他之修持方 向等。 第五章則為本研究的結論,依據前四章的探研及論述,回應本研究之目的,並 說明本研究之結果。 以上為本研究組織上的梗概。

第三節 文獻探討

本研究藉探討忍辱行的思想與實踐,深入理解《法華經》弘傳過程的重要性及 必然性。並以學者的相關著作及研究成果作參考,來詮釋一個弘傳者,如何安住於 忍辱上的菩薩行,《法華經》的文獻探討非常多,針對此篇論文,相關性的文獻爬梳, 本研究列出10 篇文獻著作與所要探討的思想特色相關,以及以不同角度來看的忍辱 行為的著作共9 篇,由此作一交互參照。如下: 一、《法華經》的相關研究 1. 太虛大師:《法華經教釋》, 1979年。 太虛大師以唯識的觀點切入,對於《法華經》中,佛陀以「五乘一乘孰為權實」, 乃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乃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證入佛之知見,為權實一 乘法,無二亦無三,強調「佛性有無熟為權實」。代表一切有情眾生,皆有本自具足 的佛性,皆能成佛,破除晉宋之際所認為的闡提無法成佛說。 太虛大師以唯識觀點,對法華經提出了一些看法,這些看法屬於比較思想面的 部份,與法華經的思想層面相關,但缺少實踐面的論述。

(11)

6 2.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法華思想》,1987年。 平川彰與日本學者們,在此書中,對經中的思想做深研探究,針對《法華經》 從原始部派佛教開展到大乘佛教興起後,從《法華經》的位置,揭櫫「法華經的成 立史」,並對「法華經的佛陀觀」做廣泛的考查,進而討論對於「法華經的宗教性實 踐」,對一位法華經行者的本質為何?「一佛乘的思想」則是針對《法華經》前半部 的思想揭示經中所強調一佛乘的特色。 釋尊觀機逗教以「授記與譬喻」作最好的闡述, 針對《法華思想》一書的梗概, 以經論的立場為指南作為論討,又為中國的《法華經》研究,加以深入及鑽探,延 伸出「天臺智顗的法華經觀」,作為《法華經》之重要教理。對於思想的部份從經典 的成立背景到宗教性之實踐面,此著作提供本研究更深入的思考方向。 3. 河村孝照:《法華經概說》, 1989年。 此書以《法華經》成立史考為書,分類為偈頌與長行兩部份,將佛法的真髓, 依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來介紹整部《法華經》的結構。經過河村孝照詳細的列出 各品之生起、梗概、各品譬喻故事的意涵,以及名相要點解釋等,使其了然明白各 品內容重點,並將書文的偈頌與長行做分類參考,可為《法華經》辭典。 此著作針對於經中各品的源起、題名及內文做相關的解釋,著重於經文上的文 獻,對於實踐面上所談論並不多,但佛學義理上對本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4. 中村瑞隆:《真實之道-法華經》,台北:大展出版社有公司,1992年。 本文從佛陀覺悟生死入道的因緣中,依整個原始部派佛教的成立史作敘述,與 大乘佛教興起的因緣,在《真實之道-法華經》一書中,指出《法華經》在日本的法 脈傳承背景、信仰中心,陳述各品中,實踐人間菩薩道的精神,乃至對大、小乘佛 教方面文化之影響。然,諸法真理實相與生命、生死息息相關,為引導眾生入佛之 智慧的七譬喻,是為顯發眾生自心佛性的真如,進而在人間實踐真實之道的菩薩行。 而此著作在菩薩行實踐方面的整體意涵,為本研究提供了全面性的了解。 5. 聖嚴法師:《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1994 年 。 聖嚴法師所闡述,以佛陀為度化眾生,觀機逗教,開展出各種方便,如:受持、

(12)

7 讀誦、書寫、為他人說,乃至供養等。這些菩薩行皆建立在戒、定、慧三學的基礎 上,不同修行法門,符合了不同根器眾生的需要,顯示出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而在《法華經》中,還有許多菩薩的修行方式,只是在本篇論文裡,忽略了相 關的六度實踐,對於法華經弘揚過程中,菩薩要修的忍辱行,為此世代必備素質之 一。 6. 增谷文雄:《根本佛教與大乘佛教》,1996 年。 作者認為初期佛教與大乘佛教,呈現尖銳的對立,處在同一宗教信仰中,佛教 是從基層往深層的延伸,並站在高層次角度廣泛的思惟,從根本佛教及大乘佛教的 關係與歷史源流,來揭櫫佛教的全面性。 7. 李幸玲:《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的詮釋觀點》,2008年。 本文以梁.法雲的觀點,及世親《法華論》漢譯前,中國對《法華經》理解情 形,歸納法雲對《法華經》的詮釋,深入分析經典,其中〈提婆達多品〉對《法華 經》核心思想的影響,在一佛乘的根本原則下,回應於初期佛教一闡提不能成佛的 執觀。 《法華經》中〈提婆達多品〉所證明,即極惡罪人、女人(龍女)也能成佛, 大小二乘皆為佛陀教法,因根機不同,佛陀視而觀機逗教,也表明佛法本無高下、 大小之分。在〈信解品〉中的窮子喻釋尊將窮子喻為聲聞、二乘人,經釋尊教化, 最後得入大乘,為修持佛法的最終目的。 8. 黃國清:《《法華經.方便品》的當代詮釋—兼論佛教內部對話的課題》, 2008 年。 本文對於《法華經》全文思想,以會三乘歸於一乘,聲聞、緣覺達到解脫阿羅 漢目的為主,終而覺悟後,發出自覺覺他的精神,通向度化眾生的菩薩思想,與佛 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生於世,最後通達為一佛乘。在現代佛教界,雖也有南、北傳之 分,但如作者所言:「聲聞佛法助於《法華經》佛乘實踐深度的維持;《法華經》助 於聲聞佛法心靈廣度的擴充」。部派與大乘佛教的立場雖總有對立,但其能相扶相 成,為佛教平等觀帶來新的意義。

(13)

