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東坡近體詩,少蘊釀烹煉之功,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外之音,

味外之味;阮亭以為非其所長,後人不可為法,此言是也。133

袁枚認為蘇軾的近體詩由於缺少「蘊釀烹煉」的過程,導致作品情意僅止於文字 上,即使再三品評,依舊咀嚼不出詩歌的「弦外之音」及「味外之味」,可謂滋 味盡失。因而袁枚引王士禎之言,134認為近體詩非蘇軾所長,萬萬「不可為法」。

袁枚的企圖心其實很單純、明確,如嚴明評述:「他力圖使詩重新回到與人 的真實性情存在同一的基礎上,袁枚詩學觀的可貴主要就在於此。」135袁枚除了 避免讓「詩味」流失外,更是積極創造「詩味」,將詩作品質往上攀登,而開創 出源源不絕的詩味,方為詩歌的精髓。

第二節 強調著我

石玲衷心表示:「在袁枚的筆下,『我』被重筆塗寫。從表現個體生命的意義 上說,袁枚的詩作是厚重的。」136身為詩人的袁枚,強調詩歌作品需有自我獨特 性,他在〈著我〉中有如下見解:

133(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三,頁 71。

134 王士禛(西元 1634 年-1711 年),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清代進士,善長 詩文,倡「神韻說」,有《漁洋山人精華錄》、《池北偶談》等。袁枚於《隨園詩話》卷三 對王士禛的詩歌進行評論,他曾言:「不過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屬清雅,又能加宮中 之膏沐,薰海外之名香……取彼碎金,成我風格。」雖然袁枚對於王士禎的詩歌風格不 甚欣賞,但對於王士禎評東坡近體詩的言論,頗接受且引入《隨園詩話》之中。由是觀 之,對於適切的言論,袁枚是持「理性」的立場,而不會因不喜愛其作品,而全面予以 否定。(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三,頁 81。

135 嚴明:《中國詩學與明清詩話》,頁 411。

136 石玲:〈袁枚研究的回顧與思考〉,頁 14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學古人,法無一可;竟似古人,何處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無。

吐故吸新,其庶幾乎!孟學孔子,孔學周公。三人文章,頗不相同。137

王英志於《袁枚和隨園詩話》中闡述:「『著我』的含義之一是強調表現詩人 獨特的個性,易言之,詩人先須有個性。」138霍有明對於「著我」的理解則更 為寬廣,他如是說:「即標舉詩人的個性,強調創作中個人愛好、個人興趣和 個人性格的自由發展,以及文學批評中的獨抒己見。」139其見解頗能掌握袁枚 的思想要點。至於,「字字古有,言言古無」,張健解釋此為「無一字無來歷,

其實是無一字不創新」的「著我」精神。140另外,李世英及陳水雲在《清代詩 學》中分析:「袁枚的詩學主張,切合詩的特質和詩創作的實情,最有利於詩 和詩學的創新和發展,在清代所有詩學中最富生命力。」141將袁枚強調「著我」

的本質闡釋得相當透徹。可見唯有強調個人的主體價值,方能掙脫傳統桎梏,

並凸顯個別的特殊性,進而有創造性。此外,吳佼融認為袁枚要求匠心獨運,

可從學古及讀書上「吐故吸新」,而且需秉持「學古而不泥古,得其儀神而不 徙襲其形貌,在似與不似之間。」142不僅需屏棄老舊無用之物,更要積極吸收 新知、理念,才能在詩歌領域上獨樹一幟。

袁枚在〈答沈大宗伯論詩書〉中亦言:「至於性情遭際,人人有我在焉,不 可貌古人而襲之,畏古人而拘之。」143特別強調自我的性情,誠如嚴明所言:「強 調詩中『有我』,即重視詩歌抒情的主觀感受和詩人把握世界的主體性。」144袁 枚更在〈與梅衷源〉中提及:「我輩宜兼收而并畜之,到落筆時,相題行事,方 不囿於一偏。迨至真積力久,神明變通之後,其中又有我在焉。」145袁枚特別強

137(清)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小倉山房詩集卷》卷二十,頁 421。

138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頁 93。

139 霍有明:《清代詩歌發展史》,頁 201。

140 張健:《袁枚詩新論》,頁 45。

141 李世英、陳水雲:《清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2000 年 11 月),頁 217。

142 吳佼融:《袁枚的思想探源》(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6 年),頁 174。

143(清)袁枚著;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三》卷十七,頁 1502。

144 嚴明:《中國詩學與明清詩話》,頁 411。

145(清)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小倉山房尺牘》卷五,頁 1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調能兼容並蓄,才不會被名作家牽著鼻子走,146而如此的作品必定「有我」。

若詩歌中「無我」,袁枚則如何看待?其於《隨園詩話》卷七中言:「有 人無我,是傀儡也」、147又言:「作詩,不可以無我,無我,則剿襲敷衍之弊 大。」148他強調詩作中「無我」的嚴重性,用「傀儡」、「剿襲敷衍」來形容「無 我」之弊。由是觀之,袁枚對於自我主體性非常重視,他論詩時則特別強調需 具有鮮明個性,且在內容上要呈現個性化與獨創性。149

袁枚對於獨創精神可謂情有獨鍾,他相當反對一味因襲前人的想法、方式,

主張詩歌創作不可受古人侷限。王英志曾表明:「獨創與擬古、模仿勢不兩立。

凡是主張表現『我』之真情與個性的詩人對於模擬之作無不鄙視 。」150標舉「性 靈」的袁枚,極力反對模擬他人之作,其主張詩人需具備個人獨特性,並企圖 驅除因襲之風,如此方能創造無可取代的風格。本節即從「反對因襲」,進而

