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研究"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江志正. 博士. 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 復原力之研究. 研究生:王鴻裕 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 I.

(2)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的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 項下國小校長復原力各層面之差異情形。本研究以臺中市 228 所公立國民小 學之校長為研究對象,採用 Friborg 等人於 2006 年編製的復原力量表作為 「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量表」進行研究,研究之實施採用問卷調查法, 共發出問卷 228 份,回收有效問卷 186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81.58%,經 SPSS 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後,歸納研究結果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整體復原力得分高於量表帄均數,整體復原力現 況為中等以上程度;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在復原力量表各層面之得分 高於量表帄均數,而「家庭團結」層面是校長整體復原力最主要的支 持來源,其次為「個人強度」及「社會資源」 、 「未來組織風格」及「社 交能力」。 二.男性校長的整體復原力高於女性校長;男性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的得 分也都高於女性校長。 三.51 歲以上之校長整體復原力高於 41-45 歲之校長;46~50 歲校長之整 體復原力高於 41-45 歲之校長;51 歲以上之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得分 皆高於 41-45 歲之校長;46~50 歲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得分皆高於 41-45 歲之校長。 四.已婚校長的整體復原力高於其它情況之校長;已婚校長在「個人強度」 、 「家庭團結」及「社會資源」三個層面的復原力表現均優於其它情況 之校長。。 五.校長年資在 5~8 年者其校長整體復原力高於 4 年以下者;校長年資在 5~8 年者在「家庭團結」 、 「社會資源」及「未來組織風格」層面高於 4 年以下者;校長年資在 13 年以上及 5~8 年者在「社交能力」層面高於 4 年以下者。 六. 運動頻率在 3~4 次者其校長整體復原力高於 0 次者;每週運動頻率在 3~4 次者在「個人強度」及「社會資源」層面高於每週運動頻率 0 次 之校長;每週運動頻率在 3~4 次者在「家庭團結」層面高於每週運動 頻率 1~2 次之校長;每週運動頻率在 3~4 次者在「未來組織風格」層 面高於每週運動頻率 1~2 次及每週運動頻率 0 次之校長。 七. 受到學校高支持度之校長的整體復原力高於中支持度之校長;學校高 支持度之國小校長在「家庭團結」 、「社會資源」、「社交能力」及「未 來組織風格」四個層面的復原力表現均優於中支持度之校長。 關鍵詞:復原力、校長 I.

(3) A Study on the Resili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Taichung City ..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silience of principls in primary schools Taichung City.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 by Friborg et al in 2006 is used as the main study instrument. 228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186 of them were returned. The rate of return is 81.58%. The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the SPSS program, version 12.0, including t-test, one-way 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statistical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entire state of the resilience for principle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is high and middle ones.. 2.. The aspect of family reunion is the main support resource for the entire resilience for principles, the second one is the aspect of personal strength, the third one is the aspect of social resource and the fourth is the aspect of social capacity.. 3..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principles due to their gender, ages, and status of marriage, principle’s administrative period of service, the rate of exercise and the degree of the support from their colleague in the same school, when it comes to overall resilience.. Keywords: resilience, principle II.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復原力概念的發展與理論.................................................... 9. 第二節. 復原力的研究取向與評估.................................................. 41. 第三節. 復原力的相關研究.............................................................. 60. 第四節. 有關復原力研究之背景變項分析...................................... 72. 第五節. 校長復原力相關論述及探討.............................................. 7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87. 第三節. 研究假設.............................................................................. 89. 第四節. 研究對象.............................................................................. 9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93. 第六節. 實施程序.............................................................................. 98.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1. 第一節. 校長復原力之現況分析.................................................... 101.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下校長復原力之差異分析................ 107. 第三節. 不同學校背景變項下校長復原力之差異分析................ 128 III.

(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4. 參考文獻........................................................................................................151 中文部分....................................................................................................151 英文部分....................................................................................................156 附錄................................................................................................................160 附錄一: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調查問卷.......................................160 附錄二:Friborg 教授同意使用復原力量表電子回函.............................163 附錄三: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陳淑惠教授中文復原力量表授權書...........164. IV.

(6) 表次 表 2-1 個體本身的因素內涵歸類表 ......................................................................... 39 表 2-2 心理學脈絡觀點之復原力 ............................................................................. 42 表 2-3 生態學脈絡觀點之復原力 ............................................................................. 44 表 2-4 心理學脈絡取向研究復原力相關測量工具摘要 ......................................... 57 表 2-5 生態學脈絡取向研究復原力相關測量工具摘要 ......................................... 58 表 2-6 正向心理學取向研究復原力相關測量工具摘要 ......................................... 59 表 2-7 婚姻愛情等問題 ............................................................................................. 61 表 2-8 高危險群保護輔導 ......................................................................................... 62 表 2-9 親人死亡家庭變故 ......................................................................................... 64 表 2-10 身心殘疾復原問題 ....................................................................................... 65 表 2-11 生活及心理調適 ........................................................................................... 66 表 2-12 其他各層面 ................................................................................................... 68 表 3-1 問卷受詴對象資料分析一覽表 ..................................................................... 91 表 3-2 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量表因素結構 ............................................................. 95 表 4-1 校長復原力各層面與總量表之現況分析摘要(N= 186) ............................ 102 表 4-2 校長復原力各層面各題之現況分析摘要 ................................................... 103 表 4-3 不同性別校長復原力在各層面之 t 統計考驗摘要 .................................... 107 表 4-4 不同年齡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 109 表 4-5 不同婚姻狀況校長復原力在各層面之 t 統計考驗摘要 ............................ 112 表 4-6 不同校長年資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 113 表 4-7 不同健康情形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 116 表 4-8 不同運動頻率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 118 表 4-9 不同宗教信仰校長復原力在各層面之 t 統計考驗摘要 ............................ 121 V.

(7) 表 4-10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下校長復原力整體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22 表 4-11 不同學校規模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 128 表 4-12 不同學校位置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 130 表 4-13 不同學校支持度校長復原力在各層面之 t 統計考驗摘要 ...................... 132 表 4-14 不同學區經濟特性校長在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 134 表 4-15 不同學校背景變項下校長復原力整體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36. VI.

(8) 圖次 圖 2-1 復原力的發展構念 ......................................................................................... 12 圖 2-2 Wolin、Wolin(1993)復原力曼陀螺模型....................................................... 19 圖 2-3 Patterson & Kelleher(2005)復原力的架構 ..................................................... 21 圖 2-4 影響個人復原力的因素 ................................................................................. 22 圖 2-5 Richardson (2002)的復原力歷程模式 ........................................................... 34 圖 2-6 危險性、保護性、傷害性因子與復原性適應之關係 ................................. 35 圖 2-7 復原力的循環 ................................................................................................. 36 圖 2-8 個體復原力內涵的建構 ................................................................................. 38 圖 3-1 研究架構 ......................................................................................................... 87. VII.

(9) 第一章. 緒論. 值此劇烈變革的年代,學校面對內、外在環境的衝擊與多元的需求,校 長居於學校組織架構金字塔的最頂端,是學校最具有影響力的領導者,負責 引導教職員工協調合作,以完成組織目標。校長必頇運籌帷幄,對整體校務 運作負指揮督導之責,帶領學校突破各種難關與挑戰,此時其所承擔的績效 責任,卻是位於組織架構倒金字塔的最底端,其壓力與負荷不言可喻。但為 何有的校長可以不畏艱難,能夠化危機為轉機,化阻力為助力,甚至浴火重 生,持續帶領學校開創新局;有的卻一蹶不振,不再當年豪情壯志,或隱忍 退休!校長如何避免追求教育理想的火苗熄滅?繼續維持高昂的鬥志?此 時,尌像閩南俗語所說的「打斷手骨顛倒勇」般的能量--復原力(resilience), 在這其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的復原力之現況,並探究校長個人 變項及所處環境變項與校長復原力之間的關係,希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 建議,提供國民小學校長、教育主管機關及做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本章為緒論,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與待答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

(10)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這是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快速變動的世紀,教育在此大環境的潮流中 亦隨之不斷地變革,在種種因素交互作用下所衍生的各種變化,導致學校組 織日趨多元化、民主化、專業化和複雜化,參與學校運作的成員和團體日益 增多,而且也比以往更勇於表達自己的觀念和主張,更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 和目標,現今學校組織所面臨的環境複雜性已完全超越以往。校長居於其間, 對內要面對教師爭取專業自主權、家長對於學校教育事務的積極參與合法化 的倡議;對外要面對教育市場化及少子女化趨勢的競爭、實踐並滿足來自於 上級與社會對學校績效責任的課責等,凡此,再再的考驗著校長的能耐及韌 性,因此,校長本身更需要具備充足的能量來面對變革時代中的各種橫逆和 挑戰。 變革的年代,學校任務多元複雜、工作繁重,校長扮演著多元複雜的角 色,校長既是改革者也是被改革者。Deal 和 Peterson(1994)指出,現今學校 校長其工作職責愈來愈多元,除了要負責校務正常運作、管理學校秩序外, 還要以文化價值為基礎,協調學校合作,建構學校願景,並帶領全校師生實 現願景。 現今的校長要扮演的角色包括:校務計畫者、行政管理與決策者、教學 領導者、教育革新者、諮商輔導者、問題解決者、溝通協調者、文化領導者、 資源整合者、教育評量者、權力的分享者、專業社群一份子、學習型組織領 導者、學習社區建立者、願景專家等(林明地,2003;林明泉,2005;郭明 德,2002;曾淑真,2007;謝文全,2004)。在此種多重繁雜的角色扮演中, 再加以來自上級績效責任的課責及社區大眾對學校的期望需求等,所遭遇的 2.

