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一屆碩士論文.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指導教授:王文誠 研 究 生:廖又閮. 中華民國一O一年六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系所別:地理學系(研究所) 姓名:瘳又闓. 學號:699230276. 碩士論文題目: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 經審查合格,特予證明。. 論文口試委員 蘇淑娟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入. ^. 〖、 宋郁玲博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 ^. ^ ^. ^. 王文誠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論文指導教授. 系 主 任 〔 所 長 ) 簽 章 : ^. 中華民國101年6月11曰. 1^1.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The rise and exit of umbrella industrial geography in Taiwan) 指導教授:王文誠(Wen-Cheng Wang) 研 究 生:廖又閮(You-Ting Liao)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五萬七千字,分五章,以六百字扼要說明.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製傘業在臺灣的發展歷程、動態治理以及固著地域的區 域性資產。目前國內地理學對於產業的研究多著重於產業群聚形塑的區域 特色,而本研究選擇被貼上「夕陽工業」標籤的製傘業為研究主體,以全 球商品鏈、全球價值鏈及三位一體理論,探討產業生產部門離開臺灣的原 因以及公司部門留下的關鍵因素。經由面對面深度訪談製傘業者的方式得 到的研究成果如下:一、臺灣製傘業自日治時期至今的發展歷程,可分為 草創時期(1955~1972)、全盛時期(1972~1987)、過渡時期(1987~1992)及三角 生產時期(1992 迄今),因著傘材使用多元的特性使以及產業必須集體移動; 二、生產地域的改變影響組織的治理型式,生產技術符碼化程度提高,從 階層型轉為受制型,爾後,又因技術移轉促使中國供應廠商基本能力上升, 轉為關係型及模組型的動態治理過程;三、在生產地理轉移之後,對於土 地的認同與羈絆是使製傘業者固著臺灣的原因,並且因著臺灣的製傘業者 掌握「管理能力」的優勢,透過過去生產的經驗所累積的區域資產,而仍 然佇立於區域的領導角色。本研究打破對於傳統產業的刻板印象,產業外 移的現象是表面呈現的結果,擴大產線才是導致現象發生的主因;離開臺 灣的只是製造過程,而非產業的本體,生產的知識、技術與對於產業的敏 感度一直都存在於臺灣的製傘業者身上,亦是臺灣製傘業珍貴的區域性資 產。產業發展至今,陸續有製傘業者將產線拉回臺灣,未來產業在臺是否 能再創佳績,有待後續關注。 關鍵字:製傘業、傳統產業、生產網絡、動態治理、區域性資產 I.

(4) II  .

(5)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depic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mbrella industry in Taiwan. Recently, industrial geography has been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industrial cluster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with umbrella industry that is claimed as a ‘sunset industry’ in Taiwan as research target. Via analyses of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Storper’s ‘holy trinity’,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manufacture sectors that have shifted to China and the head company remained in Taiwan. To elaborate these issues, qualitative approaches were conducted, through the face-to-face interviews and news databases.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irstly, the process of umbrella industry from Japan colonial period to the pres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the initial period (1955-1972), the glorious period (1972-1987), the transition period (1987-1992), and the triangle production period (1992-2012) in term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manufacturer organization behavior. Secondly,  the dynamics of umbrella industry governance patterns from  hierarchy to captive, and then, from captive to relational or modular, unveiled on the dynamic of geography in Taiwan. Thirdly, regional assets are the reason that firms are located in this sticky place in the slippery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addition,  Taiwan's firm still plays the leadership role because of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based on those regional assets.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stereotype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not a proper explan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ensitivity has been presented into the umbrella manufacturers, also is a valuable regional asset of umbrella industry in Taiwan. As Taiwan remain its strength on the process of global value chains, it leads Taiwan has its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umbrella industry, traditional industries, production networks, the dynamics of governance, regional asset. III.

