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袁枚的詩歌世界中,筆者反覆思索與尋繹。令人好奇的是:貫串其一生 的「情」,如何發揮作用及運用到生活中?因此,筆者以系統化方式研究袁枚 的詩歌,將已有許多人作過研究的性靈詩排除在外,以避免與前人的研究重複,

並以「關懷意識」作為研究主軸,從「關懷」出發,歸納出袁枚對詩學所主張 的關懷之情;還有對百姓生活面臨挑戰表示關切的「社會關懷」;及以題畫為 表,關懷為裡的「題畫詩」,作為袁枚對於「他者」的關懷;此外,尚可從「生 命觀照」中了解袁枚面對人生及體悟生命的「關懷意識」。因此本論文從袁枚 的詩學主張出發,進而釐析其在詩歌中對群體、他人,還有自己的觀照,建構 袁枚詩作的「關懷世界觀」。

第二節 研究材料、方法及論文架構

本論文以袁枚詩歌作為研究對象,以《袁枚全集.小倉山房詩集》、《隨園 詩話》作為研讀的主要材料,並以《袁枚全集.小倉山房詩文集》、《袁枚全集.

小倉山房尺牘》為輔。其它與本論文探討議題有密切關係者,或因論述所需者,

亦納入論述之中。《袁枚全集.小倉山房詩集》及《袁枚全集.小倉山房尺牘》

採用 1993 年江蘇古籍出版,由王英志主編的版本:《小倉山房詩文集》採用 2006 年上海古籍出版,周本淳標校的版本;《隨園詩話》則採用 2004 年漢京 文化出版的版本。本論文所引用的文字、標點符號均根據上列版本為主,並依 現今論文寫作格式加以更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論文研究方法,以「文獻研讀與解析法」、「歸納法」及「主題分析比較 法」為主,茲分述如下:

一、文獻研讀與解析法

研讀材料主要以《袁枚全集.小倉山房詩集》及《隨園詩話》為主,加上袁 枚其它相關論著,及清代詩歌發展史、詩歌作品與詩學理論著作,並輔以袁 枚相關學術研究、文獻作為參佐資料。在前人既有的研究基礎上,希冀從原 典中建構屬於袁枚的「人文關懷世界」,以掌握袁枚的思維脈絡,使得袁枚 詩學理論及詩歌研究更臻完善。

二、歸納法

歸納法為論文寫作較為常見且多方適用的研究方法,而《袁枚全集.小倉山 房詩集》及《隨園詩話》作品,不僅內容豐贍,而且材料相當龐雜。因此,

以「文獻研讀與解析法」作為基礎,進而採用歸納法,將其詩歌及詩話的內 容進行分類,並選擇與主題密切相關者,以相似的素材為依據,從中尋繹共 同的原則,歸納普遍性法則,以進行分析論述,並試圖釐析袁枚詩歌中的主 要議題,此亦為本論文特別著重的研究方法。

三、主題分析比較法

透過系統性蒐集及歸納出特定主題後,以袁枚詩歌作品中的「關懷意識」作 為研究主軸,根據「社會關懷」、「品藝題畫」及「生命觀照」等主題進行分 析與釐清。如此一來,袁枚詩歌整體面貌更為清晰,而且較能掌握袁枚詩歌 的內涵與特性,此對於理解袁枚的思維將更具啟發性。至於,袁枚在各個不 同階段所呈現的思維脈絡與風格變化,可透過此研究法更有層次地掌握他不 同的生命意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論文分為袁枚的詩學主張及袁枚的詩歌內容兩大面向,進行探究袁枚 詩歌中的「關懷意識」:

一、袁枚的詩學主張

袁枚的詩論除了強調詩歌的「情趣」外,對於「獨樹一幟」的詩作相當重視,

以凸顯「自我」觀點,另外,袁枚表達他對先天之才與後天學識並重的主張。

因此要成為一流的詩人,除了「情」為基本條件外,「才」、「學」更是將詩 人推往高峰的動能。具備「情」、「才」、「學」的要件者,必能創造優秀作品。

二、袁枚的詩歌內容

(一)社會關懷

袁枚站在百姓的立場書寫,反映百姓生活災禍頻仍,謀生不易,政治上則官 吏無道,弊端叢生。袁枚用心發掘社會問題的端倪與癥結,就其所見所聞記 載於詩歌作品中。此外,上位者漠視「人才」的態度,同時是袁枚關懷的焦 點。袁枚除了指出社會政治充斥的問題,還積極地提出「治道」,期望人民 獲得適當照顧外,且希冀社會呈現安和樂利的景象。

(二)品藝題畫

清代的題畫詩相當盛行,不擅作畫卻能詩善文的袁枚,成為大家競相邀請並 為畫題詩的人選。由於袁枚善於掌握畫作精神韻味,符合「品畫先神韻」

的論點,並建構其「神韻系」的題畫詩系列,內容則是藉畫「抒情言志」。 是以題畫詩儼然成為袁枚與他人的「對話平臺」,且可透過此表達其對「他 者」的關懷之情。

(三)生命觀照

袁枚從面對生命困境至獲得安頓,臻於自在通達之境,有其生命的進程。本 文對於其生命困境的感受,以及積極尋得安頓之法皆有所探究。由詩作中,

可窺見袁枚逐漸知天命的歷程,並了解「因緣」的作用;他積極「及時行樂」, 盡全力活出真情至性的自己。袁枚生命境界不斷提升,且愈來愈能隨順外在 的世界,隨順自己的心意,逐漸擁有「安適自得」的生命境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