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就動機概念與相關研究

壹、 成就動機內涵與發展

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驅使個體前進的原動力,因有其重要性,

過去許多心理學家致力探討與研究此議題。成就動機是由成就需求衍生而來,最早 提出成就需求概念的是 Murray(1938)認為成就需求係指個人想要盡快的、盡可 能的把事情做好的一種慾望或傾向。McClelland(1953)再從宏觀層次上對成就動 機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問題進行探索,McClelland 認為成就需求是人格中相當持久 穩定的一種特性,這種追求某種目標的特性或傾向就是成就動機;成就動機使人們 傾向於追求成功,避免失敗,從事成就的活動,成就動機高的人,偏好難度較高的 工作,且在成就取向的情境中往往有較高水準的表現(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

1964 年 Atkinson 再將 McClelland 的成就動機理論進一步深化,提出了具有廣泛影 響的成就動機理論,並發現高成就動機者傾向選擇中等難度的工作,因為高成就動 機 者 傾 向 於 追 求 成 功 , 所 以 會 選 擇 具 有 挑 戰 性 而 且 能 證 明 自 己 能 力 的 工 作 (Atkinson, 1964)。余安邦與楊國樞兩位學者於 1989 年的研究中將成就動機分為社 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結果發現成就動機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其意 義內涵頗有差異,兩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結構,因此在探究成就動機時,不僅要注意 內在意涵,另也需要顧及不同社會文化所包含的意義(余安邦、楊國樞,1989)。

貳、 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相關研究

在Hofstede(1980)的研究中指出,美國的國家文化是個人主義,台灣則是集 體主義。1989 年余安邦與楊國樞考量東西方文化差異提出兩種性質迥異且幾乎相 互獨立的心理建構: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在華人儒家思想與重 視集體文化的農業社會影響下,人們必須依賴家庭或家族之長,社會才能順利的運 作,華人社會素有「養兒防老」的傳統價值,因此在教養子女時會特別強調依賴訓

12

練,而發展的成就動機為「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此屬於為達成他人所設定目標的 成就動機。而在受個人主義與西方基督新教價值觀念影響下,強調唯有自己努力工 作、事業有成後才能榮耀傳播主之名,所發展的成就動機概念是「個我取向成就 動」,此與西方社會個體在成年後,往往就會離開「父母的家庭」,外出去建立「自 己的家庭」,養成獨立自主並能計畫自己的生活及建構一套評價自我的優秀標準有 關(白昆欣,2015;張智傑,2018)。余安邦(1990)認為,西方學者所提出之成 就動機概念,是一種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此類型之成就動機深富西方個人主義的 色彩,顯然不具有泛文化之普遍性,只是一種單項的成就動機。而在華人文化下,

需要考慮文化屬性用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才能較完整地描繪出華人的成就動機。

余安邦認為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有五種特色:1.追求成就的目標與標準,是由重要他 人或社會團體所決定的;2.追尋目標與其達成目標的方式或方法是由重要他人或社 會團體所決定的;3.由重要他人或社會團體決定結果是否已達標準的評價;4.由重 要他人或社會團體所決定給予個體正負向能量,如讚美與責罵;5.社會取向成就動 機反映高的社會工具性與低的功能自主性。相對的,個人取向成就動機的五種特色:

1.追求成就的目標與標準,是由自己所設定的;2.追尋目標與其達成目標的方式或 方法是由自己所認定或決定的;3.由自己來評價結果,判斷自己是否已達成目標或 標準;4.基於自己的評價,給予自己正負向的能量;5.個人取向成就動機反映出高 的自我的功能性。簡單來說,社會取向成就動機高的個體會為了獲得社會認同與家 庭榮譽而努力付出;而個我取向動機高的個體則是會為了個人並充實自我進而付 出努力(Tao & Hong, 2014)。換句話說,社會取向成就動機高的人重視成就結果的 工具價值(如團體榮譽),個我取向動機高的人,重視成就結果的內在價值(如自 我肯定)。

過去國外學者多以探討成就動機與成就行為之間的關係,發現成就動機可以 有 效 的 預 測 人 們 的 行 為 選 擇 與 執 行 任 務 的 持 續 性 , 對 工 作 滿 意 度 亦 有 影 響

(Atkinson, 1957)。在 Collins、Hanges 與 Locke(2004)的回顧研究當中,發現成

13

就動機對於工作選擇有顯著預測效果。另外也有許多研究指出成就動機與學習表 現有顯著相關(Ali, 1988; Calster & Nuttin, 1987; Grenal & Singh, 1987; Turner, Chandler, & Heffer, 2009)。另 Doyle 與 Moen(1978)研究發現成就動機和學生的 自我期待、積極求學態度與自尊有關;Ames(1978)也指出高成就動機的學生常 有超乎其能力的表現。

陳舜文(2005)以台灣大學生為例探討華人的社會目標與成就動機,結果發現 個我取向成就動機與成功時內歸因(自我能力與努力)有正相關;社會取向成就動 機則與成敗之後知覺到父母之情緒與面子,以及自我面子有正相關。此外,不同的 目標情境可能引發不同取向的成就動機,進而影響個體追求目標的意願。Tao and Hong(2014)研究發現在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華人學生認為學業成就是對父母和重 要他人的義務。白昆欣(2015)針對兩種動機特質探討對於職場上工作表現的影響,

提出組織場域重要的個體行為,可能會分別受到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或個我取向成 就動機的影響而展現,另外不同的情境(如領導者、團體氛圍、組織文化等)更能 進一步凸顯兩者的核心差異。張智傑(2018)以余安邦、楊國樞兩位學者所提出成 就動機理論為基底,以〝主管取向成就動機〞代替〝社會取向成就動機〞,並發展 量表,將研究重點專注在工作場域,研究結果發現個我取向成就動機者會透過自我 反思而對工作績效有正向關係,而主管取向成就動機則是會透過個人和主管是否 能滿足彼此的需求而對工作績效有正向關系,且個體的動機對於主管的領導方式 影響非常大。

參、 小結

綜合上述文獻,我們可以發現關於成就動機理論大多偏向在教育領域且仍多 以西方單向度的成就動機模型為主;近幾年有關成就動機的研究場域開始延伸至 工作場域且以余安邦與楊國樞兩位學者所提出的雙向度成就動機模型進行探討,

惟研究場域多以職場為主。應屆畢業生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社會帶入一股 清流,然對於預計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在成就動機與投入職業選擇方面研究卻

14

較少。本研究將以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為出發點,根據其內涵探 討護理科應屆畢業生畢業後第一份全職工作投入醫護職場意願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