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虛擬-從德勒茲回返柏格森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虛擬-從德勒茲回返柏格森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論虛擬-從德勒茲回返柏格森 On Virtual: From Deleuze Back to Bergson. ‧. n. er. io. 吳若慈. sit. y. Nat. al. i n CJo-Tzu h e n g cWu hi U. v. 指導教授:黃冠閔 博士 Advisor : Kuan-Min Huang, Ph.D..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 July, 2011.

(2) 謝辭. 本來,關於論文,應有許多話說,筆墨之前沈靜下來,卻已無言。論文寫 作過程所努力堅持的真誠態度,背後其實帶著一個自我期許,期許自己於自在 安然的心境中閱讀,在清明敏銳的思緒中寫作,學習與揣摹這樣的生活,是我 願意懷抱的心願,並且因而清楚,我願意放下的執念如何轉化以更為靜定而深 沉的行動,在花葉綻放的姿態中,便見著根芽安靜的生命與努力。 我始終帶著感謝的心寫作論文,因為許多的擔待與寬容,我才順利地過渡 自己、才順服地沈澱不安。對於這些人、事、物,甚至是場所與場合,或許我. 政 治 大. 無法在此一一言謝,若我們曾經有過交集與交往,無論它以什麼樣的情態向你. 立. 展示,請相信這些經驗所攜帶的種種,正是我由衷感謝的。. ‧ 國. 學. 除此之外,有一些我難以匿名言謝的人、事、物,或場所、場合,請容許 我提到你們的名字,因為你們對於本論文的完成,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參與及影. ‧. 響,也因為我自己重視著這篇論文,請讓我有機會對你們表達謝意。. io. sit. y. Nat. n. al. er. 首先,我想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黃冠閔先生,感謝老師的耐心與信任,讓. Ch. i n U. v. 我依照自己的方式完成論文,並且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建議與提示,. engchi. 在論文完成後,提出相關的修正與討論。尤其,想要感謝老師從哲學文本中所 帶出的視野與質地,提供了初步哲學道路豐富而必須的養分,讓我有機會從中 學習以靈活多樣的視角面對哲學思考,並且對未來的路途感到信心與踏實。再 者,我要感謝論文與研究計畫的審查委員,龔卓軍先生、楊凱麟先生以及張國 賢先生,感謝老師們撥冗閱讀我的研究計畫與論文,並且在口試時,提供寶貴 的問題與建議,以致於在口試答辯的過程中,同時開啟了某種思想空間,使我 在遭遇各種視域的當下,也重新遭遇自己的思想軌跡,為往後的研究之路留下 許多潛在的思想種子。 接著,我想以事件為單位,感謝當時的人事時地物,這些統合於一的體 驗,以一種不可見的方式滲透在我的思維與眼光之中。我要感謝黃冠閔老師帶  . I .

(3) 我們閱讀法文文本的讀書會,還有與王銘學長、吳佳惠學妹進行的柏格森讀書 會,這兩個讀書會不但直接地累積了論文實質內容的基本功,也對閱讀與思考 其他文本有著很實在的促進。再來,我要感謝巴黎第八大學樂諧業教授(Eric Lecerf)在台灣進行的兩場與柏格森相關的演講,以及感謝能在演講之前參與 講稿的翻譯,這兩個事件的發生,正值論文寫作的關鍵期,它們帶來了完全不 同於原先閱讀經驗所展現的柏格森,也帶來了許多寫作的反思與靈感。然後, 我要感謝現象學詮釋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邀請我去發表與柏格森相關的文章, 由於講稿必須精簡,我有了一個精鍊思想脈絡的機會,並且感謝王銘學長對文 章的評論,以及羅麗君老師、紀金慶學長、陳鳴諍學長的提問,這些討論啟發 了後來對論文架構的修改與確定。. 政 治 大. 然後,我要感謝一些場所,如果沒有它們,我無法實際上將論文書寫出. 立. 來。我要感謝無垢舞蹈劇場提供的沈靜環境,讓我在論文寫作期,每週至少有. ‧ 國. 學. 一天可以最簡單的方式面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找回身心之間真誠的連結,感謝 珍珍老師、必珠姊、小明與芊芊,帶我進入與生活結合的藝術場域,體會舞蹈. ‧. 互動特有的生命與情感。再來,我要感謝季節香咖啡與茶烘陪屋、慕哲咖啡館. sit. y. Nat. 以及貓薄荷咖啡店,這是我最經常去閱讀、書寫、搜尋靈感的地方,我尤其要 感謝季節香老闆一家的善解人意,讓我非常安心的投入閱讀與寫作,還有感謝. io. n. al. er. 室友何雅婷,經常陪伴我去讀書與陪伴我面對不想讀書。最後,我要感謝在我. i n U. v. 所參與的課堂以及研究生研究室裡出沒的朋友們,他們是我論文寫作時期最經. Ch. engchi. 常見面的同儕,他們參與著我最日常的學校生活,感謝那些寫作之餘的休閒與 聚餐,時常帶來歡笑與溫暖。 最終,我要誠摯地對我的父親吳榮燦先生與我的母親呂麗妍女士說:「謝 謝你們。」我知道自己是個叛逆的女兒,走在一條他們意想不到的路上,我要 感謝他們讓我如此自由,並且願意對我說:「如果妳有想要走的路,就好好地 去走,不管怎麼樣,我們一定都會支持妳。」許多事我做不來,但我一定會做 到不讓他們擔心,並且不辜負這句話。.  . II .

(4) 在尾聲,我想用畫家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在一幅家鄉畫作〈飛越 維台普斯克〉(Over Vitebsk, 1914)所附的短詩,作為致謝辭的結尾,我將直 接譯為中文: 這個故事 雪花白. 在我童年的鄉村. 現在想來. 我見著灰籬笆. 與 步. 細細飄落. 既冷又乾. 乾燥中我的鼻子總是威脅著要流血. 向巧達的一個清晨. 它發生了. 我沒有任何辦法阻止它. 要走. 我想,這是我的第一幅畫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n. er. io. al. Ch. engchi. III . 而仍有一里路. 這雪上的紅色軌跡!. Nat.  . 與灰屋宇. i n U. v.

(5) 摘要. 以哲學的角度來關注自我、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可以從各種面向來談論, 這其中包括意識、行動等關鍵概念,柏格森以「生命綿延」為存在的基本單 元,在創造的過程中,融合意識與行動於生命的整體經驗之中。德勒茲的柏格 森詮釋,對此創造過程進行了存有學的奠基,以「虛擬性」為柏格森哲學的最 終原則,形成了一種柏格森主義。本論文試圖延著德勒茲的柏格森詮釋,返回 柏格森的諸文本,考察柏格森與德勒茲詮釋下的柏格森面對虛擬的方式與態度 有何異同,進而呈顯出各自對生命創造的動態存有論之理論特徵與意蘊。從. 政 治 大. 而,可以藉由對意識與行動處理方式的展開,以更新的態度與眼界去重新面對 自我、他人與世界的關係。. 立. ‧ 國. 學. 本論文將於第一章概述德勒茲的《柏格森主義》之詮釋脈絡與相關問題; 第二章將帶出與意識及行動相關的身心問題,如何在柏格森的哲學脈絡下轉換. ‧. 為動態生命之虛擬與現實的問題;第三章將從意識層面處理生命綿延與自由行 動之關係與連結;第四章將從行動層面帶出生命綿延之創造過程的特徵與意. y. Nat. sit. 義。並在經過考察之後,於結論提示出柏格森的哲學在德勒茲詮釋之外的其他. n. al. er. io. 意涵與在當代脈絡下的可能發展。. Ch. engchi. i n U. 關鍵字:虛擬、現實、綿延、意識、行動、生命、創造  . IV . v.

