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德布西生平與創作

第一節 德布西的生平簡介

幼年

1862 年 8 月 22 號,克勞德.阿齊爾.德布西出生在巴黎市郊的聖傑爾曼鎮

(Saint-Germain)的一家小瓷器店。這個孩子是店老闆,曼紐耶.阿齊爾.德布 西(Manuel-Achille Debussy, 1836-1910)與妻子薇托琳(Victorine Debussy)的 長子,天生的雙層額頭,成了他最與眾不同的特徵。

德布西兩歲的時候,妹妹阿德蕾(Adèle-Clémentine, 1863-19??)誕生了。隨 著父親轉任鐵路局小職員,全家搬到巴黎市內聖拉札爾車站附近的匹哥爾街上。

由於經濟不穩定及社會動盪不安的關係,德布西七歲之後,母親將他們都託給了 遠在坎城的姨媽-克蕾蒙蒂娜(Clémentine Debussy 18??-1882)照顧。姨丈是坎 城既有錢又有文化修養的銀行家與藝術愛好者,收藏許多巴比松畫派(Barbizon 楓丹白露森林(Fontainebleau Forest)附近的巴比松村,故 1840 年後這些畫家的作品被合稱為「巴比松派」。

代表畫家有:盧梭(Theodore Rousseau, 1812-1867)、布丹(Eugène Louis BoudinBoudin, 1824-1898)、和柯 洛(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

著名的黑貓酒館(Le Chat Noir)23認識了一位擔任伴奏的作曲家查爾斯

希維(Charles de Sivry, 1848-1900),希維將德布西介紹給他的母親莫特夫人

(Mauté de Fleurville, 1823-1883),據說夫人年輕曾接受蕭邦(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24教導,並認識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25

1870 至 1873 年間,也就是德布西跟莫特夫人學琴的期間,普法戰爭26爆發,

拿破崙三世被革職,政府撤離巴黎,只留下平民百姓,並宣布成立為時短暫的巴 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不久後就被法國新共和(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政府武力鎮壓,結束不穩定的時局。 François Marmontel, 1816-1898)已五十七歲,他著重於古典技巧的訓練,守舊且 嚴厲的教學態度無法得到年輕的德布西的學習興趣,時常在課堂時間遲到。27

27 德布西的學長卡密爾.貝雷格(Camille Bellaigue)如此描述:當一位瘦小、面帶病容的少年進來 時,馬蒙泰會說:「你終於來了!」……他看來一點也不像藝術家,無論現在或未來;他的長相、他的言談、

或是他的演奏都沒有透露出絲毫藝術家的訊息。……他在同學之間並不受歡迎。

院的比賽中,德布西演奏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當時獲得第二佳作,隔年(1875)演奏蕭邦《第二號敘事曲》

(Ballade No.2 in F Major, Op.38)獲得更佳的成績,但在往後的幾年,名次上都 沒有再進步,德布西開始將重心轉向創作。

1876 年,德布西進入艾米爾.杜蘭(Émile Durand, 1830-1903)的和聲班,

開始進行他最早的作曲嘗試根據其中一位學生莫里斯.艾曼紐耶(Maurice 可夫斯基(Tchaikovsky Peter Ilyitch, 1840-1893)的贊助人: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 1831-1894)。梅克夫人將丈夫去世後留下的龐大遺產全部花費在她最 愛的音樂上,帶著她的孩子與私人三重奏團一起巡迴歐俄大陸。德布西除了擔任

黎音樂院畢業。我延請他在暑假期間給孩子們上鋼琴課,為茱麗亞擔任歌唱 伴奏,並與我一起四手聯彈。這位年輕人彈得很好,他技巧絕佳,但是缺乏 任何個人化的表現。他還太年輕,他說他自己二十歲,不過看起來只有十六 歲。29

