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復原力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復原力的相關研究

國外對於復原力研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尌如同 Luthar(2006)在綜合回 顧 50 年來的復原力研究時指出,具有代表性的復原力研究是由 Werner、

Smith 和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夏威夷的考艾島上的縱貫研究。另一項代表 作則是自 1983 年起在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由 Garmezy 與 Rutter 所主持的研究,他們針對經歷早產,貧困,精神病的父母,離婚,戰 爭,虐待等重大生活逆境的兒童為對象,調查研究風險和適應能力時發現:

除了兒童內在特質以外,良好的環境及家人與社區關係等保護因子可調整、

隔離、或緩和危險因子的入侵。單一危險因子對兒童並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存在多項的危險因子則可能減低兒童獲得良好發展機會,並且確認某些保護 因子可以降低危險因子的影響(Luthar, S. S. 2006 ; Masten, Powell, 2003)。

而從國內的研究文獻中瞭解,對於復原力的研究風潮,除了理論性的探 討文章之外,在心理衛生、諮商輔導以及社會工作領域也引發學者們研究的 興趣,例如:壓力、疾病、創傷、失落、失戀、悲傷等的復原概念。但多數 以個人為研究焦點,進行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較少以變項為研究焦點的模

61

式進行探討(曾文志,2005)。

常欣怡與宋麗玉(2007)從年齡、壓力情境及應用領域分別整理了臺灣復 原力相關的研究或論著時,發現已有從兒童到大人的研究,而針對重大創傷 或特殊境遇兒童及青少年主題研究數量較多;壓力情境如:重大疾病、家庭 暴力、離婚、失戀、921 地震、自殺、自閉、學習障礙、喪親等特殊個案;

應用領域為心理及諮商輔導、教育、護理、社會工作等。透過這些復原力的 研究,不僅人類在逆境中的能力發展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解,同時也發現人們 在逆境中成功適應的因素與機制,更可以帶給預防與介入研究很大的希望 (曾文志,2006a)。

研究者於 2010 年 10 月 10 日搜尋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統計 近十年來已上線國內有關「復原力」的相關研究共計 90 篇,發現有關復原 力研究對象已從原本聚焦於兒童、青少年、婦女及身心疾病患者擴大到涵蓋 大學生、老年人等各層面,茲大略將復原力的研究面向歸類分述如下數個面 向:

壹、 婚姻愛情等問題:

表 2-7 婚姻愛情等問題

研究者 研究題旨 研究對象 質、量

林秋燕(2004) 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 研究

四位失戀者

林姿穎(2004) 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 究

四位24至34歲的 未婚男女 邱弈絜(2006) 生命的困與破-單親媽媽離婚後

復原力之敘說分析

三位單親媽媽

張妙如(2006)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復原力的展 現

四位婚暴受虐婦 女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表 2-12(續)

呂佩玲(2010) 女性公共衛生人員工作壓力、挫 折復原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女性公共衛生 人員

釧南雁(2010) 護理人員的復原力與因應策略 對其工作倦怠的影響

臨床護理人員 ※

邱惠娟(2010)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

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以臺灣中部地區六縣市為例

國中教師 ※

註:註記※者為量化研究

此類絕大多數採用量化研究的方式,採生態學研究取向,探討復原力的 建構、歷程及影響因素,或研究變項對復原力之影響及其間的相關性,與前 五類之研究取向差異甚大。

綜合觀察上述 90 篇復原力相關研究的文獻中,以質性研究採個案探究 者較多,共計 55 篇,採用量化研究者較少,共計 35 篇。但不論是質性研究 或量化研究,在對於復原力的測量上多以量表為測量工具,此點與曾文志 (2006a)及王慧豐(2009)之觀察是一致的。

從統整資料中可以發現,近十年來國內對於以「復原力」為題旨的相關 研究偏重面向依序為:1.高危險群保護輔導等,共計 20 篇;2.生活及心理調 適等,共計 18 篇;3.身心殘疾復原問題,共計 13 篇;4.婚姻及愛情等問題,

共計 9 篇;5.親人死亡家庭變故,共計 7 篇;6.其他各層面,共計 23 篇。其 中壹~伍類的研究面向,以探究復原力與高危險群保護及輔導相關者最多、

其次是復原力與生活適應及心理調適相關者、再其次是復原力與身心殘疾相 關問題等,大多以質性研究採個案探究的模式;而其所探討的議題大抵皆為 個案所展現復原力因子的特質、內涵、歷程、建構及影響因素…...等,少數 為變項與復原力相關性或影響之研究等,其結果與曾文志(2006a)、常欣怡、

71

宋麗玉(2007)等人之整理分析略有出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歸類為「其他各層面」這個類別中,則多數 屬於量化研究,與前五類有明顯的對比,其中有不少篇幅在探究復原力與壓 力、倦怠、挫折有關之研究,甚至有數篇持正向心理學研究取向,探究幸福 感、創造力、工作滿意及身心健康等。更令人欣慰地發現有 4 篇復原力研究 是以教師為研究對象,議題則包含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工作倦怠及身心健 康等,分別為:「實習教師的自我復原力、創造性轉化和實習感受之關係研 究」(向倩瑢,2009)、「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 相關研究」(王淑蓉,2009)、「帅教師職場復原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陳 宜娜,2009)、「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以臺灣中部地區六縣市為例」(邱惠娟,2010),而這些文獻都是近兩、三 年的研究成果。顯示,近年來以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之復原力相關研究,已 開始受到學者關注與投入,然而,對校長復原力的相關研究還是付之闕如。

近來因大環境的快速變動,整個社會走向一個混沌的後現代狀況,復原 力的概念開始廣泛的運用於人的各個發展階段及各個領域,甚是是類化到團 體的表現上,以復原力來形容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都市(江志正,2008a)。

從觀察上述文獻不難發現,近來復原力研究已有延伸應用到對群體之研究,

分別為蔡素妙(2002)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以受創家庭為 研究對象;曾仁美(2005)親子遊戲治療對憂鬱症兒童父母親職復原力之建構,

以憂鬱症兒童母親之成長團體為對象;鄭峰銘(2006)更生人家庭復原力之研 究,以更生人家庭為研究對象;另以「回復力」搜尋到張秀如(2006)在團隊 回復力形成機制分析研究,以高科技產業之團隊為研究對象,這些研究已經 將復原力的研究從個體擴展到對團體的研究層面上。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