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法華經》思想特色

第二章 《法華經》的文本

第三節 《法華經》思想特色

以《法華經》成立的時代背景下,探討在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中所延伸出不同 的教理思想與理念。此經典的出現在於印度特殊社會下所產生,當時印度社會的風 氣是否類似現今的社會,背後是否隱藏著道德漸失的危機?故,經中種種譬喻,釋 尊皆已以方便智慧之法來引導眾生。《法華經》思想,學者研究角度是多元的,從本

19

門、迹門探討、從開會思想探討,或從成立史的先後次序作研究等。

本門,乃是佛陀內證的法身智慧;迹門,則是佛陀示現人間種種度眾事迹。所 謂的開會思想,為開三顯一、會三歸一,也就是開聲聞、緣覺、菩薩的二乘法門,

來顯示一佛乘的思想。會三歸一,即是佛陀開示三乘法門,引導三乘人能進入佛法 境地。三乘人已入門並獲證小乘涅槃境界,更重要是引導能入佛的究竟解脫境界,

因此要會三乘回歸一佛乘的歸所。

乃至《法華經》中的菩薩道思想,更與其他大乘經典不同。《法華經》強調一佛 乘的思想,主張眾生皆能成佛,如何開權顯實,引領眾生悟入佛之知見,為《法華 經》之宗旨。為了強調《法華經》的功德殊勝,《法華經》中菩薩行持,是以「經卷」

為中心的弘經實踐,特別強調對《法華經》的信力,不分在家、出家一切人等,都 是能成就佛道的菩薩。本章節將從一佛乘思想、菩薩道思想來作分析探討。

一、一佛乘的思想

初期大乘經典中,如《維摩詰經》等其所提出的大乘立場,在救濟被貶稱為「敗 種永滅」二乘之背景思想下興起,雖不承認二乘為真實,卻又承認彼等存在的思想;

以《法華經》的精神理念來說,聲聞、緣覺都只是佛陀方便說法,最終皆要邁向一 佛乘的成佛之道,這也是佛陀「無二亦無三」方便法門之示現。如〈方便品〉所述: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 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25

上述引文之意,對於諸佛如來為眾生說法,皆是為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法華經》中所提倡聲聞、緣覺皆能成佛、供養佛塔也能成佛,主張受持經典便可 以成佛等,皆是「三乘歸一」的方便,此為表述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及成佛不難的思 想,但是這與當時部派並行的聲聞乘思想情境相違背,因此,《法華經》二十八品中,

25(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 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7。

20

釋尊以七個譬喻故事開啟「回小向大」的門徑,含括「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 理念,以成佛為最終目標。因此釋尊在〈方便品〉如此述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 何而可度?爾時 諸梵王,……請我轉法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

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26

對於經典內所說的「佛乘」,就是釋尊所指微妙第一智慧。佛出於世間,是為了 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因眾生根器愚鈍,對貪、瞋、癡、愛、樂欣喜,而不能 信受正法,於是釋尊以方便法先說三乘。

以「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為核心的《法華經》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連惡人、畜生道的龍女,也能成佛外,更將聲緣、緣覺的二乘,納入其中。

在大乘佛法中也提出聲聞、緣覺、菩薩修行次第在邁向成佛之道。聲聞、緣覺 名為「二乘」或稱「小乘」,以個人得涅槃法樂為目的,但《法華經》所提出的一佛 乘則是「一切眾生皆當作佛」,27這是大乘菩薩,最終極的理想,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釋尊以眾生根機,隨類個別說法,從「會三歸一」到「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 基礎底下,又提出了「小善成佛」的方便法門, 依「信」為依靠,精進為前行動力,

而獲善根,〈法師品〉 中:「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8如是聞經一偈一句,便可通達佛果,又如貧女一燈29獻 佛,雖為小善之舉,但以大善之心得成佛之法。

(一)會三歸一

會三歸一,即開三乘之方便,將聲聞和緣覺乘歸入於一乘之真實。天台宗謂在

《法華經》之前的經典,對於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是對於未成熟的根機者來

26(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 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9。

27(宋)慧觀,《法華宗要》卷1,《大正藏》冊 34,頁 875。

28(後秦)鳩摩羅什譯,〈法師品10〉,《妙法蓮華經》卷 4,《大正藏》冊 9,頁 9。

29(元魏)慧覺譯,〈貧女難陀品 20〉,《賢愚經》卷 3,《大正藏》冊 4,頁 370;(西晉)釋法炬譯,

《阿闍世王授決經》卷1,《大正藏》冊 14,頁 777。

21

方便施設,因此,對於未開顯真實以前的為權法,待根機成熟後,為之勸誘入佛道,

為其開顯一乘,使聲聞、緣覺能證悟三權一實的妙旨。換言之,在聲聞乘中,即意 含菩薩乘之意義,與聲聞乘修行意涵,等同於成佛的修行。在《法華經》中迹門的 觀念有聲聞、緣覺、菩薩與佛;雖佛與聲聞的層次有所差別,如同師長與弟子,但 最終目標皆是離苦得樂,故在聲聞以自利為主的行為上,最終希望能引出其大乘心,