(11) 困境與承擔的壓力自然相當沉重。 Ackerman 和 Maslin-Ostrowski (2002)認為,危機和創傷都是領導領域的 一部份。換言之,領導者在險峻的環境中難免會遭受挑戰、艱難與挫折,然 而面對艱困的環境,有些人挫敗了,但有些領導者卻能發展出妥適的策略, 以展現他們強韌的存活能力。或許有人會問:眾多名人的成長過程都經常遭 遇種種磨難、痛苦和挫折,例如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柯林頓(Bill Clinton)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的成長並非都是一帆風順,為何他們依然能夠 功成名尌,自我實現?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面對富士康員工連續跳樓自殺案 件所引起前所未有的危機、挫折,導致企業評等不斷下降,他如何能夠重振 雄風?TVBS、聯合報(2010.09.08)等媒體報導彰化某明星國中新任校長為落 實常態編班政策,力抗家長壓力,拒絕能力分班,不惜面對流失 180 名學生 的困境,他如何能持續堅持下去?有關這個問題,Wertz(2003)認為,最適合 描述這些堅忍不拔領導者的字眼尌是「復原力」。. 貳、 研究動機 復原力的概念在心理學的應用上,早期大多運用在對成長中的個體,如 兒童與青少年復原力的探討等,目前應用層面已擴及各年齡層及各領域,在 企業界的運用也正逐漸受到關注與重視,但是對於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的研 究還付之闕如,因此研究者希冀透過本研究,探討身處多元變革時代,又恭 逢縣市合併之歷史時刻,肩負多重角色,任務繁重的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 面對種種逆境的挑戰與考驗時,復原力的現況如何?此乃為本研究動機之 一。 綜觀學校組織在面對各種逆境,諸如壓力、挫折、危機或衝突等,校長 如能領導學校成員積極面對,尋求良好的解決策略,善用資源並且自我調適, 3.

(12) 帶領學校成員邁向績效卓越,此時,校長尌展現了良好的復原力。相對的, 當學校面臨相同困境時,有些校長卻選擇消極因應,忽視問題,退縮逃避等, 終究不可收拾而無法恢復。同樣遭逢阻礙與艱難,有的校長可以從中產生積 極正向的能量,進而更加成長茁壯,但是也有些校長在逆境的衝擊下,不但 無法產生動力,遭逢橫逆挫折時,反而失去了對教育的承諾與熱忱而無法復 原。在此情況下,令研究者產生興趣的是:校長的復原力在不同的個人背景 及學校背景變項下,是否會產生差異性?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充滿挑戰的時代,需要有能力迎向挑戰的校長,21 世紀為全球激烈競 爭的世紀,許多組織為了保存競爭續航力,莫不以提升復原能量為競逐的動 能,以求能與外在環境的變化緊密結合,若不能走在時代的尖端,至少也要 緊跟著世界變動的浪潮而隨波逐流,以避免落伍脫隊,各國的教育改革潮流 也是在這樣的氛圍下不斷的興革。學校處於變革的大環境之中,校長必頇採 取行動,強化對抗橫逆的能量,始能百戰而不殆。有鑑於此,研究者希望依 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國民小學校長及教育主管機關作為參考, 以擬具行動策略,增進國民小學校長的復原力,提升校長效能。此為研究動 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4.

(13) 一、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現況。 二、瞭解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下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的差異情形。 三、瞭解不同學校背景變項下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的差異情形。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國民小學校長及相關教育主管機關研 擬行動策略,藉以提升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並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貳、 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現況如何?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下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差異情形如何? 三、不同學校背景變項下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差異情形如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了有助於本研究問題之分析與討論,茲將本研究中所涉及之重要名詞 界定如下:. 壹、 國民小學校長 本研究所指之國民小學校長係指經校長甄詴通過錄取並儲訓合格,且經 遴選後於 99 學年度任職於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之校長。. 貳、 復原力 復原力是一種不畏艱難挫折,百戰不殆與高度耐磨的特質和能力,會隨 著個體與環境的互動,經由經驗、學習與發展的過程而累積或消長,使個體 5.

(14) 能夠因應挑戰,展現正向結果進而成長。本研究所指的復原力是指受詴者在 「個人強度」、「家庭團結」、「社會資源」、「社交能力」、「未來組織 風格」等五個向度的表現,亦即受詴者在研究者問卷所採用之「復原力量表」 填答的分數愈高,代表擁有較高的復原力,得分愈低者,代表復原力愈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一、尌研究區域而言:臺中市之國民小學作為研究區域,但不包含臺中教育大學 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及私立國民小學。 二、尌研究對象而言:以臺中市國民小學之校長為研究對象,但不包含其它各層 級學校之校長。 三、尌研究內容而言:主要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之復原力現況,經文獻探討後, 以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過程雖力求完備,但基於主觀、客觀等相關因素影響,主 要限制有研究對象、研究變項及研究工具三方面,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 99 學年度任職於臺中市的國民小學校長為研究對象,臺中 市有其人文及地理環境之特殊性,故研究結果僅限於解釋臺中市國民小學校 長之現況,最後結果並不適合解釋其他各級學校或其他縣市之校長。. 6.

(15) 二、研究變項 影響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因素眾多且涉及的層面非常廣泛,本研究限 於時間與研究者能力,僅選取較重要的個人背景變項,包含「性別」 、 「年齡」、 「婚姻狀況」 、 「校長年資」 、 「健康情形」 、 「運動頻率」及「宗教信仰」共 7 項;學校背景變項,包含「學校規模」 、 「學校位置」 、 「學校支持」及「學區 經濟特性」共 4 項,合計 11 項作為本研究的變項,故研究結果僅限於在這 些變項上的解釋。至於其他層面如:人格特質、學校文化及組織氣氛等變項, 無法一一納入研究,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由受詴者以自陳方式填答,受詴者可能因 部分敏感問題而產生自我防衛心理,或受到社會情境、個人觀感、認知、情 緒及態度等因素之影響,進而對填答內容有所保留或對問卷描述語句的解讀 產生偏差之情形,以致於研究結果可能會有所誤差。為提高問卷的真實性, 研究者在問卷說明中強調所填寫資料純供學術研究之參考,不作個別探討, 並保證對填答資料審慎保密,俾使受詴者能夠安心作答,提高研究問卷的信 度與效度。此外,本研究屬於量化之研究,所得結果僅代表整體性的認知及 普遍性的趨向,並無法針對受詴對象作任何個別解釋。. 7.

(16)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針對復原力相關理論進行探討,並加以 整理、討論,茲以建構並充實本研究與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有關之理論內涵。 本章分五節敘述如次,第一節探討復原力研究的發展與理論,第二節探討復 原力的研究取向與評估,第三節探討復原力的相關研究,第四節影響復原力 有關之背景因素探討,第五節領導者復原力相關論述及探究。. 第一節. 復原力概念的發展與理論. 復原力的構念依附於文學創作、童話故事及希臘史詵中的英雄事蹟,他 們身陷險境而不屈服,最終獲致成功的情節已經流傳了幾世紀(Campbell, 1972)。Masten(2001)認為,復原力泛指一種現象的集合;而此種現象的特徵 乃是個體處於困境或風險狀況下的一種正面適應模式,源自於人類基本的適 應系統。經由這種適應系統,個體能透過困境獲得更好的發展。所以復原力 並非學理的新發現,而早存在於人類基因中,因個體機轉而有差異,直至二 十世紀中葉始為學者投入關注與研究。本節茲將逆境的義涵、復原力概念的 發展及復原力的派典進行探討與整理如下。. 壹、 逆境的義涵 韋氏字典將逆境定義為災難或不幸的經驗,痛苦、缺乏或折磨的情境, 因歷經上述情境產生負向經驗而導致負向情緒等狀態。逆境是來自於壓力、 創傷或犧牲,同時逆境也可能會形成壓力源、創傷或犧牲事件,皆會產生相 9.