(6) Abstract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 others, and world are considered in various ways, which include consciousness, action and other key concepts. Henri Bergson suggested "duration of life" as the basic unity of the existenc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experience of life. According to Gilles Deleuze's interpretation of Bergso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became the foundation of Bergson’s ontology. The concept of "virtuality" palys the role as the ultimate principle of the philosophy of Bergson, and therefore, the interpretation forms a kind of bergsonism. In this paper, with the. 政 治 大. context of the Deleuze’s interpretation of Bergson, the author tries to return to the Bergson’s own texts , examine the similar or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nd attitudes toward. 立. "virtual" between the Deleuze’s interpretation of Bergson and Bergson. ‧ 國. 學. himself, and then manifest the the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s of their dynamic ontologies in life creating. Eventually, after disclosing the operations of consciousness. ‧. and action, one can get an attitude and a horizon renewed to rehol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 others, and world.. sit. y. Nat. er. io. In the first chapter, it will focus on Deleuze's "Bergsonism", elucidating the. al. v i n that in the context of Bergson'sCphilosophy, the mind and body issue related to h e n g how chi U n. context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elated issue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will bring out 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concerns about the issue of dynamic life between virtual and. actual.; in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consciousness side, it will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duration of life and free act; in the fourth chapter, from the action side, it will dea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of duration of life. After the examinations, the conclusion will suggest the other significations of Bergson’s philosophy except of Deleuze's interpretation and explore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s in the contemporary thinking.. Keywords: virtual, actual, duration, consciousness, action, life, creation  . V .

(7) 引用著作縮寫表. DI. Bergson, Henri, 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 Paris: P.U.F., Quadrige, 2005.. EC. Bergson, Henri, L'évolution créatrice, Paris: P.U.F., Quadrige, 2007.. ES. Bergson, Henri, L’énergie spirituelle, Paris: P.U.F., Quadrige, 2009.. MM. Bergson, Henri, Matière et mémoire: essai sur la relation du corps à l'esprit, Paris: P.U.F., Quadrige, 2004.. 政 治 大. PM. Bergson, Henri, La pensée et le mouvant, Paris: P.U.F., Quadrige, 2009.. B. Deleuze, Gilles, Le Bergsonisme, Paris: P.U.F., Quadrige, 1998.. ID. Deleuze, Gilles, L’île déserte et autres textes, Paris: Minuit, 2002.. ‧ 國. ‧. n. al. er. io. sit. y. Nat.  . 學.  . 立. Ch. engchi.  .  . VI . i n U. v.

(8) 目錄 導論........................................................................................................................................................... 2  第一章 《柏格森主義》作為回返起點 .................................................................................13  第一節 綿延:兩種差異方式的本質考察.........................................................................14  第二節 記憶:存在本質的內部特性及存有原則的確立............................................20  第三節 生命衝動:從內部本質外在化為個別存有者.................................................30  第二章 心物關係作為現實與虛擬的問題..............................................................................34 . 政 治 大. 第一節 心靈面向的考察 ...........................................................................................................34 . 立. 第二節 物質面向的考察 ...........................................................................................................41 . ‧ 國. 學. 第三節 心靈與物質的交會 ......................................................................................................47  第三章 現實:意識作用的平面 .................................................................................................55 . ‧. 第一節 意識與自由的關係 ......................................................................................................56 . sit. y. Nat. 第二節 意識與認知的關係 ......................................................................................................65 . er. io. 第三節 意識的自由行動與意識的再認活動 ....................................................................74 . al. v i n Ch 第一節 無意識與虛擬的意義 .................................................................................................84  engchi U n. 第四章 虛擬:創造行動的努力................................................................................................83 . 第二節 純粹回憶與生命衝動 .................................................................................................88  第三節 創造的自由.....................................................................................................................96  結論...................................................................................................................................................... 104  參考文獻............................................................................................................................................ 111 .  . 1 .

(9) 導論 本論文主要關注的是,就現實地存活於世界上的個人而言,其存在方式, 要如何用哲學的眼光去面對,並且在哲學與人的相遇過程中,能盡可能地貼近 鮮活存在的真實樣態,或者盡可能地傳達出此種真實樣態的本性。 柏格森以「生命體」的角度來處理「人」的存在,從人之存在的最根本景 況,即,人活著,開始入手考察。關於現實地存活於世界上的個人之真實的存 在樣態,這或許可作為一個確定的考察起點。而考察的方式,放在哲學的脈絡 下,延續著近代哲學的濫觴笛卡兒,在存有論層面確立了用心物二實體的二分. 政 治 大 質等存在者的探索與解析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來呈現出存活於世界上的 立 所遺留有待處理的問題,即,心靈與物質的互動問題,柏格森通過對心靈、物. 個人的存在方式。. ‧ 國. 學. 心靈與物質的本性為何,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與連結方式為何,始終是哲. ‧. 學家致力處理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處理,其意義不僅止於對問題做出一合 理、融貫的解答,更進一步,能在身處世界之中的個別存在者之間,確立一他. y. Nat. n. al. er. io. 則。. sit. 們之所以能夠存在的依據或原理,也就是一適於所有特殊存在者的普遍存在原. Ch. i n U. v. 關於普遍原則之確立這一點,德勒茲對柏格森的詮釋有著很明確的處理。. engchi. 他順著柏格森以生命為基礎的立場,以動態的生命衝動之現實化運動,作為個 別生命體的現實存有原則,而人也是這些生命體的其中之一,並且有對自身所 屬的生命之流的知識,因而作為整體生命衝動的自我意識。 若依循著這樣的進路,從個別存有者開始考察,找出存有者之所以為存有 者的本質或基礎,然後再依此基礎,確立出存有的普遍原則為何,以及解釋此 原則如何展現於經驗世界中。那麼,柏格森在《論意識的直接與料》1以及《物 質與記憶》2二書中所做的,比較是從個別存有者中尋找存有之條件的工作;而                                                          1 2.  . Henri Bergson, 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 2005. Bergson, Matière et mémoire: essai sur la relation du corps à l'esprit, 2004.. 2 .

(10) 德勒茲在《柏格森主義》3所做的,則是確立柏格森哲學的存有之普遍原則,通 過說明此普遍法則如何作用於經驗世界,以融通經驗世界中存在者的現實樣態 與存在者的存有條件之間的統一關係。 本論文擬從德勒茲所確立的柏格森哲學之一元論開始,往回至柏格森的文 本,去考察柏格森自己如何面對心物之間的關係,以及他的處理方式與德勒茲 所詮釋的時間一元論之間有何差別,並且嘗試去思考這樣的差別在哲學上或經 驗上可能具有哪些意義。 以下先行交代幾個柏格森和德勒茲之間的連結關係。. 一、為何要從「虛擬」著手. 立. 政 治 大. 德勒茲在《柏格森主義》中指出,虛擬(le virtuel)是柏格森哲學中最為根. ‧ 國. 學. 本的概念。並且對此概念作了有系統的解析與論述,幾乎是以此重構一套德勒. ‧. 茲式的柏格森哲學;然而在柏格森自己的文本中,「虛擬」常以形容詞的方式 出現,用來談論、界定某些在脈絡上更核心的概念,「虛擬」本身並沒有作為. Nat. sit. y. 被直接討論的研究或論述對象,甚至出現在文本中的頻率相對來說也不甚高。. er. io. 這種在柏格森文本中看似邊緣的詞彙,到了德勒茲筆下卻成了柏格森哲學的核. al. 心,並且以「何謂虛擬?」這種本質性問題的模式被提出與探究4,是以,我們. n. v i n Ch 似乎可以合理地循問德勒茲「為什麼是論虛擬而不是論其他呢? 」 engchi U 5. 從德勒茲在〈柏格森的差異概念〉中所指出,差異哲學與柏格森哲學之間 有著重要的連結,從中可窺見一些談論「虛擬」的線索。 一切都回到柏格森對否定的批評:達到一沒有否定的差異概念(la conception d’une différence sans négation)、一不包含否定者的概念,這 是柏格森的最大努力。〔. 〕正是因為對虛擬的忽略,我們相信矛盾與.                                                          3. Gilles Deleuze, Le Bergsonisme, 1998. Deleuze, L’île déserte et autres textes, 2002, p.62, “Mais par là même il est le mode de ce qui est.” 5 仿德勒茲所指柏格森式的提問方式「為什麼是這個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pourquoi ceci plutôt qu’autre chose)」見 ID, p.32. 4.  . 3 .

