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法華經》的最終目的,在於透過菩薩思想、弘經三軌、四安樂行,分別注入 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四給、五和」的理念之中,透過佛法的義理、善巧,培 養自身在面對人生困境時,能以忍辱行,為生活中的實踐門,運用智慧來解決問題,

並能透過自覺覺他的積極面,改善人心。

因此,回溯《法華經》的文本詮釋研究,此章針對本研究最初設立的目的,以 修行的觀念及角度,回應問題如下:

(一)《法華經》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初,如何以忍辱的修為,採取積極行動面對 弘傳經典的困境而不失信念?面對弘化的艱難、簡易修持的疑難,如何實踐忍辱行?

整部《法華經》的思想,在於人人皆可行菩薩道,眾生皆能成佛,而成佛的過 程中的實踐,難免遭受到困境,以常不輕菩薩而言,因為深信眾等皆能成佛,因此 懷有極大的忍辱力,行忍辱行。在遇到困境時,因為信心的支撐,產生了力量,便 能承擔一切的不堪,即使面對困境,也能以歡喜心來看待一切,如同星雲大師,當 年初到台灣高雄,在一片荒山麻竹遍佈的山頭開山,沒有信眾的支持,但大師有信 心,以正面的態度來對抗一切,乃至是大雨風暴也無法吹倒他的信念,因此在遍野 麻竹,遠離市囂的山頭,建立起了佛光山。

即使在過程中,歷經政府搜查、鄉民抗議圍堵,但因秉持著正念、正信,發起 大願心來弘揚佛法,辦大學、辦報紙、辦電視、電台等,多少的冷嘲熱諷,多少的 毀謗批評,甚被譏為「政治和尚」、「經濟和尚」,都不能摧毀他對弘傳法的信念,除 了是對佛法的信心,並在弘法的過程,大師一直以「我是佛」來教導信眾,讓自己 提起自信及增加自己的忍辱力,如《大智度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190,每個人的佛國淨土藍圖,則由自己勾勒,相信自己未來也能成就佛道。

(二)僧伽如何學習《法華經》中菩薩累劫弘法時,從忍辱力的展現,進而提 升內心的力量?如何在面對困境時,將忍辱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190(後秦)鳩摩羅什譯,〈序品 1〉,《大智度論》卷 1,《大正藏》冊 25,頁 63。

88

經中的〈法師品〉,弘傳者代表「如來使」,即為釋尊的使者,面對現實苦難中,

人類的道德似乎面臨走下坡的態勢,如同在弘傳此經典,面對這樣疾風怒濤的時代,

心要水一樣的柔軟,克制當下的慾望,能提升吾人自心的內部修養與品性,並因對 法的信心,對於外境,尤以處在瞋火燃起的狀態下,就像一把刀刃刺在自己心上,

瞋忿就如森林之火,將自己的理智、修養全部付之一炬。假使吾人一直順著自己的 心性、習氣,隨順著貪、瞋、痴、慢、疑的起舞,那麼累劫的輪迴中,便會使自己 墮落於無明黑暗中。

這是為什麼行持忍辱如此的重要。忍辱能調伏住自己的心,抖落習氣、破除衝 動,這也是為何釋尊說:「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 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191若能在忍辱上下功夫,也不 失成為一信念實踐真理的精進者。

(三)在面臨社會的各種挑戰,提供針對忍辱行對於當代社會意義及實踐的方 法。

從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提倡「三好、四給、五合」,作為當代社會中待人接物乃至 權衡一切,最好的忍辱方法,本研究者認為此十六箴言「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 人希望、給人方便」,穿透一切寶典,因「無我」,而能以「給」的角度出發,在無 我中,又有對佛法廣大的信心、承擔及正能量。

忍辱成就了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累劫所修忍辱所得到的圓滿果報,

能忍辱,內心必然是存善,所謂相由心生,因此能成就相貌的圓滿。也證明科學所 說的心理變化影響生理上的變化。

本研究限制在於忍辱行乃為實踐上之體證,其有助於在生命道德提升,生命意 義的實踐有其時間先後順序,在每個階段性的理想目標也不同,然而一旦開始後就 會持續下去,未來對於學習弘揚人間佛教理念中,發掘生命中自發性的態度,對於

「忍辱」與「生命意義」的探索作為座右銘及實踐行,對未來修行路上,從被動的

191(後秦)鳩摩羅什譯,〈序品 1〉,《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3。

89

忍耐,修練成本就如是的忍耐,望透過深入經藏來發掘自身人格特質,也是為現階 段論文中,所無法體現的。

本研究除爬梳出《法華經》中,各品關於忍辱的部份,另在閱讀法華相關文獻 過程中,發現大部份針對《法華經》的學術研究,主要以圍繞在義理上的深研為主,

如相關的天台思想、一佛乘及行菩薩道的部份來作探討。

在《法華經》中,許多法義,看似為易行道的立論,如「一稱南無佛,皆已成 佛道」。192而本研究則從忍辱行的角度切入,揭櫫其經典背後之難行道,根據《法華 經》的時代背景所談論的忍辱,可以對於未來關於《法華經》的思想理論如何開展,

提供了一個論述基礎。

本研究為何以忍辱行來探研經典成就的內容,在於此部經以一佛乘為最終方向 時,遭受到許多的打壓及質疑。然而釋尊所說的任何一部教法都有其意義與內涵,

而為何《法華經》會以此內容呈現?

