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以下提出本研究在進行過程中所見到的一些問題,以作為後續研究者的參 考。

壹、 不同的原住民族群,是否會有不同的情況

本文是針對以布農族為主要居住人口的區域作為研究標的,而布農族傳統上 是以氏族政治為主,與其他原住民族群可能以頭目制度為主不同,並沒有存在著 一位地位居於頂端的「頭目」,而是以類似家族政治的方式運作,而在現今以行 政體系作為主要決策體系的狀況下,布農族的氏族政治如同文獻回顧當中所提及 的,已經越來越式微,甚至可能不太存在實質的影響力,因此在探討社區當中各 種不同的組織或個人的互動關係時,與其他以頭目政治為主的原住民族群可能會 有所不同,也就是說,將類似的議題放在其他原住民族當中討論,可能會有另外 不同的風貌,這也是值得後續研究更加仔細探討的。

貳、 行政體系或是部落體系?

本文在探討社區運作情形時,是依照現況,也就是討論的基礎是建立於既存 的行政體系運作,然而這樣的行政體系究竟是不是適合原住民族,尚有待討論,

在原住民族當中也有不少的質疑聲音,例如以頭目制度為主的泰雅族為例,有人 認為,頭目在傳統社會中所扮演的功能,與當今台灣社會主流價值存在著許多衝 突與矛盾,頭目並沒有行政權力,因此這樣的角色必然逐漸被現代選舉制度中的 公職所取代(陳乃菁,2003),而這可能更容易造成社區內決策多頭馬車的情況,

尤其是頭目具備一定程度的聲望時,這樣的情況更可能發生,因此,原住民族有 沒有可能在藉由自治區的發展,使得傳統的部落政治制度重新取得主導的力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以降低決策上的紛擾,提高各種政策(包含了防救災議題)順利推行的可能性,

這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文崇一(1989)。台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台北:前衛。

王淑怡(2002)。土石流防救災體系與防災社區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 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等(2011)。社會工作救災實務操作指引─莫拉克風災經驗集結實錄研究。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研究。

田哲益(1995)。台灣古代布農族的社會與文化。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行政院(2011)。民國100年災害防救白皮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2010)。莫拉克颱風災害的課題分析與政策建 議。台北: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96)。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題之探討。台 北:研考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98年度莫拉克颱風災害部落居住地新勘及複勘 作業暨安全評估報告書計畫。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0)。莫拉克颱風之災情勘查與分析。台北:國家科學 委員會。

全國成(2000)。九二一震災對災區原住民的影響與救災措施的省思。社區發展季 刊,第90期,頁53-62。

余萬居譯,馬淵東一著(1974)。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二集。Bunun、Tsuau二族氏 族組織和婚姻法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特藏室資料。

余明德(2000)。布農族崙天部落史。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李秀琴(1994)。有關台灣原住民、西洋宗教體系與傳教士的德文文獻。台灣史研 究,第1卷第2期,頁131-140。

李家源(2002)。合作、競爭與衝突:潭南的災後重建與社會關係。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所碩士論文。

李龍潭(2010)。地方政府推動社區災害防救之研究─以桃園縣防災社區為例。國 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吳杰穎、康良宇(2007)。社區防災推動之探討—以「社區防災總體營造計畫」為 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16期,頁213-231。

邱汝娜(2000)。九二一震災後之原住民族生活重建工作。社區發展季刊,第90 期,頁46-52。

林俊、沈子勝、鄧子正(2003)。美國與台灣地區社區防災工作發展之分析與比較﹕

對我國消防行政之啟示。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災害防救學報,第4期,頁 67-105。

林俊、沈子勝、鄧子正、李玟慧(2005)。推動社區防災現況調查與教育訓練規範 研究。台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林會承(1996)。由社區的本質看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 討會議實錄,臺北市:東吳大學發展處,頁58-69。

林澄枝(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潤榮、黃文仁、林廣榮、許建德、許中立(2005)。台灣土石流災害防救體系之 探討。坡地防災學報,第4卷第2期,頁53-70。

柯孝勳、許俊文、蔣得心(2009)。地方政府”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強化機制探討。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第2期,頁24-40。