(11) 否定。兩個對立的詞項只是包含著此二詞項的虛擬性之實現:這是說, 差異比否定與矛盾更加深刻。6 柏格森的「虛擬」概念,表達出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以一種在矛盾律、否定 律以外的方式看待事物。某事物之所以是某事物,不是以它不是其他物或其他 物無法與它同時佔據相同位置,這樣相互外在的方式來界定它,而是以此事物 有自己所經歷的時間歷程、有自己內在的性質來界定它。 對否定思維的批評,或許是一條可以追問的線索,「虛擬」帶出了不同於 黑格爾辯證法的差異理論,不需要通過矛盾律來解釋事物間的差別,而是通過 與自身差異化的簡單運動來達成。另外,對柏拉圖的差異理論之探討,也是一. 政 治 大 但在柏拉圖的脈絡下,要通過善的理型,事物的差異才能被解釋,事物自身也 立 種進路,雖然柏格森與柏拉圖都以事物自身來思考差異,而不是通過矛盾律,. ‧ 國. 學. 才能如實地被認識,「但正是因為此理由,柏格森同時批評了宿命論以及批評 它並未將自己限於實在的紋理(articulations du réel)中:事物自身以及與之相. ‧. 應的目的事實上是同一事物(une seule et même chose),對於此事物,我們一 方面將之視為在空間中形成的混合物;另一方面視為其純粹綿延的差異與簡單. y. Nat. 7. sit. 性。 」除了對哲學史上差異理論的檢討外,至少還有一條更直接明瞭的線索:. er. io. 德勒茲自己對差異哲學之建構與發展的一個前備工作。 雖然這絕對不能當作一. al. n. v i n Ch 勒茲並非真的不論其他,反而正是在許多的談論間,「虛擬」的特殊意義被突 engchi U 簡單的答案來回應「為什麼要論虛擬而不是論其他?」這樣的問題,畢竟,德. 顯,問題好像變成「為什麼要突顯出虛擬而不是其他?」然而這整個將「虛 擬」主題化的過程,正是在「論虛擬」,此談論過程甚至包括上述所提兩條哲 學史上可能的線索 。 然而,不論德勒茲是依據什麼理由,要以「虛擬」作為可為柏格森哲學做 奠基的方式來詮釋柏格森哲學。他如何在柏格森的文本中操作「虛擬」的概 念,使得柏格森所強調的本性差異之心物二元性的區分,能夠逐漸被收納在動 態的時間一元論之下,這才是本論文將要關心的部份。「虛擬」的概念在意義                                                          6 7.  . ID, 《La conception de la différence chez Bergson》p.59-60. Ibid., p.58. . 4 .

(12) 的推移過程中,似乎是有待被確定的部份,而非等待被揭曉的確定答案,然 而,停止在時間一元論的頂點,作為生命存在原則的「虛擬性」,才是我們回 頭考察柏格森文本時所要同時對照參考的理論模型。. 二、德勒茲如何串連柏格森著作中的「虛擬」 《柏格森主義》可謂是德勒茲對柏格森哲學進行詮釋的重要著作,其中牽涉 到許多柏格森哲學的重要觀念,多以主題化的方式在書中各章分別討論,其中 最重要的,便是直接作為章節標題的諸概念:直觀(l’intuition)、綿延(la durée)、記憶(la mémoire)、生命衝動(l’élan vital)。這些概念在此書中某. 政 治 大. 種程度上共同牽繫於「虛擬」概念之上,此書結尾清楚地說明這些關連:. 立. 我們從一開始就問:綿延、記憶、生命衝動這三個基本概念之間的關係. ‧ 國. 學. 是什麼?這些概念在柏格森哲學中表明什麼進程?對我們來說,似乎綿. ‧. 延本質地定義了虛擬的複多性(在本性中差異)。而記憶在此複多性、 虛擬性中顯現為所有差異程度的共存。最後,生命衝動指出此虛擬的現. Nat. sit. y. 實化是根據對應各程度的差異化各線,直到人這條明確的線,生命衝動. n. al. er. io. 在此獲得自我意識。8. i n U. v. 這些概念在某些意義下,可以互相等同,但同時又岔出其他內涵,若我們用. Ch. engchi. 「虛擬」作為共有平台,並考察德勒茲所認定柏格森直觀方法的兩面向,我們 可以概括的描繪:一事物為什麼是這個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 既然是討論一事物的本性,自然要從事物出發,因此,我們首先要對事物 進行反省,經過反省,我們發現事物其實是一混合體,混合著空間與時間的要 素,而只有從時間的角度,才能如實地把握事物的本性。 「綿延」,也就是純粹的時間流,是與事物最直接相關的特徵,此特徵表 現為在性質上改變著自身,表現為質的、連續的、虛擬的複多性。就個人的存                                                          8. B, p.119; in English: Bergsonism, translated by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Zone Books, 1988, p.112-113..  . 5 .

(13) 在而言,與質的複多性最直接的對應就是與「記憶」相關的意識狀態。記憶的 運作有兩面,一是從現在發生的知覺累積成記憶,一是記憶自身依實用面向施 用於現在知覺。前者所述的「記憶」,作為個別現在以及與之對應的個別過去 之所以生成的存有條件,即「過去一般(passé en général)」;而後者帶出作為 條件的整體回憶使自身成為有用影像的運動。在這兩面作用中,共同呈現出 「記憶」具有的特徵是一種在虛擬上的共存,記憶內部是各種不同凝縮與膨脹 的程度,各個程度彼此共存於虛擬中,每個程度也同時與虛擬記憶的整體共 存。以綿延的特徵作為記憶的特徵,其複多性在現實中表現為連續不斷,而在 虛擬中則表現為共存,在虛擬共存的意義下,原先被二分的空間與時間、現在 知覺與過去回憶,這些具本性差異的二元性之傾向也在凝縮與膨脹的解釋底. 政 治 大 這是一個從二元性過渡到一元論的反省。 立. 下,包容於單一的虛擬時間當中,因而我們找到了個別事物存在的最終條件,. ‧ 國. 學. 但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考慮另一面向,即在原則上的時間一元論,過渡 到在事實上,每個事物各具綿延的多元狀態,也就是從虛擬各程度的共存過渡. ‧. 到現實的個別存在者之現實存在。於是,整體的虛擬記憶便與「生命衝動」聯. sit. y. Nat. 繫起來。「生命衝動」的實存方式,是根據虛擬的各程度自身分化為各現實的 支線,此分化是一種現實化的運動,分化之後的現實支線將不再是虛擬的,而. io. n. al. er. 是現實的,這之間產生了本性上的差異,一方面,此現實化運動沒有已確定的. i n U. v. 最終目標,來作為現實化運動的最終依歸;另一方面,它也不是任意隨機的。. Ch. engchi. 前者強調在現實化運動的創造原則之下,每條現實的線都是創造的產物,並沒 有依照預先給定的藍圖來落實某確定圖像;而後者指出生命的整體並非斷然分 割的個別存在者彼此的加總,各個現實的存在支線、存在物在現實中並非全然 只是彼此外在的、互斥的,反而,每條現實的線都以某個確定的面向體現著整 體生命。但是作為現實的存在者不一定能洞悉此整體生命綿延的奧祕,除了人 類這一支線,能夠對整體生命採開放的態度,因而能夠知曉生命的韻律,進而 能夠理解其他生命支線,作為整體生命的自我意識。 因此,《柏格森主義》從「綿延」到「記憶」到「生命衝動」的討論,是 從「心理學的意識」到「存有學的無意識」到「生命的自我意識」之存有學進 路的串連,而「虛擬」意義的演變,也從本性上二分的傾向到統一的整體時間  . 6 .

(14) 到多元的現實化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前兩項的連結是對終極原理探究的反 省,後兩項是事物根據存有原則而存在著的現實狀態。. 三、在德勒茲詮釋柏格森時,「虛擬」具有何種意義 德勒茲在面對柏格森文本時,引導著論述的問題有許多是「何謂…?」的 模式,「何謂本性差異(ce qu’est une différence de nature)9」、「何謂綿延 (qu’est-ce que la durée)10」等提問常見於行文間,並且《柏格森主義》之各章 節也多以集中討論某一特定概念的方式來進行,這其中隱含著一種轉換,即一 種重新界定,通過對「何謂…?」問題的展演,綿延、記憶、生命衝動等概念. 政 治 大. 重新鑲嵌在一新的意義結構中,乃至於「虛擬」的意義漸漸地在此新的發展過. 立. 程中呈現出來,最終所呈現出的圖像,如同是對同一問題所做的回應,即「何. ‧ 國. 學. 謂虛擬?」. 但這並非單純的提問與回答,看似作為問題的「何謂虛擬?」反而是後起. ‧. 的,這是德勒茲從柏格森文本中轉出的問題,當此問題明確地被寫出時,已是. Nat. sit. y. 在處理過「何謂綿延」、「何謂記憶」、「何謂本性差異」等概念之後,亦. er. io. 即,導出「何謂虛擬?」是德勒茲對柏格森的論述所達到的結果。這似乎可以. al. 是對存有學問題的一種操作方式, 德勒茲借用「虛擬」作為媒介來觸碰存有問. n. v i n Ch 題,於是問「何謂虛擬?」如同是對無法直接合理表述的存有問句:「何謂存 engchi U 有?」作一轉折的解答。然而,何以「虛擬」能取代「存有」在問句中的位 置?這便是德勒茲通過柏格森的文本所展現的。「虛擬」在柏格森文本的初生 之處,是在《論意識的直接與料》一書中,此書旨在對意識進行探究,而最終 發現,意識的直接與料是純粹時間性的,是一綿延的狀態。此重大發現確立了 以後,往後的理論發展,便是依於綿延的立即性來說,而這也可以說是柏格森 哲學中對存有(者)最基礎且關鍵的界定。.                                                          9. ID, p.42; in English: Desert Islands and Other Texts, Semiotext(e), 2004, p.31. Ibid., p.51; in Enlish: p.37.. 10.  . 7 .

