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解構之路

第三節 後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腦、熱切的心。情緒的平穩。慢下腳步,給自己時間,去體會自己內心的聲音,

去聆聽自己心底的故事。這樣實務工作者才能健康、自在地繼續前行。

第三節 後記

理解乃是自我與他人不斷辨證的過程,兩種不同的價值與思考並非永遠對立,

而是相互理解、相互辨證甚或融合的過程。這是一篇描述研究者自身與許多相關 的人的故事。創傷雖然造成痛苦,但經過轉化,也可以是啟發智慧,豐富生命的 泉源。理論的旁觀知識既奠基於人們的經驗知識,就應隨時省思我們是否可能在 奉行理論知識之時,逐漸遠離其原先所立基的基點─經驗知識,若是如此,則我 們將離我們的服務對象,甚至我們自身越來越遙遠。

從社會真實的運作來看,不同的人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衝突跟對抗是必然 的,民主就是要透過對話求取共識,或者讓大家知道某些沒有共識的東西必須擱 置,找到往前邁進的方法。政治就是一種利益衝突與解決的方法,民主的優點在 於自我修正,

轉變來自於思考,思考來自於衝擊,衝擊來自於現實,人是群體的動物,一 旦群體內的數量夠多,成為一個有實力的族群,這種價值觀自然會成為這個族群 的客觀標準。要衝擊價值觀,要改變巨大的慣性,根據所施的力量和慣性的大小,

需要有相對應的時間。改變必須從個人開始的,曾經崩毀潰敗的信心,也一定要 重建在真實能力上。啟蒙要能成功,必須是自我啟動,而不是手握權力或佔據位 置的優勢便可以幫別人啟蒙,如此,不過是另一種惡劣的洗腦。

從制度面設計,透明、資訊公開,給予實務工作者更多跟後勤補給,使他們 有力量在現在利益結構下生存並且儲存變革的能力,才能每一代人都努力改變,

讓社會有整體向前進的動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丁興祥、倪鳴香(2008)。生命史及心理傳記:接續與開展。應用心理研究,39,

台北:五南。

王孟甯(2000)。婦女運動與政府體制的結合?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的分 析。見蕭新煌等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

王勇智、鄧明宇譯,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 著(2004)。敘說分析。台北市:

五南。

紀登斯著,趙旭東、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83-121。

成令方等譯,Allan Johnson 著(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 踐與承諾。台北:群學。

李丁讚,(2009)。生態民主與地方知識-談災後重建,上網日期 2009 年 9 月 4 日,

檢自:

http://www.shadowgov.tw/?p=news,detail,25865&target=tag&tag=50&page_no=11

李雪莉(1999)。從廢公娼事件看婦運團體的聚散離合。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 所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1)。革命的節慶、節慶的革命:Mona Ozouf 對於集體行動研究的啟 示。教育社會學通訊,34:9-17。

何明修(2004)。集體行動中的情緒、儀式與宗教:一個涂爾幹社會學的分析。

社會學理論學報,7,41-87。。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出版社。

林玉恩(2010)。纏迴無路再立新局:拯救孤單的三段愛情故事。輔仁大學應用 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玲(1997)。誰能治城?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與萬芳社區媽媽治城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動。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晨怡譯(2005)。傅柯的方法取向:揭露視而不見的生活世界。收錄於王增勇 等譯之傅柯與社會工作,頁65-102。台北:心理。

佛洛伊德著,楊大和等譯(2008)。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台北:五南。

易萃雯譯,Lawrence Block 原著(2002)。八百萬種死法。台北:臉譜。

易萃雯譯,Lawrence Block 原著(2002a)。父之罪。台北:臉譜。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 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5,133-194

郭至和(2002)。建構主義在教育研究方法論中的運用與啟示。彰化師大教育學 報,3,79-98。

唐諾(2001)。入戲的觀眾-我讀格雷安.葛林,收於愛情的盡頭。台北:時報 出版社。

柯麗評(2005)。當敘事、女性主義走入社會工作─再度遇見受暴婦女。國立暨 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敬文(1998)。邂逅建構主義之後的遐思:思考遊戲規則的建構。課程與教學 季刊,1(3),97-110。