8 9. 鎌田茂雄:《天台思想入門》, 2014 年。 作者以聲聞乘的七賢中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煖法、頂法、忍法、世 第一法,說明原始部派的修行次第,先以五個觀法令錯誤的心念停止後,開始個別 觀察事物的真相,進而觀察一切,確立佛教觀後,以煖法逐漸地步上真理之燈的位 階,爾後在修行的進退之間,瞭解四諦的教法,才能步入七賢最後的階段,世第一 法。從文中看修行的每一步,所遇到的貪愛、瞋恨、愚癡、苦樂等等,最後終究需 要以忍辱來作為修行的繩墨,以進入世第一法位也就是見道開悟。 此著作雖可以作為針對忍辱思想部份作參考,但缺少以《法華經》背景下所要 探討的忍辱行部份,因此,本研究以此為出發點來分析,將《法華經》背後之忍辱 思想作為主軸,加強本研究之論點。 10.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14》,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 星雲大師對於《法華經》的思想內容,敘述釋尊從度眾的方便法門中,體現各 種菩薩道的思想,砌入於現今「人間佛教」的精神。從內心思想進而影響外在行為, 藉內外的提昇,在實踐菩薩道中,使《法華經》成為最佳思想詮釋的經典。 二、與忍辱相關之研究著作: 1. 昭慧:《「忍辱」新詮》, 1993 年。 作者一開頭即闡明佛教徒的忍辱觀與一般外在形式上忍辱的不同,佛教徒在面 對社會人士給予種種不平等的標籤,亦或對於情緒上憤怒、嗔恨的舒解,提出關鍵 要點。即佛教徒因修持忍辱,而有不同層次的行為,面對情境時,要先能夠支配自 己的情緒;其次,在不傷人不傷己的情況下,將情緒圓滿、傷害降到最低,學習不 比較、不計較的心態,達到「三輪體空」的最高層次,是修行者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2.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 1995年。 慧嶽法師指出慧思大師所理解的「大乘頓覺」,是《法華經.安樂行義》中的法 門。末世惡法時期,慧思大師面對修學與弘法的過程中,遭到種種嫉妒、破壞,大 師以眾生忍、法忍與法界神通忍(大忍)作自身的實踐,並以〈安樂行品〉中之四

(14)

9 安樂行,做為弘傳經典及實踐菩薩行最主要的內容。 天台教學史,是整個天台宗在發展過程,透過思想敘述整個理論架構與觀行, 是從智者大師的角度來說,雖然依藉《法華經》,可是主要偏重天台宗歷代祖師思想 上的著作。 3. 張以力:〈淺說佛教忍辱的意義〉,1995 年。 釋尊在累劫修道過程中,以修忍辱法門為主,從《金剛經》中舉列,佛陀於過 去劫為忍辱仙人,不管在任何情境下的屈辱,都可以坦然面對接受,不起心動念, 此是無生法忍的最高境界,能真正長養出內心的慈悲與廣濶之胸懷。 4. 高銘:〈世俗的忍辱觀與佛教的忍辱觀〉, 1996 年。 此篇指出世俗的忍辱,在中國文化中,為品德及行為的規範,所追求目標大都 以有求為主要目的,如:寒窗苦讀為求功名、越王勾踐為國家復仇等。而佛門中的 忍辱法門,則以內自修證為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為大無愛,以覺悟人生真理,追 求圓滿的菩薩道為主。兩者的相似之處,卻存在根本性的區別,但此兩種方式皆能 使我們趨向完善人格的重要品德修養。 5. 鄭惠昭:〈《大智度論》羼提(忍辱)波羅蜜之研究〉, 2009 年。 此研究分析初期大乘佛教,及各經典中的忍辱般若蜜,對於部派佛教與大乘佛 教的忍辱般羅蜜實踐修行法,作詳盡敘述與對比,並進一步對生忍、法忍做一全面 深入的意義探究與實踐法門的闡述,結合慈悲與空觀的關係,運用在社會上的實踐。 6. 星雲大師、單國璽、嚴長壽、翁詩傑:《以忍為力》, 2012 年。 星雲大師從社會現象到個人生活中,探討「忍」的力量,提升內心智慧、增加 道德勇氣、自我寬容的慈悲心,淬練出生存力量,及厚實自身的智慧,並運用在面 對各種人事情境之下,如何化解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對自我內心的貪、嗔、癡的成 見,如何接受、擔當並化解。不管是對中國文化亦或宗教信仰下,「忍」對於個人行 事、社會健全亦或國家和平富強,皆是為重要的因素。 7. 菅野博史:《釋尊的中心思想與《法華經》的特色》, 2013 年。 本書透過釋尊的成道、初轉法輪、涅槃發展出《法華經》中的教義特色,以一

(15)

10 乘思想貫穿四諦與十二因緣法中的緣起。針對慧思大師對於末法危機意識的關注, 以四安樂行提出了忍辱思想,主張通往佛道者,需要實踐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並結合「法華三昧」, 闡明「忍辱」的層次,以三忍即眾生忍、法忍、大忍三種忍, 來說明其忍辱思想意義。 此篇是針對慧思內容思想作一分析,雖與《法華經》的忍辱思想有相關,但並 不是直接針對法華經的忍辱行作探討。 8. 曾堯民:《中古時期關於常不輕菩薩行的主張與實踐》,2013 年。 研究者提出對於常不輕菩薩的行為,以鳩摩羅什大師譯《法華經》及竺法護所 譯的《正法華經》兩部經文中,說明常不輕菩薩為何行禮拜的行為,從中延生出眾 生皆有佛性的觀點。此意涵背後也顯發出,常不輕行,對於所有人等皆不起輕慢之 心,一切堪忍,行忍辱行。此著作也指出常不輕菩薩禮拜背後的行為意涵,並非無 理由的禮拜,故釐清本研究在此品上的一些盲點。 9. 菅野博史:《慧思的忍辱思想-以《法華經安樂行義》為中心》,2014 年。 文中以慧思大師忍辱思想形成的原因,由於他對末法時代抱有強烈的危機感, 也因自身的修行充滿了險惡,因此以〈安樂行品〉中第一菩薩行處,「住忍辱地」對 眾生忍、法忍、大忍進行了說明,發展出獨特的忍辱思想。 綜合上述,俾使本研究更能深入一步探討關於《法華經》背後所意涵之忍辱實 踐。不論是宗教實踐上的忍辱,亦或是世間普遍所認知的忍辱,生活中的修行、做 人處事準則,大多需依憑著「忍辱」,如在《法華經.化城喻品》中,釋尊告諸比丘: 「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此義涵為釋尊在這堪忍的 國土中,忍受各種內外苦難,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5(後秦)鳩摩羅什譯,〈化城喻品7〉,《妙法蓮華經》卷 3,《大正藏》冊 9,頁 25。

(16)

11

第二章 《法華經》的文本

現存經典並非佛陀一代說法的筆錄,而是佛弟子於釋尊滅後,次第結集所成。 大乘佛教經典以原始教典為基礎,與各時代的文化、思想結合後,次第發展而成。 作為初期大乘經典的《法華經》,也是如此。 《法華經》成立於西元一世紀初期至二世紀時期的印度,其思想形成,與當時 時代文化、社會、思想的衝擊,彼此之「受容」影響,亦是重要之因素。對於現存 的漢譯法華經本共有三種,其中鳩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八品,流傳 最為廣泛,為目前一般所誦持,另有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最為 詳密,以及闍那崛多與達磨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 《法華經》是釋尊晚年於王舍城靈鷲山所說法,此經典經次第結集後,在部派 佛教與大乘佛教並行時期的背景下,經中各品的內容、思想,乃至弘傳,也深受影 響。因此,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方向為在大乘初期的歷史背景條件下,所形成《法華 經》的重要思想。