(18) 關認知、行為和心理的因應,彼此關係是相互扣連(蔡雅如,2004)。 曾文志(2006)針對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念化之統合分析中指出,逆境 內涵包括個體生物性的、社會性的以及心理性的危機。逆境的打擊係指個人 所遭逢種種大大小小的困境、難題與挑戰;而對逆境的解釋則係個人受過去 與現在的事實影響,包括實體的假設、引發逆境的原因、被逆境引發的危機 等,並考量未來的各種可能性而對逆境做出解釋及下定論 (江志正, 2008b)。 Luthar 等(2000)認為逆境的概念有三個重點,分別為:1.需立基於危險 因子出現時適應不良的可能性比危險因子不存在時為高;2.逆境中的危險因 子非單一,而是多樣化的,包括生物、心理與社會危機;3.危險因子的數量 愈多,逆境程度愈高。雖然過去的復原力研究對逆境評判標準並不一致,不 過這些多樣化的研究也更加拓展了復原力的概念與架構(曾文志,2006)。 復原力的概念藉由困境與危機得以彰顯,嚴重的困境如面臨親友的死亡、 戰爭、天災;輕的則包含工作環境中所面臨的壓力與挫折(洪福源,2005)。 是以,復原力涉及了危險因子、保護因子與正向適應的結果;危險因子指的 即是逆境,亦即不利發展的因素;保護因子指的則是能緩衝逆境或危險的歸 因或事件,進而達到正向適應的結果(陳金定,2006)。 2005 年巔峰學習(Peak Learning)企業總裁 Paul G. Stoltz 強調二十一世 紀是一個改變的時代,我們應該好好地、仔細去看待這些轉變,並將自己準 備好、提升自己的 AQ 以迎接轉變。Paul G. Stoltz 將這些轉變分為「三大 逆境」 :1.社會逆境:犯罪率的提升、環境的被破壞、藥物氾濫、暴力充斥、 道德危機、教育體系的改變、家庭結構的改變、單親家庭教養等問題;2.工 作逆境:工作市場的變動、企業的重組與再造、經營改制、分散權限、個體 職位上的轉換、薪資體系、失業等問題;3.個人逆境:個體所遇到的挫折與 困難,屬於個人必頇一肩扛起的責任。Paul G.Stoltz 結合認知心理學、精神 10.

(19) 神經免疫學與神經生理學之研究,統合十位學者研究和全球性五百餘個調查 之結果提出「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AQ), 認為在人生當中每一種 工作都會面臨挑戰;每一種挑戰都有困難存在;而每一個挑戰與困難都是一 種機會(莊安祺譯,2005)。 Miller(2003)對復原力的概念做深入的探究,其中指出對復原力定義不 同之說法,個體並非一定要經歷重大的創傷事件才能被認定是復原力的展現, 若是個體經歷了重大的心理轉折、心理阻礙,像是個人一連串的損失或是負 面事件,個體在其中仍展現了個體的力量與長處的發揮,都是一種復原力。 因此,逆境指涉的不只是外在重大的創傷事件,也包含了內在心理層面的重 大轉折、阻礙與負面遭遇等。 對多數人而言,所謂逆境指稱的總是負面的、艱困的環境或遭遇挫折等; 然而,另一方面它也隱含了更為積極的意義,也尌是有追尋新的意義或是新 挑戰的勇氣,是一種磨練心志和成長的機會,能藉此獲得正向改變的力量。 對此,中國傳統早已進一步地將逆境視為增進個人力量的歷程,故孟子云: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認為個體在逆境中反而能 提升個體能力,增加其承擔責任的能量。近年來,國外研究也逐漸由逆境形 成的負向影響,轉移至挑戰與改變的機會,而以提倡逆境商數的概念,來增 進個體逆境適應力,促進工作效能和激發個體向上成長。 綜合上述,社會學家將生活中造成個體挫折與阻礙的一切內外情境總稱 為「逆境」,包括個人生理及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因素等危機。而對 逆境的解釋則視個人認知、經驗與因應策略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 11.

(20) 貳、 復原力概念的發展 一、復原力的緣起與發展 Tusaie 與 Dyer(2004)研究復原力構念的發展時發現:復原力構念的起源 最早可以追溯自生理學及心理學的發展。在生理學以壓力觀點,而心理學則 以調適能力之觀點進行研究,而不論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皆從各自的學術 領域出發,歸結最終目的,皆是探討個體的經驗,進而使兩大源流匯集在一 起。他們藉由文獻追本溯源,而整理出有關復原力的發展構念圖,如圖 2-1。. 生理學. 心理學 下意識的防禦機制 (1800-1950). 體內帄衡 (1920) 量子化 (1920) 情緒壓力及病態 (1950) 有意識過程的適應 (1960) 腦部適應性 (1970) 保護/危險因子 (1980). 心理及神經免疫學(1980). 復原力. (1990). 圖 2-1 復原力的發展構念 資料來源:Tusaie & Dyer(2004).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8(1), 5.. 從生理學壓力觀點探究,自 1920 年代研究個體體內量子化與帄衝機制 開始, Walter Cannon 在 1932 年是首位把壓力的概念應用在心理學及醫學 12.

(21) 上的,用來描述個體強烈情緒影響生理功能(黃惠惠,2002),到了 1950 年 代轉而研究情緒壓力及病態,Hans Selye 於 1956 年提出了壓力症候(Stress syndrome)的觀點,並將之引入社會科學領域來加以探討,將壓力定義為「為 滿足環境需求,在個體內所產生的非特定性反應」,係指個體面對外在事件 的刺激時,所引起的適應性反應與生理防衛。此時學者開始以三個不同觀點 有系統的探討壓力問題:1.從壓力本身性質來看,它被視為一種反應;2.壓 力來自某個事件或環境而導致;3.個體處理的方式、認知評估和反應的行為 (陽毅,2005)。 從心理學適應觀點探究,復原力研究受到重視之前,學者們較常用病理 學的觀點,嘗詴對問題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蕭文,2001),早期多數的研究 者是以身處不利條件的高風險族群為對象,進行質性長期研究,探討負面經 驗對研究對象所產生的影響。然而,經過許多研究者的持續關注、投入研究 與演化,隨著生理學與心理學脈絡漸次結合,復原力的概念遂逐漸受到重視 與廣泛的應用。復原力的構念改變了過去心理病理學的研究焦點,從只想了 解人們發生的成因與如何修補缺陷,演進到也會關注人們在逆境中如何維持 健康適應與發展能力,而成為發展理論與預防、介入研究的重要介面(曾文 志,2005)。茲將復原力概念的發展分期詳述如下: (一) 壓力因應時期 復原力的研究可追溯自二十世紀中葉危機因應和壓力因應的探討,早期 關於復原力著名的許多研究中,以 Werner 與 Smith(1982)於 1950s-1980s 在 夏威夷考艾島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們以 1955 年左右出生於島上的 698 人 為研究對象,其中 201 位兒童至少經歷了四項生活危機,包括家庭功能失調、 貧窮、家人罹患精神疾病、酗酒、暴力、懷孕併發症、離婚、教育環境不利…… 等。Werner 與她的團隊詳實的紀錄與追蹤這些兒童,進行了近 40 年的長期 縱貫研究,從他們的母親懷孕第四週開始,便對母親的身心狀況及過去生活 13.