(6) IV  .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1 1.2. 研究目的………..……………………………………………………….7 1.3. 研究對象…..…………………………………………………………….8. 第二章 文獻回顧………..………………………………………..11 2.1. 全球化下的產業發展…………….………………………………...….11 2.2. 回歸地理層面:三位一體(holy trinity)…………...………………….14 2.3. 洋傘研究回顧………………………………………………………….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 3.1. 資料蒐集……………………………………………………………….23 3.2. 田野調查……………………………………………………………….23. 第四章 製傘產業地理的地形剖面…………..…………………..27 4.1. 製傘業的產業發展脈絡……………………………………………….27 4.1.1. 日治時期.……………………………………………………….31 4.1.2. 草創時期:1955~1969 年………...……………...………...…..37 4.1.3. 全盛時期:1969~1987 年……………………………………...39 4.1.4. 過渡時期:1987~1992 年……………………………………...42 4.1.5. 三角生產時期:1992 年迄今………………………………......47 4.2. 洋傘的生產鏈與產業特性….………………………..………………..49 4.2.1. 洋傘的生產鏈…………………………………………………..49 4.2.2. 產業的生產特性………………………………………………..53 4.3. 製傘業的生產網絡變遷……………………………………………….56 4.3.1. 草創時期(1955~1972 年)的製傘生產網絡..…………………..57 4.3.2. 全盛時期(1972~1987 年)的製傘生產網絡…………………....59 4.3.3. 過渡時期(1987~1992 年)的製傘生產網絡…..………………..63 V.

(8) 4.3.4. 三角生產時期(1992 年迄今)的製傘生產網絡…..……...…….65 4.4. 製傘業的發展與未來?...……………………………………………..72 4.4.1. 現今製傘業的發展問題………………………………………..72 4.4.2. 政府的角色……………………………………………………..77 4.4.3. 現今製傘業的發展方向………………………...……………...81 4.5. 成果討論…………………………………………………………...…..84 4.5.1. 回應理論………………………………………………………..84 4.5.2. 重新思考「傳統產業」………………………………………..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9 5.1. 結論…………………………………………………………………….89 5.1.1. 製傘業的發展歷程……………………………………………..90 5.1.2. 製傘業的組織變革與動態治理………………………………..90 5.1.3. 製傘業生產地域的去中心化與集中化………………………..91 5.1.4. 製傘業在臺灣的區域性資產…………………………………..91 5.2. 後續研究建議………………………………………………………….93. 參考文獻…………………………………………………………..95. VI  .

(9) 圖目錄 圖 1-1. 臺灣1976~1988 年歷年雨傘生產與銷售數量………………..……………3. 圖 1-2. 臺灣1976~1988 年歷年雨傘產值…………...………………………...……4. 圖 1-3. 臺灣1986~2003年歷年雨傘生產與銷售數量…………............……………4. 圖 1-4. 臺灣1986~2003 年歷年雨傘產值…………...………………………...……5. 圖 1-5. 臺灣1976~2003 年歷年洋傘生產量(不含傘骨)…………...........…………..5. 圖 1-6. 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區域分布數量………………………...9. 圖 1-7. 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空間分布圖………………………….10. 圖 2-1. 生產者驅動商品鏈組織圖…………………………………………...12. 圖 2-2. 購買者驅動商品鏈組織圖…………………………………………...12. 圖 2-3. Storper 提出地理學的三位一體...…………………………………...14. 圖 2-4. 反身性轉向的三位一體……………………………………………...15. 圖 2-5. 臺灣製傘業的「三位一體」研究架構……………………………...16. 圖 2-6. 全球價值鏈治理的五種形式………………………………………...19. 圖 4-1. 臺灣地區 1971~2003 年歷年洋傘生產量及銷售量(含傘骨)...….…..28. 圖 4-2. 受訪的製傘公司成立時間及外移時間……….……………………..29. 圖 4-3. 日治時期在臺製傘工廠登記所在地………………………………...35. 圖 4-4. 各年代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公司成立家數……………...40. 圖 4-5. 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公司歷年成立家數………………...40. 圖 4-6. 洋傘結構與各部份名稱對照表………………………………….50~51. 圖 4-7. 洋傘生產流程…………………………………………………….…..52. 圖 4-8. 洋傘傘骨各部份零件材質…………………………………………...53. 圖 4-9. 製傘業產業群聚形成的產業鏈………………………….…………..54. 圖 4-10 草創時期(1955~1969 年)的製傘生產網絡………………………….57 圖 4-11 草創時期(1955~1969 年)洋傘商品鏈組織圖…………….……...…..58 圖 4-12 全盛時期(1969~1987 年)的製傘生產網絡………………………….61 圖 4-13 全盛時期(1972~1987 年)洋傘商品鏈組織圖…………..……….…..63 圖 4-14 過渡時期(1987~1992 年)的製傘生產網絡…………………...……..63 圖 4-15 三角貿易時期(1992 年迄今)的製傘生產網絡…………………....…65 VII.