第一節 《法華經》的時代背景

在釋尊滅後百年,和合的僧團,因其性格及對戒律看法上的差異,各部派開始 發展出自己的教學說明,形成了保守的上座部和革新的大眾部,此意味著僧團的分 裂,形成了二十餘部派的部派佛教。在此時期,出家僧團注重於教理上的精細解析, 因而遠離了釋尊的人間本懷,然而在在家信眾心中,釋尊的精神從沒有離開過。 爾後,大乘思想所組成的信奉者,出現了抗衡出家教團的經典,為初期大乘經 典,當時的大乘教團開始對部派產生了輕蔑,並貶抑稱對方為小乘,也稱之為聲聞 乘,視只求深研經藏、自我解脫得涅槃的出家教團為小乘,認為部派佛教並沒有達 到佛陀度眾的本懷,並在當時因部派佛教的出家眾多著重專研於經藏中,對於佛法

(17)

12 的實踐面,較為缺乏,而當時所興起的佛塔信仰,大多由在家信眾所守護著,開始 造成出家眾與在家眾間的疏離。 因此,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上,在大乘經典方面,如《維摩詰經》對於小乘者 提出嚴厲的非難,認為聲聞乘沒有成佛之期,抱持聲聞、緣覺二乘無法成佛的觀念, 稱其為「敗種的二乘」。在當時,《維摩詰經》也成了在家信眾所奉仰,破斥二乘的 圭臬。 而大乘經中的批判,引起了部份部派佛教認為釋尊滅後,所結集出的大乘經, 並非釋尊親口所宣,因此嚴厲批判反擊,以「大乘非佛說」的立場來抨擊大乘的興 起。6而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在龍樹菩薩的《中論》、《大智度論》等著作中,以及《大 泥洹經》、《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等諸經皆列舉本經經名,並援引經中文義, 也因此証明《法華經》的出現比上述的經論都還來的早些。 雖現今的佛教已不再分為大、小乘之說,因小乘含有貶抑的意思,其實也違反 了釋尊的平等思想。而在笈多王朝時期,一些小乘信奉者居住於印度西南方,也因 此將小乘佛教傳入現今的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國家,故稱為南傳佛教。而大乘 佛教則從東面傳入中國後開枝散葉,稱為北傳佛教。 然而在當時大、小乘對峙時代裡,堅守並宣揚釋尊思想者,雖也認為二乘者只 求自身解脫,永遠不能成佛,遠離釋尊平等、人人都能成佛的精神,但在修行的過 程中也產生了對此想法的反省,於是立於釋尊原點上,回歸到以救度一切眾生為目 的,故促使《法華經》的產生。以平等、和平、慈悲為主的《法華經》,在內容上融 合了大、小乘的矛盾,建立一佛乘思想。7 《法華經》在本門的部份,佛陀視二乘者為根機未熟者,予以方便善巧授記, 出家教團的二乘皆能成佛;到了迹門的部份,則對在家教團為主的菩薩,強調受持 《法華經》的功德。此經以融合的立場,消弭出家、在家間的矛盾分歧,顯現佛陀 6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https://goo.gl/Z94GM1,瀏覽日期 2017.7.24。 7永本法師,〈《法華經》的特色、價值與文獻應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 期,2016 年 7 月, 頁73。

(18)

13 人間平等精神,拓展緣起中道的思想,並開顯出「方便即真實」的意涵,由此可見, 《法華經》對佛教影響極其深遠。 其中,〈提婆達多品〉為此經最後增篇成立,強調如惡人者提婆達多,因傳授《法 華經》予修行中的釋尊,以此功德最終授記成佛。藉以除了提出一佛乘的觀點,在 經中也展示了惡人成佛、小善成佛、女人成佛的立場,以此開啟了「回小向大」的 嶄新學說,對於當時的文化背景下,奠定了佛教思想史上重要的位置。

第二節 新思想的時代困境

《法華經》的出現,為初期大乘佛教興起之新時代,對於《法華經》教義上產 生,與當時大乘思想相呼應,但卻與同時期部派佛教修道觀,有極大不同與衝擊; 故從大乘學說的歷史根源、及其他大乘經典不同主張,作一略述。 一、大乘興起的原因 乘,即交通工具之意,意指將眾生從煩惱的此岸載至覺悟的彼岸。在釋尊滅後 一段時間,大乘佛教興起,因而有了大乘、小乘名詞之對立出現,也是大乘佛教徒 對於原始部派佛教之貶稱,站在部派佛教立場,認為大乘並非佛教。但從思想史之 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 大乘興起原因,主要來自對根本佛教精神回歸,以及大乘教義的產生,而形成 初期大乘經典。促成興起的主因,乃是般若思想,般若思想導源是源於大眾部「世 出世法悉是假名,故言一切法無有實體。」8之因緣生法基礎。而大乘興起原由,據 南傳《論事》中記載:大眾部所主張「空性含於行蘊」,乃為緣起空性教理。初期 大乘經典,便是以整理上座系教學而出現。同時,「心性本淨說」或「種子說」等 大眾部教義也入於大乘教義中。9 8印順,〈第十章 般若波羅蜜法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 年 3 月,頁633。 9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 http://t.cn/REgej3R,瀏覽日期 2018.3.9。

(19)

14 大乘佛教將部派及原始佛教,重新轉化其保守且僵化的思想,回歸到佛陀本懷。 站在高度立場的大乘佛教者,貶低部派佛教為小乘之說。同樣,部派佛教也以正統 根本佛教立場,對新起的大乘佛教,提出大乘非佛說、大乘是魔說的口號。直到無 著菩薩,以《大乘莊嚴經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三部論著,竭力發 揚「大乘是佛說」觀點,與《法華經》的出現,以三乘歸一揉和了大小乘之對立, 並使大乘思想地位更加提高。10 由此,大乘佛教站在「合」的立場,為復元於根本佛教之基本精神。部派佛教 教理固定化的解釋及其教團的形式化,使人反省部派佛教,違背佛教根本精神的各 種問題,為回歸佛陀本懷精神,即是興起大乘佛教直接原因之一。 二、初期大乘經典 初期大乘佛學的時間為西元50 年至 400 年間,處於案達羅王朝中期至笈多王朝 初期。但在案達羅王朝、笈多王朝期間,以復興婆羅門教為主,皆不支持佛教,迫 使往下層發展,故學說中也反應了這些階層的思想意識。11 大乘佛教主要著重利益於大眾的行為,而原始部派則著重自身解脫。因此,在 大乘及原始部派有以下不同區別: 表3-1 原始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之差異性

差異性

原始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根本信仰 唯一的佛為釋迦牟尼佛 窮未來際的過去、現在、未來 及十方界中有無量無數的佛 修學方法的 內容12 1.修「三學」、「八正道」為主。 2.從戒律的守持、修習禪定中獲 得智慧。 1.依「三學」、「八正道」。 2.修習「六度」。 3.利用「四攝」方便法。 4.行持菩薩行。 10同上註。 11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大乘佛教》。 12水野弘元,〈修行道—三學〉,《原始佛教的特質》,http://t.cn/RdSofb2,瀏覽日期 2018.4.7。

(20)