暑假結束,返回音樂院的德布西轉修習恩納斯特.吉羅(Ernest Guiraud,

1837-1892)30的作曲班。德布西依舊是個「不守規矩」的學生,但吉羅能夠欣賞 這位學生的新奇樂思,兩人因此很快就成為好朋友。而也因為吉羅耐心地教導,

德布西正式朝著成為偉大作曲家的路前進,著手準備參加羅馬大獎。

德布西同時擔任和諧之音合唱團(La Concordia)的伴奏職位,該合唱團的 主持人查爾斯.弗朗索瓦.古諾(Charles-François Gounod, 1818-1893)31非常 賞識他。透過古諾介紹,德布西也開始為聲樂老師莫若-聖堤(Moreau-Sainti)

擔任伴奏。在此,德布西結識了對他早期的歌曲創作影響深遠的一位業餘女高音

-法斯尼耶夫人(Marie-Blanche Vasnier)。 她與德布西一開始就有種親近的好 感,正值青春期的德布西也暗戀著這個有夫之婦。德布西經常造訪法斯尼耶家,

慷慨的法斯尼耶先生常推薦一些書給德布西

透過這個機會,德布西數度接觸 到象徵派詩人-史蒂芬.馬拉美的詩,也再次認識到保羅.魏爾蘭的作品,德布 西之後都為他們的詩作譜寫了不少法國藝術歌曲。

法斯尼耶夫婦的女兒-瑪格麗特(Marguerite Vasnier)當時對德布西的印象:

他容易受挫、心情不穩定且非常敏感。一個小東西可以讓他心情愉悅,

32 Il était très ombraguex, très susceptible, et impressionable au suprême degré; un rien le mettait de bonne humeur, mais aussi un rien le rendait doudeur et rageur. Très sauvage... Il n’acceptait pas souvent de se trouver dans mes livres de classe le dictionnaire qu’il etudiait conscieusement.

二度跟著梅克夫人去俄國巡迴演出後,開闊眼界的德布西帶著更多的想法回 到巴黎,期望能夠掙脫一切傳統束縛,但還是接受吉羅的忠告,專注於創作符合 羅馬大獎(Prix de Rome)競賽條件的「學術性作品」。

羅馬時期

他以清唱劇《格鬥者》(Le Gladiateur)參加 1883 年羅馬大獎,贏得第二獎。

他的朋友保羅.維達爾(Paul Antonin Vidal, 1863-1931)贏得首獎。在朋友與吉 羅的鼓勵之下,隔年(1884),德布西以清唱劇《浪子》(L'Enfant prodigue)贏

儘管在羅馬的際遇不太順遂,但德布西還是獲得了一些有用的經歷。他經常 光臨羅馬的美術館與博物館,也到街上的喜劇院看馬戲團小丑與普欽內拉

(Polichinelle)木偶等角色的即興表演。他還在阿尼瑪的聖瑪利亞小教堂(Santa Maria dell'Anima),聽到了帕勒斯提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35與拉素士(Roland de Lassus, 1530-1594)36的音樂,令德布西非常 著迷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對位法與婉約的旋律線條交織。 他在寫給法斯尼耶夫人

播。

回到巴黎的這段時間,德布西認識了第一位公開交往的情人嘉布利爾.杜邦

(Gabrielle Dupont),暱稱「嘉比」,兩人出雙入對,參加每周固定的藝文聚會。

當時德國已掀起「華格納旋風」,拜魯特(Bayreuth)充滿崇拜氣氛,巴黎也漸

工作以外的時間,德布西試圖創作歌劇。他以卡圖德.孟德(Catulle Mendès, 1841-1909)一部純粹華格納式戲劇風格寫成的《羅德利克與希曼》(Rodrique et Chimène)為歌劇腳本嘗試創作法國風格的歌劇,但因為受到華格納風格的箝 制,德布西在這個作品上奮鬥了兩年之久,依舊無法完成。

在這段忙碌於創作時間裡,德布西與嘉比常去「焦點酒店」(Auberge du Clou)

享受美食。他在那裡認識了當時擔任鋼琴伴奏師的艾力克.薩替(Erik Satie, 1866-1925)37,讓德布西對於玄學與音樂作品的靈感起源更加有興趣,兩人的交

