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微觀取向的師生互動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微觀取向的師生互動研究

70 年代後,隨二次大戰後西方國家教育機會均等政策的失敗,人們將關注 重心從形式均等轉向實質均等,將研究視野從學校外部的各種制度轉向學校內部 的各個過程,師生互動在西方教育社會學中漸漸成為一專門的研究領域,(吳康 寧,1998:296)。此時,師生互動研究出現了微觀解釋取向的研究方式,鼓勵研 究者深入教室,描述師生互動的真實過程,若從符號互動論的理論視野出發,師 生間的互動係由符號而來,如語言、文字、手勢等等,由於符號是由社會情境所 界定,因而符號對於不同個體、置身於不同情境,可能帶有不同的意義,而藉由 符號,師生彼此得以表達其觀點。

Delamont (1983)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來探討師生互動,表示教室中的師生關 係就如「給與拿」(give and take)的互動模式,而這是一種協商過程,並且每天 都在重覆進行以及持續地被重新定義,並指出教室中的互動有四種面向,物理性

(physical setting)、時間性(temporal setting)、組織性(institutional setting)及 教育性(educational setting):

(一) 物理性(physical setting):

大致可細分成三類,其中包括:學校位置、教室與學校環境的空間 關係以及教室內的格局與布置,都會影響教室中的互動。

(二) 時間性(temporal setting):

在教室中師生彼此的互動關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因此 研究者就不能忽略意義是在怎樣的時間脈絡下形成與發展,這樣才能確 實的詮釋在教室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三) 組織性(institutional setting):

所謂「組織」,指的是教室背後,整個學校的組織。Delamont 援引 Strauss 的概念,指出學校的運作如同不斷進行的協商過程,雖然,學 校都擁有一套完善的組織結構以及正式的政策運作,但,仍會有許多事 物會不斷地被協商,進而可能形成一套新的規則。每所學校都有一套管 理學生紀律的規則,或被稱之為組織控管(institutional control),每所

16

學校都有各自的組織權力系統;我們應當關心,學校的權力介入對於教 師的私人領域(private domain)的影響為何?

(四) 教育性(educational setting):

教室背後其實還有更大的一套教育系統在運作,從學校層面、地方

(physical properties)、時間(time)、知識(knowledge)、權力(power)、顧客

(clientele)、及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同時,他也提出教室中有幾項規則架 構(rule-structures),即時間規則架構(temporal rule-frames)、個人規則架構

(personal rule-framing)、課程規則架構(curricular rule-frame):

(一) 時間規則架構(temporal rule-frames):

在學校生活中,課堂時間(period)是基本的時間單位,帶有教學 及控制的成份,如教師教學時會事先規劃出各教學流程階段,而在各流 程中都有其欲使學生達成的目標及期望。

(二) 個人規則架構(personal rule-framing):

Woods 引述 Hargreaves 等人(1975)的論點,指出教室中有許多約 定成俗的規則,同時學生會因對教師的喜好及評斷,來決定是否支持、

容忍教室中的規則,如學生可能會在課堂中製造噪音,新任教師會對學 生做出不適宜的要求或處罰等等。

(三) 課程規則架構(curricular rule-frame):

17

學科性質的不同會產生相異的課程規則架構,如數學科較美術科來 得具系統性,而教師教學方法的不同也會形塑出不一樣的教學規則架構

(pedagogical rule-frame)。「知識」與「權力」在課程情境中是為二重 要特性,在其中我們應當重視個體過往的經驗、社會化與否及物質條件

Woods(1990a)指出,Waller 在論及教師權威的建立方式中所指的命令、懲 罰及生氣可歸為「控制」,其他的可視為「協商」。但其透過研究,觀察整納出八 種教師在互動中的生存策略—控制(domination)、協商(negotiation)、社會化

(socialization)、合流(fraternization)、缺席或離開(absence or removal)、儀式 及例行公事(ritual and routine)、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以及自我安慰

(morale-boosting):

(一) 控制(domination):

18

(三) 社會化(socialization):

即教導學生「對的事」,學生本身可能將不合宜的文化帶入學校情 境中,如個人主義的觀點則與學校偏好的接受、順從及一致性的文化 價值有所衝突。透過社會化讓學生在互動情境中不會造成其他衝突,

但多數的學生還未經過完整的社會化,因此老師必須運用其他策略來 與學生互動。

(四) 合流(fraternization):

即教師在某種程度上捨棄成人的角色,走進學生的世界,以降低

(五) 缺席或離開(absence or removal):

即在潛在衝突中缺席,如虛弱的老師,需要被保護,因此課較少、

難教的班級也不會分配給他們;好的老師,則應該被酬賞。酬賞的方式

19

之一,是「自由時段」(free periods)的安排。還有些老師會選擇精神 缺席,如白日夢、想睡、看窗外、無法專心、忽視問題、浪費時間。

(六) 儀式及例行公事(ritual and routine):

透過儀式及例行公事來維持學校秩序,管理學生的行為。例行公事 為學校生活提供了一個老師和學生都可以接受的結構,並視為建立控制 的基礎。

(七)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即找事情來讓自己忙碌,這也是學生常使用的互動策略之一,學 生為了抒發厭煩及憤怒,而可能會用玩牌、刻桌子、在紙上亂畫及看 漫畫的方式來將時間填滿;老師也會藉著讓自己忙碌來達到治療,如 標記書本、設置器材、給予個別指導,或是「拉長的練習」(spinning-out exercises),即浪費許多的時間在遲到、早退、和學生閒聊、準備課程 及材料、中斷、無關的故事及漠不關心的步調。

(八) 自我安慰(morale-boosting):

即教師透過一些詞語、修辭來合理化自身的行為,如 Sharp 和 Green

20

被家長或教師所討論的,因為不管學生對學校經驗持著怎樣的看法,他們都必須 待在學校,他們必須學習如何服從成人(師長)的權威。因此,本研究欲以學生 的觀感為探究焦點,嘗試去瞭解學生如何看待自身與教師的互動關係。

Hammersley 及 Turner(1980)指出過往關於學生觀點和適應的研究,焦點 主要都在偏差的(deviant)或反學校(anti-school)的學生,於是他們著手檢視

「順從」的概念,探究「順從/支持─偏差/反學校模式」的問題,指出過往對於 學生的互動行為的模式分類都過於簡單化,在過去,順從的學生通常被描繪成偏 差者的鏡像(a pale mirror image of the deviants),他們只順從中產階級或學校價 值和規範;而偏差者大多能發展出新奇的價值和策略來面對所遭遇的處境,順從 者卻只是順從學校對學生角色的定義。然而,其援引Hargreaves(1967)的研究,

指出即便是在一個高度支持學校和擁護中產階級價值的班級中,學生仍可能因為 課程的不適當而對教師有所批評,從中可以得知,就算是順從學校的學生,也不 見得完全認同教師的價值觀;再者,學校中並不可能僅有一套中產階級的世界 觀。因此,「支持─反對」學校教育的結構模式並不足以解釋學生複雜的互動行 為模式。雖然Woods(1979)曾以學生對學校教育目標及方法作為橫縱軸,修正 過往過於簡單化的適應模式,而提出一套學生策略模式,但Hammersley 及 Turner 仍認為他的模式依舊忽略了互動情境中的變化(轉引自許殷宏,1999)。

Furlong(1984)的研究嘗試以互動組的對照來探究學生在互動中複雜的策 略,他認為在班級情境中沒有一致性的團體和一致性的學生團體文化,所謂的規 範和價值是聯繫於「特定的情境定義」以及「典型的互動組」,而不是聯繫於特 定的朋友團體,教室中的行為有很大的變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