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探討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探討

說明一位菩薩行者,行持忍辱法門之態度。

第四章則針對忍辱行對於人間佛教的推動及當代社會意義之實踐、影響及重要 性,縱觀當前時代背景,進而研究弘傳者對於內在修惟的忍辱精神,及對忍辱行的 看法與修持法門,主要探討弘化上忍辱之實踐,並論述對於現今社會態勢,從個人 自身出發到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修行人對忍辱的價值定義、自利利他之修持方 向等。

第五章則為本研究的結論,依據前四章的探研及論述,回應本研究之目的,並 說明本研究之結果。

以上為本研究組織上的梗概。

第三節 文獻探討

本研究藉探討忍辱行的思想與實踐,深入理解《法華經》弘傳過程的重要性及 必然性。並以學者的相關著作及研究成果作參考,來詮釋一個弘傳者,如何安住於 忍辱上的菩薩行,《法華經》的文獻探討非常多,針對此篇論文,相關性的文獻爬梳,

本研究列出10 篇文獻著作與所要探討的思想特色相關,以及以不同角度來看的忍辱 行為的著作共9 篇,由此作一交互參照。如下:

一、《法華經》的相關研究

1. 太虛大師:《法華經教釋》, 1979年。

太虛大師以唯識的觀點切入,對於《法華經》中,佛陀以「五乘一乘孰為權實」,

乃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乃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證入佛之知見,為權實一 乘法,無二亦無三,強調「佛性有無熟為權實」。代表一切有情眾生,皆有本自具足 的佛性,皆能成佛,破除晉宋之際所認為的闡提無法成佛說。

太虛大師以唯識觀點,對法華經提出了一些看法,這些看法屬於比較思想面的 部份,與法華經的思想層面相關,但缺少實踐面的論述。

6

2.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法華思想》,1987年。

平川彰與日本學者們,在此書中,對經中的思想做深研探究,針對《法華經》

從原始部派佛教開展到大乘佛教興起後,從《法華經》的位置,揭櫫「法華經的成 立史」,並對「法華經的佛陀觀」做廣泛的考查,進而討論對於「法華經的宗教性實 踐」,對一位法華經行者的本質為何?「一佛乘的思想」則是針對《法華經》前半部 的思想揭示經中所強調一佛乘的特色。

釋尊觀機逗教以「授記與譬喻」作最好的闡述, 針對《法華思想》一書的梗概,

以經論的立場為指南作為論討,又為中國的《法華經》研究,加以深入及鑽探,延 伸出「天臺智顗的法華經觀」,作為《法華經》之重要教理。對於思想的部份從經典 的成立背景到宗教性之實踐面,此著作提供本研究更深入的思考方向。

3. 河村孝照:《法華經概說》, 1989年。

此書以《法華經》成立史考為書,分類為偈頌與長行兩部份,將佛法的真髓,

依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來介紹整部《法華經》的結構。經過河村孝照詳細的列出 各品之生起、梗概、各品譬喻故事的意涵,以及名相要點解釋等,使其了然明白各 品內容重點,並將書文的偈頌與長行做分類參考,可為《法華經》辭典。

此著作針對於經中各品的源起、題名及內文做相關的解釋,著重於經文上的文 獻,對於實踐面上所談論並不多,但佛學義理上對本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4. 中村瑞隆:《真實之道-法華經》,台北:大展出版社有公司,1992年。

本文從佛陀覺悟生死入道的因緣中,依整個原始部派佛教的成立史作敘述,與 大乘佛教興起的因緣,在《真實之道-法華經》一書中,指出《法華經》在日本的法 脈傳承背景、信仰中心,陳述各品中,實踐人間菩薩道的精神,乃至對大、小乘佛 教方面文化之影響。然,諸法真理實相與生命、生死息息相關,為引導眾生入佛之 智慧的七譬喻,是為顯發眾生自心佛性的真如,進而在人間實踐真實之道的菩薩行。

而此著作在菩薩行實踐方面的整體意涵,為本研究提供了全面性的了解。

5. 聖嚴法師:《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1994 年 。

聖嚴法師所闡述,以佛陀為度化眾生,觀機逗教,開展出各種方便,如:受持、

7

讀誦、書寫、為他人說,乃至供養等。這些菩薩行皆建立在戒、定、慧三學的基礎 上,不同修行法門,符合了不同根器眾生的需要,顯示出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而在《法華經》中,還有許多菩薩的修行方式,只是在本篇論文裡,忽略了相 關的六度實踐,對於法華經弘揚過程中,菩薩要修的忍辱行,為此世代必備素質之 一。

6. 增谷文雄:《根本佛教與大乘佛教》,1996 年。

作者認為初期佛教與大乘佛教,呈現尖銳的對立,處在同一宗教信仰中,佛教 是從基層往深層的延伸,並站在高層次角度廣泛的思惟,從根本佛教及大乘佛教的 關係與歷史源流,來揭櫫佛教的全面性。

7. 李幸玲:《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的詮釋觀點》,2008年。

本文以梁.法雲的觀點,及世親《法華論》漢譯前,中國對《法華經》理解情 形,歸納法雲對《法華經》的詮釋,深入分析經典,其中〈提婆達多品〉對《法華 經》核心思想的影響,在一佛乘的根本原則下,回應於初期佛教一闡提不能成佛的 執觀。

