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復原力概念的發展與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復原力概念的發展與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針對復原力相關理論進行探討,並加以 整理、討論,茲以建構並充實本研究與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有關之理論內涵。

本章分五節敘述如次,第一節探討復原力研究的發展與理論,第二節探討復 原力的研究取向與評估,第三節探討復原力的相關研究,第四節影響復原力 有關之背景因素探討,第五節領導者復原力相關論述及探究。

第一節 復原力概念的發展與理論

復原力的構念依附於文學創作、童話故事及希臘史詵中的英雄事蹟,他 們身陷險境而不屈服,最終獲致成功的情節已經流傳了幾世紀(Campbell, 1972)。Masten(2001)認為,復原力泛指一種現象的集合;而此種現象的特徵 乃是個體處於困境或風險狀況下的一種正面適應模式,源自於人類基本的適 應系統。經由這種適應系統,個體能透過困境獲得更好的發展。所以復原力 並非學理的新發現,而早存在於人類基因中,因個體機轉而有差異,直至二 十世紀中葉始為學者投入關注與研究。本節茲將逆境的義涵、復原力概念的 發展及復原力的派典進行探討與整理如下。

壹、 逆境的義涵

韋氏字典將逆境定義為災難或不幸的經驗,痛苦、缺乏或折磨的情境,

因歷經上述情境產生負向經驗而導致負向情緒等狀態。逆境是來自於壓力、

創傷或犧牲,同時逆境也可能會形成壓力源、創傷或犧牲事件,皆會產生相

10

關認知、行為和心理的因應,彼此關係是相互扣連(蔡雅如,2004)。

曾文志(2006)針對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念化之統合分析中指出,逆境 內涵包括個體生物性的、社會性的以及心理性的危機。逆境的打擊係指個人 所遭逢種種大大小小的困境、難題與挑戰;而對逆境的解釋則係個人受過去 與現在的事實影響,包括實體的假設、引發逆境的原因、被逆境引發的危機 等,並考量未來的各種可能性而對逆境做出解釋及下定論 (江志正,

2008b)。

Luthar 等(2000)認為逆境的概念有三個重點,分別為:1.需立基於危險 因子出現時適應不良的可能性比危險因子不存在時為高;2.逆境中的危險因 子非單一,而是多樣化的,包括生物、心理與社會危機;3.危險因子的數量 愈多,逆境程度愈高。雖然過去的復原力研究對逆境評判標準並不一致,不 過這些多樣化的研究也更加拓展了復原力的概念與架構(曾文志,2006)。

復原力的概念藉由困境與危機得以彰顯,嚴重的困境如面臨親友的死亡、

戰爭、天災;輕的則包含工作環境中所面臨的壓力與挫折(洪福源,2005)。

是以,復原力涉及了危險因子、保護因子與正向適應的結果;危險因子指的 即是逆境,亦即不利發展的因素;保護因子指的則是能緩衝逆境或危險的歸 因或事件,進而達到正向適應的結果(陳金定,2006)。

2005 年巔峰學習(Peak Learning)企業總裁 Paul G. Stoltz 強調二十一世 紀是一個改變的時代,我們應該好好地、仔細去看待這些轉變,並將自己準 備好、提升自己的 AQ 以迎接轉變。Paul G. Stoltz 將這些轉變分為「三大 逆境」:1.社會逆境:犯罪率的提升、環境的被破壞、藥物氾濫、暴力充斥、

道德危機、教育體系的改變、家庭結構的改變、單親家庭教養等問題;2.工 作逆境:工作市場的變動、企業的重組與再造、經營改制、分散權限、個體 職位上的轉換、薪資體系、失業等問題;3.個人逆境:個體所遇到的挫折與 困難,屬於個人必頇一肩扛起的責任。Paul G.Stoltz 結合認知心理學、精神

11

神經免疫學與神經生理學之研究,統合十位學者研究和全球性五百餘個調查 之結果提出「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AQ), 認為在人生當中每一種 工作都會面臨挑戰;每一種挑戰都有困難存在;而每一個挑戰與困難都是一 種機會(莊安祺譯,2005)。

Miller(2003)對復原力的概念做深入的探究,其中指出對復原力定義不 同之說法,個體並非一定要經歷重大的創傷事件才能被認定是復原力的展現,

若是個體經歷了重大的心理轉折、心理阻礙,像是個人一連串的損失或是負 面事件,個體在其中仍展現了個體的力量與長處的發揮,都是一種復原力。

因此,逆境指涉的不只是外在重大的創傷事件,也包含了內在心理層面的重 大轉折、阻礙與負面遭遇等。

對多數人而言,所謂逆境指稱的總是負面的、艱困的環境或遭遇挫折等;

然而,另一方面它也隱含了更為積極的意義,也尌是有追尋新的意義或是新 挑戰的勇氣,是一種磨練心志和成長的機會,能藉此獲得正向改變的力量。

對此,中國傳統早已進一步地將逆境視為增進個人力量的歷程,故孟子云: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認為個體在逆境中反而能 提升個體能力,增加其承擔責任的能量。近年來,國外研究也逐漸由逆境形 成的負向影響,轉移至挑戰與改變的機會,而以提倡逆境商數的概念,來增 進個體逆境適應力,促進工作效能和激發個體向上成長。

