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一、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literature analysis)是參考國內外學術論著、書籍期刊等文獻,

不直接從研究對象獲得資料,利用現存的次級資料,及國內外有關表演藝術之志 工人力資源管理之相關理論與概念,並蒐集國內表演藝術志工管理與人力資源規 劃之相關資料,以作為對現況與實務的瞭解。文獻分析法強調從歷史資料中發掘 事實與證據,對於社會研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無論是在初步探索階 段的查閱與整理文獻,或為大規模的社會調查做準備,甚至是在無法直接調查的 情況下,都能利用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文獻的範圍包括個人文獻,如日記、自 傳、回憶錄、信件等,以及官方文獻,如政府機構和有關組織的記錄、報告、統 計資料、計劃、信函,與大眾媒體,如報刊、電影、電視、書籍、歌曲、繪畫、

圖片等。文獻分析法的特點是不直接與研究對象接觸,因此不會對研究對象造成 干擾,是間接研究或非接觸性研究的方法,文獻分析法蒐集資料的方式是與分析 的方法有關,確認了分析方法後,再去查詢特定主題與類型的文獻。文獻分析法 使用次級資料,優點是可以讓研究者從複雜的原始資料蒐集中解脫出來,以能集 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分析研究者的資料,也適用於進行比較研究與趨勢研究;

但缺點是資料的準確性與適用性,文獻所登載的資料不一定完全適用於使用者的 研究目的;此外,文獻分析法所使用的文獻因缺乏標準化的形式,有時候難以編 錄與比較(袁方,2002;夏學理等人,2014)。由於文獻分析法能幫助研究者從 繁雜的初級原始資料中梳理研究主題的相關資訊,因此本研究先借重文獻分析法,

進行對研究對象的初步分析與研究工具發展。

二、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是質性研究方法的一種,目的在於描述,產生解釋 性的洞見,與個殊式理解1(idiographic understanding)(李美華、孔祥明、李明 寰、林嘉娟、王婷玉、李承宇譯,2004)。從研究對象中選取一個或幾個個體,

如個人、家庭、企業、社區、團體等,透過研究少許或單一具有代表性的個案,

從多元化的構面進行研究,進行深入與細緻的調查,洞察研究個案的特徵與結論,

並予以詮釋與理解。個案研究法可以視為研究設計層次上的一種途徑,這種途徑 聚焦於特殊事件,在限定的空間與時間範疇內,詳細描述某一具體對象的全貌,

相對完整地呈現風貌,而達成理解研究對象發展與演變的過程,並試圖從深入剖 析典型個案來概括或反應總體。個案研究法能以比較具體的方式呈現研究對象,

有助於理論的抽象思考,並深層觀察與解析某些特定要素的特性,在社會與整體 情境的脈絡下,取得深植於研究現象背後的文化與價值元素,讓讀者透過同理心 獲得全觀性的瞭悟,進而平行思考與其他類似個案的特性,並歸納出個案所屬類 別的整體風貌與本質。個案研究法常用搭配其他研究方法共同使用,如參與觀察、

深度訪談、生活史研究、社區研究、文獻分析等。如同質性研究方法的限制,個 案研究法是依據少量個案資料得出的結論,其結論之推論性有所限制,且結論之 客觀性與普遍性難以檢驗(袁方,2002;湯京平,2015)。但個案研究法能夠獲 得全面且豐富的資料,是社會研究法常用的研究方法,為本研究採用。

1 個殊式理解的目的在於分析與詮釋個別的歷史事件或情境。

三、 深度訪談法

訪談法是最普遍的資料收集方法,也是社會研究中最重要的調查方法之一,

訪談調查是一種社會關係,是受訪者與訪談者面對面的互動過程,訪談法所獲得 的資料是雙方互動的產物。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是質化研究常用的 資料收集方法,透過採訪者與受訪者的對話過程與內容,進行意見交換與概念建 構,蒐集與分析訪談主題與受訪者之動機、信念、態度、與做法等資訊。深度訪 談可以補足文獻分析法結果所缺之資訊(朱柔若譯,2000;袁方,2002;夏學理 等人,2014)。

依據訪談者對訪談過程的控制程度,訪談法可分為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訪 談、開放式訪談或無結構式訪談。結構式訪談又稱為標準化訪問,訪問對象與過 程是高度標準化,提問的順序和方式、受訪者回答的記錄格式,都是完全標準化 與統一的,為確保標準化,通常採用事先設計且有一定架構的問卷進行訪談,最 大的優點就是方便量化、可做統計分析、能控制調查過程,並降低受訪者誤差,

提高調查結果的可靠度。由於結構式訪談使用統一的問卷和表格進行調查,無法 包括調查現象或對象的全部,只能從中選取幾個方向,因此很難透過結構式訪談 深化對研究對象的瞭解與其變化過程,且難以綜合性且多層次的對研究對象進行 剖析,嚴格的標準化程序難以促進受訪者與訪談者之間的感性體驗,因此往往搭 配開放式訪談或無結構式訪談共同使用。無結構式訪談不事先預訂問卷、表格、

和提出問題的標準順序,只給受訪者一個題目,由受訪者和訪談者自由的交談,

受訪者可以暢言自己的意見與感受,無須顧及訪談者的需要,訪談者既使有粗略 的問題大綱或要點,但在訪談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都是在訪談過程中,隨著訪 談的內容發展形成的,無論是提問順序與方式、訪談問題、受訪者回答方式等條 件都不是統一的。無結構式訪談的特色是彈性很大、能充分正面促進受訪者與訪 談者之間的感性體驗,受訪者所回應的許多想法和觀點往往是訪談者無法事先預 料到的,能夠給訪談者和研究者很大的啟示,進而找到新的研究思路或研究問題。

無結構式訪談通常用於探索性研究,能夠獲得與研究問題有關的豐富素材與資料。

但無結構式訪談比較費時,訪談結果受到訪談者的素質、經驗、與技巧影響甚大

(袁方,2002)。半結構式訪談的大綱與問題是事先就設計與確定好的,選取研 究對象的某些方面提出問題,能聚焦重點,而受訪者也能針對問題進行開放式的 回答,兼具結構式訪談與無結構式訪談的優點。

為有效聚焦於研究主題,並且取得受訪者全面與暢所欲言的回覆,本研究用 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