(10) 圖 4-16 大型貿易商的價值鏈治理形式………………………………….…..67 圖 4-17 三角貿易時期(1992~迄今)洋傘商品鏈組織圖……………………..68 圖 4-18 製傘產業的三角生產模式…………………………………………...69 圖 5-1. 臺灣製傘業發展研究統整……………………………………….…..89. VIII  .

(11) 表目錄 表 2-1 全球價值鏈的五種治理形式…………………………….……………17 表 2-2 全球價值鏈治理的主要決定因素……………..…………...…………18 表 2-3 全球價值鏈治理的動態治理…………………..…………………...…20 表 3-1 本研究訪談對象基本資料……………………..…………………...…26 表 4-1 臺灣製傘業發展的重要分期…………………..……………………...30 表 4-2 日治時期各州廳生產蝙蝠傘的數量…………..…………………...…32 表 4-3 日治時期各州廳生產內地形傘的數量………..…………………...…33 表 4-4 日治時期各州廳生產本島形傘的數量………..…………………...…34 表 4-5 日治時期在臺製傘工廠名錄…………………..………………...……36 表 4-6 各時期製傘業的生產網絡比較………………..…………………...…56 表 4-7 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資本額………..…………………...…59 表 4-8 各國家(洋傘主要進口國及東協十國)洋傘關稅稅率…..…………....70 表 4-9 製傘業在中國面臨的發展問題…….……...……………..……...……72. IX.

(12) X  .

(13) 第一章 緒論 研究,是來自於研究者對於現實生活當中的觀察,細微地關注生活空 間內周遭的人事時地物,從微小的現象當中提出疑問,延伸擴大形成問題 意識,而後身體力行去解決問題的過程。本章將闡述研究者如何從生活周 遭的觀察中產生疑問,透過初步資料蒐集擴大延伸問題,並從中整理出本 研究的問題意識、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對象。. 1.1. 研究動機 隨著時空的推移,創新技術日益推陳出新,1970 年代由於能源危機與 世界產業結構變遷,臺灣在政府計畫推動之下從勞力密集產業轉型為發展 高科技產業,開創了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然而,這些曾經為臺灣創造經 濟奇蹟的勞力密集產業,相較於「高科技」之下的「傳統」而被貼上「夕 陽工業」的標籤。2007 年網路平價成衣品牌「lativ 國民服飾」發跡,以「為 臺灣成衣業留下一條生路」為訴求起家,使臺灣本土的紡織業在社會輿論 中成為熱門話題;相同地,社頭的織襪業、雲林的毛巾業等亦是夕陽工業 再創奇蹟的案例。然而,在這些同為夕陽工業的產業當中,製傘業是個有 趣的特例,昔日報導中說到臺灣曾經是傘製品出口外銷的「洋傘王國」: 「二十五年前,臺灣每年需花費近六十萬美元的外匯進口洋 傘零件,至民國五十年洋傘外銷初露曙光,漸次進軍國際市場。 民國六十七年外銷大放異彩,外銷值激增為一億三千萬美元,即 自日本手中奪得洋傘王國的寶座。民國六十九年外銷金額更遞增 為二億一千五百萬美元,二年間成長率達百分之六十五強,足令 人刮目相看。」(1982/05/18《經濟日報》,版 3) 因此,研究者對於製傘業產生疑惑,這個在 20 世紀 70-80 年代曾由國 外媒體以「Taiwan Umbrellas Cover The World」報導,使臺灣被喻為「洋傘 王國」的產業,為何斗大的「臺灣製(Made in Taiwan)」標籤默默地消失在 現今市面流通的傘類製品上?從前的風光一時的洋傘「王國」如何變成現 今蕭條的洋傘「亡國」?在臺灣轉型後至今的這段過程當中,製傘業經歷 1.

