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忍辱行在當代社會的實踐意涵

第四章 忍辱行對於人間佛教推動的意涵

第三節 忍辱行在當代社會的實踐意涵

第三節 忍辱行在當代社會的實踐意涵

自1972 年年聯合國國際環保大會通過〈人類環境宣言〉後,達成「人類與環境 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之共識,並於該年6 月 5 日定為「世界環境日」。160大師站在 佛教的角度,觀看整個全球社會態勢,以為佛教的環保,應從人心開始淨化到身心 的環保。因此以三好、四給、五和的理念來實現人間之淨土。以下,希望透過三好、

四給、五和的實踐,來對治一切外境所產生的煩惱,而完成自他忍辱的行持。

一、三好.轉三業的忍辱

佛光山星雲大師於1998年提出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最主要的目

159陳重亨譯,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 著,《忍耐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 10 月 15 日,頁 42-51。

160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1972 年斯德哥爾摩宣言),http://t.cn/R1prD1x,瀏覽日期:2018.5.31。

71

的是希望能夠淨化社會,透過此種簡易的修行,陸續在社會、校園內推動,希望能 透過「三好運動」,實現社會淨化、創造人間淨土。

個人在身、口、意行為上的造作會有十種惡業的現象。身相上容易有殺、盜、

淫;口業則上以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念上,則有貪、瞋、痴。如何在慾望、

習氣、煩惱當下,行持忍辱不造惡。透過三好對治身、口、意造惡來實踐忍辱行。

而在社會上如何學習忍辱?在校園、社會容易產生殺、盜、淫、妄的事件,人 我之間的爭端,大師鼓勵透過三好運動的實踐來達到人我間相處和諧及社會的淨 化。在佛門中強調身、口、意三業的清淨,是最好修行用功下手處,也是因緣果報 最好的扭轉點。現代人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境界,在三業上,有許多的雜染,因此,

在行為造作上也就有不清淨的染汙種子。其實想要有好的人緣、提升自心正面能量,

以三好出發,為具體可以實現的方法。

佛法最終是表明「對所有人平等的尊重與包容」,因此在愛護自己的前題下也要 懂得關愛他人,「三好」如同一個人的品德教育,從身、口、意上來挖掘自我,從自 身建立善美的品德,心靈淨化了,才有辦法重整道德。

因此,藉「三好運動」來改革社會,從校園開始,以良好德性來淨化孩童身心 靈,以心靈環保作為下手處。從口上,在春秋時期,墨子與子禽有一則對話,告之 我們說話的重要性。

子禽問曰:「多言與少言,何益?」墨子曰:「蛙與蠅,日夜恒鳴,口幹 舌擗,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 之時也」。161

春秋時期,子禽向老師墨子請教關於說話的好處,墨子認為話要說的切合時機 才是重要。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大,很多時候,當旁人對我們有所 誤會時,我們是否能忍住不出惡言。在佛教中透過五戒十善,以不妄語、不兩舌、

不綺語、不惡口為指標,也就是口行善業。適當的言語,不但是修口德、也是在說

161(戰國)墨翟,〈多言何益〉,《墨子·墨子后语》,http://bit.ly/2LgSH2R,瀏覽日期 2018.6.3。

72

好話。而能利人利己的是好事,例如在公司上班,別人不願做的,發心去做,把公 司當成自家事業來努力,自身便是最大的受益者。

知名企業家嚴長壽先生,從一個美國運通的小弟做起,以「垃圾桶哲學」為座 右銘努力學習,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而成就今日的高度。於是做好事的同時,

其實也利益了自己。若是好事不認真做,一件好事也會做壞,不但好事要認真做,

簡單的事要也要認真做。

另,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先生分享,在1976 年唐山大地震中,以工兵部隊的身 份,搶救搬運屍體,這樣的經歷塑造出堅毅的人格,俾使他體會到「我們為生命的 尊嚴做的越多,我們的人格就越完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崇高感,感動著自己,

也感動著周圍的人」。162心存好心,慈心善念能夠成就一個人的善緣。而修行人也應 懷有如此的魄力。

在忍辱的準則下,以三好、四給、五和為基礎。說好話,好的語言能淨化、善 美這個世代,讓人與人之間不再只是依靠著科技來溝通;做好事,堅持做對的事情,

做自己生命的舵手,對的事情,可能會受到輿論的壓力,或是眾人的批評,對內要 有堅持的道德勇氣,對外則要不卑不亢,把生命中的每事做好,才能攀越自己生命 的巔峰;存好心,對於意念上的淨化,管理好自己的慈悲與智慧,管理好自己的心,

為別人多留一份尊嚴,所謂話不能說絕,事不能做盡,凡是都要站在對方的立場為 人著想。

身、口、意的淨化,並不是在經典上教條式的規矩,而是生活中時刻的當下,

現代人大多因生活不安寧,引發自心不樂,導致內心貧乏並存在對現實不滿的意念。

從忍辱的實踐上來去除習氣。低頭轉身,話不說絕;事不做盡;心不瞋恨,從身、

口、意中來提升自身,成就道業。

二、四給. 轉人際間的忍辱

162星雲大師、劉長樂著,《包容的智慧Ⅱ-修好這顆心》,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1 年 1 月,頁 40。

73

佛光山的四給是:「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為佛光人的 工作信條,是星雲大師在開創佛光山之初所提出,做為佛光山做人處事之奉行原則。

