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心物關係作為現實與虛擬的問題

第三節 心靈與物質的交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心靈與物質的交會

一、身體的知覺平面

在第一節討論到心靈活動的複多與外在事物的複多時,並沒有對外在事物 與心靈活動所處理過的外在事物之間做出區別,也就是說,相對於純粹綿延之 外的東西,還可以再分成純粹物質以及與心靈交互作用的物質。

在此我們必須再度討論「同質場域」的事,所謂「同質」,關聯到的是與空 間相關的特性,不連續、無限可分的特性,在第一節提到的「同質綿延」與

「心靈表象」,正是純粹綿延的心靈活動通過「同質場域」使自身固定化為空 間式的配置,但不能忽略的是,這種空間化的模式,不一定總是純然心靈內部 的,它雖然是心靈的表象,但是其表象模式與物質世界的空間配置是緊密相關 的。

當心靈知覺著物質世界的事物時,此場域與物質世界之間的關係是直接的。

如《論意識的直接與料》所述:

物質對象,意指我們觀看與觸碰它們的可能性,而且我們在空間中定位 它們。對他們計數,不需要任何象徵的發明或象徵的表象之努力,只需 要一開始分開地然後同時地在場域裡思考它們,這個場域,也是事物出 現在我們的觀察之中的場域。53

面對純粹綿延之流時,必須用象徵表象的間接關係,才能去計數或切分這些綿 延的心理感覺,而這些象徵表象所形成的模式,就是仿照對物質世界的直接表 象。因此,心靈與物質世界之間的成像關係,才是理解「場域」最直接的途 徑,而這個場域,才是心物交集的真正所在。

那麼,從另外一面看,「我的知覺」與物質世界的連結,是否可以用來說 明此場域?既然此連結也是牽繫在心物的兩端,如第二節所表明,有某些影像 同時屬於這兩個系統,那麼,關鍵是否就在於這些共享的影像之中?在第二節       

53 DI, p.63-64; in English: p.85.

zone d’indétermination)」,這個區域,就是作為行動中心的身體影像,在回應 事物時可供選擇的範圍,它們隨著真實行動的中心,也就是隨著確實執行行動

前影像的簡單「符號(signes)」。這是知覺的便利與快速所要付出的代 價,但因此也是某種幻覺的泉源。57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知覺的有用面向與之交織,使當下的經驗完整,同時也更豐富整體生命的 體驗,一方面回憶使知覺完整,另一方面知覺豐富了回憶。

於是,我們來到一個心靈與物質交織、過去與現在交織、時間與空間交織 的平面。與其說是場域,不如說是知覺的滲透過程,純粹外在的知覺與純粹內 在的綿延互相滲透的過程。前兩節將心靈與物質暫時切分來談,而現在,他們 終於停在同一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我的完整知覺的平面。一方面,它區分出 生命的整體記憶與應用於知覺的回憶;另一方面,它區分出整體物質宇宙的影 像與以身體影像為中心變動著的影像,但是就知覺與行動之間的「未決定區 域」來看,此區域的未決定範圍可以廣泛到與整體物質世界重疊,也就是說,

對知覺過程延遲做出反應,可能對此反應造成影響的事物要素可達整個世界。

我的身體影像作為行動中心,是知覺運作的核心,也是整個知覺平面展佈的關 鍵,而在知覺運作的過程中,記憶是連續統一性的關鍵,否則外在知覺只會停 留在每個瞬間的接收與反應之間,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稱之為「我的知 覺」,而只是對「物質的知覺」。在此,我們似乎到達一個可以從「我」為出 發點的位置,從這裡開始「我」的研究,用柏格森的語脈則會是,對「具有統 一性的特殊影像」的研究。

二、心物關係與兩種實在

在我的知覺這個統一的出發點上,交織了兩種實在,空間與綿延、物質與 記憶,但是這種二元論的傾向並不停止於平行論述或訴諸第三方來統合,反 而,這兩實在以混淆難辨的滲透關係作為一個體或現象的存在事實,常識上,

這兩方面的實在性總是交織於日常經驗當中;理論上,對此交織狀態的真確理 解是分析與論述的企圖,因此,諸多心靈與物質的理論最終都得處理這些交織 的問題,柏格森一方面檢討這些理論的處理方式,一方面確定了處理心物關係 的起點必得從其交織處開始,也就是從混合著兩種實在的個體或現象開始。然 而兩種實在性的意義,也是在起點確定以後才開始展開,我們無法以給定的方 式對其進行述說,德勒茲非常敏銳的提示出,在柏格森的哲學內部,這兩種實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的意義有其動態的發展過程,以切面的方式分開來看,靜態的框架之間似乎 彼此矛盾,然而從整體的動態看來,反而是一種動態形上學的必要環節。