(14) 了什麼樣的轉變過程。生產的空間會受到資本的成長與新的競爭出現因而 流動到低成本的區域,但在流動的過程當中,又會受到某種因素(如:資本、 勞工)吸引而固著於某些地方(Markusen 1996)。因此,製傘業的生產空間早 期從日本移動到臺灣,固著於臺灣特定地方的原因為何?爾後又從臺灣移 動到中國的關鍵因素又是什麼?在生產空間移轉過後,臺灣的製傘公司為 何仍固著於這片土地?以及為什麼製傘業無法如法炮製紡織業的方式打著 「臺灣製」的名號東山再起,創造產業的第二春?因著對於上述種種無法 釐清的疑問,開啟了研究者對於臺灣製傘業發展研究的第一頁。 首先,藉由官方的統計資料來了解歷年製傘業在臺的生產量,回顧臺 灣過去洋傘生產的概況。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統計資料,研究者發現內容記載上有統計類項變動、資料殘缺以及統計範 圍更動的情形: 因著經濟及技術的快速發展之下,工業產品的類別不斷增多,為反映 產業結構變遷、行業標準分類修訂以及因應產業資訊需求的上升情形,經 濟部統計處工業產品的分類截至 2006 年止,己歷經十三次修訂。在這變動 的過程當中,製傘業的傘類成品起初歸類於「230-901 成衣服飾業」當中, 1989 年1變更為「3909-970 其他工業雜項」;至 2005 年2再度變更到「C 大 類 製造業」範圍底下「33 中類 其他製造業─339 小類 未分類其他製造業 ─3399 細類 其他未分類製造業」3內 (經濟部統計處 1970-2005)。也因著 分類變更至「其他未分類製造業」後,洋傘的統計資料則與其他製造業數 據加總在一起,無法得到確切的生產數據。 其次,在統計資料中出現兩次嚴重的資料斷層,第一次出現在 1984 年 8 月份與 9 月份的統計月報中,在重複 1976 年至 1984 年間的統計數據出現 差異4,且接續的年份資料無法吻合;相同的情形亦出現於 1994 年 2 月份 與 3 月份的統計月報當中5。                                                         1. 於 1989 年 3 月份月刊時更動類項 2005 年自第 414 期工業生產統計月報改成電子版後,再度更動類項  3 其細類的定義為「從事 3391 及 3392 細類以外各種材質安全防護配備及其他製品製造之 行業,如安全帽、安全帶、護具、護膝、防火衣、防毒面具、棺柩、掃帚、刷子、傘、手 杖(非醫療用)、打火機、非金屬飾物及小件什物等製造。」 4 舉例來說,8 月份的統計月報紀錄 1976 年的生產值為 4,467 千打,然而 9 月份的統計月 報中則變為 6,508 千打, 5 相似的情形再度出現,如 2 月份的資料紀載 1986 年的生產值為 11,883,736 打,而 3 月 2 2.

(15) 因著資料的斷層使得資料在呈現上無法以連貫的時序完整呈現出歷年 的洋傘統計數據。除此之外,在產品統計的範圍上亦經歷很大的變動,起 初的品項名稱為「洋傘」;1989 年更改為「傘(含傘骨)」,因著加入統計傘 骨的數量使得統計數據突然暴增;至 1994 年品項名稱再度更改為「傘」, 統計範圍上這樣的變動情形導致數據混亂。官方的統計資料因著上述的問 題,影響了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導致研究者無法單就歷年的統計數據來看 臺灣製傘業的發展歷程。 排除統計數據中的問題,整理出兩個連續的時間點,分別是 1976~1988 年以及 1986~2003 年,提供完整連續的統計數據,藉由分別的時間點提供 的數據分開來看產業的發展趨勢。由 1976~1988 年臺灣地區洋傘生產與銷 售數量(圖 1-1)的變動情形來看,雖然生產量與銷售量逐年有些微變動,但 就曲線走向趨勢來說,呈以緩慢的方式穩定成長,於 1986 年達到 10,766 千打的紀錄,隨後逐漸下降。 (千打) 12,000. 10,766. 10,000 8,000 6,000 4,000. 生產(千打). 5,484. 銷售數量(千打). 2,000 0 (年). 圖 1-1 臺灣 1976~1988 年歷年雨傘生產與銷售數量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份中同年度的紀錄則為 53,565,459 打  3.