(15) 將綿延確定為事物存有的根本特性,亦即,從事物內部的連續性來界定事 物的存在,而不是由外部的規則或分類來界定。然而,以概念的方式來界定事 物,就是這種從外部來規定事物存在本質的情況。那麼,如果從事物內部來界 定事物的存在,要如何理解具有外部性質、空間性質的存在方式呢? 德勒茲曾分別於兩篇寫作時期相近的柏格森評述文章11中重複一段柏格森 的文字:「名副其實的經驗論必須為它所研究的每個新事物從事量身訂製的工 作,為每個新事物提供全新的努力。它為事物剪裁一個只適於此事物的概念, 我們很難說那還是一個概念,因為它只應用在這個單一事物。12」此段文字出於 柏格森的〈形上學導論〉。這個重複或許可以認為它不是偶然的,在〈柏格. 治 政 大 異,即微差(la nuance);而在〈柏格森的差異概念〉中則指出,此為柏格森 立 的哲學理想,亦即概念與事物的統一。這兩處引用彼此並不出入,然卻隱藏轉 森,1859-1941〉,此段文字用來批評「錯誤問題」忽略了事物自身內部的差. ‧ 國. 學. 折,此轉折正是德勒茲展演「虛擬」的方向與重點。一方面在奠定事物的存有 本質的同時,一方面也指出一種形上學的觀點。. ‧. 若要思考有關形上學的、存有學的問題,離不開對存在原理以及個別存在. y. Nat. sit. 者進行思考,但是要確定何者是符合形上學、存有學範圍內的思考對象並非一. al. er. io. 件易事,何況更精細地探討這些思維對象之間的複雜網絡。因此,在展演一切. v. n. 的討論之前,至少要先確定,若形上學、存有學作為一種學問,何者是它所要 處理的對象?. Ch. engchi. i n U. 對柏格森而言,「綿延」就是那最直接的對象。而《論意識的直接與料》 就致力於「發現」意識最直接的存在樣態,就是綿延,是純粹質性、時間性 的。之所以強調「發現」,理由在於,意識在此所具有的意義,絕不是以「我 思」來界定的清晰而明確的理性存在,反而,是一種有待被發現的現實狀態, 不是推論所得的結果。面對這樣的現實狀態,猶如在面對一有自己細節的事 物,其實(實證)科學所面對的也是同樣的事物,不同的地方只在於,在認知 方法上,科學以人類的實用角度去認識事物,以各種抽象概念對真實事物進行                                                          11. 分別出現於ID, p.33; p.45. PM,《Introduction à la métaphysique》,p.197; in English: The Creativ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translated by Mabelle L. Andison, Dover, 2007, p.147 12.  . 8 .

(16) 實用性的分類,而存有論的形上學所致力的則是從事物自身去認識它。若以實 用的角度去面對事物,事物只會呈現出某個實用的面向,而非完整的、真實的 存在樣態;若以事物本然的角度來看,真正具有實在性的東西,只存在事物自 身之中,而不在人類智性的思維之中。 因此,這種從事物自身去認識它的認識,將不會是智性理解底下的認識, 不會是柏格森所謂帶入了空間化思維的認識。那麼,從事物自身去認識的認識 該是如何呢? 這正是「發現」的意義,它既不是對事物進行「設定」也不是通 過「推證」而獲悉事物之本質,反而,它代表著的是一種從智性「回返」的方 向,一種從思維「回到事物自身」的動作,這不是現象學意義下的回返,而是. 政 治 大. 一種「躍入」事物本身與之同在的回返,柏格森稱之為一種「直觀」的行動。 只有通過「直觀」,每個個別存在的事物才能完全地如它自己本然的樣態被把. 立. 才能真正開始一個形上學或存有學的討論。. 學. ‧ 國. 握,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面對事物的存在原理與其存在本質,由此出發,. ‧. 於是,當我們面對剛才所提出自《形上學導論》的引文:「 名副其實的經 驗論必須為它所研究的每個新事物從事量身訂製的工作,為每個新事物提供全. Nat. sit. y. 新的努力。它為事物剪裁一個只適於此事物的概念,我們很難說那還是一個概. er. io. 念,因為它只應用在這個單一事物。13」將會理解,若要能夠不抹滅事物真正的. al. n. v i n Ch 念,都要細緻地嵌合於事物本身,如同量身剪裁的服裝一般,以致於這樣意義 engchi U 本性,如實地在本質上面對它們,那麼用來代表每個特殊事物的(語言)概. 下的概念,幾乎喪失概念的一般性作用,而與事物統一,解消了界線。因為此 種概念的獲得,並非通過抽象的方法,例如根據相似性原則或鄰近性原則而獲 得的概念。這段話正是指出了,從智性的作用「回返」到事物自身來認識事 物,並如實地「發現」其存有本質的理想狀況。更且,柏格森指出,這種通過 直觀的回返運動,它同時揭露了事物的本質,而此運動本身就是形上學(存有 學)14。若將事物自身的本性表明為不斷過渡著的連續狀態、不斷進行著的運 動,亦即一時間性的存在,也就是一「綿延」,那麼,關於「綿延」的學問也                                                          13 14.  . PM p.197; in English: p.147. Ibid. p.211; in English: p.158.. 9 .

(17) 不能是不運動的,不能是可用靜態概念固定下來的學問,它必定是一運動本 身,一如實契合著動態綿延的動態學問。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去理解柏格森如何展開這個動態的學問,並且可以探 討德勒茲如何展開這個動態的學問。德勒茲所做的展開並非僅是簡單的重構與 顯題,更重要的是,他所做的正試圖證明著柏格森的動態形上學之真確性,除 非這種動態的回返運動能發生在每一次對事物自身的展演上,事物與概念統一 的形上學才能展現出來,回返事物自身的運動與明證事物之本質是同時發生 的,而且只有在每次的統一上,柏格森的哲學理想才被體現與知曉。. 政 治 大. 四、「虛擬」在哲學脈絡上的展開. 立. 關於存活於世界上的個別存有者之存在樣態,有一種最基本的考察方式,. ‧ 國. 學. 亦即,從經驗世界中的事物著手,找出這些事物最根本的性質,甚至從中確定 此事物之所以為此事物的存在原則,然後依照著此普遍原則,來說明與解釋世. ‧. 界中所有個別存有者的存在狀況與關連。以下將笛卡兒提舉出來討論,主要著. Nat. sit. y. 眼於笛卡兒開啟了以思維界定個體存在本質的智性傳統,而德勒茲延著心靈活. al. n. 涵有生命化的處理。. er. io. 動的軸線,重整了柏格森哲學的心理學脈絡,突顯了柏格森對意識與智性之意. Ch. engchi. i n U. v. 笛卡兒通過懷疑的方法,確定了在世界中最不容置疑的存在,就是在進行 著懷疑的意識作用,「我思」,並且從此清晰而明確的理性出發點開始,推論 出整個世界的知識系統,在合於理性邏輯的推論方式下,確定人與世界的關 係。 而德勒茲詮釋下的柏格森哲學,也展現出此種風貌。他指出,柏格森的考 察方法亦是從現實的心理經驗現象出發,在時空混雜的現實存在狀態中,解析 出純粹時間與純粹空間這兩種存在傾向,區分出這兩種在本性上有差異的傾 向,才是對事物真確解析的結果。而作為事物存在本質的,是其中純粹時間這 一傾向,因為他自身的存在狀態就是一種在本性上差異的狀態。而這個自身內 部就是本性差異的純粹時間,就是德勒茲在詮釋柏格森時,所確定的事物的存  . 10 .

