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德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此發展下,歐洲國家的極右派再度興起,他們抨擊傳統主流政黨在經濟、

社會治安與移民等問題的失能,無法保障民族、國家與社會的穩定與完整。極右 派將經濟不振、國家與社會安全問題歸咎於外國族裔,尤其是穆斯林移民,攻擊 他們威脅本國勞工的工作機會,危害本國文化的完整性,並破壞國家與社會安 全。極右派操作對外國族裔的偏見與仇恨,在此次難民危機前支持率已緩緩上 升,這不僅標誌著人民逐漸不滿傳統主流政黨,亦突顯人民對於生活前景的擔 憂。種族緊張關係在經濟、文化、社會價值與安全的擔憂誘發下逐漸蔓延,而極 右政黨的宣傳亦推波助瀾,甚至導致種族間的暴力衝突與仇恨犯罪(hate crime)

日漸惡化。於此,在歐洲經濟與社會情勢不安的背景下,極右派活動趁勢崛起,

同時亦持續激化人民對現況的疑慮以及對傳統主流政黨的不信任。

第一節 德國

一、經濟情勢與經濟不安全感

1990 年兩德正式統一,聯邦德國為重建德東地區,大幅舉債使財政赤 字攀升,經濟成長趨於疲弱甚至陷入衰退,失業情形十分嚴重(李秋錦 2007, 202-209)。2005 年基督教民主聯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 CDU,下稱:基民盟)上台,推動前政府的「Agenda 2010」14 計畫

14 Agenda 2010 是由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SPD,下稱:德國 社民黨)與綠黨聯合政府所提出的經濟改革計畫,全面改造經濟與社會安全體系,進行減稅並削 減企業管制,促進就業減少社會福利支出等方案。不過 Agenda 2010 有其爭議性,社會市場經濟 體制與社會國(Sozialsaat)原則為人所爭辯。值得一提的是,Agenda 2010 與德國社民黨的意識 形態並不相符,使得德國社民黨聲勢下降,黨員流失,最終在 2005 年失去政權。

失業率一路下滑至約 6%,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偏右的經濟改 革奏效,扭轉統一以來的經濟低迷並恢復穩定成長。2009 年歐債危機衝擊 希臘與西班牙進行紓困,並要求其實施撙節措施(austerity measures),削減 政府財政與社會福利支出;然而,希臘不願撙節公共支出而與德國發生外交 齟齬,德國人民不滿甚至希望希臘退出歐元區。其實,德國人民的不滿情緒 其來有自,除了希臘無法實現紓困方案的撙節措施外,德國人民的經濟生活 也並非想像中的良好。2000 年後,德國的貧富差距逐漸擴大,青年人口面 臨高貧窮風險,此時是戰後德國社會分配不均最為嚴重的時刻。16 而梅克 爾推行 Agenda 2010 改造社會市場經濟體制(soziale Marktwirtschaft),更惡 化人民的經濟不安全感,不僅勞工權益遭到限縮,且失業人口面臨更高的風

15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曾要求法案暫緩實行,使得歐洲穩定機制一度延宕,直到 2012 年 9 月才有 條件批准,從而歐洲穩定機制正式建立。關於各國對歐洲穩定機制的出資,參見:歐洲穩定機制,

網址:https://www.esm.europa.eu/,檢索日期:2017 年 3 月 7 日。

16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網址:

http://www.oecd.org/els/soc/49177659.pdf,以及:德國經濟研究中心(Deutsches Institut für Wirtschaftsforschung, DIW),網址:

https://www.diw.de/documents/publikationen/73/diw_01.c.508489.de/15-25-1.pdf,檢索日期:2017 年 3 月 6 日。

濟不安全感日益加深,導致極左的左黨(die Linke)支持度明顯上升(Bowyer

& Vail 2011)。17

二、種族緊張關係、文化與價值衝突

德國向來不願承認移民國家(immigration country)的身分(Thränhardt 1995a),不過事實上 2015 年德國共有約一千七百萬人具移民背景(約佔總

18 德國統計局(Statistisches Bundesamt),網址:

https://www.destatis.de/DE/PresseService/Presse/Pressemitteilungen/2016/09/PD16_327_122.html,檢 索日期:2017 年 3 月 8 日。

19 Der Spiegel(2010)。

20 Die Zeit(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挑戰便在於西方與伊斯蘭隔閡與衝突,舉例而言:許多城市曾示威抗議反 對興建清真寺,甚至演變為暴力衝突,更有部份人士視清真寺為對德國主流 文化的威脅,認為伊斯蘭文明將殖民德國(Jonker 2005)。再者,2001 年九 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伊斯蘭的概念在西方媒體與政策語言的影響下常被與 恐怖主義聯想在一起,加深西方國家的伊斯蘭恐懼(islamophobia)。此外,

由於土耳其移民人數眾多,他們挟帶著原有的認同、文化與價值自成一個不 同於德國主流社會的社群,並與後者產生隔閡與衝突,對德國文化與社會價 值的主流地位造成威脅。最後,兩德統一後民族意識再度興起,加上統一後 的政治與經濟衝擊,社會的不滿情緒指向外國族裔,仇恨犯罪與暴力事件發 生頻仍(許仟 1997, 200-201)。於此,土耳其移民融入程度不高也難以為德 國主流社會所接納,在兩者隔閡與對立下,如何與土耳其移民共存則成為德 國治理的挑戰。

三、極右派活動與安全議題

戰後德國《基本法》(Grundgesetz)雖設有「黨禁條款」(Parteiverbot)

以杜絕極端主義危及民主憲政體制,但極右主義並未自戰後的政治發展中消 失。21 許多極右政黨在民主憲政體制下參與選舉,22 但其目的卻在於推翻 民主憲政(葉陽明 2007a)。自 1970 年代,極右組織如光頭黨(Skinheads)

21 黨禁條款在聯邦德國建立初期曾兩度受到援引解散極左與極右政黨,因此黨禁條款對德國戰 後初期的政黨體系有正面影響。而德國的民主憲政體制又因此稱為「防禦性民主」(或稱:戰鬥 型民主,streitbare Demokratie),參見:蕭國忠(2007;2010)。

22 葉陽明依照各極右政黨的興盛時期將戰後德國極右政治勢力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關於德國極 右政黨在地方選舉的表現,參見:葉陽明(2007)。

McFalls & Smith 2001, 484-489)。1980 年代末期,極右政黨亦有新的發展,

國家民主黨(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NPD)再度興起,強 化新納粹的民族意識論述,並誇大經濟及社會問題與外國族裔之關聯性(葉 陽明 2007b, 20-21)。雖然國家民主黨並未進入聯邦眾議院(Bundestag),卻 在邦選舉中有所斬獲,尤其受到德東人民支持(Backes 2006)。23 整體而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續增加,使德國社會存在著不安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