(16) (元) 7,000,000. 6,107,312.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產值(元). 2,574,969 2,000,000 1,000,000 0 (年). 圖 1-2 臺灣 1976~1988 年歷年雨傘產值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在產值方面(圖 1-2),則是於 1983 年突破六百萬元,隨後幾年下降 但仍維持逾每年平均五百萬左右的產值;相較之下,1986~2003 年的生 產量與銷售量(圖 1-3)雖然統計上無法和 1976~1988 年的數據接軌,但從 曲線的走勢上可得知製傘業於 1988 年達到頂峰後,大幅度地急速下降, 至 2003 年止生產及銷售量縮減為高峰期的六分之一,而在產值方面(圖 1-4)的變動也如出一轍。 (打) 14,000,000. 12,566,390. 12,000,000 10,000,000. 生產(打). 8,000,000. 銷售數量(打).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218,021. 0 (年). 圖 1-3 臺灣 1986~2003 年歷年雨傘生產與銷售數量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4.

(17) (百萬元) 14,000 12341.8 12,000 10,000. 產值(百萬元). 8,000 6,000. 圖. 4,000 2,000 344.2. (年). 0. 圖 1-4. 圖 1-4 臺灣 1986~2003 年歷年雨傘產值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將上述兩個連續的時間點重疊年份的數據以加總平均數的方式接合,得 出粗略藉由生產統計數據,藉此數據來描繪產業的發展歷程(圖 1-5):. 1980. (打). 1986. 1989.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生產量 4,000,000 2,000,000 0. (年) 圖 1-5 臺灣 1976~2003 年歷年洋傘生產量(不含傘骨)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5.

(18) 從生產量的統計圖表來看製傘業發展的變動趨勢,可發現生產量從 1980 年逐年攀升,並於 1986 年左右達到生產量的高峰;1986 年至 1989 年 間維持每年千萬打以上的產量,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爆發使訂單 回流,可見政治的動盪對於製傘業的影響很大: 「大陸北京六四事件發生後,國外傘具買主害怕大陸政局不 穩而轉向台灣,大量傘具訂單湧回國內,甚至出現台灣工廠產能 無法負荷的現象,國內部分傘具製造工廠乃轉以三角貿易方式, 透過香港貿易商,再將訂單下回大陸。」(1989/06/30《經濟日報》, 版 15) 因著歷史事件的影響,使得 1989 年過後,隨著中國政局的穩定,產量 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從昔日的報導當中,可以解釋部分曲線變動的轉折 點上發生的歷史事件,藉由昔日的報導可得知產業發展的框架脈絡: 「在 40 年的台灣製傘歷史中,製傘業者胼手胝足創造出『洋 傘王國』 ,取代了製傘工業長達一百年的日本,奪取了全球 75%的 洋傘市場,年出口量一度高達 1,500 萬打。這是製傘業者的黃金歲 月。製傘業的顛峰時期,一直維持到民國 76 年,外銷金額高達新 台幣 100 億 3300 萬元。至此一路下滑,直至去年(81 年),劇減為 27 億 8300 萬元;但是傘零組件的外銷數量,卻出奇地不斷上升, 高峰期是在 80 年的 58 億 2300 萬元,直到 81 年才開始呈現 5%的 負成長。這種現象,是因為製傘業上、中、下游成群結隊出走, 到大陸設廠製傘,回台灣採購原料。他們一手辛勤創造出來的洋 傘王國,也至此結束。」(1993/09/05《經濟日報》,版 21) 經歷了 1978 年至 1987 年間十年的「洋傘王國」 ,卻在產業高峰的時刻 離開臺灣,到底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樣的地理變動使得製傘業從高山步 入幽谷?是什麼因素左右了臺灣製傘業的發展?因著統計圖表的呈現,使 研究者對臺灣的製傘業更加好奇,在生產數據轉折的環節當中,臺灣的製 傘業者是如何調適地理帶來的轉變?. 6.