15 修行方式的 次第13 以出家眾為核心,具「修行解脫 的優先性」,形成「僧尊俗卑」 的倫理模式。 出家、在家皆可修持菩薩行 教義學說14 說一切有部主張:「我空法有」,否定個人的主觀精神,但不完全 否定客觀世界。 1.主張「人法兩空」,否定人 的主觀精神、客觀事物的存 在,認為一切法皆由因緣和 合而成。 2.「性空幻有」,是大乘思想 的重要體現。 終極目標15 1.重視個人的解脫。 2.以「四向四果」為修行的次第。 3.追求證得阿羅漢果為最高修道 階位。 1.以眾生成佛、建立佛國凈土 為宗旨。 2.以「饒益有情」為修行的正 覺之道 。 (資料來源:見註13、14、15、16。) 審閱初期大乘經典,日本學者木村泰賢以兩種方法來分辨: (一)以龍樹菩薩經典引用考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引用的大乘經 典最多,其內容所引用者,必在龍樹菩薩前就已成立的經典。 (二)中國譯經史上考查:以龍樹菩薩時期為止,在中國所譯大乘經典中,可 視為初期大乘經典。如東漢桓帝年間支婁迦讖、東漢獻帝年間的吳支謙、康僧會、 竺法護,這些譯經僧侶皆被認為是龍樹菩薩之前或是同時期的人,他們所譯的經典, 必也是龍樹菩薩之前已存在。16 佛教的種種理論中,在解脫觀點上以成佛為最高的修行目標,並以「諸法性空」 及「六度」為主的經典,構成大乘佛典的重要理論, 列舉以下幾部初期大乘重要的 經典。 1.《般若經》 「空」為般若的主要思想,般若譯為終極智慧,從空性中了悟宇宙人生各種存 有真相,空也為一種正見,此正見、智慧可證入空性,若能證入空性必是依智慧而 13聖凱法師,〈印度佛教僧俗關係的基本模式〉,http://t.cn/RdSG0jg,瀏覽日期 2018.4.7。 14元弼聖,〈從佛教的語言思想發展看僧肇之假名觀〉,《中華佛學研究》,第2 期,1998 年,頁 299- 311。 15同註13。 16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 http://t.cn/RnVvi3z,瀏覽日期 2018.4.7。

(21)

16 得。般若的空觀思想,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觀點,而是以無所得,不受我執、我欲所 束縛的觀念,達到無罣礙自由之心境,其根本精神,即為真空妙有。17 2.《華嚴經》 《華嚴經》以《般若經》中,「空」的思想基礎下,因緣合聚而成了「有」, 繼而延生出淨心緣起,從而開展出方正廣大的世界觀,因而,也有了以「方廣」來 代表大乘的代名詞。根據《華嚴經傳記》卷一記載,龍樹菩薩在龍宮見到的《華嚴 經》有上、中、下三卷。漢譯六十《華嚴經》是在東晉年間所譯出、實叉難陀所譯 的八十《華嚴經》及般若所譯的四十《華嚴經》。 而龍樹在造《大智度論》時,引用《華嚴經》,證實在當時已經有了《十地經》 及〈入法界品〉,並於龍樹之前就已在印度流通過。而〈入法界品〉為《華嚴經》 之精要,也為全經綱要。 《十地經》為地論宗所依經典,也是華嚴宗成立之基石。說明菩薩修行十地的 階次,為歡喜、離垢、發光、焰慧、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十個聖 階。此十地思想,在《大品般若經》中,提到般若菩薩道十地的行法意涵與行法之 處。 〈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依文殊菩薩指示南行參拜善知識,參訪五十三位善 知識,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修學。由信入解,由解而行,由行得 證,完成學佛的四大階程。18 華嚴提出「三界所有,唯是一心」。19因唯心論的論調,依十二因緣之緣起觀立 場,以清淨心著眼,提出「十二有支,皆依一心」20,佛陀在菩提樹下自修自證的緣 起真理,以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依妄心 而產生了「此有故彼有」,佛陀的如實觀照,此十二「有」為無常幻化為空的理論, 17演培法師譯,木村泰賢著,《諦觀全集》,新加坡:靈峯般若講堂印行,1978 年,頁 182-183。 18高振農釋譯,《華嚴經》,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 3 月,頁 12、頁 368-371。 19(唐) 實叉難陀譯,〈十地品 2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7,大正藏冊 10,頁 194。 20(唐) 實叉難陀譯,〈十地品 2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7,大正藏冊 10,頁 194。

(22)

17 形成般若的妄心緣起觀。透過「空」,站在妙有的立場看緣起,則形成淨心緣起的 觀點。21 原始佛教以自我完善及解脫為宗旨,而無暇顧及事物與本質間的探索,因此, 從《般若經》到《華嚴經》中,以般若的空觀到善財童子具體的五十三參,來實踐 菩薩修學,以大開顯現「清淨心」的「妙有」。 3.《維摩詰經》 本經建立於般若思想的基礎上,消極談論「空」,而積極肯定「有」,具體地表 現出佛菩薩形象及大乘佛教的精神,與原始佛教中自我解脫、遠離世間的觀點對立, 也因此,在《維摩詰經》中嚴厲喝斥小乘為「焦芽敗種」。 《維摩詰經》承接了《華嚴經》的思想,以法身示現,使佛法走入現實人生, 主張「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22、「菩薩行於非道,是為 通達佛道」。23 華嚴思想是將成佛的修行方法,投向實際的人生,而此思想與小乘的隱閉離俗 的目對立。因此,《維摩經》主張「不捨道法而行凡夫之行,不斷煩惱而入於涅槃 之境」,以直心、深心、菩提心為道場,認為世間出世間不二,佛道應「隨所化眾 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24 而小乘的修行生活,偏重於解脫自利、自修自證的方式,因此到了部派佛教末 期,便與世間大眾生活有了距離,《維摩經》的出現,以濃厚人間性提升出佛教的 新氣象,經中維摩詰居士,雖為在家居士身處娑婆世界,但超越凡塵,以在家菩薩 的形象,不執外相在各種場合現身說法,提振了在家信眾的信心。經中〈不可思議 品〉敘述維摩詰居士與佛弟子富樓那及舍利弗的智慧譬喻問答,反應出聲聞羅漢智 慧不及菩薩見解層次上的寬廣。 4.《妙法蓮華經》 21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http://t.cn/RnflC9a,瀏覽日期 2018.3.20。 22(後秦)鳩摩羅什譯,〈佛國品 1〉,《維摩詰所說經》卷 1,《大正藏》冊 14,頁 538。 23(後秦)鳩摩羅什譯,〈佛道品 8〉,《維摩詰所說經》卷 2,《大正藏》冊 14,頁 475。 24(唐)澄觀述,〈世界成就品 4〉,《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26,《大正藏》冊 36,頁 195。

(23)