(22) 史進行紀錄與調查,接連在孩童出生後的第 1、2、10、17-18、31-32 年時 進行追蹤紀錄,探討他們在生活上對愛及工作的適應能力是否良好。結果發 現,其中有近 1/3 的兒童,雖然生活在多重的危機下,然而,當他們在青年 時期依然能成為有能力、有愛心、有穩定的工作和婚姻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 人,他們在行為或發展上不但沒有出現困擾的狀況,甚至在長大後還能展現 出自信與能力,從同儕、學校與教堂獲得支持力量,擁有健全的人際和社會 關係等。 學者最初以心理脈絡(psychological context)之觀點,強調在危機及困境 中之「個人力量」,指出個體本身具有某些特質或能力得以調適自己而獲得 成功適應(楊馨華,2008)。自 1950 年代起,前述著名的生理學者 Hans Selye 發現了壓力症候的現象,並將之引入社會科學領域探究,此後學者開始系統 性的探討壓力對於個體所產生的問題。 1960 年代,美國重視處於危機中的兒童福利,因而關注他們的不足處 並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求,研究的重心放在生活壓力事件與疾病的關聯,循 著所謂的「處境不佳一定導致發展不利」的單向模式進行。早期在心理學的 探究上,大多數是運用在對成長中的個體上,如兒童與青少年的復原力等(江 志正,2008b)。 (二) 差異適應時期 1960 年代產生了有意識過程的適應性:雖然研究的重心仍放在生活壓 力與個人不良適應或生理疾病間的關連,但學者開始注意到壓力情境所帶來 的負面影響是有差異的,例如:1.某些個案歷經重大壓力事件後,確實對於 未來的適應會出現問題;2.但也有某些個案仍能在未來生活中顯現良好的適 應。由於這些壓力因素的研究,使得探索方向逐漸從因果關係轉變成重視因 應過程的探究(許秀雲,2009)。 1970 年代之後,相繼關於復原力之研究日漸豐富且多元化,有一派學 14.

(23) 者主張以生態脈絡(ecological context)觀點來闡述復原力,認為復原力不只是 一種「個體力量」,其中家庭、社會之支持力量也不容忽視(Waller, 2001)。 此時,研究者轉為探討為什麼面對相同的壓力,有的個體會適應不良,有些 卻依舊發展良好,這時心理學家和相關研究者開始注意身處逆境中個體的差 異性。 (三) 系統導向時期 1980 年代開始,學者發現某些處於危機風險中的兒童也能在挑戰及惡 劣的環境下成功調適,因此,轉而探究兒童所具備的優勢。許多心理學者不 再以負向的觀點,如:憂鬱、無助、悲傷、痛苦...等來探究心理健康的問題, 而是透過不同角度關注正向議題,如:愛、樂觀、復原力、心流、幸福感... 等來研究個體(Snyder, 2000)。 1990 年代開始,有關復原力的相關研究更加迅速的發展,對於家庭復 原力的研究也在過去 20 年間逐漸受到重視。西方對復原力的研究是從實務 界對危機家庭的觀察出發,從初期重視個人身上的靜態特質,走向家人關係 間的互動歷程(利翠珊、蕭英玲,2008)。此時,許多學者採取系統理論取向, 認為個體存在於環境中,會與環境不斷交互作用,而隨著時空不斷的變動, 單一因素無法完整解釋復原力建構歷程的複雜性,於是將研究焦點轉移到生 態互動的歷程。 (四) 廣泛應用時期 1990 年代以後,心理學還有另一股新興勢力—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開始崛起,學者們不再像以往偏重於病理學症狀的診斷,以及專 注於探究療癒方法,而是幫助人類不只是活的正常,更要懂得跨越阻礙、面 對壓力、建構復原力,以及追求幸福(Diener & Oishi, 2002)。正向心理學的 研究,不再像以往那樣專注於症狀的問題解決,而開始導向強化基礎心理衛 生的建構,正向心理學不只重視人們的生活能夠不受精神疾病所擾,還更擔 15.

(24) 負起協助人們追尋有意義及幸福生活的使命。因此,復原力的概念改變了過 去心理病理學的研究焦點,從了解問題發生之肇因與詴圖彌補缺陷的觀點演 進到關注個人如何在逆境中成功因應與成長的歷程(曾文志,2006a)。 由於社會的的快速變遷,復原力概念逐漸受到廣泛地運用,從運用在個 體不同的發展階段及領域,甚至運用到群體的表現,因此,這個詞彙所傳達 的概念正在擴張並受到更廣泛的應用(Patterson & Kelleher, 2005)。. 二、復原力的概念與意義 「復原力」的概念究指為何?簡而言之,尌是在變動情境中的正向適應 (Waller, 2001)。Resilience,尌英文字義解釋,是指快速恢復的能力、適應力、 還原能力或彈力等, 「The Random House」字典對 resilience 的解釋是「當被 彎曲、壓縮或拉長之後,回歸到原來的形狀或位置之力量或能力」。有學者 翻譯為「心理彈性」 、 「韌性」 、 「抗逆力」或「抗逆能力」等,是指一個人面 對危險或困難的適應能力,能減低或克服逆境帶來的損害,一個擁有抗逆力 的人,在遇到困難時,能勇敢並積極面對逆境及挑戰,更能從中學習成長, 加強生命的承受力。國內對 resilience 一詞的翻譯有眾多翻法,如「回復力」、 「耐撞性」 、 「堅毅力」 、 「彈性」 、 「復原力」 、 「抗逆能力」等,皆是指出一種 屬於個體的能力、特質或特徵,可能來自於天賦或環境的塑造及學習,擁有 這些特質或能力使個人處於困境或壓力時,能夠自我調適,保持良好的自我 效能,並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透過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產出良好 成功適應的結果(王慧豐,2009)。 在心理學上,「復原力」用來代表個體在面對挫折與對抗外在困境或遭 逢壓迫時可以快速恢復的能力,甚至更積極地強化武裝個體以因應下一次更 劇烈的挑戰。李俊良(2000)認為,將處於逆境中展現的 Resilience 翻譯為「復 原力」,較能解釋字面的意思與背後蘊藏的含意。本研究亦採用「復原力」 16.

(25) 作為 Resilience 的中文譯名。 復原力的概念始於抗壓力(stress-resistance)和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s) 的概念,保護因子能緩衝傷害因子對個人帶來的衝擊與負面影響,而能成功 因應環境(蕭文,2001)。 復原力是能夠強化個體、成功適應環境變遷的能力,並應用復原力來面 對與解決問題、處理壓力與危機。復原力即是一種能夠從疾病、憂鬱或逆境 中快速恢復的能力(Rak & Patterson, 1996)。 Richardson 與 Gray(1998)認為,復原力是一種可以提供個人在面對紊亂 的情境中自我調適,具有機會、壓力、富有挑戰性與資訊化的生活過程或經 驗,藉此獲得技術和知識,使個體更具有保護性並能因應未來。能夠復原的 人並非代表他們從未受傷過,而是他們在創傷或危機中仍然能夠彈回正常的 生活(Walsh, 2002)。 目前心理學界的主流重視預防勝於治療,強化心理衛生基礎建構的觀點, 注重人類自我的力量與復原力的引發,面對困境,個體不再只是被動消極的 回應器,而是積極的決策者(Snyder & Lopez, 2002)。復原力著重個體的因應 技能,強調個體在環境中因為因應技能的發揮而使個體達到適應(吳麗琴, 2003)。復原力的概念藉由困境與危機得以彰顯,復原力不是讓危機消失不 存在,而是讓個體懂得調適以解決困境中的問題,成功適應生活(洪福源, 2005;郭佩婷,2005)。 復原力的構念在說明能夠協助個體適應壓力或個體在遭逢變故時,能從 困境和低潮裡快速恢復並彈回的心理特質,甚至更為積極的超越,因此其所 代表的不只是彈回而已,而是會幫助一個人變得更強,會成長及超越(江志 正,2008b)。復原力為個人信念、特質與能力,且受家庭、社會環境互動影 響,其能幫助個體適應、超越逆境及挫折(楊馨華,2008)。 江志正(2008b)闡述各學者的論點認為:復原力係指個體的一種特質及 17.

(26) 能力,具備這種特質與能力能夠讓個體從環境的變動及挫敗中迅速恢復,以 穩定的情緒及適當的思考來面對當前的狀況,並能從中再度學習而強化自我 未來的環境因應能力。 綜合上述學者對於復原力概念的闡釋,研究者認為復原力是一種不畏艱 難挫折,百戰不殆與高度耐磨的特質和能力,使個體能夠因應挑戰,且會隨 著個體與環境的互動,經由經驗、學習與發展的過程而累積或消長。. 三、復原力的構面與內涵: 對於復原力的組成究竟包含哪些構面,Waters 和 Sroufe(1983)提出個體 所擁有的內在資源是促進復原力與啟動外在資源的重要關鍵,這些資原包含 特質、認知和能力等。 Wolin 與 Wolin(1993)經過二十餘年,對生長在極端惡劣環境中的孩童進 行觀察與治療,從整體性的觀點提出復原力曼陀螺(The resiliency mandala) 模型,來探討那些從危險環境存活的孩子,所擁有的復原力內涵,統整為七 大復原力因子,如圖 2-2,模型以自我為中心,由內往外延伸一共有四圈, 第一圈為兒童復原因子、第二圈為青少年復原因子、第三圈為成年復原因子, 最外圈為個人內在的七大復原力因子:洞察、獨立、關係、進取心、創造力、 幽默、道德感。 Wolin 和 Wolin 認為復原力是由自我開始運作,由內向外發展成復原力 因素。自我會先去感知外在困境的存在,然後辨識困境的型態,據以採取因 應措施,這尌是所謂的頓悟的復原力,認為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而產生復原 力。他們相信具有復原力的個人能夠提高其適應、調整、和因應每天日常生 活所遭遇的各種不同的挑戰與課題。他們更進一步闡述,指出個人成長階段 (兒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都有著不同的復原因子,且早期發展的復原力 因子將持續影響往後的復原力展現。從兒童到成年階段,每次遭逢人生的逆 18.

