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性別與媒體識讀

資訊科技的發達,強化了傳播媒體的功能,我們正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

媒體在不斷的創新求變之下,已然成為現代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 我們獲取訊息最方便的管道。

隨著大眾傳播媒體對現代生活的滲透力和影響力日益增強,人們也越來越 習慣於在「媒體現實」中生存。媒體狂潮難以阻擋,與其消極地制止兒童與青 少年接觸,不如積極的思考如何教導他們瞭解媒體,並進一步的解讀媒體。

壹、 媒體識讀之意涵

「媒體識讀」是翻譯自英文“media literacy”,翻譯名稱有許多不同的版本,

諸如「媒體素養」、「媒介素養」、「媒體『視』讀」、「媒體公民教育」……等。

在國內 media literacy 主要有「媒體素養」與「媒體識讀」兩種中譯詞,也經常 被交互使用,雖然二者看似意義接近,但若能按照中文字面上的意義,更精準 地定義它們,讀者則能更加明瞭兩者之間的差異。

「素養」是一種能夠理解、分析、產製及使用媒體的能力,在文化歷史背 景下學習社會化的建構過程,從認知、情感、態度、觀念甚至是行動,比較重 視媒體的產製與近用,而「識讀」則是利用文本分析的角度,以便能夠善選資 訊,避免受到混濁的媒體內容汙染(吳翠珍、陳世敏,2007)。

余陽洲(2005)認為,若強調媒體教育的目的和理想境地,可翻譯成「媒 體素養」;若側重辨識、解讀和評估等相關技能的提升,能明白揭示課程意涵的

翻譯,應使用「媒體識讀」。林世珍(2006)則認為「媒體素養」所涵蓋的領域 比較廣,多屬於媒體工作者自身媒體實用的能力;「媒體識讀」則偏向於閱聽人 對媒體的解讀。本研究欲調查身為閱聽人之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 是否具備辨識、評估之判讀能力,故使用「媒體識讀」這項翻譯名稱較為合適。

隨著時代變遷,媒體識讀意涵亦不斷更新,依年代沿革分述如下:

一、 1991~1995 年間

Lloyd-Konlkin , D & Tyner , K. R.(1991)指出媒體識讀乃是瞭解大眾傳播 媒體如何運作、如何產出意義、如何組織,以及如何聰明使用的一種能力。而 David , J.(1992)則認為媒體識讀是一種能夠分析、安排、主動閱讀且影響媒 體的能力,目的在於使民眾成為更有效的公民。媒體素養領袖會議(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Media Literacy)於 1992 年提出媒體識讀為一位具有媒 體素養的人,有能力去近用1(access)、分析(analysis)、評估(evaluate)各種 媒介訊息,並達成溝通(communicate)之目的。美國電訊媒介委員會(The National Touncil)於 1992 年指出媒體識讀是對所有消費的媒體,不論是在內容、形式影 響產業以及製造方面,都能去質疑、評估、創造以及回應,並具有瞭解及選擇 的能力。Shepherd , R.(1993)指出媒體素養是一種批判性的素養,這種能力包 括對媒體技術的檢驗,及對媒體產製和媒體機構的瞭解,並扮演一個能解讀訊 息含意的閱聽人角色,以便對媒體所傳達的迅即加以分析。Silverblarr , A.(1995)

提出媒體識讀乃是能夠意識到媒介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瞭解大眾傳播的過

1 「近用」(access)意即對媒介行使「傳播權」,此用法為傳播領域特有之用語。聯合國「全球

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中宣佈「每個人都有不受干預地表達意 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中宣佈「每個人都有不受干預地表達意

見,以及透過媒體傳佈資訊、思想的自由」。這種「傳播權」與「生存權」「工作權」「平等權」、

「免於恐懼權」一樣,都是人們天賦的基本人權,而行使這種傳播權的基礎,就是「近用」媒

介。(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2004)。

程,不斷發展用於分析和討論媒介訊息的策略,能夠意識到媒介內容,包括對 當代文化及人類自身的洞悉,培養對媒介內容高度的解讀及鑑賞能力。

二、 1996~2000 年間

美國傳播學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 NCA)於 1996 年提出 媒體識讀「新的」語文藝術課程標準,除了傳統的寫、讀能力之外,新的課程 要求是表達、聆聽、觀看與視覺畫的呈現的素養,學者 Masterman , Len(1997)

