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思想的時代困境

第二章 《法華經》的文本

第二節 新思想的時代困境

《法華經》的出現,為初期大乘佛教興起之新時代,對於《法華經》教義上產 生,與當時大乘思想相呼應,但卻與同時期部派佛教修道觀,有極大不同與衝擊;

故從大乘學說的歷史根源、及其他大乘經典不同主張,作一略述。

一、大乘興起的原因

乘,即交通工具之意,意指將眾生從煩惱的此岸載至覺悟的彼岸。在釋尊滅後 一段時間,大乘佛教興起,因而有了大乘、小乘名詞之對立出現,也是大乘佛教徒 對於原始部派佛教之貶稱,站在部派佛教立場,認為大乘並非佛教。但從思想史之 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

大乘興起原因,主要來自對根本佛教精神回歸,以及大乘教義的產生,而形成 初期大乘經典。促成興起的主因,乃是般若思想,般若思想導源是源於大眾部「世 出世法悉是假名,故言一切法無有實體。」8之因緣生法基礎。而大乘興起原由,據 南傳《論事》中記載:大眾部所主張「空性含於行蘊」,乃為緣起空性教理。初期 大乘經典,便是以整理上座系教學而出現。同時,「心性本淨說」或「種子說」等 大眾部教義也入於大乘教義中。9

8印順,〈第十章 般若波羅蜜法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 年 3 月,頁633。

9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 http://t.cn/REgej3R,瀏覽日期 2018.3.9。

14

12水野弘元,〈修行道—三學〉,《原始佛教的特質》,http://t.cn/RdSofb2,瀏覽日期 2018.4.7。

15

(資料來源:見註13、14、15、16。)

審閱初期大乘經典,日本學者木村泰賢以兩種方法來分辨:

13聖凱法師,〈印度佛教僧俗關係的基本模式〉,http://t.cn/RdSG0jg,瀏覽日期 2018.4.7。

14元弼聖,〈從佛教的語言思想發展看僧肇之假名觀〉,《中華佛學研究》,第2 期,1998 年,頁 299- 311。

15同註13。

16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 http://t.cn/RnVvi3z,瀏覽日期 2018.4.7。

16

得。般若的空觀思想,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觀點,而是以無所得,不受我執、我欲所 束縛的觀念,達到無罣礙自由之心境,其根本精神,即為真空妙有。17

2.《華嚴經》

《華嚴經》以《般若經》中,「空」的思想基礎下,因緣合聚而成了「有」,

繼而延生出淨心緣起,從而開展出方正廣大的世界觀,因而,也有了以「方廣」來 代表大乘的代名詞。根據《華嚴經傳記》卷一記載,龍樹菩薩在龍宮見到的《華嚴 經》有上、中、下三卷。漢譯六十《華嚴經》是在東晉年間所譯出、實叉難陀所譯 的八十《華嚴經》及般若所譯的四十《華嚴經》。

而龍樹在造《大智度論》時,引用《華嚴經》,證實在當時已經有了《十地經》

及〈入法界品〉,並於龍樹之前就已在印度流通過。而〈入法界品〉為《華嚴經》

之精要,也為全經綱要。

《十地經》為地論宗所依經典,也是華嚴宗成立之基石。說明菩薩修行十地的 階次,為歡喜、離垢、發光、焰慧、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十個聖 階。此十地思想,在《大品般若經》中,提到般若菩薩道十地的行法意涵與行法之 處。

〈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依文殊菩薩指示南行參拜善知識,參訪五十三位善 知識,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修學。由信入解,由解而行,由行得 證,完成學佛的四大階程。18

華嚴提出「三界所有,唯是一心」。19因唯心論的論調,依十二因緣之緣起觀立 場,以清淨心著眼,提出「十二有支,皆依一心」20,佛陀在菩提樹下自修自證的緣 起真理,以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依妄心 而產生了「此有故彼有」,佛陀的如實觀照,此十二「有」為無常幻化為空的理論,

17演培法師譯,木村泰賢著,《諦觀全集》,新加坡:靈峯般若講堂印行,1978 年,頁 182-183。

18高振農釋譯,《華嚴經》,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 3 月,頁 12、頁 368-371。

19(唐) 實叉難陀譯,〈十地品 2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7,大正藏冊 10,頁 194。