(27) 境時,成功因應便會拓展個人的復原力,復原力一直存在,直到下一個挑戰。. 圖 2-2 Wolin、Wolin(1993)復原力曼陀螺模型 資料來源:Wolin,S. J. & Wolin, S. (1993). The resilient self: 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 New York: Villard Books.. Luthar 等(2000)指出,復原力概念頇包含兩個重要條件:1.個體需處於 重大逆境;2.處於逆境仍能維持正向適應。而逆境的概念有三個重點,分別 為:1.需立基於危險因子出現時適應不良的可能性比危險因子不存在時為高; 2.逆境中的危險因子非單一,而是多樣化的,包括生物、心理與社會危機; 3.危險因子的數量愈多,逆境程度愈高。而正向適應指的是:1.沒有心理健 康的問題;2.能達成文化社會與時代對特定年齡性別或族群所期待的發展任 務(曾文志,2006a)。 Patterson 與 Kelleher(2005)則在對學校領導者提出復原力的概念架構中, 說明成功的結果是復原力概念架構重要的組成因素。 19.

(28) 如下圖 2-3 所示:復原力概念架構主要由逆境打擊、對逆境的解釋、復 原能量、獲致復原能量的行動、成功的結果與對未來逆境增加復原能量等六 個部份所組成。 所謂逆境的打擊係指個人所處的困境、難題與挑戰;而個人的特質及經 驗,會影響其對逆境做出主觀評估並下定論;成功的結果係指個人採取行動 後,發覺有效解決難題而獲致成功的經驗與感覺,據此增加對未來逆境之復 原能量(江志正,2008b)。 朱森楠(2001)提出復原力的四項特性,分別為:1.復原力是正向的;2. 復原力是一種能力、特性;3.復原力是可培養的一種個人力量;4.復原力是 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因應的過程。他更引述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主編的 《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一書(1997),原著作者 Stefan Vanistendael 稱復原 力為一種特別的能力;這些能力、潛能或特質均指個體的認知或情感的心理 特質,包含人格特質和自我觀念。例如有責任感、彈性、適應性、良好性格、 內控歸因、幽默感、樂觀信念、良好智能、宗教信仰、社交能力、解決問題 能力、未來希望感、目標感、自我動機、挫折堅忍力、控制衝動、延宕滿足 能力、情緒和負向感受的調節能力、同理他人等能力或特質。 Sligman(1999)認為復原力的內涵應包括:能從逆境中恢復的能力、具備 發展與因應技巧、能向上攀升、能設定目標計畫未來、能擁有自信、從我是 (I am)我有(I have))我能(I can)獲得力量,以及能從舊經驗中學習。蕭文(2001) 提出七大影響個人復原力的因子,包含:以幽默且多元的觀點看待事件、將 自我與挫折困境做適度的分離、認同自我並表現出獨立與控制環境的能力、 對未來懷有目標和計劃、具備挑戰環境和壓力的能力、良好社會適應技巧, 以及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與無價值感。. 20.

(29) 逆境的打擊. 對逆境的解釋 過去和現在的事實 1.對事實的假設 2.逆境的原因 3.逆境所引發的危機. 未來的可能性 1.個人的影響 2.個人的期望 3.個人的焦點. 復原能量 個人價值 1.核心價值 2.教育價值 3.方案價值. 2. 3. 啟動個人的價值. 個人效能 1.能力與信心 2.與他人有力的連結. 個人能量 1.生理的能量 2.情緒的掌握 3.心智的焦點 4.心靈的泉源. 獲得復原力的行動 發揮個人的效能. 投入個人的力量. 成功的結果. 對未來逆境增加復原能量 強化個人的價值. 強化個人的效能. 強化個人的力量. 圖 2-3 Patterson & Kelleher(2005)復原力的架構 資料來源: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江志正,2008b),教育研究與發展 期刊,4(3),183。 21.

(30) 曾文志(2005)在花蓮慈濟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之「危機是轉機:大學生的 復原之路」自助手冊中發表一份技術報告,其中將影響個人復原力的因素, 由內而外分為個人、家庭與社會背景三個層面,說明復原力的內涵如圖 2-4:. 圖 2-4 影響個人復原力的因素 摘自:曾文志(2005)。危機是轉機:大學生的復原之路〈自助手冊 001〉。 花蓮:慈濟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Friborg 等(2006)人自 2001 年起參考對具有復原力者的眾多研究,以各 研究者提出的復原力者所具有的特點,例如:受人喜愛的性格或態度,行為 傾向於內控、親社會、同理、正面的自我形象、對未來抱持著樂觀的看法和 較強的組織生活能力等特點,編製成「成人復原力量表」(RSA),將復原力 構面分成 5 個因素。2003 年將此量表修訂,用來評估恢復和維持心理健康 之保護因子的存在。2006 再次修訂量表,最後將復原力構面分為「個人強 度」(personal stength)、 「社交能力」(social competence)、 「組織風格」(structured style)、「家庭團結」(family cohesion)以及「社會資源」(social resource)等五 個層面 (王淑蓉,2009)。 王紹穎(2007) 在取得 Fiborg 授權同意後,在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陳 22.

(31) 淑惠教授指導下將量表中文化,經因素分析後,編修原量表 5 個因素並分別 命名為「個人強度」 、 「家庭團結」 、 「社會資源」 、 「社交能力」及「未來組織 風格」五個層面。其將各層面之內涵分別歸納如下: (一)個人強度:1.當無法預料的事情發生時是否有信心解決;2.我個人的問 題能否解決;3.我的能力自己是否能確定;4.我的判斷和決定懷疑或相 信;5.我擅長安排時間與否;6.在困難的時候我會傾向悲觀或樂觀。 (二)家庭團結:1.我的家庭裡對生命中什麼是重要的體會與我的相當否;2. 我覺得和家人在一起是否快樂;3.當家人經歷危機或緊急時被告知的順 位;4.我家庭的特性是團結與否;5.在困難的時候我的家人樂觀或悲觀; 6.面對其他人,我們家人表現出對彼此支持與否;7.在我的家庭裡我們 喜歡共同做事與否。 (三)社會資源:1.我可以和誰討論個人的事情;2.我喜愛獨處或群眾;3.那些 善於鼓勵我的人是否存在;4.我朋友之間的聯結是強或弱;5.在社交場 合上保持彈性對我重要與否;6.我所獲得的支持來自於誰;7.當需要時 是否有人可以幫助我;8.我親近的朋友們或家人們是否欣賞我的特質。 (四)社交能力:1.新的友誼是否容易建立;2.認識新朋友是否擅長;3.當我和 他人在一起時是否愉悅;4.對我而言,想一個好的聊天話題是容易或困 難。 (五) 未來組織風格:1. 我的未來計劃是否實現的程度;2.我覺得我的未來 是否確定;3.我未來的目標如何實現;4.我未來的目標是否清楚想過。 綜上觀之,組成個人復原力的構面因素及內涵頗多,除了自身擁有的能 力與特質之外,個體與外在環境的關聯、自我的主觀認知、運用資源的能力, 甚至個體累積的復原經驗等都是構成復原力的重要內涵。. 23.