18 上述《華嚴經》及《維摩經》以站在大乘的立場,直指貶斥聲聞、緣覺二乘, 造成大小乘緊張對立,《法華經》因而起而做調解,使聲聞、緣覺者發起大乘之意, 令三乘漸歸於一乘理念,直暢佛陀本懷,使所有眾生,乃至畜生道的龍女,甚至惡 人提婆達多,也能成佛。因此,《法華經》在大乘教中雖同為大乘經典,但包容二 乘的方面,與其它大乘有分別,也是本經被視為諸經之王的原由。 《法華經》、《維摩經》對小乘的看法,此兩部經典採取中道正觀的方法。《法 華經》雖然認為小乘是出於佛說,但以為是佛權宜之說。所以稱小乘為「譬喻化城」, 大乘才是究竟。其主要在「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使三乘統一起來。《維摩 經》中心思想則是「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從破小的看法上建立自己觀點。 因此,法華是「立」的多些,維摩則是「破」的多些。 由上述中,在這些早期的大乘經典中,以強調人人皆可成佛理念,則是《法華 經》處於大小乘思想交絡下,與其他大乘經典不同之處,此經對聲聞道與辟支佛道 皆持尊重、肯定的態度。 換句話說,學佛的過程必定會歷經,陷入小乘的法喜狀態,而佛法根本精神應 該是示教利喜。學佛的過程中,會先歷經二乘聲聞喜樂境界,而佛法應是在大乘理 想下實踐,釋尊成道後,包容接引所有人等,從王宮貴冑到販夫走卒,從外道教徒 到淫女賤民,皆不捨一眾生。這也是釋尊宣說眾生皆能成佛的理念,為釋尊最後在 世八年間,最終向世人宣說《法華經》的意義,以融合了大小乘的教義,闡釋佛法 的平等包容性。

第三節 《法華經》思想特色

以《法華經》成立的時代背景下,探討在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中所延伸出不同 的教理思想與理念。此經典的出現在於印度特殊社會下所產生,當時印度社會的風 氣是否類似現今的社會,背後是否隱藏著道德漸失的危機?故,經中種種譬喻,釋 尊皆已以方便智慧之法來引導眾生。《法華經》思想,學者研究角度是多元的,從本

(24)

19 門、迹門探討、從開會思想探討,或從成立史的先後次序作研究等。 本門,乃是佛陀內證的法身智慧;迹門,則是佛陀示現人間種種度眾事迹。所 謂的開會思想,為開三顯一、會三歸一,也就是開聲聞、緣覺、菩薩的二乘法門, 來顯示一佛乘的思想。會三歸一,即是佛陀開示三乘法門,引導三乘人能進入佛法 境地。三乘人已入門並獲證小乘涅槃境界,更重要是引導能入佛的究竟解脫境界, 因此要會三乘回歸一佛乘的歸所。 乃至《法華經》中的菩薩道思想,更與其他大乘經典不同。《法華經》強調一佛 乘的思想,主張眾生皆能成佛,如何開權顯實,引領眾生悟入佛之知見,為《法華 經》之宗旨。為了強調《法華經》的功德殊勝,《法華經》中菩薩行持,是以「經卷」 為中心的弘經實踐,特別強調對《法華經》的信力,不分在家、出家一切人等,都 是能成就佛道的菩薩。本章節將從一佛乘思想、菩薩道思想來作分析探討。 一、一佛乘的思想 初期大乘經典中,如《維摩詰經》等其所提出的大乘立場,在救濟被貶稱為「敗 種永滅」二乘之背景思想下興起,雖不承認二乘為真實,卻又承認彼等存在的思想; 以《法華經》的精神理念來說,聲聞、緣覺都只是佛陀方便說法,最終皆要邁向一 佛乘的成佛之道,這也是佛陀「無二亦無三」方便法門之示現。如〈方便品〉所述: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 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25 上述引文之意,對於諸佛如來為眾生說法,皆是為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法華經》中所提倡聲聞、緣覺皆能成佛、供養佛塔也能成佛,主張受持經典便可 以成佛等,皆是「三乘歸一」的方便,此為表述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及成佛不難的思 想,但是這與當時部派並行的聲聞乘思想情境相違背,因此,《法華經》二十八品中, 25(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 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7。

(25)

20 釋尊以七個譬喻故事開啟「回小向大」的門徑,含括「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 理念,以成佛為最終目標。因此釋尊在〈方便品〉如此述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 何而可度?爾時 諸梵王,……請我轉法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 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26 對於經典內所說的「佛乘」,就是釋尊所指微妙第一智慧。佛出於世間,是為了 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因眾生根器愚鈍,對貪、瞋、癡、愛、樂欣喜,而不能 信受正法,於是釋尊以方便法先說三乘。 以「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為核心的《法華經》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連惡人、畜生道的龍女,也能成佛外,更將聲緣、緣覺的二乘,納入其中。 在大乘佛法中也提出聲聞、緣覺、菩薩修行次第在邁向成佛之道。聲聞、緣覺 名為「二乘」或稱「小乘」,以個人得涅槃法樂為目的,但《法華經》所提出的一佛 乘則是「一切眾生皆當作佛」,27這是大乘菩薩,最終極的理想,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釋尊以眾生根機,隨類個別說法,從「會三歸一」到「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 基礎底下,又提出了「小善成佛」的方便法門, 依「信」為依靠,精進為前行動力, 而獲善根,〈法師品〉 中:「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8如是聞經一偈一句,便可通達佛果,又如貧女一燈29 佛,雖為小善之舉,但以大善之心得成佛之法。 (一)會三歸一 會三歸一,即開三乘之方便,將聲聞和緣覺乘歸入於一乘之真實。天台宗謂在 《法華經》之前的經典,對於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是對於未成熟的根機者來 26(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 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9。 27(宋)慧觀,《法華宗要》卷1,《大正藏》冊 34,頁 875。 28(後秦)鳩摩羅什譯,〈法師品10〉,《妙法蓮華經》卷 4,《大正藏》冊 9,頁 9。 29(元魏)慧覺譯,〈貧女難陀品 20〉,《賢愚經》卷 3,《大正藏》冊 4,頁 370;(西晉)釋法炬譯, 《阿闍世王授決經》卷1,《大正藏》冊 14,頁 777。

(26)