(19) 1.2. 研究目的 因著研究者對於生活周遭的觀察與發現而產生疑問,為何製傘業未搭 上近年來夕陽工業崛起帶動的風潮?為何不能仿造紡織業以相同模式振興 產業?種種的疑問使得研究者對於臺灣的製傘業研究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藉由整理製傘業相關的官方統計資料,初步的資料呈現出明顯的產業變動 趨勢,使研究者產生更多的疑問,究竟在統計圖中各個轉折的時間點位上, 地理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動因而改變了產業的生產空間?當中的轉變關鍵因 素為何? 因此,本研究欲以製造業的兩大生產因素-「技術」與「成本」去探 討製傘業的發展歷程、產業特性以及找尋產業於 1986 年達到顛峰之後大舉 轉移生產地理的原因;並且,在生產空間變動的過程中,製傘業生產網絡 內的組織治理形式又是如何轉變來調適地理的變動?經歷一系列的變動過 程後,現今的產業發展狀況如何?以及臺灣的製傘業者目前朝向什麼方向 努力邁進?在生產離開之後,為何仍舊有製傘業者留下,留下的利基為何? 總結上述的研究發問,擬出本文欲探討的核心論題如下: 1.瞭解臺灣製傘業的發展歷程與產業特性 2.分析臺灣製傘業區域的生產網絡變遷 3.探討臺灣製傘業發展的區域性資產 為達上述的研究目的,從蒐集二手文獻出發,藉由報紙的報導、官方 的統計資料以及搭配國內目前對於製傘業的研究,因著統計資料上的缺漏 與不足,無法得知歷史轉折的細節,因此,本文欲輔以質性訪談臺灣製傘 業者的方式,去建構這段被遺忘的過往,回顧製傘業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完 整的發展歷程。. 7.

(20) 1.3. 研究對象 在進入田野調查之前,先釐清製傘業的相關基本知識以及界定研究對 象。製傘業源起於中國,隨先民移居臺灣而將技術帶入並在臺生根,早期 使用的傳統傘是以竹子製成的傘骨,貼上油桐紙製的傘布加工而成,稱為 紙傘;日治時期在臺就有洋傘及零件自日本進口,但在當時時下仍然盛行 紙傘。在臺灣尚未製造洋傘之前,產品必須透過外國進口, 「洋傘」名稱的 源由因此而來;至國民政府遷臺之後,有國人就地取材利用原始的做法製 傘,叫做「牽牛仔雨傘」,但都宣告失敗(彰化縣政府 1980) 。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於傘的基本定義為「遮蔽雨水或陽光的用具。 通常以金屬或竹條做骨架,以布或油紙為傘面,可以任意張合」 。故傘依據 使用的功能不同可分為遮蔽雨水的「雨傘」以及遮蔽陽光的「陽傘」 ,而「洋 傘」則為外國進口傘的總稱,同時涵蓋雨傘與陽傘兩者。近期市售的種類 逐漸複雜,除了原本遮陽及遮雨的區別之外,依功能特性可分為三折傘、 不滴水、晴雨傘等;依尺寸大小也可細分為超迷你、淑女傘、紳士傘等, 因傘製品的種類複雜,因此本研究選擇以「洋傘」一詞涵蓋所有的傘類製 品當成統一的稱呼方式。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洋傘的發展歷程及生產網絡,以「從事洋傘生產的 製造商」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在臺灣 1972 年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先生提倡 「客廳即工廠」的政策底下,廣義來說一個從事製傘行業的家庭便是一間 工廠。因此,臺灣製傘業者確切地實際家數不易統計,在研究初期為求得 資料的正確性,先就「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內登記的製傘業者初步 了解現今臺灣的製傘業者分布狀況。 查閱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的會員名錄,最新更新日期於 2010 年 2 月為止,登記入會的業者共 70 家,以彰化縣 20 家居冠,接著分別是新北 市 15 家、臺北市 12 家、桃園縣 11 家、新竹市 6 家、臺中市 4 家、彰化市 4 家、桃園市 2 家,其餘臺南市、雲林縣與新竹縣各 1 家(圖 1-6)。. 8.