(18) 在原則,這個存在的原則是所謂「虛擬性」的原則,它是以自身差異化的方 式,創造出所有存在世界中的生命體。作為不斷流動變化著的純粹時間的虛擬 性,其自身的差異化,其實就是一種現實化的運動,它必定是以一種產生出與 它自身有著本性差異的產物之方式,來作為存在的原則,產出與自身在本性上 不相同的產物,這種生產活動,可謂是一種「創造」活動。整個現實世界中的 個別存有者,包括人,都以一種在本性上與其存在原則差異著的方式被創造為 時空混雜的產物,此產物以一現實的鮮活生命之樣態存在著。 當笛卡兒以「我思」為出發點去建構世界的圖像時,他所面臨的問題會 是,具有自我明證性的意識作用,如何去證成外在物質世界之實在性。為了避. 政 治 大. 免獨我論,笛卡兒的處理方式,是通過明證的自我與「理性之光」的真理法則 去推證出上帝的存在,再以上帝的存在來保證物質世界的實在性。但此方式仍. 立. 存在許多有待改良或變革的部份,可見於後來哲學家的諸多努力上。. ‧ 國. 學. 但是,以「生命」為著眼點所描繪的世界圖像,所面臨的會是不同的問. ‧. 題,亦即,人的獨特性為何的問題。人的存在,最基本的就是作為一活著的生 命體,但是,作為諸多被創造的生命物種的一支,人之存在最獨特的部份是什. io. sit. y. Nat. 麼?. n. al. er. 德勒茲詮釋柏格森時所帶出來的觀點是,能夠表現出人之獨特性的特徵,. i n U. v. 並非只有思辨能力或智性作用,而是與作為存在原則之虛擬性的實存面向的. Ch. engchi. 「生命衝動」一樣,也具有創造能力的生命,此種生命能夠去發現存在原則的 內部整體細節,彷彿他也能夠具體化為其他的生命物種一般,也就是說,此種 生命也具有自身差異化的創造能力,而使自身能夠在世界中以保持開放的方式 存在著,他存在方式的開放性,使得他隨時準備好去表達整體生命衝動的各種 具體化的創造。 若循著此觀點來看,一個存活於世界上的個人,在最根源處,是一個具有 生命創造力的個人,不只是一個笛卡兒的「我思」之個人。但是,若細究此 「創造力」的意義,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即,作為有著和生命衝動的創造原則 一樣的創造力之個人,其創造行動是否是自由的,而能夠說,此創造行動是屬 於此個人的創造行動?抑或,他在世界上的存在只是創造力原則的表達與結  . 11 .

(19) 果,個人只是採取某種態度,使整體生命衝動的創造力能夠通過他而顯現,因 而,此創造力並非源於個人的自由行動? 當我們回到柏格森的文本,我們會發現這些是交織在一起的同一個問題。 柏格森在《論意識的直接與料》一書,對意識的探究工作,是以意識對外在事 物的認識作用和意識的自由行動,這兩方面來說明,意識本質上是一經歷著一 段時間的動態存在,意識必須以不斷改變著整體本性的時間流動來理解,這正 是一個存活於世界上的個人所展現的生命樣態。就人與其所處的世界之間的關 係來看,《論意識的直接與料》中所討論意識如何認識外在事物的心物問題, 到了末章以意識的自由行動來作一心物關係的連結,心物如何互動的問題轉變. 政 治 大. 為意識的自由行動如何產生的問題,心物問題若延續著意識的自由行動之觀 點,到了《物質與記憶》,意識的自由行動便帶入身體的要素來談,轉為在身. 立. 心互動問題的框架下討論意識的認知與自由的行動。. ‧ 國. 學. 自由的行動與身心的存在方式,在此脈絡下是緊密相連的。身體的行動是. ‧. 經過一有記憶介入的決定而產生的,而意識的作用就發生在行動產生的過程 中,其中包括知覺與記憶的交互作用,此兩者均為意識活動的重要元素。但是. Nat. sit. y. 除了以知覺和記憶來解釋意識的運作方式,並且在此解釋中融通了心物關係以. er. io. 及自由的問題以外,柏格森還提出了屬於無意識的「純粹回憶」作為意識運作. al. v i n Ch 不行動、無力量的存在。然而,這種作為存在根據的「純粹回憶」之特徵,似 engchi U n. 的根據,這個無意識的「純粹回憶」之特徵,就是對反於行動著的意識,作為. 乎與德勒茲所詮釋的動態時間的存在原則有所出入,而其間的落差,似乎就是 創造源於何處的問題。 本論文第一章將涉及,德勒茲如何以時間一元論的方式詮釋柏格森對心物 二元性問題的處理;第二章則從柏格森的脈絡來談心物的特徵與區分;第三章 討論柏格森如何以行動融通心物關係以及如何確定作為存有學根據的「純粹記 憶」之實在性;第四章檢討以生命衝動為一元論的依歸與以行動為二元性的調 節,各自具有何種意義,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要如何理解。.  . 12 .

(20) 第一章 《柏格森主義》作為回返起點. 《柏格森主義》是德勒茲詮釋柏格森哲學的重要著作,他以「差異」的各 種存在模式為主軸,對柏格森的哲學展開某種存有論的確立。在考察柏格森文 本中的諸多概念時,如:綿延與空間、記憶與物質、回憶與知覺等等,「現 實」與「虛擬」的二分法,是德勒茲用以操作這些概念的框架,此二分法的區 分方式並不固定,隨著區分方式的轉變,才呈現出德勒茲如何在詮釋柏格森哲 學的過程中,確立起一套有關存有論的形上學觀點。此觀點傾向由一元論的整 體出發,在其存有的生成原則下,解釋柏格森所堅持的兩種都具實在性的存有. 政 治 大. 者:記憶與物質,以此回答兩實在者之間的融通問題以及說明存有原則與個別 存有者之間的關係。. 立. ‧ 國. 學. 以《柏格森主義》作為考察柏格森哲學的起點,不只在於它呈現了一種對 柏格森哲學系統性的解讀,更在於它能夠開啟一些思考的空間,如:此種系統. ‧. 性解讀的作法,對於柏格森哲學會具有哪些意義,或者此解讀方式本身表現出 何種形上學或哲學的傾向等等。然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柏格森主. y. Nat. sit. 義》的系統性詮釋,將會隱約觸及到柏格森在其博士論文《論意識的直接與. er. io. 料》中,就已經關注著的問題,即自由與必然性的問題。以純粹時間一元論作. al. v i n Ch 又,此自由的意義與柏格森自己所處理的自由之意義是否相容或有出入? engchi U n. 為一種存有論觀點,在這樣的存有系統的看法之下,如何說明自由的意義?. 自由與必然性的問題會在此被提出,主要是由於,當德勒茲在詮釋柏格森 哲學時,他所側重的面向是,柏格森在不同著作中,某些類似概念在脈絡中的 使用似乎具有矛盾性15,如:程度、強度、否定等概念,而通過解釋這些矛盾 其實只是柏格森哲學之整體的某些側面,並且在融通這些矛盾的同時,描繪出 柏格森哲學的一種整體性的面貌,從中消解柏格森之用詞方式與實際主張之間 的矛盾現象。並且,在消解對立與否定的基本作法之下,德勒茲的詮釋方式傾 向消解柏格森哲學內部既有的二元性對立模式,使之被貫串於以生命衝動為基 調的一元論動態形上學。                                                          15.  . ID, p.70; in English: p.49.. 13 .