徐震(1996)。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 合文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孫民毅(2004)。非營利組織功能、工作特性與生命週期之研究:以義勇消防隊為 例。南華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良宇(2005)。專業團隊協助推動防災社區之研究。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 所碩士論文。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行政院原住民 族委員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陶蕃瀛(1994)。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實務。台北:五南。

陳凱凌(1998)。基層防救災體系緊急應變行動之剖析─以溫妮風災林肯大郡災變 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其南(1998)。原住民的部落振興運動。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 集。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陳亮全(2002)。地方政府研擬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探討初探。2002全國災害危機 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亮全、魏雅蘭、詹桂綺(2001)。本土性防災社區建構之初探。中華民國都市計 畫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亮全、劉怡君、詹桂綺(2002)。社區防救災學習前後居民災害與防救災認知之 比較研究。臺北: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91 年度成果報告。

陳亮全、劉怡君、陳海立(2006)。防災社區指導手冊。台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 員會。

陳亮全、劉怡君、陳海立(2006)。防災社區學習教材(基礎篇)。台北:行政院 災害防救委員會。

陳國強編(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

陳哲昌(2002)。最適防災社區管理組織之研究:以山坡地社區為例。華梵大學工 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姿吟(2003)。原鄉部落社會組織互動情形之探討。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靜嫻(2007)。崩塌災區社區防災推動之探討─以雲林縣林內鄉坪頂村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陳儀深(2011)。八八水災口述史。台北:前衛。

張聖琳譯,Hester Randolph T. Jr.著(1999)。造坊有理:社區設計的夢想與實踐。

臺北:遠流。

張瑋琦、紀駿傑(1999)。一個想要變成社區的部落─河東部落社區總體營造。1999 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13-247。

張金生(2003)。探討排灣族社會部落權力結構的演變。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2 期,頁63-98。

張聖杰(2003)。地方政府推動社區防救災之初探。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 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瑋(2004)。原住民族社區權力結構變遷之探討-以卑南族利嘉社區、魯凱族 東興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彬(2004)。我國村里行政編組與社區發展協會關係之探討─基隆市個案分 析。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張文昌(2005)。南投縣社區防災之研究—從政策執行觀點探討。暨南國際大學公 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莊翰華、吳郁萍(2000)。「社區」總體「營造」之闡釋。社區發展季刊,第90 期,頁170-181。

郭俊欽、莊翰華、康良宇(2007)。土石流災區之防災教育初探。環境與世界,第 15期,頁99-128。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0)。莫拉克颱風總體回顧。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年 報2009。台北,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0)。莫拉克颱風之災情勘查與分析(摘要本)。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北,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黃識銘(1985)。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傅君(2001)。台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管建興(2006)。落實「社區防災系統」策略之探討─以臺東縣推動社區防災系統 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

詹怡璋(2000)。原鄉社會重建與原住民福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90 期,頁63-71。

詹秀員(2002)。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功能。台北︰洪葉。

詹桂綺(2003)。社區防救災推動方式與流程之比較研究:以社區防救災總體 營造實施計畫案例為對象。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朝明(2007)。台灣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鄭連明編(196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鄭晃二(1999)。社區動力遊戲─工作坊使社區活起來。台北:遠流。

鄧子正(2003)。推動社區防災調查與教育訓練規範研究。未出版之研究案,

臺北市內政部消防署委託。

鄧子正(2003)。推動國內防災教育之探討二。消防工作研討報告。台北:行政院 消防署。

鄧子正(2003)。民間社區防災教育之建立與推動分析。未出版之研究案,台北市 內政部消防署委託。

鄧子正(2003)。推動社區防災調查與教育訓練規範研究。未出版之研究案,台北 市內政部消防署委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蔡彥仁(2004)。原住民文化與福音的對話。台北:天恩。

薛文郎(1987)。我國社區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曉園。

魏雅蘭(2000)。本土性防災社區形成要素之探討─以長青、龍安、蜈蚣社區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韃虎‧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2009)。高雄縣那瑪夏鄉布農族親屬與文化之研究。

韃虎‧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2009)。高雄縣那瑪夏鄉布農族親屬與文化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