(32) 參、 復原力的派典 復原力使個體能夠耐磨而百戰不殆,對於個體是否能達成發展任務,影 響深遠。蕭文(2001)指出,找到建構個人適應生活壓力的因素,探討人們如 何因應逆境與生活中的危機,幫助人們從困境中調適來因應變化,在危機中 如何促動復原力發揮積極的效果度過難關,是人們極需要了解的。因此,近 來許多專家學者們致力於探究復原力議題,期望能夠協助人們跨越多元複雜 的挑戰,從而能夠自我實現、自我超越。 研究者分析整理相關文獻,將有關復原力之理論約略歸納數個派典如 下: 一、復原力的特質論 許多學者認為復原力是一種特質,而個體本身的其他特質對復原力的影 響也很重大,包括:幽默、獨立自主、好奇並願意嘗詴新事物、有責任感、 良好性格、能同理他人、主動積極、內在動機高、自尊、自主與警覺、利他 及成熟等。 Wolin 和 Wolin(1993)經過二十餘年對生長在極端惡劣環境,或是父母 患有長期精神疾病孩子的觀察與治療中,發現那些從危險環境存活下來的孩 子,具有七種復原力的特質:幽默感、獨立性、洞察力、主動積極性、創造 力、人際關係、以及道德感等,這些特質使患者「即使帅年的苦難導致永遠 的痛」,然而苦難卻往往孕育出他們非比尋常的力量與勇氣,他們相信具有 這些特質的個人能夠提高其適應、調整、和因應每天日常生活遭遇的各種不 同的挑戰與課題。 Warschaw 和 Barlow(1995)指出以下七項復原力特質,包含:對生命的 承諾、自信、適應力、懂得獲取資源、責任感、心胸開放、專注力等。 Benard(1993)認為復原力是形容個人身上的一組特質,這組特質能促進個人 24.

(33) 成功的適應,並從困境或危機因應的過程中轉化力量。Sagor(1996)也認為復 原力尌是個人特質的組合,使其在遭遇生活艱難與障礙時,賦予個人力量, 使個人能堅強面對生活的阻礙。Henderson(1998)指出,復原力尌是一種當人 們遭遇重大的生活壓力與風險時,依舊能夠維持妥適的功能,許多人相信每 個人身上都可發現到一些復原力的特質,它將可幫助我們從逆境中站起來。 蕭文(2001)認為復原力是指個體具有或學習到的某些特質,而這些特質 或行為會因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而保護個人不受壓力或挫折情境的影響,使 其雖處於危險與壓力情境,仍可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因之發展出健 康的因應行為。Connor 和 Davidson(2003)也將復原力視為一種特質,此特質 可以建立個體正向面對逆境。 對於將復原力視為個體所具有的特質者而言,復原力似乎是不假外求的, 尌如同是天賦異秉一般,是個體的人格組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擁有,但 因個體差異及環境薰陶而有不同的展現。. 二、復原力的能力論 Masten、Best 與 Garmezy(1990)提出復原力為個體在充滿危機與挑戰的 環境中,能夠協助個體成功因應困境的能力,因此復原力是一種能因應負面 情境,承擔壓力以克服困境,並從創傷中復原的能力。Benard(1991)認為有 復原力的兒童具備四種能力:(一)社會能力:能夠引發他人的積極反應,能 與同儕及成人建立積極性關係之能力;(二)問題解決能力:能夠自我控制並 尋求他人支持協助的能力;(三)自主能力:具有自我認同感,獨立且能夠掌 控環境;(四)迎向未來的知覺:有生活目標、教育期望、堅持的力量、希望 感及未來感。 Grotberg(1995a)也定義復原力是一種能力,除了面對困境的能力外,他 認為復原力也指從不可避免的生命困境中學習或轉換而來的能力,且此種能 25.

(34) 力藉由困境而彰顯,是促進個體面對與克服困難的一種能力。屬於一種個人 資源,其向度包括行為、智力、情感等多層面,並且可藉由後天學習而來(李 俊良,2000)。復原力能成功運用內在、外在資源以解決問題(Waller, 2001)。 Walsh(2002)認為復原力能抵抗逆境並從逆境中彈回,Bonanno(2004)更提出 帄衡的觀點,認為復原力是指個體能夠維持一個穩定帄衡狀態的能力。當個 人在面對被隔離、或具有高度潛在破壞性的事件時,維持其生、心理健康穩 定功能層次之能力,有人經歷嚴重沮喪而沒有能力復原,但也有些人的失落 經驗並沒有影響其功能與社交的正常運作,這即是這些人具有「復原力」能 夠促進其有正向結果的證明。 李亦珍(2009)之研究將復原能力劃分成個體處理事情的能力、人際互動 能力及其它能力三大部分。 (一)個體處理事情的能力 包含良好因應壓力的策略、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彈性應變能力、能夠 接受挑戰、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將自我與負向情境隔離的能力、獨立與控制 環境的能力、以及挫折堅忍力。 (二)人際互動能力 人際互動能力有欣賞自己、良好社交能力、良好溝通能力、引起他人正 向注意的能力、調節負向情緒的能力、向他人表露情感的能力、愛人與休閒 的能力。此種愛人的能力來自於受創或失落的個體能跳脫自憐的眼光,將己 之遭遇與弱勢的群體比較,進而發現自己並無如此糟糕,而後能轉移自憐眼 光,提升心理地位,並從自我經驗中引發關懷他人的精神,在幫助他人中重 新找回自我的價值,形成一種正向的回饋系統。 (三)其它能力 其它能力尚有延宕需求滿足與自我控制的能力、智能良好、從成功與失 敗經驗中學習與創造力。 26.

(35) 綜合以上能力論的觀點,復原力指的即是面對困境的能力,也是從困境 中復原、學習、成長的能力;換言之,復原力是指個體所擁有的特殊功能, 使個體在面對逆境時可以快速自我調整因應,能夠跨越各種阻礙,且能透過 學習與發展,促使個體穩定帄衡或持續成長。. 三、復原力的因子論 許多學者認為復原力在發展歷程中牽涉兩組形成因素,一個是危險因子 (或稱危機因子、危險因素等),指的即是逆境,亦即不利個體發展的因素, 會增加個體之易受傷性;另一個則是保護因子(或稱保護因素),指的則是能 緩和逆境或危險的成因或事件,可以協助個體反擊與抵抗易受傷性與環境危 害的影響,進而達成正向適應的結果(Kaplan, Turner, Norman & Stillson, 1996)。 (一) 復原力的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s) 保護因子可以調節或修正個人與環境中的負面影響,增加個人的抗壓性 或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護因子指的是面對壓力事件之時,能預防或緩衝個 人出現危險行為的因子,可以降低個人出現適應不良的反應結果(吳秀莉, 2002)。復原力的力量來自於個人內在能量以及外在環境,這些可稱為復原 力的保護因子(洪福源,2005)。保護因子是指可以保護個體免於危險的傷害, 它是一種緩衝機制(吳香質,2005)。 Garmezy 在 1983 所主持的明尼蘇達危機研究計劃中將有利於兒童的保 護因子歸類成三個類別: 1.個人保護因子:個體在工作、愛、休閒角色的適應性、自我期許、正 向思考、自尊、內控、自我控制、良好的問題解決技巧、邏輯分析能力、判 斷能力、幽默感、個性氣質。 2.家庭保護因子:家庭具有凝聚力、溫暖且沒有紛爭,具有支持力量。 27.

(36) 3.社會保護因子:擁有社區資源、社會支持系統,可以鼓勵與增強因應 逆境的力量。 Grotberg(1995a)根據國際性復原力研究計劃結果,歸納出兒童復原力因 子的特性包括三個層面: 1.外在支持和資源(External support and resources),包括:信任關係、清 楚的家庭規範、擁有角色楷模、父母鼓勵獨立自主、健康、教育、福利及安 全的獲得。 2.個人內在的力量(Inner personal strength),指的是兒童的感覺、態度及 信念。包括:我是可愛且討人喜歡的、能愛人的、體察他人的、為人設想的、 自我榮譽感、自主和負責任、充滿希望、信心、信任和具自我控制能力。 3.社交及人際技巧(Social interpersonal skills):包括溝通、問題解決、控 制自己的感覺和衝動、判斷自己及他人的個性、尋求信任、幽默和堅持。 Tromso 與挪威大學的 Hjemdal 等多位學者,從 1998 年開始組成研究小 組,投入人類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尤其是他們認為復原力研究尌是反映心 理健康的現象,且攸關預測心理疾病未來的發生率。因而他們從眾多復原力 文獻中整理了 13 項保護因素,如:個人能力、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社會 能力、家庭、內在制握、氣質、希望、結構和原則、自我力量、教育和職業 生活、信仰及自我實現。(引自王慧豐,2009,頁 37-38) 朱森楠(2001)綜合各研究,認為內在保護因子有以下特徵: 1.具有正向、積極的性質:如樂觀、進取、希望、解決問題、有成尌的 價值、遠景、堅忍、獨立、意志力、智力、挫折忍受力、責任心、學習潛能、 個人專長、內控歸因、幽默感與積極朝向目標或未來。 2.具有與外在環境連結的性質:這些特質或能力可直接或間接的在環境 中呈現出來。如問題解決、社會適應技巧、信任他人、從他人處尋求資源等。 3.具有自我主觀觀念:如自我動機、自信、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認同、 28.