(21) 然而,自由與必然性的問題,並沒有特別被顯題在此系統性的讀法之中, 甚至在柏格森自己的著作中,也不是特別被指出來關注的問題,除了《論意識 的直接與料》終章,探討了如何說明意識作用的自由面向以外。但是,如果德 勒茲以一元論來說明個別存在者的存在本質並融通心物兩實在者的二元性,而 且,柏格森的哲學內部確實也存在著此種一元論的傾向的話。那麼,詢問一元 論系統底下的自由之意涵,與作為個別的意識存有者所具有的自由之能力之 間,是否有所衝突,將會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一個存在與自由之間的問 題。 因此,從《柏格森主義》以一種一元論的看法來融通柏格森的哲學為起. 政 治 大. 點,再返回柏格森文本中原有的二元性的論述傾向,去考察自由的意義是如何 在存有論的脈絡下被呈現的,將會是一個可能的途徑,去理解德勒茲的詮釋以. 立. 及柏格森自己的主張之間的關連方式,或者開啟另一種個別看待此兩者的方. ‧ 國. 學. 式。. ‧. 本章將呈現出,德勒茲如何以一元論的整體內部具有心靈與物質的二元性 的方式來詮釋柏格森哲學。他採取兩個主要的方向,即,從綿延到記憶的論. Nat. sit. y. 述,來說明存有原則的確立,以及,從記憶到生命衝動的論述,來說明存有原. er. io. 則的運作。其展演步驟基本上有三個階段,一、從以互相外在的方式對立著的. al. v i n Ch 以及此特性如何能作為存在的普遍原則;三、說明從存在原則的內在本性之作 engchi U n. 二元性區分中找出屬於存在本質的部份;二、探究此存在本質內部的特性為何. 用如何產生出互相外在的個別存有者。. 第一節 綿延:兩種差異方式的本質考察. 一、時空混合的出發點-意識經驗 若是要討論某存有者的存在本質,至少要確定什麼對象是適合被考察的存 有者。對於一個在現實中存在著的個人而言,他所經驗著的一切現象與他在世 界中的存在方式是緊密相關的,對柏格森而言,要考察的存在對象,就是在經.  . 14 .

(22) 驗世界中所經驗到的現象,經驗現象以時空的形式發生,是一種混合著時間與 空間的存在方式。 如果將經驗的混合現象解析為純粹時間與純粹空間的存在方式,分開來 看,純粹時間是指,以經歷著一段綿延的方式存在著,而純粹空間則是指,以 佔據著空間中的某個位置的方式存在著。綿延具有內在性,以一種連續著的方 式存在;而空間則具有外在性,以不連續的並置方式存在。 在一般的理解下,存活於經驗世界中的事物,確實都具有這樣時空相混合 的存在特徵。但是,柏格森所要考察的對象,並非存活於現實經驗世界中的諸 多事物,他所要考察的對象,是發生在個人經驗內部的對象,籠統地說,是那. 政 治 大 為對象的存有者,所強調的是,意識的作用混雜著時間與空間的要素,不是作 立 些發生在心靈中的意識經驗。所謂混雜著時空要素的存有者,是以意識的經驗. 為個體的個人與現實的外在世界之間混雜著時空形式的互動。以笛卡兒心物二. ‧ 國. 學. 元的基本脈絡來說,要處理的對象是屬於心靈內部的細節,而不是心物之間的. ‧. 外部關係。. y. Nat. 就個人的意識狀態而言,它同時交織著時間與空間的要素,而若以綿延及. er. io. sit. 空間互相分別的角度來看,意識作用則呈現出這樣的情況:. al. 我們因此能夠「保存著(conserver)」空間的瞬間狀態,並且能夠將它. n. v i n Ch 們並置於某種「輔助空間(d’espace e n g cauxiliaire)」中;但我們也在我們的 hi U 綿延中,引入外在的區分(des distinctions extrinsèques),我們將它(綿 延)解組為外在的部份(parties extérieures),並且將它以線性的方式排 列於某種同質時間(temps homogène)之中。16 一方面,意識作用可以空間的方式保留其經驗表象;另一方面,意識作用也可 以在自己的連續存在中,帶入空間的不連續要素,以線性的方式來理解時間, 在一同質時間的介面上把握綿延。.                                                          16.  . B, p.30; in English: p.37,38.. 15 .

(23) 這樣的意識混合狀態,正是柏格森所要面對的存在者。但是,若是要細究 一個混雜著時間與空間的意識經驗其存在之真實面貌,要注意的比較會是,在 對時間與空間進行劃分時,其劃分方式是否真確,也就是說,意識作用在什麼 面向下,被歸為空間的;在什麼面向下,被歸為時間的。如果說這是發生在心 靈內部的意識作用,那麼便無法直接用笛卡兒心物二分的既有原則,以有擴延 或無擴延的方式來區分空間與時間,而必須有其他區分時空的方式。. 二、區分時空的方式-複多性 說意識經驗是時空的混合體,其意義不是康德脈絡下的,認為意識的經驗. 政 治 大. 表象是在時空形式中所呈現的表象,或者說,經驗的表象必定以時空的形式存. 立. 在著。在柏格森的脈絡下,時間與空間不是以兩種不同的形式來理解,而是以. ‧ 國. 學. 兩種不同的複多性(deux types de multiplicité)來理解。意識經驗可以空間的複 多性或純粹綿延的複多性作為存在的樣態, 並且同樣的意識經驗既可以帶有空. ‧. 間複多性的傾向,也可以帶有純粹綿延複多性的傾向,正是在這個意義下,我. y. sit. io. er. 種模式。. Nat. 們稱經驗為時空的混合體,也是在此意義下,時間與空間的劃分方式有了另一. al. 以「複多性」作為一種區分方式,對於柏格森與德勒茲而言,都是非常關. n. v i n Ch 鍵的作法。 複多性涉及的是事物本然狀態下的差異狀態,它不同於經過抽象作 engchi U 用之後,事物以單位的方式互相差別為多數的、可數的「多」;也不同於以整 體作為整全的「一」與其諸部分之關係底下的「多」,而是直接從事物彼此之 間所具有的差異方式來理解的「多」,事物並沒有以被抽象化或者從屬於某更 高秩序的樣態來與其他事物有所分別,它們直接就以本然的樣子來與其他事物 有所分別。以不同的「複多性」來說明意識經驗的兩種傾向,不只呈現出一種 不對意識經驗做任何抽象處理的觀點,也意指意識經驗本身就是一種複多性的 存在,只是其中混雜著兩種不同的傾向。而清楚的分開這兩種傾向,是為了要 確定,意識經驗的存在本質到底是怎麼樣的複多性?.  . 16 .

(24) 那麼,以空間的方式來區分的複多性以及以純粹綿延的方式來區分的複多 性,這兩者之間如何區分?這關係到要如何以「複多性」的立場來解釋綿延與 空間,而不是以形式的立場或素樸的立場來看待它們。 德勒茲點出了一重要連結:「 柏格森毫無困難地調和了綿延的兩個基本特 徵,連續性(continuité)與異質性(hétérogénéité)。17」如果我們就綿延是一 連續的存在方式,而空間則是一不連續、並置的存在方式,這種最基本的時空 區分方式為底,再去討論以「複多性」的立場,該如何理解連續與不連續的意 涵,或許就能對意識經驗內部的時空的區分方式有較明確的理解。 當我們稱某物為一個連續體,在某意義下它被視為一不可再分割的統一. 政 治 大 柏格森在對兩種複多性的區分方式上,多加上了一種區分的依據,即, 立. 體,而不連續的意義,則在於事物之間可互相做出區別的情況。德勒茲指出,. ‧ 國. 學. 綿延不僅只是不可分者或無法度量者。反而,它是那只在改變著本性時 才可切分者,那只在每個切分階段都改變著尺度原則才可被度量者。18. ‧. 性質的改變與否,成為一項區分的要素,一連續體並非無法有所區分,而是其. Nat. sit. y. 區分的意義必須以整體性質的改變來看,也就是說,一個連續的統一體,它仍. er. io. 然在內部的性質上有可茲差別的要素,並非是一個內部無細節差異的統一體,. al. 其複多性是一種在性質上差異的複多性(une multiplicité de discrimination. n. v i n Ch qualitative)。那麼相對來說,可以空間的方式進行區分的存在方式,是一種在 engchi U 區分時不改變本性的方式,我們可以用無數種方式對某對象進行區分,而完全 不因為區分的行為影響對象整體的性質,也就是說,以空間的方式彼此有別的 對象,依據的不是內部性質的差別,而是依據彼此互相外在的方式而有別,因 而是可以通過單位來計數的、在數量上差異的複多性(une multiplicité de différenciation quantitative)。. 三、意識的本質性特徵-綿延                                                          17 18.  . B, p.29; in English: P.37. Ibid., p.32; in English: p.40. . 17 .