綜合上述,社會學家將生活中造成個體挫折與阻礙的一切內外情境總稱 為「逆境」,包括個人生理及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因素等危機。而對 逆境的解釋則視個人認知、經驗與因應策略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

12

貳、 復原力概念的發展

一、復原力的緣起與發展

Tusaie 與 Dyer(2004)研究復原力構念的發展時發現:復原力構念的起源 最早可以追溯自生理學及心理學的發展。在生理學以壓力觀點,而心理學則 以調適能力之觀點進行研究,而不論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皆從各自的學術 領域出發,歸結最終目的,皆是探討個體的經驗,進而使兩大源流匯集在一 起。他們藉由文獻追本溯源,而整理出有關復原力的發展構念圖,如圖 2-1。

圖 2-1 復原力的發展構念

資料來源:Tusaie & Dyer(2004).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8(1), 5.

從生理學壓力觀點探究,自 1920 年代研究個體體內量子化與帄衝機制 開始, Walter Cannon 在 1932 年是首位把壓力的概念應用在心理學及醫學

生理學 心理學

下意識的防禦機制 (1800-1950) 體內帄衡 (1920)

量子化 (1920)

情緒壓力及病態 (1950)

有意識過程的適應 (1960) 腦部適應性 (1970)

保護/危險因子 (1980)

心理及神經免疫學

(1980)

復原力

(1990)

13

上的,用來描述個體強烈情緒影響生理功能(黃惠惠,2002),到了 1950 年 代轉而研究情緒壓力及病態,Hans Selye 於 1956 年提出了壓力症候(Stress syndrome)的觀點,並將之引入社會科學領域來加以探討,將壓力定義為「為 滿足環境需求,在個體內所產生的非特定性反應」,係指個體面對外在事件 的刺激時,所引起的適應性反應與生理防衛。此時學者開始以三個不同觀點 有系統的探討壓力問題:1.從壓力本身性質來看,它被視為一種反應;2.壓 力來自某個事件或環境而導致;3.個體處理的方式、認知評估和反應的行為 (陽毅,2005)。

從心理學適應觀點探究,復原力研究受到重視之前,學者們較常用病理 學的觀點,嘗詴對問題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蕭文,2001),早期多數的研究 者是以身處不利條件的高風險族群為對象,進行質性長期研究,探討負面經 驗對研究對象所產生的影響。然而,經過許多研究者的持續關注、投入研究 與演化,隨著生理學與心理學脈絡漸次結合,復原力的概念遂逐漸受到重視 與廣泛的應用。復原力的構念改變了過去心理病理學的研究焦點,從只想了 解人們發生的成因與如何修補缺陷,演進到也會關注人們在逆境中如何維持 健康適應與發展能力,而成為發展理論與預防、介入研究的重要介面(曾文 志,2005)。茲將復原力概念的發展分期詳述如下:

(一) 壓力因應時期

復原力的研究可追溯自二十世紀中葉危機因應和壓力因應的探討,早期 關於復原力著名的許多研究中,以 Werner 與 Smith(1982)於 1950s-1980s 在 夏威夷考艾島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們以 1955 年左右出生於島上的 698 人 為研究對象,其中 201 位兒童至少經歷了四項生活危機,包括家庭功能失調、

貧窮、家人罹患精神疾病、酗酒、暴力、懷孕併發症、離婚、教育環境不利……

等。Werner 與她的團隊詳實的紀錄與追蹤這些兒童,進行了近 40 年的長期 縱貫研究,從他們的母親懷孕第四週開始,便對母親的身心狀況及過去生活

14

史進行紀錄與調查,接連在孩童出生後的第 1、2、10、17-18、31-32 年時 進行追蹤紀錄,探討他們在生活上對愛及工作的適應能力是否良好。結果發 現,其中有近 1/3 的兒童,雖然生活在多重的危機下,然而,當他們在青年 時期依然能成為有能力、有愛心、有穩定的工作和婚姻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 人,他們在行為或發展上不但沒有出現困擾的狀況,甚至在長大後還能展現 出自信與能力,從同儕、學校與教堂獲得支持力量,擁有健全的人際和社會 關係等。

學者最初以心理脈絡(psychological context)之觀點,強調在危機及困境 中之「個人力量」,指出個體本身具有某些特質或能力得以調適自己而獲得 成功適應(楊馨華,2008)。自 1950 年代起,前述著名的生理學者 Hans Selye 發現了壓力症候的現象,並將之引入社會科學領域探究,此後學者開始系統 性的探討壓力對於個體所產生的問題。

1960 年代,美國重視處於危機中的兒童福利,因而關注他們的不足處 並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求,研究的重心放在生活壓力事件與疾病的關聯,循 著所謂的「處境不佳一定導致發展不利」的單向模式進行。早期在心理學的 探究上,大多數是運用在對成長中的個體上,如兒童與青少年的復原力等(江

1960 年代,美國重視處於危機中的兒童福利,因而關注他們的不足處 並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求,研究的重心放在生活壓力事件與疾病的關聯,循 著所謂的「處境不佳一定導致發展不利」的單向模式進行。早期在心理學的 探究上,大多數是運用在對成長中的個體上,如兒童與青少年的復原力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