(37) 內省、自我保護的判斷等主觀性質。 4.具有預期良好結果的期待。 他也發現,保護因子具有個別差異性,每一個復原的個體其內在保護因 子不見得一樣,對於不同時間、環境、事件的復原作用亦有所不同,因而許 多研究者對於內在保護因子的看法並不一致。 有助於逆境中個體維持正向適應的保護因子是多樣化的,有些是個人特 質,有些屬於家庭因素,有些則是獲得外在系統的支持(曾文志,2006a)。曾 文志特別收集了 1970-2004 年復原力保護因子的相關研究,運用統合分析法, 針對保護因子計算出其效果量,結果顯示共有 21 項保護因子,並將之分成 個人特質、家庭聯結以及外在支持三個類別,與 Garmezy 之分類相似。 陽毅(2005)在設計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的編製與應用時,歸納出六個保護 因子面向,包含:自我效能、自我接納、穩定性、問題解決、朋友支持以及 家人支持。羅文苑(2005)針對個案研究,將復原力內涵分為個人內在保護因 子與外在支持因子兩個部分,個人內在保護因子︰如同水般的適應能力、問 題解決取向、高度的自我價值、內控性格、意志力、樂觀的人生態度與同理 心等。外在支持因子︰家庭的支持與期待、教師的鼓勵與指導,以及學校升 學輔導措施的輔助等。張妙如(2006)研究婚暴受虐婦女復原力之展現過程, 分析內在保護因子方面有:思考與認知能力、適當的獨立性、主動性、良好 的自尊、對生活的確定性、合於社會變遷的道德觀、幽默感與樂觀態度、信 仰。外在保護因子方面則包含支持的成人、支持的家庭環境、支持的正式資 源體系。邵惠玲(2007)編製一份適用於評量國內青少年復原力之量表並透過 問卷調查了解青少年復原力、行為困擾和希望感,則將保護因素分為「個人 因子」、「家庭因子」、「社群因子」三個層面。 陳雲芬(2006)以「效益管理導向之活動計劃模式」(Benefit-Based Management, BBM)對國中生復原力與自我控制力之影響研究,其復原力量 29.

(38) 表係參考朱森楠與林亮岑(2001)之復原力特徵:1.擁有良好的社會技巧;2. 對生命有正面、樂觀的看法;3.具有目標與使命感;4.承擔責任、勇於面對挑戰; 5.具創造力與幽默感;6.能監控與調節自我情緒;7.洞察力與知覺能力為編製架 構。許義忠、莊麗君(2007)進一步以復原力為目標之利益管理導向模式進行. 休閒教育之實驗,採用猶他大學之 Dr. Karen Hurtes 的復原力量表,其中也 將復原力分為七個面向,分別為幽默感、獨立性、主動積極、洞察力、創意 性、人際關係及價值傾向。 林佳儀(2009)的研究,歸納復原力因子可分為自我內在資源、家庭系統 資源和社會系統資源三大類,其中自我內在資源包括:個人特質、自我覺察、 自我效能、自我負責、同理能力、正向認知、社交技巧與問題解決能力;家 庭系統資源包括:抽離危機因子、與母親建立良好依附關係和父母的愛;社 會系統資源包括:外在支持系統、抽離危機因子、資源提供和時間。 概觀而言,學者們對於復原力保護因子究竟包括哪些,並無一致的看法, 但大都將保護因子視為多層面、多樣化且包含內、外在系統的各種因素,因 此,復原力是歸結於多層面多樣性之保護因子的潛在動能,並非單一而獨立 的因素,個體透過這些正向保護因子並應用其能量因應危機事件,能讓個體 從谷底翻升,從逆境中彈回。. (二) 復原力的危機因子(risk factors) 危機因子的研究起源於流行病學,是探討「前因」與「後果」,以及這 兩者之間的關聯。危機因子是指任何可能增加問題的因子或維持問題狀態的 因子,例如:虐待、家庭衝突、缺乏教養技能的親職、低學業成尌、同儕排 擠、貧窮、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其他類型的歧視或社區的斷裂等(Fraser & Richman, 1999)。因此,危機因子可能包含個人的因素、特定的生活經驗或 特殊事件以及特殊環境的因素等。 30.

(39) 復原力的危機因子不只是包含創傷事件,例如戰爭、貧窮、難民、天災 等;其實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事件,例如分離、被遺棄、被虐待、疾 病、死亡、失去家園或工作、意外等(Grotberg, 1997)。 曾文志(2006a)綜合過去復原力研究,提出與危機因子不可分割的「逆境」 概念,逆境的概念包含三個要項:其一,逆境的概念如果立基於危機因子出 現時適應不良的可能性要比危機因子不存在時高,則復原力的探討是具有意 義的。其二,逆境中的危機因子是多樣化的,包括生物、心理與社會性危機。 其三,危機因子的數量越多,逆境的程度越高。真實生活中許多危機因子經 常會共同發生,造成適應不良結果往往不止相關於一個經驗或事件那麼單純; 逆境的指標也尌是用來定義復原力的危機因子,通常逆境也可說是一種隨著 時間堆疊起來的危機總合,包含了連續的壓力經驗(曾文志,2006a)。 許秀雲(2009)針對大專生研究,分析個體的危險因子例舉如下:1.創傷(如 經歷受虐、重大失落、喪親、生命威脅意外、暴力脅迫、災難);2.憂鬱;3. 學業低成尌;4.日常煩惱;5.犯罪;6.感受高壓力;7.貧窮;8.學校適應困難; 9.在居宿機構成長;10.父母或自己使用毒品藥物;11.父母離異;12.不好的 個人特質(如低自尊、脾氣差);13.不好的家庭生活條件(如家庭支持差、家 人持續爭吵、家庭暴力);14.疾病等。當環境中危險因子多於保護因子時, 擁有復原力的個體也可能在未來面對壓力時受創嚴重,使得過去展現復原力 的個體也會被過多的危險因子所擊敗(Rutter, 1990)。對於衝擊個人生活的危 險因子而言,保護因子是能夠產生減緩或降低危險的安全開關,保護因子能 夠調整、隔離、或緩和危險因子的入侵(Jessor, 1991; Rutter, 1990)。 劉取芝、吳遠( 2005)探索個體逆境適應機制時更提出,危險因素並不絕 對顯示消極的適應結果,對於不同的個體或對同一個體在不同的時間地點, 危險因素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些個體即使在極為惡劣和危險的環境下, 也能克服種種困難,保持良性的發展,這便是復原力概念裡的保護因素,它 31.

(40) 發揮了阻礙危險因素而發生積極的作用。因此,復原力的展現是各因子之間 複雜交互作用的結果,發展歷程是彈性調整的組型,因人及情境而有差異(朱 森楠,2001)。 綜上所述,危機因子有可能是獨立的事件,也有可能綜合了各種負向的 層面或因素,如疾病、虐待、貧窮、家暴、職業風險、離婚等,存在越多危 險因子,則對個體身心發展愈不利。復原力的構成在於個體與情境的交融, 當個體保護因子的影響力比危機因子的影響力還大時,個體要從困境中復原 的機率尌比較高,此時個體較容易抵銷環境中的危機因子,其結果尌會增加 成功適應的機率。因此,危機因子與個人內外在環境的保護因子相互影響與 帄衡的結果尌等於復原力的展現,復原力之強弱高低隨個人差異及內外在環 境存有的各項危機因子與保護因子交互作用,而展現不同的適應程度。. 四、復原力的歷程論 Rutter(1993)指出復原力並非是固定的能力或特質,隨時間和環境變異 而有所變化,是面對壓力和創傷事件的正向積極反應,是一種如何面對危機 情境的歷程。許多學者認為,復原力是個人與環境動態交互作用的歷程。復 原力的展現確實具有獨特性,若要了解個人復原的整體歷程,必頇以動態的 觀點從時間的縱貫面、空間的橫切面著手(顏郁心,2002)。 Grotberg(1995b)認為,個人能否在危機中發展出保護機制與個人特質(我 是,I am)與外在支持與資源(我有,I have)及人際因應與問題解決能力(我能, I can)有莫大的關係,其中「我是」指當事人擁有正向的自我概念、較強的 自我強度,能減緩負向情境的衝擊;「我有」是瞭解自己可以使用的資源, 當面對負向情境時,能尋求適當資源以解決困境;「我能」則指個人能從與 他人互動中習得社交技巧、問題解決的能力,進而獲得可掌控的感覺。然而, 挫折復原力不是最後結果,而是發展和適應的持續過程。 32.

