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理論與類型

情緒是指由某種刺激引起個體身心狀態,當此狀態存在時,個體會伴隨著某 種行為產生(張春興,2009)。即當能引發個體反應的刺激出現時,個體就會隨著 該刺激反應相對的情緒,例如:當看到曾與前任男/女朋友到過的景點,吃過的餐 廳,會出現難過的情緒,熟悉的景點及餐廳即為刺激,該刺激使個體反映出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這是自然產生的現象,要學會如何理解及表達,並且使用正 向的態度去面對才是比較重要的。張春興(1989)的張氏心理學辭典中提到,情 緒是個體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外顯行為上所表現的一切變化或活動。根據上述 文獻可清楚知道,情緒是大家與生俱來的本能,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的產生,需要 學習如何掌握、表達及理解自己的情緒,進而去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情緒,理解後 便可進行良好互動及溝通。

一、情緒理論

情緒理論是指心理學家對情緒產生的原因及情緒狀態時的身心變化等所做的 系統性理論解釋(張春興,2009)。張春興(2009)在現在心理學中提到的情緒理 論主要有三種,整理分述如下:

(一)詹姆斯-朗格情緒論(或詹朗二氏情緒說 )

Willam James 在 1884 年為第一個提出情緒理論的學者,在 1885 年的時候 Karl G. Lange (1834-1900)提出了與 James 類似的情緒理論,因此將兩人的理論合一,

稱為詹姆斯-朗格情緒論或稱詹郎二氏情緒說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此 理論的特點有別於一般人對情緒的看法,一般人對情緒的看法為,先有刺激(如 寵物過世),引起情緒經驗(如悲傷),再引發生理變化(如哭泣),此理論則是認

為,刺激會先引起生理變化,再產生情緒經驗(如圖 2-1-1)。

圖 2-1-1 詹朗二氏情緒圖解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二)坎農-巴德情緒論 (或坎巴二氏情緒說)

在詹郎二氏情緒說提出後,美國心理學家 Walter B. Cannon (1871-1945)與其 弟子 Philip Bard (1898-1977)在 1927 年提出情緒理論,他們根據實驗的結果提出,

雖然情緒產生時生理狀態會有所變化,但不能全靠生理變化來辨別產生的情緒,

很多情緒的生理變化是一樣的,例如:心跳,緊張會心跳,恐懼會心跳,興奮也 會心跳。因此坎巴二氏情緒說是將情緒反應與生理變化視為同時發生的,顯然與 詹郎二氏情緒說主張的持反對立場(如圖 2-1-2)。

圖 2-1-2 坎巴二氏情緒說圖解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引起情緒的刺 激事件 (寵物過世)

刺激事件引 發生理變化 (哭泣)

因生理變 化而產生 情緒反應 (因哭泣而 悲傷)

情緒表現 (悲傷)

引起情緒的 刺激事件 (寵物過世)

刺激事件引發生理 變化(哭泣)

覺知刺激事件的性 質而產生情緒反應 (悲傷)

情緒表現 (悲傷)

(三)沙克特-辛格情緒論(又稱情緒二因論)

此一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Schachter 與 Jerome Singer 在 1962 年提 出。上述兩種情緒理論相同點在於都是強調生理因素的重要性,但此理論則是採 認知取向來解釋情緒產生的原因,即情緒為個人對刺激情事件與身體變化兩方面 的認知所產生的(如圖 2-1-3)。

圖 2-1-3 情緒二因論圖解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 。臺北市:臺灣東華。

由上述整理的三種情緒理論得知,情緒是由某個事件所刺激引起的,通常伴 隨著生理的變化及心理變化,刺激事件會使個體產生不同的身體反應和情緒反應。

二、情緒類型

人類嬰兒的基本情緒大約為 8 至 10 種,如:愉快、興趣、驚奇、厭惡、痛苦、

憤怒、懼怕、悲傷…等(孟昭蘭,2000)。在徐光興的解讀情緒心理學中對基本情 緒的說明如下。第一:基本情緒必須普遍存在與人類上,且應該發生在社會的所 有人中,腦損傷和基因突變的人除外;第二:基本情緒是會依照事件的發生做出 功能性的反應,例如:恐懼是對於危險的反應,而此反應有助於個人從險境逃 脫;

第三:基本情緒是在人們生命最早的時期即有明顯表現,例如:新生兒聽到突然 的巨大聲響會大哭;第四:基本情緒的表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如透過臉部表情、

聲音語調及肢體動作;第五:基本情緒應該有其生理機制,即為腦與神經系統的 活動。在普拉切克的情緒輪狀模型圖中(圖 2-2-1),涵蓋了八種基本情緒,以及 相鄰的基本情緒混和後的外部情緒,透過此圖可以看到對立的情緒有哪些,例如:

樂觀與失望。

引起情緒的 刺激事件 (寵物過世)

對刺激事件 的性質認知 (悲傷)

情緒表現 (悲傷) 對生理變化

的認知解釋 (因悲傷而哭 泣)

圖 2-2-1 八種情緒輪狀圖

資料來源: 徐光興(2014)。解讀情緒心理學。臺北市:國家。

Greenberg 和 Eillot 以情緒的功能與特質區分,可分為四大類( 引自李選,

2003)。

(一)原始情緒( primary emotions)

是個體面臨事情發生時所產生立即的直覺反應,例如:失去親人時產生的悲 傷反應、面對威脅時產生的恐懼反應,是一種本能性的反應,容易被次級情緒所 掩飾。

(二)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s)

指個體對原始情緒加以思考後產生的反應,常模糊或隱藏原始情緒,此情緒 並不是當下所產生的直覺反應,是因不同原因而無法展現出原始情緒時而衍生出 的情緒,例如:被上司責罵批評時,原始情緒是憤怒,但是對方是上司的緣故考 量因而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情緒反應。

快樂 接受

害怕

驚奇

厭惡 悲傷 憤怒

希望

失望 屈服

敬畏 愛

懊悔 輕蔑

攻擊

樂觀

(三)工具性情緒(instrumental emotions)

情緒為個體想要達成某一種目的刻意展現出來的情緒反應,例如:做錯事情 為了逃避責任,刻意表現出無助感和哭泣來博取同情。

(四)習得之不適應情緒(learned maladaptive primary responses)

指個體為因應環境而產生的情緒,而當環境改變後,原本的情緒反應已不適用,

個體仍繼續使用,例如:童年的經驗或過去的創傷所產生的情緒一直延續使用,

造成情緒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