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意識的自由行動與意識的再認活動

第三章 現實:意識作用的平面

第三節 意識的自由行動與意識的再認活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不同的注意集中程度詮釋著知覺的輪廓,投射回憶影像與現在知覺雙重化為 新的知覺迴圈。

注意集中的程度與智性的平衡有關。注意集中於某影像的細節與色彩的努 力,可謂之一種智性的擴張。也就是被創造的新迴圈不斷疊加,越來越遠離事 物、遠離立即知覺以至於無限的過程,此過程如一直線進程,不會回返,也沒 有終點,但是卻有某種規律的運作秩序,這個秩序的固定化就是「概念」形成 的過程。而注意努力地維繫住某個影像細節的凝縮程度與方向,使得此影像從 記憶整體中,配合著身體態度的未決定場域之吸引,被決定出來。如果注意不 再集中於回返某影像細節,智性的平衡便會消失,影像會如做夢一般於過去整 體之中鬆弛著,沒有核心。

於是,可以確定的是,意識活動與自由有關的面向,即,「選擇」與「創 造」之能力,主要與注意的再認有關。而注意的再認,其實是進行一集中的努 力,維持著兩種形式的記憶之間的平衡、維持著行動與夢之間的平衡,而這樣 的努力表現在「回憶影像」的喚回過程之中,參雜著身體態度的未決定場域一 起運作。因此,意識的自由行動與心理狀態的決定過程結合於身體的行動或腦 的初生行動。

第三節 意識的自由行動與意識的再認活動

這裡我們再度面對著心靈與物質、心靈與身體二分的脈絡。值得注意的 是,討論的關鍵之處不在於二分脈絡的界定方式,而是此種界定方式的意義,

以及此界定方式所帶出的問題與回應的意向與眼光。到此為止,我們幾乎都是 在二元性的脈絡下描述與展演柏格森哲學的內涵,現在我們可以稍微整理柏格 森的二元性界定所含藏的意義與問題。

二元性的界定之下所產生的問題是,意識自由的意義是產生在知覺呼喚記 憶的面向,或者是在記憶模仿知覺面向,直接在兩者共同構成的動態脈絡下 談,就可以融通這知覺與記憶的互動與統一。但是,這是否適當地表達了自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動的意義,因為再認模式之下,回憶影像與現在知覺的統一,都力圖朝向愈 發便利的機制之完成與習慣之累積,而這結果正好離自由最遠。此情況確實符 合《論意識的直接與料》對自由行動的說法,即一種動態因果律之下的自由行 動。然而,自由的努力應該不只注重通過重複而累積產物的方式,而還要注意 到從平衡的擾動中,讓生命的內裡現於意識的外殼,平衡的擾動意指打破累積 的身體習慣、思維習慣,以新的方式去喚回或集中注意力於回憶影像,是影像 的喚回方式、注意的集中方式顯現了再認活動中的自由,而不見得只為了現實 情境之故所做的必然創造。在這樣的意義下,二元性的界定就不是必要,或者 說,被界定的兩邊並沒有什麼差別,不管是思維的或者身體的,只要是在僵固 的機制與秩序中運轉,便是不自由、無生命力的,而突破機械化的運作機制所 進行的身體行動或思維活動,才是自由之意義展現之處。

一、身體與未決定區域

在認知的脈絡下,自由的意義若是顯示在「回憶」介入「知覺」的努力過 程,而「回憶」介入「知覺」的方式,又是一種詮釋知覺輪廓,以適於其範圍 的綜合,那麼,除了回憶自身的豐富性能替選擇作用提供資源外,知覺輪廓對 於回憶的現實化,也會有一定的影響。知覺的輪廓在回憶介入之前,是一「未 決定區域」,這個區域與行動的現實與虛擬有關,在真實行動未被執行時,

「未決定區域」所代表的,就是虛擬行動所涵蓋的全部範圍,而在回憶介入之 前,這些虛擬行動的存留與配置,已經有了最初步的「選擇」,而此選擇的中 心,是身體影像,依照其關心的面向,物質影像以某些面向圍繞著它,展開

「未決定區域」的佈置。

然而,這個影響著「未決定區域」配置的「選擇」,是如何發生的?或者 說,在散佈著物質影像的世界中,有核心的、有佈置的知覺場域是如何產生 的?

關於這種從「物質的呈現」轉為「知覺的表象」的過程,柏格森不採取在 物質上進行某種加工,來完成表象的方式,而是削減去物質與其他物質的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結,以及削減去物質本身的內裡的方式,來說明只剩「外殼」的表象。而削減 作用的根據,就在於物質影像對身體影像的利益與關心,反映出某種面向,而 不是一次具足地全部呈現。當事物對身體影像發生作用時,身體影像會將它們 反射回知覺表面,如同光線在銀幕上的投影,與身體影像利益相關的光線,會 以某種輪廓的方式將事物的刺激保留在銀幕上,而不相關的光線則不會停駐在 銀幕上。因此,事物散發出的停留在表象外殼的光,從物質影像的整體中突顯 出來,成為知覺。