21 方便施設,因此,對於未開顯真實以前的為權法,待根機成熟後,為之勸誘入佛道, 為其開顯一乘,使聲聞、緣覺能證悟三權一實的妙旨。換言之,在聲聞乘中,即意 含菩薩乘之意義,與聲聞乘修行意涵,等同於成佛的修行。在《法華經》中迹門的 觀念有聲聞、緣覺、菩薩與佛;雖佛與聲聞的層次有所差別,如同師長與弟子,但 最終目標皆是離苦得樂,故在聲聞以自利為主的行為上,最終希望能引出其大乘心, 發起自利利他的願心,因此釋尊提出了「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也就是「三 即一」的融合性說法。換句話說,《法華經》為救濟聲聞、緣覺二乘,使其成為菩 薩乘而入一佛乘境界的開會思想。30 初期大乘經典,主張「一乘究竟」,這種說法從《法華經》開始。經中所說一 乘教,並不認為三乘皆可達到究竟境地,因此,強調二乘教法只是一種方便說。如 經云: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 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31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32 對於《法華經》中的成佛論來說,不管是無二唯一,或是無三唯一,大乘即是 一乘。聲聞、緣覺的修證,只是為引導眾生,能夠以權巧方式,漸入佛道之方便法 門。因此,釋尊在經中以「窮子喻」、「火宅喻」、「化城喻」、「繫珠喻」來揭 示此一意義。33 在「化城喻品」中,以化城令旅人止息疲憊與怖畏的譬喻,闡明了二乘涅槃的定 位。34化城,指變化之城邑,比喻二乘之涅槃。以喻涅槃能防止見思之非,禦生死之 30平川彰,〈大乘佛教法華經位置〉,《法華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年 2 月,頁 18。 31(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7。 32(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8。 33印順,〈第十四章 其他法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 年 3 月, 頁1178-1179。 34釋昭慧,〈「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兼論印順導師由緣起性空論以證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 《玄奘佛學研究》,第1 期,2004 年 7 月 1 日,頁 21-52。

(27)

22 敵。35〈化城喻〉載,有眾人(聲聞人)將過險難惡道以達藏有珍寶處(亦即為真理), 但因路途上疲憊不安欲退還,領隊隊長為安撫眾人,便以方便力,於路中變化出一 城,令眾等得已歇息,最終能提起勇氣向寶處所前進。藉化城比喻聲聞所得涅槃非 為究竟,不遠處的珍寶,即為大乘佛果。因此要達到目的、為得大乘真理,遇到困 難,則需忍耐。故,釋尊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 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 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 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 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 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36 以「化城」為喻,說明二乘的涅槃,只是佛陀為令增上慢弟子能入涅槃城,因 此,化設了諸禪三昩城,來暫時解除生命的恐懼與疲憊,所引導的方便法門。由此 可知,為了冀求一切二乘人及已入涅槃的二乘聖者,《法華經》在此品中出現了「會 三歸一」的論點。 (二)眾生皆能成佛 〈方便品〉中,敘述這些成佛非難的思想。根據經文如下:「乃至童子戲、聚沙 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己成佛道。」37又同品,「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 一小音,皆已成佛道」。38 《法華經》站在一乘法的觀點,強調「人人都能成佛」,眾生平等,這也是釋 尊證悟之真理,對於二乘人、女人,乃至一闡提,若發起生命中的覺性,進而自覺 覺他,皆能成為圓滿覺悟的佛。 35星雲大師,〈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佛光教科書》,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195。 36(後秦)鳩摩羅什譯,〈化城喻品 7〉,《妙法蓮華經》卷 3,《大正藏》冊 9,頁 26。 37(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8。 38(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9。

(28)

23 並在〈提婆達多品〉中,對於暴戾的提婆達多,雖為造五逆重罪之人,但因在 過去無量劫裡面,曾善心修行及對於傳施《法華經》的功德,而被授記成佛。雖在 歷史上記載,提婆達多為造五逆重罪惡人,但因過去生中曾經佈施《法華經》的功 德給佛陀,而能在無量劫後成佛。 不但,有〈提婆達多品〉示例。另在〈常不輕菩薩品〉中,也透露了四眾皆作 佛的內容: 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 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 作佛。……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39 因常不輕菩薩逢人作禮,將大眾皆視為是未來佛來恭敬禮拜。若沒有平等心, 尊重一切人等皆有佛性,皆能作佛。 (三)小善成佛 《法華經》站在一乘法的觀點上,強調一切眾生都能成佛。而成佛的方式不同 於其他大乘經典,如《華嚴經》有五十二個修證階位,是一層一層的往上登,方能 成就佛道。而《法華經》的成佛觀,則以小善成佛為出發點,認為所有聲聞、緣覺 皆能被授記成菩薩,皆能回小向大成為未來佛,在成佛理論上,這是《法華經》不 同於一般大乘經典之處。在〈方便品〉經文中,也提出許多小善成佛的思想,同時 呼應品名的方便法門。 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漸漸積功德,具 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40 39(後秦)鳩摩羅什譯,〈常不輕菩薩品 20〉,《妙法蓮華經》卷 6,《大正藏》冊 9,頁 50。 40(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 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9。

(29)

24 釋尊在偈文中的表述,除了提起未來弟子們在信仰上的信心,亦在告訴未來世 的弟子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小積聚的善心善事,也能成就佛 道。以阿育王為例,阿育王前生因見佛而心生歡喜,便以手中的沙土供養佛陀,因 布施的一念清淨,而感得殊勝善果。因此,給人一句愛語、一個微笑,給人光明、 希望,也是開啟自己光明的未來,這樣的一些小善,慢慢成就大眾與自身的法身慧 命,進而共成佛道。 因此,《法華經》在一佛乘思想根底下,開展出聲聞、緣覺之二乘,使其回小 向大趨入一佛乘。同時,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之中心思想,為大乘佛教的終極目 標。《法華經》站在圓教的立場上,小善成佛的觀念,成就佛道並非困難之事,使 大眾升起信心。如此成佛非難的思想,為《法華經》調合了大、小乘對立觀點,也 是此經與一般大乘經典不同之處。 二、菩薩道思想 從信、解、行到發心立願,縱觀整部《法華經》不管是在經題、經文、實踐上 的解門,都強調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蘊含的即是大乘菩薩道思想。《法 華經》的全稱Sad-dharma Puṇḍárīka Sūtra「薩達磨芬陀利迦蘇多羅」,譯為《妙法蓮 華經》,經題的Puṇḍárī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來象徵佛法的潔 白、清淨。站在《法華經》本跡二門角度來看,佛陀透過無盡的菩薩行,成就圓滿 智慧法身,早已為「久遠實成」的佛,在因地修行,見眾生之佛性未啓,而生生世 世於輪迴中,故不忍眾生苦,為令眾生開佛知見、悟佛之見、入佛知見,而降誕於 世間。 然在《維摩詰經》中,認為聲聞、羅漢皆為二乘者,但釋尊以為在自證自覺的 過程中,聲聞、緣覺者在聽法實踐過程中,於頂位階段時,若發起救度眾生之願, 皆能成就佛性。41在「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因此,聲聞雖以聲聞的外相,但 內心卻發起大菩薩之心,如:富羅那尊者、舍利弗尊者等,皆是外現聲聞,內秘菩 41三友健容,《阿毘達磨佛教的聲聞成佛與法華經》,http://t.cn/RncDNu1,瀏覽日期 2018.5.31。

(30)