發起自利利他的願心,因此釋尊提出了「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也就是「三 即一」的融合性說法。換句話說,《法華經》為救濟聲聞、緣覺二乘,使其成為菩 薩乘而入一佛乘境界的開會思想。30

初期大乘經典,主張「一乘究竟」,這種說法從《法華經》開始。經中所說一 乘教,並不認為三乘皆可達到究竟境地,因此,強調二乘教法只是一種方便說。如 經云: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

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31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32

對於《法華經》中的成佛論來說,不管是無二唯一,或是無三唯一,大乘即是 一乘。聲聞、緣覺的修證,只是為引導眾生,能夠以權巧方式,漸入佛道之方便法 門。因此,釋尊在經中以「窮子喻」、「火宅喻」、「化城喻」、「繫珠喻」來揭 示此一意義。33

在「化城喻品」中,以化城令旅人止息疲憊與怖畏的譬喻,闡明了二乘涅槃的定 位。34化城,指變化之城邑,比喻二乘之涅槃。以喻涅槃能防止見思之非,禦生死之

30平川彰,〈大乘佛教法華經位置〉,《法華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 年 2 月,頁 18。

31(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7。

32(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8。

33印順,〈第十四章 其他法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 年 3 月,

頁1178-1179。

34釋昭慧,〈「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兼論印順導師由緣起性空論以證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

《玄奘佛學研究》,第1 期,2004 年 7 月 1 日,頁 21-52。

22

敵。35〈化城喻〉載,有眾人(聲聞人)將過險難惡道以達藏有珍寶處(亦即為真理),

但因路途上疲憊不安欲退還,領隊隊長為安撫眾人,便以方便力,於路中變化出一 城,令眾等得已歇息,最終能提起勇氣向寶處所前進。藉化城比喻聲聞所得涅槃非 為究竟,不遠處的珍寶,即為大乘佛果。因此要達到目的、為得大乘真理,遇到困 難,則需忍耐。故,釋尊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 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 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 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 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 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36

以「化城」為喻,說明二乘的涅槃,只是佛陀為令增上慢弟子能入涅槃城,因 此,化設了諸禪三昩城,來暫時解除生命的恐懼與疲憊,所引導的方便法門。由此 可知,為了冀求一切二乘人及已入涅槃的二乘聖者,《法華經》在此品中出現了「會 三歸一」的論點。

(二)眾生皆能成佛

〈方便品〉中,敘述這些成佛非難的思想。根據經文如下:「乃至童子戲、聚沙 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己成佛道。」37又同品,「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 一小音,皆已成佛道」。38

《法華經》站在一乘法的觀點,強調「人人都能成佛」,眾生平等,這也是釋 尊證悟之真理,對於二乘人、女人,乃至一闡提,若發起生命中的覺性,進而自覺 覺他,皆能成為圓滿覺悟的佛。

35星雲大師,〈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佛光教科書》,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195。

36(後秦)鳩摩羅什譯,〈化城喻品 7〉,《妙法蓮華經》卷 3,《大正藏》冊 9,頁 26。

37(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8。

38(後秦)鳩摩羅什譯,〈方便品2〉,《妙法蓮華經》卷 1,《大正藏》冊 9,頁 9。

23

並在〈提婆達多品〉中,對於暴戾的提婆達多,雖為造五逆重罪之人,但因在 過去無量劫裡面,曾善心修行及對於傳施《法華經》的功德,而被授記成佛。雖在 歷史上記載,提婆達多為造五逆重罪惡人,但因過去生中曾經佈施《法華經》的功 德給佛陀,而能在無量劫後成佛。

不但,有〈提婆達多品〉示例。另在〈常不輕菩薩品〉中,也透露了四眾皆作 佛的內容:

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

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 作佛。……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39

因常不輕菩薩逢人作禮,將大眾皆視為是未來佛來恭敬禮拜。若沒有平等心,

尊重一切人等皆有佛性,皆能作佛。

(三)小善成佛

《法華經》站在一乘法的觀點上,強調一切眾生都能成佛。而成佛的方式不同 於其他大乘經典,如《華嚴經》有五十二個修證階位,是一層一層的往上登,方能

《法華經》站在一乘法的觀點上,強調一切眾生都能成佛。而成佛的方式不同 於其他大乘經典,如《華嚴經》有五十二個修證階位,是一層一層的往上登,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