37 法國作曲家,創作以鋼琴曲為主,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為了嘲諷虛偽造作而譜寫,其旋律簡單但富有 濃厚的神祕感,屬於極簡主義派並崇奉神祕主義(Occultism)。他被法國音樂六人團尊為導師,是二十世紀

談,也讓德布西釐清了自己的音樂理念。

(L’Après-midi d’un faune)所啟發而創作。在原詩中,處處可以發現馬拉美詩中 的音樂性,他特別強調字裡行間音韻的協調。40

為這部「歌劇」,並沒有原本歌劇有的「詠嘆調」,只有偶爾浮現的一點「旋律」。

德布西擔任劇院主持人的朋友認為,「音樂會」的型式比較適合當時的《貝利亞 與梅麗桑》,為此,德布西再次躊躇不前,又將樂譜收回作進一步的修改。

在這部歌劇一來一往之間,德布西與嘉比的感情也產生了變化,嘉比的姐妹 羅莎莉.泰西耶(Rosalie Texier, 1873-1932,小名莉莉)介入了兩人之間,而嘉 比也在 1898 年選擇退出三人行。1899 年十月,莉莉終於接受了德布西的求婚,

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這段婚姻一直持續到 1904 年。

進入二十世紀,寫實主義(Realism)41的戲劇風格大受歡迎。音樂方面,義 大利的寫實歌劇(Verismo opera)42也成為了新的潮流。德布西認為寫實主義的 藝術太過真實而失去了象徵主義中對於情緒、情愫的含蓄探索及表現,因此並未 生家長艾瑪.巴爾達克(Emma Bardac, 1862-1934)的婚外情。艾瑪是一個有錢 銀行家的妻子,也曾經於沙龍聚會中演唱同時代作曲家,如:佛瑞、杜巴克的作

品。

這段婚外情讓莉莉自殺未遂,德布西的不聞不問的態度令朋友們公開反目,

也造成兩段婚姻的斷裂。德布西與艾瑪在各自的婚姻訴訟告一個段落之後,終於 如願以償地結婚,艾瑪還生下一個女兒-克勞德.艾瑪(Claude Emma Debussy,

1905-1919,小名巧巧(Chouchou)),讓渴望有孩子的德布西終於享受到天倫之 樂。鋼琴曲《兒童天地》(Children’s corner)就是以巧巧幼兒時的姿態為靈感譜 成的。

1909 年,德布西兩度受邀到英國倫敦指揮自己的作品,當時的他已經被診斷 出罹患腸胃癌,需服用嗎啡止痛。同年他也接受巴黎國家音樂學校聘任,負責評 審各種競賽。當年發生在巴黎藝文界的大事是傑出的經紀人賽傑.狄亞格列夫

(Serge Diaghilev, 1872-1929)43首度帶領俄羅斯巴蕾舞團(Ballets Russes)登台 演出。其中包括首席男舞者法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 1889-1950)44、 編舞家米契爾.佛金(Mikhail Fokin, 1800-1942)。尼金斯基分別在 1912 與 1913 年,為德布西的《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及專門為芭蕾所新作的《遊戲》(Jeux)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爆發,全世界都陷入了一段緊張辛苦 的低潮,病重的德布西為自己的無用感到挫折,唯一能做的,便是寫出法國自己 的音樂以建立民族性與民族意識。他先創作了鋼琴曲《英雄搖籃曲》(Berceuse

heroïque),隨後亦將之改編成管弦樂版。 除此之外,一些較小型的歌曲與鋼琴 曲,分別帶有死亡的涵義與毫不妥協面對殘忍未來的苦痛。

之後的幾年,德布西的身體時好時壞,也經常接受手術治療,到後期,幾乎 必須完全躺在床上。1918 年三月底,巴黎數度遭受空襲,砲彈不留情地破壞這 個都市,德布西就在一陣空襲中去世,享年 57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