20(唐) 實叉難陀譯,〈十地品 2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7,大正藏冊 10,頁 194。

17

形成般若的妄心緣起觀。透過「空」,站在妙有的立場看緣起,則形成淨心緣起的 觀點。21

原始佛教以自我完善及解脫為宗旨,而無暇顧及事物與本質間的探索,因此,

從《般若經》到《華嚴經》中,以般若的空觀到善財童子具體的五十三參,來實踐 菩薩修學,以大開顯現「清淨心」的「妙有」。

3.《維摩詰經》

本經建立於般若思想的基礎上,消極談論「空」,而積極肯定「有」,具體地表 現出佛菩薩形象及大乘佛教的精神,與原始佛教中自我解脫、遠離世間的觀點對立,

也因此,在《維摩詰經》中嚴厲喝斥小乘為「焦芽敗種」。

《維摩詰經》承接了《華嚴經》的思想,以法身示現,使佛法走入現實人生,

主張「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22、「菩薩行於非道,是為 通達佛道」。23

華嚴思想是將成佛的修行方法,投向實際的人生,而此思想與小乘的隱閉離俗 的目對立。因此,《維摩經》主張「不捨道法而行凡夫之行,不斷煩惱而入於涅槃 之境」,以直心、深心、菩提心為道場,認為世間出世間不二,佛道應「隨所化眾 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24

而小乘的修行生活,偏重於解脫自利、自修自證的方式,因此到了部派佛教末 期,便與世間大眾生活有了距離,《維摩經》的出現,以濃厚人間性提升出佛教的 新氣象,經中維摩詰居士,雖為在家居士身處娑婆世界,但超越凡塵,以在家菩薩 的形象,不執外相在各種場合現身說法,提振了在家信眾的信心。經中〈不可思議 品〉敘述維摩詰居士與佛弟子富樓那及舍利弗的智慧譬喻問答,反應出聲聞羅漢智 慧不及菩薩見解層次上的寬廣。

4.《妙法蓮華經》

21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http://t.cn/RnflC9a,瀏覽日期 2018.3.20。

22(後秦)鳩摩羅什譯,〈佛國品 1〉,《維摩詰所說經》卷 1,《大正藏》冊 14,頁 538。

23(後秦)鳩摩羅什譯,〈佛道品 8〉,《維摩詰所說經》卷 2,《大正藏》冊 14,頁 475。

24(唐)澄觀述,〈世界成就品 4〉,《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26,《大正藏》冊 36,頁 195。

18

上述《華嚴經》及《維摩經》以站在大乘的立場,直指貶斥聲聞、緣覺二乘,

造成大小乘緊張對立,《法華經》因而起而做調解,使聲聞、緣覺者發起大乘之意,

令三乘漸歸於一乘理念,直暢佛陀本懷,使所有眾生,乃至畜生道的龍女,甚至惡 人提婆達多,也能成佛。因此,《法華經》在大乘教中雖同為大乘經典,但包容二 乘的方面,與其它大乘有分別,也是本經被視為諸經之王的原由。

《法華經》、《維摩經》對小乘的看法,此兩部經典採取中道正觀的方法。《法 華經》雖然認為小乘是出於佛說,但以為是佛權宜之說。所以稱小乘為「譬喻化城」,

大乘才是究竟。其主要在「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使三乘統一起來。《維摩 經》中心思想則是「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從破小的看法上建立自己觀點。

因此,法華是「立」的多些,維摩則是「破」的多些。

由上述中,在這些早期的大乘經典中,以強調人人皆可成佛理念,則是《法華 經》處於大小乘思想交絡下,與其他大乘經典不同之處,此經對聲聞道與辟支佛道 皆持尊重、肯定的態度。

換句話說,學佛的過程必定會歷經,陷入小乘的法喜狀態,而佛法根本精神應 該是示教利喜。學佛的過程中,會先歷經二乘聲聞喜樂境界,而佛法應是在大乘理 想下實踐,釋尊成道後,包容接引所有人等,從王宮貴冑到販夫走卒,從外道教徒 到淫女賤民,皆不捨一眾生。這也是釋尊宣說眾生皆能成佛的理念,為釋尊最後在 世八年間,最終向世人宣說《法華經》的意義,以融合了大小乘的教義,闡釋佛法 的平等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