《法華經》中〈提婆達多品〉所證明,即極惡罪人、女人(龍女)也能成佛,

大小二乘皆為佛陀教法,因根機不同,佛陀視而觀機逗教,也表明佛法本無高下、

大小之分。在〈信解品〉中的窮子喻釋尊將窮子喻為聲聞、二乘人,經釋尊教化,

最後得入大乘,為修持佛法的最終目的。

8. 黃國清:《《法華經.方便品》的當代詮釋—兼論佛教內部對話的課題》, 2008 年。

本文對於《法華經》全文思想,以會三乘歸於一乘,聲聞、緣覺達到解脫阿羅 漢目的為主,終而覺悟後,發出自覺覺他的精神,通向度化眾生的菩薩思想,與佛 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生於世,最後通達為一佛乘。在現代佛教界,雖也有南、北傳之 分,但如作者所言:「聲聞佛法助於《法華經》佛乘實踐深度的維持;《法華經》助 於聲聞佛法心靈廣度的擴充」。部派與大乘佛教的立場雖總有對立,但其能相扶相 成,為佛教平等觀帶來新的意義。

8

9. 鎌田茂雄:《天台思想入門》, 2014 年。

作者以聲聞乘的七賢中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煖法、頂法、忍法、世 第一法,說明原始部派的修行次第,先以五個觀法令錯誤的心念停止後,開始個別 觀察事物的真相,進而觀察一切,確立佛教觀後,以煖法逐漸地步上真理之燈的位 階,爾後在修行的進退之間,瞭解四諦的教法,才能步入七賢最後的階段,世第一 法。從文中看修行的每一步,所遇到的貪愛、瞋恨、愚癡、苦樂等等,最後終究需 要以忍辱來作為修行的繩墨,以進入世第一法位也就是見道開悟。

此著作雖可以作為針對忍辱思想部份作參考,但缺少以《法華經》背景下所要 探討的忍辱行部份,因此,本研究以此為出發點來分析,將《法華經》背後之忍辱 思想作為主軸,加強本研究之論點。

10.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14》,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

星雲大師對於《法華經》的思想內容,敘述釋尊從度眾的方便法門中,體現各 種菩薩道的思想,砌入於現今「人間佛教」的精神。從內心思想進而影響外在行為,

藉內外的提昇,在實踐菩薩道中,使《法華經》成為最佳思想詮釋的經典。

二、與忍辱相關之研究著作:

1. 昭慧:《「忍辱」新詮》, 1993 年。

作者一開頭即闡明佛教徒的忍辱觀與一般外在形式上忍辱的不同,佛教徒在面 對社會人士給予種種不平等的標籤,亦或對於情緒上憤怒、嗔恨的舒解,提出關鍵 要點。即佛教徒因修持忍辱,而有不同層次的行為,面對情境時,要先能夠支配自 己的情緒;其次,在不傷人不傷己的情況下,將情緒圓滿、傷害降到最低,學習不 比較、不計較的心態,達到「三輪體空」的最高層次,是修行者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2.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 1995年。

慧嶽法師指出慧思大師所理解的「大乘頓覺」,是《法華經.安樂行義》中的法 門。末世惡法時期,慧思大師面對修學與弘法的過程中,遭到種種嫉妒、破壞,大 師以眾生忍、法忍與法界神通忍(大忍)作自身的實踐,並以〈安樂行品〉中之四

9

安樂行,做為弘傳經典及實踐菩薩行最主要的內容。

天台教學史,是整個天台宗在發展過程,透過思想敘述整個理論架構與觀行,

是從智者大師的角度來說,雖然依藉《法華經》,可是主要偏重天台宗歷代祖師思想 上的著作。

3. 張以力:〈淺說佛教忍辱的意義〉,1995 年。

釋尊在累劫修道過程中,以修忍辱法門為主,從《金剛經》中舉列,佛陀於過 去劫為忍辱仙人,不管在任何情境下的屈辱,都可以坦然面對接受,不起心動念,

此是無生法忍的最高境界,能真正長養出內心的慈悲與廣濶之胸懷。

4. 高銘:〈世俗的忍辱觀與佛教的忍辱觀〉, 1996 年。

此篇指出世俗的忍辱,在中國文化中,為品德及行為的規範,所追求目標大都 以有求為主要目的,如:寒窗苦讀為求功名、越王勾踐為國家復仇等。而佛門中的 忍辱法門,則以內自修證為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為大無愛,以覺悟人生真理,追 求圓滿的菩薩道為主。兩者的相似之處,卻存在根本性的區別,但此兩種方式皆能 使我們趨向完善人格的重要品德修養。

5. 鄭惠昭:〈《大智度論》羼提(忍辱)波羅蜜之研究〉, 2009 年。

此研究分析初期大乘佛教,及各經典中的忍辱般若蜜,對於部派佛教與大乘佛 教的忍辱般羅蜜實踐修行法,作詳盡敘述與對比,並進一步對生忍、法忍做一全面 深入的意義探究與實踐法門的闡述,結合慈悲與空觀的關係,運用在社會上的實踐。

此研究分析初期大乘佛教,及各經典中的忍辱般若蜜,對於部派佛教與大乘佛 教的忍辱般羅蜜實踐修行法,作詳盡敘述與對比,並進一步對生忍、法忍做一全面 深入的意義探究與實踐法門的闡述,結合慈悲與空觀的關係,運用在社會上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