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0-2018年中央與地方文化志工人數

三、 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理論

(一) 志願服務的動機

杜拉克曾說,非營利組織的正式職工與志願服務工作者,不單是為了生計而 來,更是為了理想而來,這是非營利組織的優點,但也是組織沉重的責任,既要 小心翼翼保持大家的工作熱情,更要賦予工作特殊意義(余佩珊譯,2015)。志 工加入非營利組織是基於對組織目標的認同,在志願服務過程獲得成就感,並追 求社會認同感、自尊、與自我實現,志工服務不以金錢利益衡量,而是志工以負 責任的態度,實現助人的自由意志與社會責任;志願服務是基於內心對社會責任、

自我時間與組織目標之認同,所激發的使命感,並以個人力量予以實現的行動(林 淑馨,2015;夏學理等人,2014)。

志願服務的受益者不是只有非營利組織與受服務者本身。文化藝術的志願服 務有很多與人面對面的機會,接待民眾申訴與意見的機會很多,親子觀眾也比較 多,其基礎及專業訓練課程,特別注重與加強人際互動與溝通技巧,並包含自我

肯定與自我充實的課程,經訓練後,文化志工都能在大型活動扮演重要協助者的 角色,若能累積志工長期為組織服務,能減輕人力不足的困境,也讓更多人參與 藝術文化的推廣工作。文化與藝術貼近人心,以與人互動的方式推廣表演藝術,

效果倍增(夏學理等人,2014);此外,隨著服務與年資的累積,志工的知識、

技能與社會觀點亦與時俱增,運用在志願服務中所習得的知識、技能與多元化的 社會觀點與家人相處,間接促進與家人的互動、溝通與聊天的話題,與家人關係 更親密、家庭氣氛更和諧,志工的參與對工作家庭有顯著助益。志工除了付出與 從事利他行為之外,個人也能發展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兼顧個人成長與幫助他人 的互惠動態歷程(王怡方,2017)。

此外,非營利組織與受服務對象對志工的賞識心與感謝,是創造志工歸屬感 與維持志工團體的關鍵。志工是非營利團體穩固的支持群,藉由凝聚志工的共識,

強化對非營利組織的支持,讓志工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建立非營利組織的支援基 礎,同時讓受服務對象因而受惠(余佩珊譯,2015)。無論參與志願服務是出於 內在動機:個人興趣、服務內容有趣、讓自己感到滿足、以良好溝通技巧解決與 平撫民眾抱怨、希望融入朋友圈與共同話題,或是外在動機:獲得他人誇讚與肯 定、「助人為快樂之本」、「盡一己之力為社會服務」等,甚至是家人與朋友宣傳、

受到組織課程吸引、希望得到充電機會、轉換心情暫時脫離現實壓力等,這些動 機都能讓志工得到正面的能量,再將正面能量帶回家中或是正職工作(王怡方, 2017;吳嘉玲, 2006; Amabile, Hill, Hennessey, & Tighe, 1994;Fischer & Schaffer, 1993;Meier & Stutzer, 2004)。

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有多種分類方式,從人口特性與社會結構因素等外 在條件來分類,Kim 和 Hong(1998)將志願服務動機分為人口因素、社經因素、

時間因素;Herzog 和 Morgan(1993)將動機區為分為社會結構因素與環境因素 兩類;Galindo-Kuhn 與 Guzley(2002)將志願服務滿意度區分為組織支持、參與 效能、授權、團隊整合四個向度。從心理因素來分類,志願服務的動機可以分為 利己和利他,利己是指服務的目的是出於對自己有利或能滿足個人需求,利他是

指志願服務有助於大眾福祉的提升(石泱、林寶珠、郭玟玟,2019)。

姚卿騰與曾建興(2018)歸納過去研究有關志願服務的參與動機如下(王素 蘭,2006;陳惠玲,2009;賴榮正,2009;蔡美玉,2002;Cnaan, 1991;Chambré, 1993;Fischer & Schaffer, 1993;Yang, 1998):

1. 利己動機:志願服務出於自我的內在滿足。因服務他人獲得具體的獎賞,

例如:社交圈擴展、生活經驗增加、生活變得充實、自我心靈成長、獲 得樂趣等,或因學習到知識與技能、受到他人肯定、產生成就感,或取 得特定資格等。

2. 利他動機:目的是服務和助人,為了社會盡己之力,進行對社會有意義 的任務,或出於對社會的認同感,對社區感到有責任,因為宗教信仰或 服務為人的信念,以行動表達對社會、社區與他人的同理心。

3. 社會性動機:因服務他人、實踐社會參與,而拓展人際關係、擴寬生活 層面、結交新朋友、與人群接觸,生活空虛得以彌補與心理寂寞消除等。

4. 情境因素動機:因為政策、社會或社區等情境,或意識形態與價值觀等 觀念因素,而參與志願服務,例如:對志願服務組織感到認同與被吸引、

有重要他人邀約共同參與、對社會或社區認同的需求等因素,而組織志 工隊或加入志願服務的行列。

劉家勇等人(2018)以深度訪談法,探討女性高齡志願服務工作者的服務動 機,發現女性高齡志工在服務時,比較重視「內在動機」的滿足,若非營利組織 能提供更多與更詳細志願服務訊息給女性高齡志工,則能提高她們擔任志工的