(25) 意識經驗本身是一種複多性的存在,內部具有空間與綿延兩種不同的傾 向。但是,就意識活動的本性來說,它具有綿延的,不斷在性質上改變著的特 徵,並且完全不具有空間式的佈置方式。意識作用總是保持著自身的連續性, 以不斷與先前的意識整體差異著的方式保持著自己的統一性。意識活動的本性 完全是屬於兩種複多性之中的其中一種,即,質的、純粹綿延的複多性。 但,意識作用的存在本性若只屬於本性上差異的複多性,那麼,從意識經 驗的混合體所分出的另一種複多性,它既是意識現象的一部分,卻又不是它在 本性上的要素,這種空間式的、量的複多性要如何解釋? 具有空間傾向的複多性,對意識作用而言,是一種表面化的機能,它是意. 政 治 大 外殼,介於意識作用的綿延與外在世界的擴延之間。關於發生於意識之中的空 立 識作用與外在世界的接觸面,如同意識作用以空間的方式,被固定下來的一層. 間要素有兩種情況,一方面,我們必須以某種空間佈置的輔助來把握具有彼此. ‧ 國. 學. 外在的特徵的事物;另一方面,當我們經驗著連續不斷的感覺印象,我們必須. ‧. 通過空間的方式,也就是將事物在同一時間並置為可計數的方式,來知覺它 們,這個空間化的介面,它以同質的、數量的的方式來處理異質的、連續的感. Nat. sit. y. 覺之流,是一種同質的場域(un milieu homogène),我們對外在事物的知覺,. er. io. 必須發生在此介面上。如果,我們將此同質場域的機能,作用在意識活動自身. al. v i n Ch 的方式被理解,成為一種同質的綿延(une homogène),也就是一種被空 e n g cdurée hi U n. 的綿延之中,綿延的異質性就會被固定為有先後出現關係的部份,以一種線性. 間化的時間。. 因此,就意識存在的事實而言,意識作用是連續而異質的綿延;就意識經 驗著事物的機能而言,意識經驗是可區分而具同質性的對象,我們可以用各種 方法對意識的異質綿延進行劃分與配置,而固定下某種空間式的知覺圖像,但 是卻絲毫不影響意識的異質綿延之本性。而這兩種複多性共同作用在,經驗世 界中的個人對外在事物的意識經驗上。. 四、複多性概念的意義與心物關係.  . 18 .

(26) 用「複多性」的概念來界定意識的特性,具有某些重要的意義。首先,意 識的存在樣態在兩種複多性的意義底下,仍以保有其內部的細微差異的方式被 理解,並且在本性上差異的複多性,更能就意識自身的變化過程來肯定意識的 連續與統一,而不用通過否定思維的運作、抽象觀念的輔助來說明意識綿延的 真實存在樣態。 再者,對意識經驗的混合狀態做出解析時,兩種複多性之間的關係,也同 樣具有本性上的差異,只有從本性上差異的方式做出區分,才能真正的從中找 到屬於意識存在的本質,而這個存在的本質,就是「本性差異」自身。意識有 著本性差異的存在本質,這也意指,意識的存在方式,是不斷地變化著自身的. 政 治 大. 性質,始終處在一流變的動態過程中,亦即,意識的存在是一種純粹的綿延, 是一連續而異質的動態性本身,不是動態過程所經歷的距離、也不是同一事物. 立. 的動態軌跡,純粹綿延是完全與空間無關動態存在。. ‧ 國. 學. 最後,我們要討論作為考察起點的存有者所帶來的意義。就笛卡兒的進路. ‧. 來說,作為被考察對象的存有者,是身處於經驗世界,具有個體性的存有者, 此存有者也是一種經驗的混合體,他具有物質性的身體,佔據著世界上的某個. Nat. sit. y. 位置,而他也具有排除了所有物質要素之後都還存在著的思維、意識活動。笛. al. er. io. 卡兒確定了此存有者的存在本質是一完全不具物質性的思維活動,在心靈與物. v. n. 質兩實體互相排拒的存在模式下,心靈如何認識物質、認識世界,成了難解的 問題。. Ch. engchi. i n U. 柏格森卻採取與笛卡兒相反的考察方式,他以正在對事物進行認知活動的 意識為考察的起點,這個意識活動也是一混合物,但是混合的要素是時間與空 間的存在傾向,一種是在本性上差異的存在傾向,另一種是在程度上、數量上 差異的存在傾向,而柏格森確定了此意識經驗的存有者之存在本質是本性差 異,也就是一純粹時間性的綿延、一純粹的動態性。但是,意識經驗本身即已 包含對事物認識的意識狀態,以空間的、數量的複多性的方式存在著,對具有 本質性的意識綿延而言,這只是通過同質場域的一種外在化結果,一被確定下 來的對象,但無論如何地採取不同的方式來認識外在事物,都無損於意識綿延 的本質性。因而,笛卡兒的心物問題,在柏格森的脈絡下似乎不成問題,但是.  . 19 .

(27) 柏格森所要面對的問題會是,在意識活動這種心靈層面以外的物質世界,如何 與意識的知覺作用,如何與通過同質場域來知覺事物的意識活動,進行連結?. 第二節 記憶:存在本質的內部特性及存有原則的確立 當我們確定了「綿延」即是意識存在的本質時,進一步要考察的,就是意 識在純粹綿延的面向下,具有什麼本質的特徵,或者說,事實上,意識的綿延 特徵是如何發生著、作用著的。而此種發生活動表達著意識存在的本質面向, 是否在存有之所以能夠存在的條件上,就具有本質性的意義?. 政 治 大. 對柏格森而言,意識屬於純粹無空間介入的綿延之面向,實際上是發生在. 立. 記憶中。因此,說明記憶如何是綿延的、以及記憶如何運作,將是確定意識存. ‧ 國. 學. 在本質的必要過程。但另一方面,此本質特徵的確立,是否可為個別存有者的 存有基礎提供條件,或者作為某種普遍的原則來解釋個別存有者的實存性,將. ‧. 是另一個要考察的部份。. n. Ch. er. io. al. sit. y. Nat. 一、回憶與物質之間必須是本性上的差異. i n U. v. 當我們開始考察我們的回憶,首先會問,回憶如果存在,它是怎麼存在. engchi. 的?有的心理學主張會認為,回憶是被儲存在腦的某些區域,當我們進行回想 時,就會從回憶所在的區域提取出某個回憶。這樣的主張對柏格森而言是荒謬 的,腦是一種物質性的存有,而回憶並不是物質性的存有,非物質性的東西是 無法被保存在物質性之中的,物質性的事物之運動是發生在空間中的,然而, 非物質性的存在者卻無法在空間中產生運動。.  . 20 .

(28) 那麼,回憶若不以「存在某處」,這種具空間要素的方式存在,它必定以 存在時間中的方式存在,也就是說,存在於綿延之中。它在其自己的就是綿 延,或者說,它以綿延的方式儲存自己19。 回憶以綿延的方式保存自己,這樣的說法是需要解釋的。綿延是不斷變動 著的連續狀態,而回憶卻已經不是正在發生著的狀態、已經不是意識活動正在 經歷著的經驗了。但是我們卻不能直接聲稱,沒有發生在意識活動中的回憶不 存在,或者只是曾經存在過,因為,我們確實能夠在現在的某個時刻,回想起 過去曾發生過的經驗,那個過去曾經發生過的經驗的回憶並沒有消失,使得我 們能夠將其喚回,並且,也只有在某個過去的回憶被現在的意識活動回想起來. 政 治 大 回憶始終存在著,只是並非存在於現在的意識活動當中。現在的意識活 立. 時,它才被稱為回憶。. 動,是與現實的物質世界相連結的,它接收著外在世界的刺激,並且對這些情. ‧ 國. 學. 境做出回應,意識活動的作用,是為了實用的需求而運作、而行動,與現實情. ‧. 境無關的心理存在,並不會出現在意識活動與物質世界的互動當中。然而,這 些沒有直接現前在意識活動中的心理存在,卻對現實的意識活動有著重要的意. Nat. sit. y. 義,回憶作為某種心理存在,它替現實意識活動的運作提供某種必要的資源,. er. io. 意識活動會參照過去的回憶來決定將來的行動,如果沒有回憶作為可供參考的. al. v i n Ch 中,但是卻可通過意識活動,在物質世界中有用,而當回憶施用在物質世界當 engchi U n. 資料庫,意識活動便無法與物質世界的情境順暢地互動。回憶不存在物質世界. 中,它已不是作為回憶而存在,而是化為行動,以行動的方式展現其作用。回 憶與物質,彼此之間不只不同,而且是在本性上不同,對回憶鮮明度的加強並 不會因此產生物質性的鮮活存在,必須要通過「行動」的創造,才能重新回到 物質世界的作用之中。 但是,肯定了回憶對於現實意識具有什麼意義,並沒有說明回憶的存在為 何。我們該如何理解回憶的存在方式,才能與現實意識的綿延有所區別,但又 能說明回憶以綿延的方式儲存著自己?                                                          19. B, p.49; in English: p.54. “Bien plus, l’examen de la seconde ligne suffirait à montrer que les souvenirs n’ont pas à se conserver ailleurs que 《dans》 la durée. C’est donc en soi que le souvenir se conserve.”.  . 21 .