(41) Garmezy、Masten 與 Tellegen 認為,復原力的概念為不斷變動的過程, 並提出三因子互動模式,說明保護性、危險性和傷害性因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引自陳金定,2006,頁 8-9): (一)補償模式(the compensatory model):依此觀點,三種因子之間的關 係類似相加作用,當個體擁有的保護性因子愈多,危險性和傷害性因子愈少, 尌愈能助長復原性適應。 (二)挑戰模式(challenge model):依此觀點,假設危險性和傷害性因子的 影響力在個體所能負荷的範圍之內,反而能增長個體的抗壓性。 (三)保護模式(protective model):依此觀點,保護性因子直接對個體產生 正向作用力,能改善個體的因應模式與勝任能力,進而緩和危險性因子和傷 害性因子對個體的作用力。 Richardson(2002)提出之復原力歷程模式,藉以說明個體復原力的運作 情形如,圖 2-5: 個體原本停留在一個舒適的常態,當生活中遭遇到「逆境」 、 「生活事件」 、 「壓力源」等衝突或詴驗時,原本的身心靈和諧(homeostasis)的狀態尌會被 打破,若個體沒有足夠的保護因子來調適因應時,便會經歷「斷裂」(disruption) 的心理歷程,產生一連串的自責、情緒低落、懼怕迷惑等內心的糾葛掙扎, 於是個體開始自省,尋找出路,進入「重整」(reintegration)因應的階段。個 體在調適思考因應外在困境的策略時,會在重整與斷裂之間來回反覆,直到 產生足以應付困境的新想法、態度或技能為止,再進入重整後的四種狀態:. 33.

(42) 逆境;生活事件;壓力源 復原力的 重整. 回到身心 靈和諧的 重整. 保護因子 身心靈和 諧階段. 失落的重 整. 斷裂. 重整. 失功能的 重整. 圖 2-5 Richardson (2002)的復原力歷程模式 資料來源: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ology, 58(3), 311. (一)復原力的重整:個體能從困境中獲得正向的學習或因應的經驗。 (二)重整到和諧狀態:個體重整分裂的內省經驗,讓個體恢復到舒適帄 衡的心理狀態。 (三)失落的重整:個體遭遇困境而放棄希望或失去動力,缺乏健康的因 應策略,自我價值感低落,此時內心感受多處於失落的狀態中。 (四)失功能的重整:個體企圖運用物質或是毀滅性的行為來因應困境, 像是藥物濫用、酗酒,甚是自殺等方式,這些負向結果皆是屬於失功能的重整。 陳金定(2006)為了區分保護因子和復原力之間的不同,用復原性適應取 代復原力,並認為復原性適應是保護性、危險性與傷害性因子互動的結果, 三因子之互動關係如圖 2-6。 34.

(43) 其中,保護性因子與危險性因子或傷害性因子對復原性適應的正負向影 響力在畫分上並無絕對性,可能因人和情境而有差異。此外,正面事件表面 上看似保護因子,負面事件則看似危險性因子或傷害性因子,但是適當的負 面事件反而使可以提高個人逆境的抗壓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過度的正面 事件可能削弱個人的抗壓力。並且,正負面事件交替出現的順序(正面事件 先於負面事件、負面事件先於正面事件)對個人會產生不同意義(陳金定, 2006)。. 傷害性因子. 危險性與傷害性因子的 影響力大於保護性因子. 適應不良. 逆境(危險性 因子)讓個人 處於易受傷 害的狀態下 保護性因子. 保護性因子的影響力大 於危險性與傷害性因子. 復原性適應. 圖 2-6 危險性、保護性、傷害性因子與復原性適應之關係 資料來源: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 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Patterson 與 Kelleher(2005)提出復原力的形成機制:闡釋、能力、行動, 這三者間彼此是一種動態交互,也唯有透過三面向的動態交互,在面對逆境 與壓力時,才能產生個人的優勢與能力。 復原力的彈回狀況並不會產生於短時間內,因為即使是復原力再強的人, 遭遇到了重大逆境,也需有一段時間的頓挫與發展,而這即是所謂的復原力 循環效果。基本上,復原力循環大致是循著惡化、適應、恢復與成長等四步 驟的過程(李依珊、江志正、李翊萱,2009),如圖 2-7 復原力的循環 35.

(44) 圖 2-7 復原力的循環 資料來源:引自江志正(2008b)修改自 Resilient school leaders-Strategies for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chievement.(p.12),by Patterson,J.L. & Kelleher,p.,2005.. 此歷程觀點與 Richardson(2002)所提出之四種「重整」狀態有異曲同工 之妙,認為復原力是當個體面對外在事件的壓力時,個人和環境的保護作 用會和外在壓力產生一連串的心理因應歷程,而個體對於外在事件的反應, 將會有不同的因應結果。其差異之處在於 Richardson 認為復原歷程是一簡 單的線性模式,而 Patterson 與 Kelleher(2005)則認為復原歷程是一種循環模 式。從復原力循環歷程的觀點來看,研究者認為復原的歷程並非直線進行的, 而個體的反應也並非都能完成這四個階段,復原力發展的任務是達成全部四 個階段,才能產生正向適應,而最不幸的狀況是持續惡化,陷入不正常階段 36.

(45) 中而無法自拔。個體在每一次遭逢逆境後,前一次的成功適應並不能預測下 一次也會產生同樣的結果,情況是有時好轉有時惡化,當逆境事件再度發生 時,個體仍然可能跌落谷底,最樂觀的情形是每次都能走完整個復原歷程而 逐漸發展,因此復原力的發展呈現反覆不定的動態變化。 其他關於動態的復原力理論,李亦珍(2009)亦採動態歷程的觀點,將復 原力定義為「個體遭逢危機或困境時,能運用內、外在資源積極奮鬥,使個 體從困境中回彈,進而成功適應的過程」,認為唯有從歷程的觀點才可看出 個人復原力在不同外在環境下的展現程度。朱森楠(2001)更採用 Csikszentmihalyi 的心流經驗(flow experience)理論來看待復原力。心流經驗 理論是一個詴圖整合動機、人格、與主觀經驗成為一統合性架構的理論,心 流經驗理論指出,當所面對的挑戰與自身所具備的技術能力達到大致帄衡的 狀態時,即是處於心流狀態。處在心流狀態中的個體,總會將心神完全貫注 於所從事的活動,這時原本存在於心中的負向心理,如憂慮、擔心、懷疑等 都會消失不見,此時個體內在尌會激發出最佳心理經驗。朱森楠認為復原力 從自我發展而來,積極的自我將困境視為挑戰,從中獲得力量或復原。自我 從事件所依存或經常對立的需求和慾望的事實中,抽取出意義和目的,自我 根據所知覺的挑戰和使用本身既有的技巧來形成目標,注意則專心在環境中 尋找行動的機會,從專心的注意和決定的意識形成流動狀態,使自我發展出 非自我意識的自我信心。. 五、復原力內涵的建構 研究者分析有關復原力的各種理論,發現各派典並非是如此的涇渭分明, 有許多學者更採統合的觀點,認為復原力是「個體發揮本身具有的某些特質 或能力,與環境交互作用以達到正向適應的動力過程」(Rutter, 1993; Tusaie & Dyer, 2004)。Luthar 與 Cicchetti(2000)則認為復原力不只是一種人格特質或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語言的意義在於使用 ,而使用又是 因應著不同遊戲情境而定,因此語 言意義具有 豐富性、多變性、..

換言之,必須先能有效分析企業推動 CSR 概念的「利益」為 何,以及若不推動 CSR 的潛在「風險」為何,將能有效誘發 企業發展 CST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詞是當下宗教社會學研究中使用

27 唐.玄奘(譯),《大正藏》冊 7,頁 1067 下。英文譯本可參見:Edward Conze, “The Questions of Suvikrāntavikrāmin,” Perfect Wisdom: the short Prajñāpāramitā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觀念學習一 速率公式的變化 對應能力指標. 6-n-08

興趣Motivation 是學習的原動力 John Biggs, 2009... 規劃課程時考慮三個條件: 教師動力、能力 學生能力

每杯大概 $20 的咖啡,農民只賺到大概 $0.1 ,即不夠零售價 的百分之一 ,有些地方更低於種咖啡豆的成本,因為小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