此研究方向,提供了不一樣的思考,換個角度來想,為何《法華經》中以如此 多的譬喻法來呈現「會三歸一」、「回小向大」及「一佛乘」的思想,又為何如此強 調經典受持的不可思議及殊勝功德?這與當時代的文化思想有關。

此篇研究的思考方式,除了提供大家可深入的思想外,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 用歷史的角度來觀察此思想,證明佛經並非只是一個純理論的說法,因應當時的情 況,這些譬喻的背後,反應當時的社會情況,所以除了回溯到釋尊在世時的背景探 討其思想,我們在對於佛法的研究,若只是著重於一佛乘思想,而忽略了實踐法華 行持的必要條件,也就是本篇所探討之忍辱行,則思想只是空談,而無法放在生活 中落實。

忍辱的思想,是在娑婆世界行持法華思想所必要的條件之一,在經中所談論到,

關於眾生的質疑,是此娑婆世界眾生之根器所致,因此法華行者,若沒有以忍辱為 基底,那麼所有《法華經》中最艱辛的思想,在娑婆世界弘揚此經實踐的過程中,

往往會因遭受質疑而失去信心。

192(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9。

90

過去的困難,現今的弘法者,也將持續面臨著,故此觀點也為本研究之價值,

雖不能為詳盡,但盡此薄力以提供參考。

91

參考書目

一、經典(依朝代排序)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遺教經》,《大正藏》冊40。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冊34。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佛說九色鹿經》,《大正藏》冊3。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冊9。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冊1。

(東晉)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

(北涼)三藏曇無讖,《優婆塞戒經》,《大正藏》冊24。

(北涼)沙門道泰譯,《大丈夫論》,《大正藏》冊30。

(南北朝)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藏》冊46。

(元魏)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大正藏》冊48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罪福報應經》,《大正藏》冊17。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

(宋)慧觀,《法華宗要》,《大正藏》冊34。

(宋)慧觀,《法華宗要》,《大正藏》冊34。

(陳)南嶽思大禪師說,《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藏》冊46。

(陳)智者大師,《觀心論》,《大正藏》冊46。

(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菩提資糧論》,《大正藏》冊32。

(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菩提資糧論》,《大正藏》冊32。

(唐)撲揚沙門智周撰,《法華經玄贊要集》,《卍新續藏》冊34。

(唐)惠詳撰,《弘贊法華傳》,《大正藏》冊51。

92

(清)戒顯訂閱,濟岳彙箋,《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卍續藏》冊60。

(民國)宗喀巴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大藏經補編》冊10。

二、專書

中村瑞隆,《真實之道--法華經》,台北:大展出版社有公司, 1992 年。

太虛大師,《法華經教釋》,高雄:佛光出版社,1979 年。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 年。

何勁松,《池田大作的佛學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年。

林久稚譯,平川彰等著,《法華思想》,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 年。

河村孝照,《法華經概說》,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年。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31》,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年。

《佛教叢書7-儀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年。

《佛教叢書8-教用》,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年。

《佛光教科書》,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

《往事百語1.心甘情願》,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

《往事百語3.皆大歡喜》,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

《星雲法語1-修行在人間》,台北: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年。

《星雲大師全集14 冊》,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

《星雲大師全集-佛法真義》,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

星雲大師、劉長樂著,《包容的智慧Ⅱ-修好這顆心》,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2011 年。

星雲大師、單國璽等,《以忍為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

高振農釋譯,《華嚴經》,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

莊崑木譯,平川彰等著,《法華思想》,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 年。

莊崑木譯,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4 年。

許明銀譯,平川彰,《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 年。

93

許洋主譯,神林隆淨著,《菩薩思想的研究》,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 年。

菅野博史,《慧思的忍辱思想-以《法華經安樂行義》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社,2014 年。

演培法師譯,木村泰賢著,《諦觀全集》,新加坡:靈峯般若講堂印行,1978 年。

演培譯,木村泰賢,《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9 年。

滿義法師,《星雲學說與實踐》,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滿義法師,《星雲學說與實踐》,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在文檔中 《法華經》弘傳中之忍辱行 (頁 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