彭明敏(1995)。自由的滋味。台北:前衛出版社。

彭婉如基金會(2003)。女性、照顧福利、就業支持研究成果發表暨研討會,彭 婉如基金會研究案成果報告第一章。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 究,16,23-69。

張君玫、劉黔佑譯,Mills, C,Wright 著(2006)。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圖 書公司。

張超英(2006)。宮前町九十番地。台北:時報出版社。

黃心雅(2009)。「翻譯」法農:權力、慾望與身體的中介書寫。收錄於陳瑞樺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皮膚白面具,頁19-24,台北:心靈。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

葉啟政(2003)。台灣社會學的知識-權力遊戲。政大社會學刊,35,1-34。

董之林、陳燕谷譯,Taylor,C.著(1997)。承認的政治,載於陳清僑編身分認同 與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福柯著,嚴鋒譯(1997)。權力的眼睛-福科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柯著,余碧平(2005)。主體的闡釋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薛絢譯(2009)。世界,文本,批評者。台北:立緒。

邁可博藍尼著,許澤民譯(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台北市:商周出 版。

劉毓秀(1998)。當「由下而上的婦運」遇見「由上而下的婦運」。第三屆婦女國 是會議女人與公共參與研討會。

鄭維鈞(2006)。風起雲湧半邊天-國族動員下的水噹噹婦女組織。台灣社會研 究,64,1-56。

Adams, T. E., & Holman J. S. (2008). Autoethnography is queer. In Norman K.

Braithwaite, J., & Parker, C.(1999). Restorative justice is republican justice.

Restorative juvenile justice: repairing the harm of crime juvenile. Monsey, NY:

Criminal Justice Press.

Denzin, Yvonna S. Lincoln & Linda T. Smith (Eds.), Handbook of critical and indigenous methodologies (pp.373-390). Thousand Oaks, CA: Sage.

Arendt, H.(1973).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Mariner Books.

Chang, H.(2008). 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nut Creek, CA:Left Coast Press.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763-791).

Thousand Oaks, CA: Sag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Dominelli, L.(2002). Basingstoke: Palgrave

Ellis & Bochner(2011). Autoethnography: An overview.

http://www.qualitative-research.net/index.php/fqs/article/view/1589/3095,取自 2012 年8 月 5 日

Ellis, C. S.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Ellis, C. S. (2007). Telling secrets, revealing lives: Relational ethics in research with intimate others. Qualitative Inquiry, 13(1), 3-29.

Guba, E. G.(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E. G. Guba.(Eds.), The Paradigm Dialog. Newbury Park, CA: Sage.

Grant, C.A. & Ladson-Billings, G.. (Eds.) (1997). 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oin. Phoenix, Arizona: The Oryx Press.

Heewon, C.(2007).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nut Creek, Calif. : Left Coast Press.

Jenkins, R. (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Jones, S. H. (2005). Autoethnography: Making the personal political. In Norman K.

Kane, Jeffrey(1984).Beyond Empiricism: Michael Polanyi Reconsidered, pp.157-204, Peter Lang

Kaplan, (1964).The Conduct of Inquiry. San. Francisco: Chandler.

Lincoln, Y. S.(1990).The Making of a Constructivist. In E. G. Guba.(Eds.).The Paradigm Dialog. Newbury Park, CA: Sage.

Pratt, M. L. (1992).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pry, T. (2001). Performing autoethnography: An embodied methodological praxis.

Qualitative Inquiry, 7(6), 706-7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seng, Yen-Fen (2000).The mobility of entrepreneurs and capital: Taiwanese capital-linked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38, 143-168.

Weber, (1949).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Free Press.

Wall, S. (2006). An Autoethnography on Learning about Auto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5(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