(21) (家數) 25. 20. 15. 20. 15 12. 廠商數. 11. 10 6 4. 5. 4 2. 1. 1. 1. 0 彰化縣 新北市 臺北市 桃園縣 新竹市 臺中市 彰化市 桃園市 臺南市 雲林縣 新竹縣. (縣市). 圖 1-6 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區域分布數量 資料來源: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網站(更新日期:2010 年 2 月). 從區域分布的情形可知製傘公會會員分布大致集中於北部與中部兩個 地區,北部地區主要由新北市、臺北市、桃園縣三者構成,占了製傘業整 體的 50%;中部地區則以彰化縣為主,佔了整體的 25%。為進一步瞭解這 些會員實際的空間分布情形,研究者利用 Google fusion tables 的功能,以 會員名錄提供的公司或工廠地址進行定位,再將輸出的結果置入 ArcGIS 進 行數化,得出公會會員的空間分布圖(圖 1-7)。 藉由地圖的展現可更清楚地描繪產業地理集中於北部與中部地區的情 形,此外,在圖上於臺南市、雲林縣、臺中市等地區有零星的特殊點位分 布,如雲林縣的「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6為一大型材料供應商,除了提 供傘布以外還有其他紡織品,龐大的公司規模使其有能力保有該公司自有 的生產區位。因此,除了地理集中的區域特色之外,部分特殊位置的製傘 業者亦是可深入探討的研究對象。.                                                         6. 「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整經、漿經、併經、撚絲、加工絲、織物設計、織布、 染色、印花及功能性加工等,是專業、一貫作業的長、短纖梭織布大製造廠。(資料來源: 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ftc.com.tw/mainc.htm,瀏覽時間:2011/10/09) 9.

(22) N 臺北市  基隆市 . 新北市  桃園縣 .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 宜蘭縣 .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 花蓮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臺南市  高雄市 . 臺東縣 . 屏東縣 . 圖        例  臺灣區製傘同業公會會員  50 公里. 縣市界 . 圖 1-7 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空間分布圖 資料來源:臺灣區製傘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名錄(更新日期:2010 年 2 月). 因此,本研究以臺灣區製傘同業工會的會員分布特色為出發點,著重 於北部地區(新北市、臺北市、桃園縣)以及中部地區(彰化縣、臺中市)找尋 訪談對象進行研究,集中探討製傘業的發展與區位特色。此外,在洋傘的 生產鏈中,除了上述本身從事製造的業者之外,亦與其他相關的配合廠商 以及負責終端銷售的相關業者有關聯;儘管這些相關業者並非生產鏈中的 一環,但卻如實地參與了製傘業的發展歷程,在產業興衰的變動過程當中, 同時受到產業波動左右,故這些參與過製傘業發展過程的角色,均被納入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當中。 10.

(2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對研究的產業方向建立初步的構思之後,依照研究目的欲探討的面相 找尋地理學中研究經濟活動空間區位及地域組織的觀點,作為本研究的理 論依據,透過田野調查的內容與既有的學術理論對話,站在前人的理論架 構上,幫助研究者概念化製傘業的經濟活動過程。本章將分為三個部分進 行文獻回顧:第一部分由全球化下的產業發展研究談起,從全球商品鏈來 看洋傘的生產鏈涉及的空間範圍與驅動力量;第二部分以三位一體的理論 架構做為本研究的理論框架,再輔以全球價值鏈治理探討組織的動態治理; 第三部分則是回顧至今國內目前對於洋傘方面的相關研究。. 2.1. 全球化下的產業發展 在全球技術不停推陳出新的情況下,經濟活動的形式不斷地突破以往 舊有的框架。17 世紀因著運輸技術的提升促使國家跨越區域尺度,使用他 國的自然資源、人力和市場,因而衍伸出殖民式的統治經濟;18 世紀發生 工業革命,生產機具的出現提高生產量,導致累積過多的生產剩餘,因而 向外開發新市場,因應而生「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經濟活動形式。 至今,在資本主義造成的不均地理發展底下,產業紛紛朝向新興工業國家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NICs)擴張進行空間修補,使得商品生產網絡 中的各個環節分散跨足全球各地,透過跨國公司取代原本國與國之間的生 產網絡關係。隨著生產網絡的改變及國際分工的形式的加劇,跨國公司在 新興的生產網絡中則成為關鍵的主導者與協調者的角色,貿易的形式已超 越國家尺度的邊界昇華成「全球化」(globalization) 的功能性的整合型態。 因此,過往以國家及市場扮演的角色探討經濟發展的方式已經無法全 然解釋全球化分工的現象,Gereffi 為解釋此種以西方工業國家為核心、新 興工業國家為邊陲的「核心─邊陲」經濟活動方式,提出「全球商品鏈(global commodity chains)」的分析觀點,以「產業」為基礎分析單位,來看產業在 生產鏈過程當中不同的生產環節分散在跨區域的尺度上,上下游之間的經 濟活動空間以及驅動產業運作的動力。依驅動生產鏈的角色可分為生產者 驅動(producer-driven)以及購買者驅動(buyer-driven): 11.