指出媒體識讀為教育在新科技與媒體中扮演的解放角色,從中培養學生民主素 養與政治意識。Potter , J. W.(1998)則指出媒體識讀為跨越媒體類型、強調瞭 解訊息文本內容、產製結構的知識觀點。

媒體識讀在 1996~2000 年間的意涵為具有媒體素養的人,應具有瞭解媒體 類型與結構,並能夠加以分析、評估、與製作媒體訊息的能力。

三、 2000 年至今

美國媒體素養聯盟(Alliance for a Media Literate America , AMLA)於 2003 年則提出媒體識讀乃是在媒體訊息形式不斷擴增的時代,賦予權力給人們,使 之成為批判思考者及創意產製者。My Journey Home(2004)則認為媒體識讀是 從文字與視覺符號中去解釋和創造,以形成個人意義的能力,是為了個人目標,

而去選擇、挑戰、質疑及主動和有意義地去使用媒體的能力。Douglas Kellner

(2001)認為一個具有媒介素養的人應該要是能熟悉於分析媒介的符碼、意義、

內涵、價值與意識型態,而更進一步能智慧地運用媒介、鑑賞與評價媒介、批 判地研究媒介形式並深究媒介的影響與使用。

教育部在 2002 年公布了《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此分報告書是由多 位傳播學者共同撰寫,歸納出媒體識讀教育內涵五個面向,成為國內推行媒體 素養教育之具體依據,其內容如下(教育部,2002):

(一)瞭解媒體訊息內容:

1. 瞭解不同媒體的表徵系統(媒體語言與成規)。 2. 瞭解媒體類型與敘事如何產製意義。

3. 瞭解並能應用媒體製作技巧與技術。

4. 瞭解科技與媒體文本的聯動關係。

(二)思辨媒體再現:

1. 辨識媒介內容中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階級、性傾向等各種認同 面向的)刻板印象和權力階級間的關係。

2. 比較媒介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媒介與社會真實的 關係。

3. 解讀媒介角色所呈現的價值意涵與意識型態。

(三)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1. 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

2. 瞭解個人與文本的意義協商本質。

3. 瞭解文本的商業意涵「閱聽人」的概念。

4. 認識廣告工業的主要概念:收聽/收視率、廣告的社會與文化意涵。

(四)分析媒體組織:

1. 瞭解媒體組織的守門過程如何影響文本產製。

2. 檢視媒體組織的所有權如何影響文本選擇與組合。

3. 瞭解公共媒體與商業媒體的區別。

4. 檢視資訊私有化的影響。

(五)影響和接近使用媒體:

1. 瞭解媒體公民權的意義。

2. 實踐媒體近用。

3. 區辨被動媒體消費者與主動媒體閱聽人。

4. 主張個人肖像權、隱私權。

5. 主張公共資訊開放。

綜合以上學者以及教育部對於媒體識讀之定義,茲將媒體識讀界定如下:

(一)媒體識讀係指閱聽人能理解訊息中隱涵的意義,並進行批判,藉此分析 和評估訊息。

(二)媒體識讀係指閱聽人能認識各種媒體資料的特性,並能以多種形式去接 近、使用和製作媒體。

(三)媒體識讀能力具體包括對媒體分析、評估、近用以及製作媒體的能力。

貳、 性別與媒體識讀

教育部(2009)提出媒體識讀融入性別教育之檢核指標,將各學習階段之

「性別教育能力指標主題軸」及「媒體識讀能力指標」相結合,將媒體識讀融 入性別教育,以形成交互之檢核指標(如表 2-3-1),作為教師在選擇使用性別 媒體文本時之參考延伸。

表 2-3-1

學習階段 性別教育

學習階段 性別教育

值與意識型態。

過去對美國的社會科教師研究做了一項調查,以了解他們如何實施媒體識 讀教育,在調查中發現,教師使用媒體素材作為輔助教材,是有助於提升其媒 體識讀教育之實施成效的。因此,現在的師資培訓也很重視教師整合媒體素材 以融入其課程的能力(Nielsen, G.,2011)。由此可知,教師應隨時對自己所接 觸的媒體保持敏覺度,養成蒐集可運用的媒體素材的習慣,並將這些素材適時 的運用議題在課程活動中,和學生一起探討其中可能隱含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偏 見、歧視,並鼓勵學生對此發表意見並學會評論,以增進學生對媒體批判思考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