在四給裡面,大師特別解釋:「以給為重心。無論是奉行菩薩道的四攝或六度,都以 布施──給,作為度化之首要方便。給,來自於無盡的內心能源寶藏」。163在2015 年 3 月博熬亞洲論壇上,大師提出了佛教對現代社會所應有的實踐:1.人我和諧,不對 立;2.同中存異,不異中求同;3.中道緣起,相互尊重;4.和平共存,不要戰爭。高 希均教授,稱其四個貢獻為佛教的「人間紅利」。164

如何從一個同事攝的立場來實踐四給,「給」是發起菩提心的行為,「給」的課 題中也含藏了忍辱的精神,有的情況下需先忍辱而後給,也有在持續給的情境下,

心境發生變化,需要用忍辱來對治。

(一)給人信心: 在給人信心的當下,自然不會口出惡言,說出不好的言語,

但反之或許自身會受到逆境、挫折,並在克制自身的煩惱、習氣同時,首要以自身 對佛法充滿信心,信心為力量的泉源。以信心為基礎下,面對困難之事也能迎刃而 解。反之,若無法降伏自身的煩惱來源,不但無法利他,更無法圓滿自身的修行。

(二)給人歡喜:歷史上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菩薩,為彌勒菩薩,因歡喜的面孔,

不管老少,都因彌勒菩薩的外相,而減少心中的瞋恨,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佛教 也提倡歡喜的布施,給人一個微笑,這都是給人歡喜的密行。大師對於給人歡喜有 如此的定義:「人間佛教的發展,就是要提倡喜悅的人生,也就是所謂的法喜禪悅。」

165在給人歡喜的同時,也是在調伏,使自身性格不孤僻、不刁難別人。因此,「歡喜」

也是修行中一門重要的法門。

(三)給人希望:《法華經》說「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給予眾生在佛道上 無比的信心、希望。如大迦葉尊者接受貧婆骯髒的米汁,使貧婆對佛法充滿希望,

有了得度因緣。又如提婆達多能成佛、小兒聚沙成塔皆成佛、一聲歌誦佛德能成佛。

163星雲大師,〈佛光人的工作信條.佛光學11 冊〉,《佛光教科書》,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 年 10 月,頁 139-146。

164滿義法師,《星雲學說與實踐》,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6 月,頁 34-36。

165星雲大師,〈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三期,2016 年 5 月 15 日,頁242。

74

印度阿育王因前世為小兒時以沙供佛,而成就國王的福報,是給所有人等的希望。

給人家希望的同時,自身也會獲得因緣。

(四)給人方便:佛教不應讓人覺的是寄生的宗教,從歷代的佛寺中所設立的 碾坊、倉庫來看,不但是帶動當地經濟的蓬勃,使人民能安居樂業;在譯經方面,

因經典的流傳,文詞用語提升了社會文化水平。這些都是佛教「給人方便」的貢獻。

166在現代,則有大師所推動的活動中,青年團、義工會、合唱團、從文化藝術(佛 陀紀念館,設有常設館展覽,茶禪結合的講座),修持的部份(念佛七、七日禪、禪 學營),以短期出家為例,為使民眾能體會七日的出家生活,除藉此靜修,更能對佛 法升起渴仰之心。

「給」,能利他利己,在給人的同時,也放下自我心中的執著與慳吝,幫助去除 自我的習氣。不管外境如何變化、不管他人如何批評,忍過去,時間自然就能證明 一切。如同大師創辦佛光山,當時荒山野林一片,弟子與信徒說:「這種地方連鬼都 不來!」大師以為鬼不來,佛來、人來就好。在創辦電視、報紙、大學等,被許多 人嘲諷、批評,但大師都能忍下來,堅持對的事、能利益眾生,就勇往直前。因此,

四給的背後,要有「無我」的精神,不計較有個「我」所做的任何付出。

三、五和.轉共業的忍辱

所謂的五和,為:「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大師認為:

由於科技進步,「天涯若比鄰」,「地球村」的時代已來臨;生活在地球村 的人們,應該相互幫助、尊重與提攜。要想創造幸福安樂的人生,最重 要在於「和」。人人從自我健全做起,進而到家庭、人我、社會,以此為 基礎,便能達到世界和平。167

166星雲大師,〈四給〉,《星雲大師全集-佛法真義》,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 年 9 月,頁 245-247。

167星雲大師,〈五和〉,《佛法真義》,http://t.cn/R1mKxOg,瀏覽日期 2018.5.31。

75

這是大師在2010 年創立佛陀紀念館,為五和塔立塔時所提出,從自身修養、家 庭倫理、人際關係、建設社會、到世界和平的主張。

(一)自心和悅:

大師以為心為主宰,心中有人,能活在眾中,看待一切事物,一切皆能和悅歡 喜168;修學佛法以內明為主,降伏慢心、瞋心。故,人應培養忍耐的能力,所謂:「一 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169在自心和悅的前提下,以調伏心性,在忍耐中克制內心

大師以為心為主宰,心中有人,能活在眾中,看待一切事物,一切皆能和悅歡 喜168;修學佛法以內明為主,降伏慢心、瞋心。故,人應培養忍耐的能力,所謂:「一 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169在自心和悅的前提下,以調伏心性,在忍耐中克制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