(29) 必須先肯定的是,回憶與現實的意識活動之間有著本性上的差異。德勒茲 從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差別,來說明這種本性差異。「無論這些現在會是什麼, 你都無法用它們來重構過去。20」對於過去的理解,若是以現在的角度出發,會 在已經過去了的舊有現在,以及正在逝去的現實現在,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上面 來理解過去,將過去理解為是在現在之後被構成的東西,而且它的重構是由新 的現在所重構的。事實上,如果對於時間的理解,是一個現在接續著下一個現 在發生,後一個現在取代前一個現在,而前一個現在則成為過去,那麼時間其 實不會流動,它只會停在一個一個現在單位的空間佈置當中,以一種線性的方 式呈現出來。過去與現在必須被理解為在本性上差異著,而不是程度上有差 異,真實的、流動著的時間才能被解釋。. 治 政 但是,回憶與現實的意識活動,即知覺活動,之間的本性差異,是怎麼樣 大 立 的差異?除了在時間與空間上、過去與現在上、回憶與物質上的本性差異以 ‧ 國. 學. 外,還有一更核心的區分,即心理學與存有學上的本性差異。在此區分上,空 間,是與現在、與物質有關的存有方式,而時間,則是與過去、與回憶有關的. ‧. 存有條件。作為存有條件的回憶,指向的不是個別過去的回憶之總和,而是把. sit. y. Nat. 過去回憶當做一個整體來理解,而這個整體的確立,才確保了每個現在的發生. io. er. 與逝去。根據德勒茲的說法:. al. v i n Ch 根據柏格森,我們首先將自己放回到過去一般之中:他將此稱之為『躍 engchi U n. 正是這個過去一般(le passé en général),它使得所有個別的過去可能。. 入存有學(le saut dans l’ontologie)』,我們真正地躍入存有之中、躍入 存有自身(l’être en soi)之中、躍入過去的存有自身(l’être en soi du passé)之中。這完全地離開了心理學、這是一個無法回憶的或存有學的 記憶(une Mémoire immémoriale ou ontologique)。. 21. 意識活動的發生過程中,包括著回憶的累積與行動的作用,這兩者是共存於意 識活動的過程之中的,它們是同時發生的作用,當行動發生時,必定有回憶參 與其中,才使行動能夠完成;當行動完成時,必定參與了回憶整體的質變,被                                                          20. B, p.53; in English: p.57. p.52; in English: p.57.. 21 B,.  . 22 .

(30) 儲存為回憶。回憶是以一種質變著的整體的方式被儲存,此整體在每一次的行 動過程中都改變著自身的本性,而它自身施用於行動的過程,也是以整體的方 式對行動產生影響,並非某個特定的過去回憶重新被調回行動之中。因此,這 個質變著的過去整體,對於現在的行動而言,扮演著存有基礎的角色,而不是 同質的意識知覺在強度上或強或弱的轉變,回憶的整體、過去的整體是一種存 有學上的實在,而不是個別的現在與個別的過去這種程度區分的,心理學上的 實在,回憶的整體,是個別知覺的存在基礎。 將過去與記憶的意義提升到存有學的層次,一方面,把本性上差異的性質 本身就確定為是存有學的基礎;另一方面,心理學的實在範圍,被限制在與現. 政 治 大. 實行動相關的部份。現實知覺與整體回憶之間的本性差異,若是放在存有者與 其存有基礎的關係之中來說,那麼,弄清楚回憶與知覺之間的關係,便是釐清. 立. 存有原則的關鍵。同時,若從意識活動與無意識狀態之間的關係來考慮現在與. ‧ 國. 學. 過去的聯繫,將會帶入一種以「現實」與「虛擬」的區分方式來理解的模式, 虛擬的心理存在作為現實意識活動的基礎,自身保持為不動而無用的,但是虛. ‧. 擬作為現實存在基礎的意義,在於要讓自己有用、讓自己化於行動之中,其基. sit. y. Nat. 礎才能以基礎的意義被顯現出來,也就是說,虛擬與現實的區分,是在虛擬必 然要現實化於意識行動的前提下,這樣的區分才有意義。而通過談論喚回某回. io. n. al. er. 憶的回想過程,可以具體地說明,無用的虛擬使自己在現實中有用的過程為. i n U. v. 何,也就是,存有原則如何運作於具體存有狀態的一種說明。. Ch. engchi. 二、純粹記憶的特徵 關於回憶以綿延的方式儲存自己,而意識以行動的方式綿延著的說法,其 中隱含著一時間的運作框架,時間自身的存在方式以及發生於個別事件之中的 時間過程,這兩者之間的連結與作用關係,呈現出一種以時間為基礎的存有學 模式。而這個關係,若放在回想某回憶的過程,則具體的表現為: 我們開始對一「自成一類的(sui generis)」行動有意識,我們通過此行 動讓我們自己與現在脫離,首先,是為了要把我們自己放回一般的過.  . 23 .

(31) 去,其次,是為了要放回過去的某些區域-一個摸索的工作,類似攝影 機的聚焦。但我們的回憶仍然保持為虛擬的狀態,我們僅是把自己配置 好,以採取適當態度的方式去接收它。漸漸地,它像濃稠的雲一般出 現,它從虛擬的狀態進入現實的狀態〔. 〕22. 這個「自成一類的」行動,呼應著之前所提到的「躍入存有學( le saut dans l’ontologie )」的行動。此行動帶我們離開現實意識的心理學層面,回到過去 的整體之中,而這個回返,是完全地進入回憶的整體之中,不是以意識的角度 來行動,它反而是一個離開意識作用的行動。只有如此,回想的過程才能真正 發生。回想的過程必須從回憶整體開始,然後才依據現實的某些態度,集中於. 政 治 大 在討論回憶現實化於意識的過程之前,德勒茲先對作為意識存在基礎的純 立. 某個特定的區域的,以此區域膨脹與凝縮的程度,現實化於意識之中。. ‧ 國. 學. 粹回憶(le souvenir pur),也就是對具存有學意涵的「過去一般(le passé en général)」的特徵作一清楚的整理。. ‧. Nat. sit. 二、現在和過去之間是本性上的差異。. y. 一、我們一下子就躍入純粹回憶中、躍入過去的存有學要素中。. er. io. 三、過去並不隨著已逝去的現在而產生,而是與現在共存著。. al. n. v i n 四、與每一個現在共存著的,是過去的整體之不同程度的鬆弛或凝縮。 Ch engchi U. 23. 從這四點說明可以幫助理解過去作為存有基礎以及現在作為現實存有者的關 係。而最主要是顯示出,作為原則的純粹回憶具有自己的存在特徵,也就是 說,作為存在原則的過去,並非一空洞的形式或法則,而是具有實在性的存在 原則。 關於第三點與第四點,帶出了回憶如何以綿延的方式儲存自己的圖像,記 憶整體的形成,並非由一個一個逝去的現在所累加的,它是與當下發生著的現 在共同存在著的,只有在現在發生的同時也已包含了過去記憶,現在才能真正                                                          22 23.  . B, p.51; in English: p.56. Ibid., p.57; in English: p.61.. 24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另外因為 Gal(L/F ) 是 Gal(L/K) 的 normal subgroup, 所以由 Second Fundamental Theorem 4.1.8 知 F/K 也是 Galois extension, 而且 Gal(F/K) isomorphic to Gal(L/K)/Gal(L/F )

Compass and straightedge constructions, In John K.Baumgart et al (Eds), Historical topics for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 31st yearbook)( p.193 ). Reston,

(i) spectral factorization associated with circular cones; (ii) smooth and nonsmooth analysis for f L θ given as in (7); (iii) the so-called L θ -convexity; and (iv) L θ

of the spin polarisation L. Bocher et al. submitted (2011).. Mapping plasmons and EM fields Mapping plasmons and EM fields.. New possibilities for studying the low

唇音 b巴 p趴 m媽 f花 舌尖音 d打 t它 n拿 l啦.. 舌葉音 z渣 c茶 s沙 j也 舌根音 g家

22  Pan Junliang, “Les protestants français et l’Asie: l’exemple des Chinois en France,” in La nou- velle France protestante: Essor et recomposition au XXIe siècle, eds.

Moham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