25 薩行的代表。聲聞為即成的菩薩,而菩薩亦是聲聞所成就。此為聲聞成佛的理論。 菩薩覺有情,常思眾生苦。菩薩道的思想,從《法華經》中〈勸持品〉、〈從地 湧出品〉、〈常不輕菩薩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音菩薩普門品〉、 〈普賢菩薩勸發品〉的經文裡,皆流露救度一切眾生之願心。42 菩薩為愛樂無上菩提、 精進欲求的有情。43因此菩薩,又名「菩提薩埵」,發平等心,以「自利利他,自覺 覺他」為目標,其精神是為救度一切眾生,為使一切眾生入佛道。 (一)聲聞是菩薩 聲聞與菩薩,在《法華經》中,對於釋尊來說,並無所謂分別,雖聲聞是以「自 利」為出發點做為修行的最終目的,菩薩以「利他」為根本,兩者目標不同,但在 經中最後,釋尊化導聲聞者入於一乘佛道,在修行上終究是回小向大。 《法華經》的一乘思想,含括了三乘教法,融合了大小乘,以菩薩乘修持方法, 為成佛之道的目標。故「但教化菩薩」44的義涵,是為教化一切眾生皆能成為菩薩, 如舍利弗尊者,由退轉的聲聞,經釋尊開示後轉向為菩薩;又如富樓那尊者也是由 聲聞轉化為弘經的大乘菩薩。 故,整部《法華經》每品成立思想環環相扣,從佛陀對聲聞的開示,以循序漸 進的深化過程,以譬喻方式來化導其聲聞者,顯發在人格本質上潛在的菩薩因。而 法師的人格特質也在〈法師品〉至〈從地涌出品〉中所展現,以〈安樂行品〉中的 四安樂行,表明法師在修道上應安住行持的方法。 聲聞即是為成佛而修行的菩薩,此為《法華經》菩薩思想特質之一。聲聞為了 覺他,度化眾生,所要實行大乘菩薩道背後「施無畏」精神,以富樓那尊者為例, 在〈五百弟子受記品〉中,釋尊如此說: 今此富樓那,於昔千億佛,勤修所行道,宣護諸佛法。為求無上慧,而 於諸佛所,現居弟子上,多聞有智慧。所說無所畏,能令眾歡喜,未曾 42永本法師,《妙法蓮華經 二十一世紀的光明與希望》,https://goo.gl/KbRkUU,瀏覽日期 2017.8.24。 43印順法師,〈第三章本生.譬喻、因緣之流傳〉《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6 年 3 月,頁 130。 44(後秦)鳩摩羅什譯,〈 方便品 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262。

(31)

26 有疲惓,而以助佛事。45 文中,富樓那尊者,為「無所畏」者,堪稱為真修行忍辱者,在佛陀時代,要 將佛法傳播到西方輸盧那國,即使聽說此地人民性情兇悍粗暴,他仍然不畏懼被殺、 辱、打、罵,因此釋尊讚歎他是「善學忍辱」者,為釋尊十大弟子之一,並有說法 第一之美譽。 (二)法師是菩薩 《法華經》在理論上,結合了一乘妙法與久遠實成的佛;在實踐上,透過人,把 一乘妙法的思想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具體地表現出來。在現代人間中,將佛道實踐, 與生活合而為一,才是佛陀宣說法華思想的真正用意。因此,在經中有許多以法師 為代表,能誦持、解說、書寫《法華經》者,皆稱為法師,另吾人所熟悉的菩薩, 是從事於救濟眾生之行跡及傳承佛陀久遠實成的思想。46針對《法華經》中菩薩的定 義,以下分為兩點列述: 1. 所有人是菩薩 菩薩有「覺有情」之稱,詳稱「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其精神本質為追求覺悟 者之意,以自利利他的自覺修行為主,凡在追求真理、尋求開悟、發心教化眾生、 求無上覺,認為只要徹底修行,不管是聖人、出家僧人、在家眾,都可堪稱為菩薩。 因此,在聲聞與菩薩兩者間,同為求法的過程,卻因精神次第上不同,其最終 扺達的彼岸也會有所不同。而釋尊對於眾生的心,一味平等並無差別,在〈藥草喻 品〉中以小草來喻為人天轉輪聖王,中草喻以聲聞、緣覺等眾,大草則為菩薩,在 在說明雖眾生根機千差萬別,釋尊法雨卻一相一味,並無揀擇分別對象,然接受法 雨的力道,則是靠自己修行用功程度上有所不同。47故對此喻中的三草二木喻,釋尊 如此說: 45(後秦)鳩摩羅什譯,〈五百弟子受記品 8〉,《妙法蓮華經》卷 4,《大正藏》冊 9,頁 28。 46演培譯,木村泰賢,《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9 年,頁 305。 47莊崑木譯,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輯,平川彰著,《法華思想》,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 年,頁 253- 254。

(32)

27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穀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 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 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 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 而得生長華菓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48 釋尊的三草二木喻,即是回歸到《法華經》中心思想:「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 三」,49菩薩與聲聞其實是指同一體。聲聞以聲聞相貌成佛,而展開了聲聞成佛的理 論。50又〈藥草喻品〉的偈頌云: 迦葉當知!以諸因緣、種種譬喻,開示佛道,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 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 修學,悉當成佛。51 此偈頌,表達《法華經句解》的:「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52的義涵。在佛 道圓滿的最終以聲聞成佛作為示現。釋尊的法,如同大雨遍灑乾涸大地,眾生以不 同根機來吸取不同養份,成佛只待時機早晚成熟。 針對《法華經》內教義來說,三乘以聲聞、緣覺為主,大乘代表為菩薩,此節 將論述佛教,為何以小乘或小車來比喻聲聞。實因聲聞著重於個人根器的不同,在 實踐四聖諦、十二因緣或三十七道品的層次上,對於不同修行境界,證不同果位, 追求以自身證悟為最終目標;而大乘或以大車為喻的菩薩,其目標則是為乘載更多 眾生同入佛道。 48(後秦)鳩摩羅什譯,〈藥草喻品5〉,《妙法蓮華經》卷 3,《大正藏》冊 9,頁 19。 49(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8。 50三友健容:〈法華探玄專題報導〉《線上慧訊》,第七十九期,http://t.cn/RncDNu1,瀏覽日期 2017.12.3。 51(後秦)鳩摩羅什譯,〈藥草喻品 5〉,《妙法蓮華經》卷 3,《大正藏》冊 9,頁 20。 52《法華經玄贊要集》卷3,《卍新續藏》冊 34,頁 227。

(33)

