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將針對 AI 機器人輔助情緒繪本教學對幼兒情緒能力的影響結果,提出幾項 建議給未來要將 AI 機器人運用到幼兒園裡進行輔助教學的研究者參考。

一、選擇適合幼兒人數的機器人做為教學輔助資源

主要是透過 AI 機器人的影像及聲音將繪本內容呈現給幼兒,而 Zenbo 就像 幼兒一般高,畫面較小,不像投影大螢幕這麼大,因此需依照班級的人數去做安 排幼兒的位置,以確保每位幼兒皆能看的到,經過本次研究發現,如果幼兒人數 大於 24 人,可能需再評估是否適用機器人。在教學互動方面,幼兒很喜歡看到 Zenbo 出現的不同表情及動作,因此可以朝向這樣的方向去設計 AI 機器人的互動 活動,但是前提是所使用之 AI 機器人要是幼兒不排斥的,盡量挑選外觀小巧可 愛的,比較親近幼兒的 AI 機器人,設計互動及教學活動才會較為順利,畢竟 AI 機器人對於幼兒來說是外來的,因此讓幼兒能接受是最重要的。

二、設計教學活動時間拉長,觀察幼兒的反應變化

本研究是安排八週的教學,每週一次進班教學,有可能幼兒會因為 AI 機器 人是一個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事物,所以很有新鮮感,在與機器人互動和聽 故事都格外的專注,因為覺得有趣,而在本研究的第八次教學並未發現幼兒對機 器人的興趣有減弱,如若想了解幼兒是否因為機器人很新奇的緣故,而有這樣的 表現,建議可將教學活動安排到八次以上,觀察看看幼兒是否因為接觸時間久了,

而對機器人的反應有所不同,以及在 AI 機器人輔助教學上的變化。

三、AI 機器人的互動設計應再加強

本研究在 AI 機器人的設計上較不成熟,由於研究者非程式設計相關科系的,

因此僅設計一些簡單的互動及小遊戲,如若能對於設計 AI 機器人的程式上有更 深入的了解,建議可將 AI 機器人與幼兒的互動設計的更多元有趣,在說故事方 面,可以不僅僅設計前進、後退、抬頭、低頭、轉圈及燈光,可依據繪本情節,

加入幼兒與機器人的實際互動,例如:「第一次上街買東西」這本繪本中,小惠在 路上摔倒了把媽媽給的零錢掉在地上,這個時候可請小朋友幫忙找找零錢在哪 裡,並點螢幕幫小惠把零錢撿起來;在機器人與幼兒互動方面,除了本研究在引

起動機時所設計的互動外,也可多設計互動在綜合活動的部分,例如:情境的活 動,設計有關情緒的情境題,依據情境內容,讓幼兒點選螢幕,此情境出現的是 何種情緒臉譜等其他與機器人的互動遊戲。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小英、張玉梅、王麗娟、劉鳳玲(2010)。3~6 歲兒童情緒理解過程:情緒表現、

歸因和調節。心理科學,4,985-987。

王文君(2008)。故事繪本與幼兒情緒教育之研究-以幼稚園大班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怡又(2000)。祖母父母照顧的幼兒如何表達情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靜宜大學,臺中市。

方素珍(譯)(2000)。我好擔心。臺北縣新店市 : 三之三文化。

方淑貞(2003)。FUN 的教學。臺北市:心理。

王燕、王異芳、方平(2008)。學前兒童的情緒理解和情緒調節。幼兒教育:教育 科學,11,33-36。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 。臺北市:五南。

李之光、葉詩婷(2012)。繪本對災區幼兒情緒反省之影響研究以莫拉克風災之受 創幼兒為例。台灣首府大學學報,3,1-21。

李佳、蘇彥捷(2004)。兒童心理理論中的情緒理解。心理科學進展,12(1)。37-44。

李坤珊(譯)(2000)。菲菲生氣了。臺北縣新店市 : 三之三文化

李欣蓓(2013)。使用繪本進行情緒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欣蓓、蘇育令(2013)。教師使用情緒繪本進行幼兒情緒教學之行動研究。 輔 仁民生學誌,19(2),53-69。

何采樺(2017)。運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情緒表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環球科技大學,雲林縣。

邱昱智、簡清華、呂政頡、陳宇廣、林雅楓、黃寶葵、黃俊榮(2011)。樂高機器

人融入國小六年級速率課程教學之探討。第三屆科技與數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

吳俊誠(2008)。設計可程式化說故事機器人作為學生課後練習工具。(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吳英璋(2001)。情緒教育的理論與內涵。學生輔導,75,66-79。

余思靜(2003)。讓我們一起幫助幼兒情緒發展-行動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 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1-2413-H-134-009)。

吳啟敏(2013)。運用繪本進行幼兒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選(2003)。情緒護理 ,臺北市:五南。