因為這兩種實在性在柏格森的論述當中,總是以不同的詞項現身於各種常 識的描述中,德勒茲在考察兩種實在性的發展時,將其表述為「現實」與「虛 擬」,並且研究它們在柏格森各著作中彼此的關係與關係的變化,而德勒茲所 導向的發展路線是朝向柏格森的存有論觀點,也就是從二元性的心理學觀點轉 變為一元論的形上學觀點,「 在《論意識的直接與料》中柏格森劃分了主觀及 客觀,這段文字的重要處在於他首度間接地引入了虛擬的觀念,而後者在柏格 森哲學中愈來愈取得重要性。〔 〕柏格森拒絕可能性的概念〔 〕柏格森也 同樣地將虛擬的觀念發展到最高點, 將整個記憶與生命哲學奠基其上 。58」我 們可以看出,在二元性的分別上,是以主觀客觀的兩邊,帶入虛擬與現實,從 柏格森對主觀客觀之關係的說明,一方面能夠更清楚兩種實在性的意義,另一 方面也能對於德勒茲在「現實」與「虛擬」之脈絡下所談論的柏格森哲學有更 深刻的理解。

德勒茲對柏格森的主客觀之區分是引自《論意識的直接與料》第二章:

事實上,我們稱那些有待完整地且適當地被知道的東西為『 主觀的

(subjectif)』;而稱那些以這樣的方式,被知道的東西為『客觀的

(objectif)』:一團持續增加的新印象,它能夠被我們現實上所擁有的 觀念所取代。59

他要我們注意到,所謂客觀者是那些已被知覺到的東西,不管這些東西是否有 被轉換為行動或者有沒有被切分成可以無限分割的單位,都是具有客觀性的東 西。也就是說,在記憶介入知覺決定所產生行動之前,或在心靈活動固定化連 續感覺之前,知覺所接收到的東西,都是客觀的,而這些接收到的東西之所有 範圍,就是現實世界上的物質以及物質的運動,因此稱之為是「現實的」。確 定了物質與客觀者的連結以後,外在知覺與完整知覺之間的差距,就是主觀者 這個關鍵, 這個差距包含了記憶的作用也指示了「未決定區域」的範圍,它反       

58 B, p.36-37; in English: p.43.

59 Ibid,, p.33; in English: p.40.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是有待被確定的東西,不同於觀念論將主觀者設定為一開始自明的東西,而 這個有待被確定的東西,便被賦予「虛擬的」這一稱呼。

或許我們可以從柏格森對意識活動所牽涉到空間與時間兩種真實者來看這 兩種真實性的特徵,

有一真實空間(une espace réel),它沒有綿延,但在其中現象與我們的 意識狀態同時出現與消失。有一真實綿延(une durée réelle),它的異質 環節彼此滲透,然而這些環節卻可以被暫時地被趨近一外在世界的狀 態,也可以因趨近過程的影響而與其他環節分開。60

在《論意識的直接與料》這段引文裡,空間與綿延是互斥的,此空間的意義便 是它與意識狀態同生同滅,沒有意識狀態的連續作用,空間中的事物無法自己 連續下去,這樣的空間依附著意識的連續作用而存在,但是它依然與意識活動 分離,因為事物必須在此空間中,才能為意識活動所把握,但是意識活動本身 絕不是這樣的空間。

另一方面,意識活動本身是一真實的綿延,是一互相滲透著的連續體,它 不是空間,但可以採取一種將異質感覺空間化的活動,使得自身不可分的連續 可以固定化為如同外在事物一般地互相外在。彷彿,意識活動就是心靈的綿 延,而事物的表象平面就是物質的空間,但是,它更適合被稱作「同質場域」

或者「知覺平面」,稱它為前者是因為它具空間的特徵,稱它是後者是在於它 有意識活動的涉入。但是我們卻看不出此空間與物質的關係為何,這兩種真實 者的劃分是由意識的活動及其對象來分的,而意識活動所在的是純粹綿延這一 邊,也就是有待被某暫時關係確定的主觀者這邊;而意識活動所處理的確定對 象,依著意識活動而有所變動的空間中的對象,則是客觀的一邊。

但是我們可以從《物質與記憶》第一章的另一段引文發現另一種對兩真實 者的劃分:「主觀與客觀首先會在一延展的知覺中統一起來,知覺的主觀面向 在於記憶所引起的收縮,而物質的客觀實在性與無數且連續的震動混合著,此

      

60 DI, p.82; in English: p.110.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知覺可以在這些震動中內在地分離。61」這個劃分點依然是發生在「知覺平面」

上,但是已經排除了「同質場域」的意含,也就是說,作為主觀面向的記憶與 客觀面向的物質的接觸是直接的、統一的,它們不相排斥也無須同質的空間作 媒介。知覺如果可以如同空間中的現象一般可以被分離,那不是因為意識活動

上,但是已經排除了「同質場域」的意含,也就是說,作為主觀面向的記憶與 客觀面向的物質的接觸是直接的、統一的,它們不相排斥也無須同質的空間作 媒介。知覺如果可以如同空間中的現象一般可以被分離,那不是因為意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