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果討論

在文檔中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頁 96-101)

第四章 製傘產業地理的地形剖面

4.5. 成果討論

對於臺灣製傘業的發展歷程、生產網絡變遷及動態治理做一完整論述 之後,本章將以製傘業為一個案回應理論,利用研究的結果對照理論,比 較臺灣製傘業與理論變項中的異同,並加強補述當作理論修正的參考。

4.5.1. 回應理論

在全球化下的製傘業生產區位自1950年代以來即不停地移動,1950年 代自北美及歐洲地區移至日本生產;1960年代,日本成為時下的「洋傘王 國」;1970年代至1980年代轉移至臺灣生產製造;1990年代以後再度遷移至 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發展。從全球商品鏈提出的生產者驅動與購買者驅動來 分析,製傘業為一典型由購買者驅動的勞力密集產業,以國內的大型經銷 商及國外的品牌行銷者扮演驅動的主要角色,藉由將生產網絡從北美及歐 洲轉移至日本、臺灣再到中國的過程,逐漸轉移至第三世界國家製造來降 低成本、提高利潤。並藉由兩岸生產分層網絡的型態,強化了國際分工的 形式。

比較臺灣製傘業個案與理論提出的兩個購買者商品鏈的框架(參考圖 2-2與圖4-17),因著兩者出發點的角色定位不同而有所差異。理論的提出者 Gereffi本身為美國學者,是以站在已開發國家的角度來看全球生產區位移 轉的現象,因而在原初理論的購買者商品鏈當中只存在「國內」及「海外」

兩個空間分類;而本研究是以介於已開發及低度開發國家中的新興工業化 國家角度,來看製傘業的生產區位移轉,因此在商品鏈的空間分類上則分 為「海外」、「臺灣」及「中國」三個空間區位。此外,因著臺灣曾經投入 製傘業的製造背景因素延續至今,相應而生同為生產者及購買者雙重角色,

使得製傘業的商品鏈之間流動往來更加複雜。

對於全球價值鏈的回應方面,Gereffi與他的研究團隊提出三個治理變 項以及高低程度的差別,來區分五種治理形式,以方程式(3.1)簡明表示這 樣的關係:

, , (2.1)

85

透過「交易複雜度」、生產資訊「符碼化程度」以及「供應廠商的基本能 力」當成自變數來區分五種治理形式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方式,並因著自變 數的改變形成動態的治理過程。以臺灣製傘業的個案來說,從早期在工廠 內一體化生產的方式外放製程,提高符碼化程度(表2-3中的○3 路徑)將低階 技術委外生產,由階層型轉為受制型的治理方式;在經歷產業移轉的過渡 時期之後,低階的生產技術轉移至中國工廠,因著當地的供應廠商基本能 力提升(表2-3中的○5 路徑)及臺商在中國的附屬工廠保有機密的生產技術 (表2-3中的○4 路徑),因而轉變為模組型及關係型的治理方式。

這樣的動態治理清楚解釋了在變動的過程當中,組織之間的權力及協 調能力高低程度,並探討生產過程當中,哪些生產環節容易被外包,哪些 製程則會留在組織內部自行生產。如好萊塢(Hollywood)的電影工業,從「垂 直整合」的大公司崩解為小公司林立的「垂直分工」,組織的改變調適了地 理的轉變,地理並未分散,反而因著組織的轉變提升了地域的產業優勢。

(Storper 1997)以製傘業來說,因著訂單量的增加改變生產網絡及治理形式,

從垂直整合的製傘工廠分散製程由專門工廠及家庭工廠進行垂直分工,更 帶動臺灣的農村工業化,如同好萊塢的案例發展形勢,藉由組織形式的轉 變提升了產業發展優勢,並從日本手中奪下「洋傘王國」的地位。可見,

地域內的組織形式改變是可突破舊有的侷限,站在原本的地理紋理刻痕之 上創造新的生產利基。

然而,這樣的探討仍停留在地理的變動之下,區域內產業以改變組織 的形式調適,無法跳脫出地域的框架解釋產業留下或離開的因素。臺灣的 製傘業藉由組織的改變突破國外增加的訂單壓力,並創下產業的高峰,卻 在這樣的發展情況下至終轉移生產地域。由此可知,地域雖然提供產業發 展良好的基礎,組織的改變則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創造新的產業利基,

但不同的地域提供產業擴充仍有一定的侷限,當產業的擴張大於地域所能 提供產業存在所需的基本能力時,則不得不改變生產地域。藉由製傘業的 個案研究,修正原本的方程式如下:

, , (4.1)

地域提供產業生存的基本能力

86

在原本全球價值鏈治理的函數之上,結合Storper的三位一體概念,探 討「地域提供產業生存的基本能力」。從地域衍伸出「土地基本能力」─勞 動力、基礎設施、地方政策、知識訊息流通、貿易性及非貿易性互賴等;

加諸技術方面的「技術門檻」─生產技術容不容易學習及模仿的程度,以 及原本組織方面的全球價值鏈治理。將兩個理論結合之後,可利用程度的 高低來判別組織固著及流動的部分。

當土地的基本能力支持不了產業所需,且技術門檻較低的部門,則容 易產生流動,如製傘業的生產部門。在訂單成長的情況下,臺灣除了勞動 力的不足,外加工資上漲、新臺幣幣值上升、社會風氣、勞基法、環保稽 查等背景條件,使土地能支持產業生存的基本能力下降,迫使生產端轉移 至能提供產業生存基本需求的地方。反觀,製傘業的公司部門則只因需少 量的高知識員工、知識快速流通及非貿易性的關係互賴,加上管理及做生 意的默識知識,使得公司部門固著於臺灣,形成臺灣地域的區域性資產。

因此,「交易複雜度」、生產資訊「符碼化程度」以及「供應廠商的基 本能力」確實可以解釋組織在地域內變大(垂直整合的大公司)或變小(垂直 分工的小公司),然而加上「地域提供產業生存的基本能力」的討論,更可 以幫助解釋那些部門容易固著依賴地域提供的區域性資產,哪些部門則容 易產生流動。而流動則是創造另一地產生區域性資產的起頭。從歷史的發 展過程來看,製傘業的生產從前散佈於北美、西德、義大利、日本等國家,

隨著地理的轉變生產部門不停地流動於世界各地,在產業紮根的地方即逐 漸發展當地的區域性資產,在生產隨著地理變動轉移過後,公司部門仍留 在當地。因而形成今日許多國外買者透過海外下單的委外代工型態,以及 透過臺灣三角生產的方式;而國外買者仍然擁有主導產品設計、研發及創 造的優勢。可見地理的轉變影響的只是產業實體的遷移,隨著產業的遷移,

地域長年累積的區域性資產則逐漸浮現。

87

88

89

1955 1972 1987 1992

在文檔中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頁 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