林文婷(2008)。幼兒教師情緒智力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周育如、黃迺毓(2010)。親子共讀情緒言談與幼兒情緒理解能力之關係檢視。教 育科學研究期刊, 55(3),33-60。

周育如、黃迺毓(2011)。文化下的建構:幼兒對情緒內涵的理解。人類發展與家 庭學報,13,1-26。

林彥君(2003)。照顧者的情緒智力、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及其人際關係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林美玲(2014)。應用電子繪本進行情緒教育的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學 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孟昭蘭(2000)。嬰兒心理學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林真美(1999)。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臺北市:遠流。

林真美(2005)。繪本之力 。臺北市:遠流。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 。臺北市:天下雜誌。

林敏宜(2000 )。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 。臺北市:心理。

哈莉凱勒(2001)。再見斑斑 。臺北市:英文漢聲。

姚經政(2017)。機器人教學對高中生工程設計表現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 。臺北市:格林文化。

洪蘭(譯)(2013)。情緒大腦的秘密檔案(原作者:Richard J. Davidson & Sharon Begley)。臺北市:遠流。

陳正昌(2013)。SPSS 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徐光興(2014)。解讀情緒心理學 。臺北市:國家。

陳怡君(2010)。教師情緒智力、師生關係與低年級學童情緒調節之關係 。(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美惠(2012)。運用圖畫書進行幼兒情緒教育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春鳳(2011)。幼兒情緒與繪畫表現之探究:情緒繪本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庭月、蘇育令(2013)。兩位大班幼兒在班級中之情緒調節歷程探究。幼兒教 保研究期刊,10,127-150。

徐素霞(2001)。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 。臺北市:藝術館。

陳淑敏(2015)。社會人格發展 。臺北市:華騰。

陳淑惠(譯)(1996)。猜猜我有多愛你。臺北市:上誼文化。

陳雅萍(2010)。透過真實情境的媒介和樂高機器人的運作協助六年級學童數學 解題學習與圓週長概念澄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屏東市。

陳幗眉(1995)。幼兒心理學 ,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6)。幼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臺北市:教育部。

莊秀敏(2009)。提升社經弱勢幼兒情緒能力之實驗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梁坤明、黃儒傑、謝傳崇、賴文堅、林曜聖、李永烈(譯)( 2011)。教育研究法 – 分析與應用(原作者:Lorrie R.Gay,Geoffrey E.Mills,Peter W.Airasian)。臺北 市:華騰文化。

許芝瑋(2009)。幼兒情緒調節之情緒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 育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 。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 。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 。臺北市:臺灣東華。

章淑婷(1992)。兒童情緒發展之探討。幼兒教育學報,1,35-56。

黃士淵(2011)。以機器人教學模組建立高中本位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志成、王淑芬、陳玉玟(2008)。幼兒發展。臺北縣:揚智文化。

黃迺毓(1999)。童書是童書 。臺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曾娉妍(2011)。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生負向情緒表達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豊茜(2010)。學業情緒歷程模式:探析情緒調整策略的效果(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薇芯(2015)。運用情緒教育課程提升幼兒情緒之行為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彭懿(2006)。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 。臺北市:信誼。

楊彩雲(2009)。運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趙貞怡(2013)。原住民學童在電腦樂高機器人課程中的創造力與團隊合作能。

教育實踐與研究,26(1),33-62。

趙映雪(譯)(1999)。我永遠愛你。臺北市:上誼文化。

翟敏如(2012)。探究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活動對幼兒情緒認知與調解能力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44(1),27-48。

翟敏如(2014)。分析情緒繪本於幼兒情緒學習之應用與限制。人文社會學報,

10(2),89-111。

蔡玉雯(2017)。運用「對話式閱讀」策略提升幼兒情緒理解與表達之行動研究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政宏(2011)。實現自閉症孩童之互動式機器人教學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蔡雅如(2014)。實施情緒教育課程對幼兒情緒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錦豐,陳嘉彌(2009)。LEGO NXT 提升國小學童科學態度之研究。屏東教大 科學教育,29,30-41。

賴馬(2011)。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新竹市:和英文化。

盧素碧(1992)。幼兒的發展與輔導 。臺北市:文景。

簡井賴子(2011)。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臺北市:英文漢聲。

簡淑貞(2001)。幼兒情緒知多少?百位幼兒情緒報告書。台東師院學報,12(上),

46-69。

簡淑貞、郭李宗文(2006)。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活動綱要及能力指標:情緒 領域期中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魏惠貞(譯)(2006)。幼兒情緒發展(原作者:Marilou Hyson)。臺北市:華騰。

羅爾.克利尚尼滋(2002)。沒有人喜歡我 。臺北市:三之三文化。

顏嘉辰(2014)。親子共讀技巧對幼兒情緒理解及情緒調解能力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顏嘉辰(2014)。親子共讀技巧對幼兒情緒理解及情緒調解能力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