「外在動機」,而外在動機越強越清楚的女性高齡志工,就越有可能堅持與延續 其擔任志工的意願。女性高齡志工從事志願服務的內在與外動機互相具有轉換性,

並可能呈現階段性循環,例如:起初可能是為了個人興趣、排遣空閒等內在動機 而加入志工,但隨著認識新朋友或是受到他人肯定等外在動機而持續志願服務;

或起初是為了增加朋友圈話題、獲得他人的尊重等外在動機而加入志工,但隨著 在志願服務中體驗到自己的專業與知識的提升,或志願服務增加走動機會,進而

增進自己的身體健康等原因,而變換成內在動機(劉家勇、葉嘉嶽、楊千儀,2018)。

(二) 動機理論

有鑑於志工的動機對參與與延續志願服務的意願有密切關係,許多研究援用 心理學的理論闡述其內在歷程。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學者 Deci 和 Ryan(1985)

所提出,該理論結合了認知評價、有機體整合、基本需求、因果關係取向理論、

和目標滿足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的動機由三個基本需求所構成:「勝任」

(competence)、「歸屬」(Relatedness)、與「自主」(Autonomy),如下:

(1) 勝任感:人嘗試瞭解自身能力,並評估以自身能力完成任務的可能結果與效 能。

(2) 歸屬感:是否能經由與他人互動而產生歸屬感。

(3) 自主性:想法是否發自內心,或行為是否受到他人影響。

人類會考量自身的天性與心理特質(personality-integration),進行自我激勵

(self-motivation),驅使自己以行為滿足這三個需求。在這三個基本需求被滿足 後,人才有可能維持或提升內在動機,並促進外在動機的滿足。自主性和勝任感 通常與促進內在動機有顯著關係,歸屬感與工作滿意度有顯著關係。根據自我決 定論的看法,志工必須先滿足勝任感、歸屬感、自主性三大基本需求後,才會發 展出內在動機或外在動機,又當志工覺得任務有意義或有趣時,才會產生投入志 願服務的行列(石泱等人,2019)。

而自我決定程度的高低則區分了動機的類型,由高至低為內在的動機、外在 的動機、與無動機。

內在的動機是行為的心理原因、個人價值與興趣的表達,內在動機越高,需 求滿足度越高(Kwok, Chui, & Wong, 2013),內在動機受到自我決定和自我能力 覺察的影響,前者為個體有能力決定是否進行該活動的感受,後者是個體是否有 能力從事該活動的感受,若人能自己決定且也覺得自己有能力,其所作所為的內

在動機就會增強(Ryan & Deci., 2000)。內在動機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Alexandris et al., 1992; Pelletier et al., 1995; Vallerand et al., 1992):

(1) 求知的內在動機:參與活動是因為學習、探索、好奇、或是想探索新奇事物 以得到新知識,並從中得到滿足與樂趣。

(2) 成就的內在動機:參與活動是希望能夠得到精熟技巧、創造新的事物、或獲 得新的技巧,或是超越他人以得到滿足和愉悅。

(3) 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從事活動是為了體驗刺激的感覺,從中獲得樂趣、愉 悅、和興奮的感覺。

外在動機其行為是出於為了獲得別人的看法或評價,希望從別人獲得肯定,

以相信自己是具有能力。許多人將志願服務當作證明自己是優秀而體面的方法,

讓他人對自己產生好感,以減輕自身的焦慮(Wuthnow &Hodgkinson, 1990)。外 在動機由自我決定程度的低至高可以分為四種類型(Deci & Ryan, 2000; Ryan &

Deci, 2000):

(1) 外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個體行為完全受到外在因素控制,其行為動 機只是為了滿足外在命令或服從社會規範,而配合外在環境行事,個人的行 為因果關係是受到外在因素所控制。

(2) 內化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個體行為的動機是基於他人眼光並受到社 會觀念影響,為了避免自尊受損,或產生焦慮感,個人自發性地將動機內化 為自我需求,調整自我價值與外在要求一致,並以行為或從事該活動以回應 外在要求。

(3) 認同調節(identified regulation):個體行為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並透過自我 評估與自我覺察後,產生更深層的內化,認為該活動或行為對達成個人價值 是重要的,進而付諸行動。

(4) 整合調節(integrated regulation):內化層次最完整的外在動機,認為外在情 境所促使的行為與自身的內在價值和自我概念是一致的,因而產生自我決定 與自主性,將行為的動機認為是出於自願,並樂在其中。其程度和類型與內

在動機極為類似且不易區隔。

無動機是不具有內在動機也不具有外在動機,沒有目的、沒有酬賞期待、沒 有改變結果的意願(Deci & Ryan, 2000)。可能是因為對活動或行為缺少勝任感、

感覺不到與自己的關聯、覺得不重要,不知道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是最缺少自我

感覺不到與自己的關聯、覺得不重要,不知道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是最缺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