「獨樹一幟」的層次,窺探袁枚「著我」的理論。

一、反對因襲

袁枚反對因襲,誠如王英志於《袁枚和隨園詩話》中所詮釋:「凡不是從

『我』出發而是步人後塵者皆在排斥之列」151,可謂將袁枚的立場闡述得相當 透徹。袁枚於〈再示兒〉一詩中明白揭示:「詩怕隨人拾唾餘」,152另外,在〈寄 奇方伯〉中更言:「著書立說,最怕雷同,拾人牙慧。賦詩作文,都是自寫胸

146 周勛初:《中國文學批評小史》(台北:崧高書社出版,1985 年 7 月),頁 243。

147(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七,頁 222。

148(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七,頁 216。

149 司仲敖:《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頁 149。

150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頁 101。

151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頁 102。

152(清)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小倉山房詩集卷》卷三十六,頁 9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襟,人心不同,各如其面。」153可知,「拾唾餘」、「拾人牙慧」的結果是與他人 著作雷同,一來失卻「自寫胸襟」的可能;二來在詩歌上則與「創新」、「立新」

的目標漸行漸遠。就袁枚標舉「性靈」的立場上言,凡是妨害獨抒性靈與自立 新意者,他必定極盡心力反駁,為詩歌另闢蹊徑,開創不同凡響的道路。

袁枚對於因襲,在《隨園詩話補遺》卷九中論道:「近又有每動筆專摹古樣 者。不知鑄錢有範,而人之求之者買錢不買範。」154批評「專摹古樣者」,一味 仿效「古樣」,且一概如法炮製,本質上是無法分辨孰重孰輕。袁枚於《隨園詩 話》卷五中有如下的觀點:

人悅西施,不悅西施之影。明七子之學唐,是西施之影也。155

人們對於西施雖喜愛有加,但是西施的影子則不受青睞,而在此則中,袁枚將明 代七子對唐人作品亦步亦趨而不知變通的行為,用學「西施之影」比擬,可謂對 模古者極大的批判與諷刺。因此袁枚對於「字摹句倣」者常有嚴厲的批判,他在

《隨園詩話》卷一中致力於梳理此概念:

今人猶貿貿然抱《樂府解題》為秘本,而字摹句倣之,如畫鬼魅,鑿空無 據,且必置之卷首,以撑門面。猶之自標門閥,稱乃祖乃宗絕大官銜,而 不知其與己無干也。156

不明就裡且「字摹句倣」《樂府解題》者,藉此維持個人詩作的門面,袁枚對此 感到相當不認同,直言《樂府解題》「與己無干」,即使耗費心力將古人之作拼貼 在自己的作品上,依舊是他人之作,不僅無法讓自己的作品添加光芒,還會陷於

「因襲」之列。

153(清)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小倉山房尺牘》卷七,頁 148。

154(清)袁枚撰:《隨園詩話補遺》卷九,頁 812。

155(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五,頁 164。

156(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一,頁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袁枚於《隨園詩話補遺》卷三中亦言:「填書塞典,滿紙死氣,自矜淹博。」

157主要針對肌理派而發的評論,158他認為此派「填書塞典」,難怪詩作顯得毫無生 氣可言。此外,袁枚於《隨園詩話》卷五中逐層釐析:

抱韓、杜以凌人,而粗脚笨手者,謂之權門托足。倣王、孟以矜高,而半 吞半吐者,謂之貧賤驕人。開口言盛唐及好用古人韻者,謂之木偶演戲。

故意走宋人冷徑者,謂之乞兒搬家。好疊韻、次韻、剌剌不休者,謂之村 婆絮談。一字一句,自註來歷者,謂之骨董開店。159

因襲前人風格者往往不自覺,還引此為傲,甚至到處賣弄、誇耀其所「因襲」的 成品,但在袁枚眼中此行為相當不可取。袁枚以「權門托足」形容抱韓、杜而展 現出向人炫耀的囂張氣勢;用「貧賤驕人」描述模倣王、孟者的驕橫氣焰;更用

「木偶演戲」描寫開口閉口皆為盛唐,及喜好使用古人之韻者,以為已全然失卻 個人的生命力;以「乞兒搬家」描摹專門承繼宋人風格者;還以「村婆絮談」形 容剌剌不休,卻不知所云者;最後譏諷字句皆講究來歷者,其亦步亦趨的行為與

「骨董開店」並無二致。160袁枚在此可謂極盡所能地譏刺因襲者除了不自知外,

還大言不慚地張揚,甚至藉此欺人的行徑。無怪乎王英志表達此則為:「一篇大 張旗鼓討伐各類模仿者的檄文」。161

袁枚對模擬之風的抨擊,從《隨園詩話》卷七中可得知:

高青邱笑古人作詩,今人描詩。描詩者,像生花之類,所謂優孟衣冠,

詩中之鄉愿也。162

157(清)袁枚撰:《隨園詩話補遺》卷三,頁 626。

158 司仲敖言:「滿紙死氣,自矜淹博,是斥肌理派。」參見司仲敖《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 究》,頁 117。

159(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五,頁 148。

160 司仲敖言:「所謂權門托足是訾摹擬名家者。貧賤驕人則諷神韻派。木偶演戲則嘲格調派。

乞兒搬家嗤浙派、村婆絮談則專以詩為唱和之用者。骨董開店則責考據派,專以小註競能 之輩。」參見:司仲敖《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頁 117。

161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頁 102。

162(清)袁枚撰:《隨園詩話》卷七,頁 2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高青邱用「描詩」形容當代人依樣摹畫的作詩態度,並加以諷刺。描詩者如同只

高青邱用「描詩」形容當代人依樣摹畫的作詩態度,並加以諷刺。描詩者如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