28 在部派佛教中以三乘為主,代表傳統佛教的教團,對於佛教徒存在,例如在家 信眾是屬於教團(僧伽)之外,在部派佛教時代,聲聞只限定為出家的弟子53,部派 佛教中出家菩薩的思想也以遠離塵世,只求個人解脫為主。因此,部派的思想,對 於出家與在家的部份,區分非常分明。 在相關研究裡也提及,傳統部派佛教中,對於阿毘達磨教理學說,進行了詳細 嚴密,並非一般民眾所能理解的學術範疇,而是針對且提供於深居寺內鑽研者或是 以從事經典探究為主的出家法師,拘囿在繁鎖的阿毘達磨教學理論上,因而與民眾 產生巨大的疏離。54 在大乘法門裡,菩薩一詞,則有對於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的認同,55沒有出家或 在家分別,大乘教法認為出家與在家也不應當是對立,雖然雙方採取的修行方式不 同,但其目的都是在追求佛道。56因此,不但有出世的思想,還能以入世的精神來度 化眾生,走進社會,將佛法教義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才是真正掌握並體現佛陀的思 想本懷。 由此可知,大乘佛教的在家眾其地位已提高,而角色也較多元及活躍。學者藍 吉富指出,在原始部派佛教中,僧伽為教團核心,在家眾為僧團護持者,到了大乘 佛教後,在教義上,則提倡不論在家、出家皆可成佛,並且從弘法工作上,在家菩 薩也可以學習弘揚佛法,因此〈法師品〉中,說明有五種法師,即凡是受持、讀、 誦、解說、抄寫《法華經》的都是法師,由此可知, 佛陀也認為法師不分在家人與 出家人,並指出以現存大乘佛典考查,在家菩薩是可以主持在家眾所組成的教團。57 如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成立的「國際佛光會」,其幹部成員皆由在家眾居士所組成。呂 凱文教授表示: 53莊崑木譯,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4 年,頁 106-107。 54香光書鄉編譯組譯,水野弘元著,〈經典桑奇:尋訪印度桑奇佛塔(中)〉,《香光莊嚴》,第 70 期, https://goo.gl/Pgc6YB,瀏覽日期 2017.12.4。 55莊崑木譯,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4 年,頁 253。 56何勁松,《池田大作的佛學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年,頁 117。 57藍吉富,《大乘經典中之在家佛教徒的地位及其角色功能》,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https://goo.gl/HBbf17,瀏覽日期:2017.12.5。

(34)

29 在家信眾始終都是佛教人口裡的多數,世間生活的主流價值也仍然是以 在家人的觀念為主。若佛教僅重視出家僧眾的出世間解脫法義,卻缺乏 一套尊重世間與維持世間相對穩定性的價值機制作為應運,則不僅在家 人接受佛教可能性不高,佛教也會喪失作為「人天師」的引領職能,被 淘汰於宗教競賽熱烈的印度歷史裡。58 因此,雖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有相上之分,但在家菩薩者,如維摩詰居士、茉 利夫人為「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典範。在家菩薩維摩居士,不存梵儀而修佛道; 茉莉夫人則護持僧團不遺餘力,持守八戒。優婆塞戒經曰:「菩薩有二種:一者、在 家,二者、出家」。59《法華經》中,不論出家或在家,都是能受持《法華經》的五 種法師,而這五種法師即是成就佛道的菩薩行。 2. 菩薩實踐範例 以下將列述經中常不輕、藥王、妙音、觀音菩薩為其代表,為菩薩實踐的範例。 (1) 常不輕菩薩 常不輕菩薩特徵,對於一切人(四眾)唱說:「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 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60 此常不輕菩薩的行為,常使四眾人等,聞言而起大瞋恚心,故以瓦、石、木杖 攻打,雖然如此,常不輕菩薩還是依然作意,如此的禮拜讚歎,因而被稱為常不輕, 在臨終時,因聽聞《法華經》而得六根清淨,故令增上慢的比丘四眾等歸服。由於 當時的常不輕菩薩為釋尊的前生,以行忍辱行而度化增上慢四眾。增上慢四眾則為 經中的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等。 常不輕菩薩的修行典範,見人禮拜、讚歎,此為顯現佛之本性,也顯示成佛信 心,示現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日本詩人宮澤賢治,因常不輕菩薩行,深受 感動,而寫下一道詩: 58呂凱文,《論僧俗二眾之宗教教育從僧俗身份的區分與宗教職能的定位談起,https://goo.gl/V5WYzz, 瀏覽日期2017.12.5。 59(北涼)三藏曇無讖,〈解脫品 4〉,《優婆塞戒經》卷 1,《大正藏》冊 24,頁 1038。 60(後秦)鳩摩羅什譯,〈常不輕菩薩品 20〉,《妙法蓮華經》卷 6,《大正藏》冊 9,頁 50。

(35)

30 われは不軽ぞ かれは慢こは無明なり しかもあれ いましもひらく法性と 菩薩は をなし給う 我常不輕 彼等怠慢 此時此處無明 且待彼時彼處 即開法性 菩薩禮敬61 常不輕菩薩,懷不輕之解,外敬不輕之境,身立不輕之行,口宣不輕之教,人 作不輕之目。不輕之解者。又《法華論》云:「此菩薩知眾生有佛性不敢輕之」。62 因 了知眾生皆有佛性,所以能行「不輕」之行。63 因此,常不輕,尊重所有一切人等,相信所有人皆是未來佛。常不輕菩薩禮拜 眾生的行為,一方面使四眾弟子看清本自具足的佛性,另一方面也在對方身上及心 性上,磨練出自身對佛性的堅定,與降伏自心的傲慢、戒驕戒躁,從禮拜中悟出佛 法真理,為《法華經》修行的真正旨趣。 (2) 藥王菩薩 藥王菩薩,在《法華經》中的前身為喜見菩薩,因得三昧,為報佛恩、對佛法 虔敬,遂服諸香,飲香油,燃身供養佛。在中國也有許多高僧大德仿效此燒身供養, 高僧傳中記載,北涼法進大師割自身肉來餵食瀕臨餓死的民眾,其實菩薩們所做所 為,其背後最主要的精神,除了忍耐肉體上痛苦外,更是去除我執,與實踐慈悲的 行為。 在《大智度論》卷十一記載:布施財物為外布施,捨身則稱為內布施(所謂內 外,即屬主觀之身與屬客觀之物)。64又同論卷十二65:將布施分為上、中、下三等, 其中以捨身屬為上布施。 而菩薩為什麼要捨身呢?《大丈夫論》卷上說: 61木村清孝,〈《華嚴經人門》第八講:逐漸深䆳的境界〉《人間佛教學報藝文》,2018 年 3 月,頁 291。 62鏡中沙門神逈述,〈釋常不輕菩薩品〉,《妙法蓮華經文句》卷10,《大正藏》冊 34,頁 140。 63永本法師,《【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1】 本品的生起與題名》,https://goo.gl/Me8eGv,瀏覽日期: 2017.1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七寶船亦在其中。而諸眾生自在遊戲。其樹林間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亦以七寶而

能燒掉功德之林;瞋恨也如 同刀劍,會傷害我們的法身 慧命。在《法苑珠林》中記 載,瞋恚有六點過患:失善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

如來使:經上說,誦持《法華經》、說《法華經》者,即使只是說一個偈頌,「當知 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註 19] ,「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

經過兩次般舟苦行,寺眾對於見月難行難忍之能耐,更是欽佩得五體投 地。除了仿傚道宣行般舟三昧行,見月又於康熙 2

,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儒效〉)因 此,「君子理天地」係指君子於天地間理成「人

聲聞行人「入正位」 (正性離生)

5.1.1) 法團校 董會以 受託人 身 分擁 有及 處 理由政 府發放 給學校 的經費 及資 產。法 團校董 會亦以 同樣的身分擁 有及處理由學生繳交的堂費 及由 公眾人士給予學校的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