知覺的表象,只是一未被填滿的場域,涵蓋著所有行動的可能性,無時無 刻都可能變動,相對於意識與行動來說,它是一行動的虛擬區域,只有在真實 行動穿過它被執行出來時,知覺轉為行動,進入與物質世界有互動的現實意識 中。

所謂的「區域」並非指得某個有距離遠近的區塊,而是指一種「間隔」,

它介於物質與物質的知覺之間、事物的刺激與知覺行動之間。而自由的選擇作 用,就發生在此間隔。此間隔最簡單的意義,就在於「刺激-反應」運動機制 的能發生的或已發展的範圍。從刺激發生,到做出反應之間的延遲,擴大了反 應的可能範圍;同樣的情況,放到「知覺」與「行動」的脈絡,越是延遲行動 的時刻,行動的可能性就越廣也越豐富,而這些廣度與豐富性,說明了儘管只 是在程度上差異,「知覺」與「行動」之間都不具有必然的連結關係。

在「回憶」介入「知覺」之前,就已經隱含了這個使再認的自由選擇得以 可能的要素,「未決定區域」包含著以身體影像為中心而展現出的物質影像之 特殊面向,這些特殊面向,正是「回憶」介入「知覺」的依據。若身體影像所 連結的行動模式越堅固,「知覺」與「行動」之間的「未決定區域」就越狹 窄,越沒有選擇的餘地。而要拉大此「未決定區域」,必須鬆動某種固定連 結,重新嘗試某種反映事物之光的方式,嘗試讓新的輪廓停留在銀幕上。這種 嘗試,正是再認活動能夠是自由的關鍵,在探索連結過去與現在的方式時,拉 開了「未決定區域」之廣度。

需要注意的是,「未決定區域」的端點,或者說它所涵蓋的要素,必須是

「行動」。只有真實「行動」的完成,「未決定區域」廣度的意義才能出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無盡的延遲與擴張之中,並無法說明自由。行動必定牽涉到身體影像的連結 功能,以身體為中心所展開的知覺未決定區域以及以身體為端點所背負的回憶 紋理的整體,共同影響著意識的自由行動之發生與生命之展現,而身體的角色 也採取不同的面向,而在動態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二、回憶影像的選擇

《物質與記憶》第三章界定了「回憶影像(le souvenir-image)」是不同於

「現在知覺(la perception présente)」與「純粹回憶(le souvenir pur)」的東 西,但是卻與它們都有緊密的關連。

回憶影像參與著開始物質化的純粹回憶以及參與著知覺,它傾向在知覺 中具體化自身,從最後的觀點看,它也許被界定為一初生的知覺(une perception naissante)。83

「回憶影像」處在意識生命與身體知覺的交接點上,扮演著智性張力的集中 點、平衡點,智性的觀念對柏格森而言,是拉張在純粹記憶與身體機制之間的 平衡狀態,喚回「回憶影像」的努力,是一「重複」的努力,它清晰化某些影 像細節,同時也使其他細節沒入純粹記憶的深處,在兩種形式的記憶脈絡下,

純粹回憶與回憶影像的關係既彼此交織又彼此分開。

此自發回憶(ce souvenir spontané)無疑地藏匿在既得回憶(le souvenir acquis)背後,能以閃光的方式揭示自己,但在意願記憶(la mémoire volontaire)最微少的運動中隱蔽。如果主觀者看到保留為影像的字母序 列消失了,尤其當他開始重複它們(字母序列)時:「這個努力似乎把 剩下的影像驅趕出他的意識。」84

換句話說,自發回憶,即純粹回憶,閃現在「習慣機制」的間隔,但同時卻消 失在「回憶記憶」的重複之努力中。如果說,純粹回憶就是意識生命的整體,

      

83 MM, p.147; in English: p.133.

84 Ibid., p.93; in English: p.87.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習慣機制是累積於意識表面的外殼,那麼,對於自由的意識而言,「回憶影 像」的意義是雙重的。一方面,正是「回憶影像」將純粹回憶帶入了習慣機制 的間隔,使意識生命得以顯現於現實的感覺運動平衡之表面;另一方面,「回 憶影像」卻也循著某種習慣機制,才能具體化為某輪廓與細節,才能從彼此滲 透著的意識生命帶出某適於情境的影像,也只有在「回憶影像」轉化為現實行 動,意識生命才能顯現,自由才有著落之處。

一方面,「回憶影像」似乎衝破某種機制而閃現了自由,另一方面,似乎 又要通過某種機制才能帶出自由。 因而,影像之「選擇」的意義正在於此,影 像再認活動是通過「模仿」知覺而必然地「創造」著新的知覺迴圈,這個全新 的創造,也必然地包含著之前的迴圈。我們無法脫離此限制,因為在與事物直 接相連的第一個立即經驗的知覺,就已經是一個拉張開「知覺」與「記憶」兩

一方面,「回憶影像」似乎衝破某種機制而閃現了自由,另一方面,似乎 又要通過某種機制才能帶出自由。 因而,影像之「選擇」的意義正在於此,影 像再認活動是通過「模仿」知覺而必然地「創造」著新的知覺迴圈,這個全新 的創造,也必然地包含著之前的迴圈。我們無法脫離此限制,因為在與事物直 接相連的第一個立即經驗的知覺,就已經是一個拉張開「知覺」與「記憶」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