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人及自我

三、 復元的面向

年代 作者 復元的面向

1999 Corrigan et al. 完整的復元面向至少包括:個人自信和希望、願意尋求協 助、有目標和成功導向、願意依賴他人,以及不被症狀主 導。

2001 Jacobson &

Greenley

 將復元分成內在(態度、經驗和個人改變的過程)和 外在(環境、事件、政策和可能促進復元的實踐)。內

27

外在產生的的過程稱為復元 recovery。

 復元歷程主要受到以下四個層面影響:問題意識、自 我、他人與系統。

2002 Noordsy 復元包括三個面向:希望、勇於負責以及不受疾病限制且 繼續生活。

2006 Bedregal(引 自沈詩涵,

2008)

復元的四個面向:復元中的角色與責任、非線性的過程、

自我認同與同儕的角色、期待。

2006 李雅敏 復元可分為四個面向:生理的康復、心理的康復、社會人 際的康復、職業的康復

2010 蕭真真、林維 芬、楊馥璟

復元包括對自己與他人二大面向,其內涵有:希望、支持 性關係、增強權能/優勢觀點、責任、自我決定和管理。

表 2-3 復元的面向

上表中李雅敏(2006,頁 371-372)的研究中提到精神疾病患者認為的復 元有四個層面,分別是:生理的復元、心理的復元、社會人際的復元以及職業 的復元。李雅敏提到精神疾病患者認為的生理、心理復元與文獻中的定義相近,

生理層面強調的是疾病漸進式的改善而非完全停止使用藥物;心理層面重視的 是正向態度,也就是充滿希望感;而在社會人際的層面要能與家庭能有良好的 互動關係,更進一步向外建立穩定的社交關係;最後在職業功能復元的部分,

精神疾病患者特別提到要有工作的動機,這是幫助精神疾病患者持續在就業職 場上生存的重要關鍵,也是幫助精神疾病患者復元的關鍵。

李雅敏的研究呈現出精神疾病患者對復元的概念並非有可分割的階段,強 調正向力量在生理、心理、社會人際及職業功能的影響,如 Deegan(1996)所

28

說,抱持希望的精神讓精神疾病患者拒絕屈服於疾病帶來的絕望,在環境中成 長的希望感能讓精神疾病患者有安全感並且隨之茁壯。李雅敏依照精神疾病患 者的定義將復元分為生理、心理、社會人際與職業四個面向,這四個面向也呈 現出復元歷程中疾病穩定的過程,從生理症狀的減少、心理的調適到社會人際 關係的改善甚至進而對社會有貢獻。精神疾病患者對復元的定義也呈現出他們 在疾病中所遭遇的困難,當精神疾病患者被病魔侵入後在生理、心理層面皆造 成損害,並因而影響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人際與職業狀態,復元對精神疾病 患者來說是一個全面性的改變,讓他們從疾病痛苦的深淵回到有希望、有意義 的生活當中。

在精神疾病患者復元歷程中,每一個面向功能的改善都是促進他們回歸正 常生活的過程,精神醫療社工的服務要能依照不同的層面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協 助,生理層面要幫助精神疾病患者適應疾病,協助症狀的改善以及藥物的調整;

心理層面要提供社會心理處遇、教育以及希望感,使精神疾病患者覺得自己有 復元的可能,幫助他們有勇氣面對挫折與疾病帶來的痛苦;在社會人際的層面,

精神醫療社工可以進行家族治療來改善家庭關係,提供資源來加強精神疾病患 者的支持系統;在職業的層面精神醫療社工可以幫助精神疾病患者維持正常的 生活作息,增加精神疾病患者的就業技能。只有當生理、心理、社會人際和就 業能力四個層面的狀態都健全的時候,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才能穩定並且邁向 有意義的人生。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