(24) 生產者驅動商品鏈中製造商為主要的產業驅動者,本身除了從事生產 之外,同時擁有控制與聯繫前後端產業(包括材料、零件供應商、產銷和零 售)的能力(圖 2-1)。此種商品鏈主要為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如:汽車、 飛機、電腦、半導體、重型機械等),本身擁有龐大的資金及技術研發創新, 並申請多項技術專利,再藉由轉包的制度標準化大量生產。因此,大型的 跨國製造商在生產者驅動商品鏈中扮演重要的驅動核心,通常屬於全球寡 頭壟斷型(global oligopoly)的公司才擁有這樣的能力。. 配銷商. 製造商. 零售商. 國內外子公司與轉包商. 圖 2-1 生產者驅動商品鏈組織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 Gereffi (1999:42). 海外. 國內 品牌 製造者. 貿易商 零售商. 工廠 海外購買者. 品牌 製造者 主要流向  次要流向 . 圖 2-2 購買者驅動商品鏈組織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 Gereffi (1999:42). 12.

(25) 購買者驅動商品鏈則是以大型零售業者、市場品牌行銷者扮演舉足輕 重的角色(圖 2-2),藉由將生產網絡的過程分散到新興工業化國家製造來降 低成本並提高生產利潤。此種產業多以勞力密集型消費性產品(如:服裝、 鞋類、玩具、家居用品、電子消費品和手工藝品等)為主,由大型零售業者 或市場品牌行銷者設計產品規格、內容等需求,再將產品的製作發包到新 興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進行生產製造出成品販售,此種生產方式即「生產委 託製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藉由這樣的生產分層網絡 的型態,強化了國際分工的形式。 與生產者驅動商品鏈相較之下,購買者驅動商品鏈的競爭較為激烈, 主要的利潤來源不是經由規模、數量和技術的積累,而是透過品牌設計、 品牌製作、銷售及海外授權去創造附加價值。因此,儘管生產者驅動商品 鏈擁有寡佔的優勢,購買者驅動商品鏈仍可透過零售商、營銷商和製造商 去塑造大眾消費品牌。日本在 20 世紀 50、60 年代;東亞新興工業國家在 20 世紀 70、80 年代;和中國在 20 世紀 90 年代,接連成為世界級的出口 地區主要就是掌握了購買者驅動商品鏈的優勢 (Gereffi 1999)。 透過全球商品鏈的觀點可以幫助研究者建立製傘業跨區域生產的框架, 思考製傘業當中由誰扮演產業的驅動角色、彼此生產環節中的連結與區域 選擇,以及在不同時空之下地理環境的改變,當中的能動者又是如何改變 商品鏈的形式以適應地理環境帶來的變動。. 13.

(26) 2.2. 回歸地理層面:三位一體(holy trinity) 因著 Gereffi 提出的商品鏈概念中著重於產業的生產鏈及全球分散生產 的生產網絡,對於產業在選擇生產地理方面的原因較欠缺討論。因此,本 研究為探討產業根著於特地區域以及生產區位移轉的因素為何,藉由 Storper 提出的區域經濟發展的「三位一體(holy trinity)」 ,以「技術(technology) ─組織(organization) ─地域(territory)」三者不同的面向切入來解釋經濟地理 (圖 2-3)。 產業的三位一體的概念最早出現在 1970 年代,為了瞭解在去工業化過 後的老舊工廠地區,至 1980 年代中期與 1990 年代之間舊地再度興起高科 技產業的現象。地理的區位會受到技術革新的影響而改變,而技術的轉變 亦會改變區域經濟的生產成本及發展模式。當技術革新使得生產過程複雜 化時,標準化、多樣化與彈性化的生產使得組織的分工更加細緻,生產組 織從垂直整合的型態開始崩解(disintegration),形成投入─產出的交易連鎖 形式,然而儘管技術、組織的改變,仍然還是根著於舊有的地域,區域的 集 中 可 提 升 地 方 的 互 動 與 知 識 外 溢 的 效 果 , 創 造 出 規 模 經 濟 (Storper 1997)。 組織  交易的連鎖   投入─產出的關係   公司規模 . 公司及生產 系統的地理 . 技術  標準化與多樣化、彈性化 . 地域   交易/連鎖的地理   產業複雜度   規模經濟  圖 2-3 Storper 提出地理學的三位一體 資料來源:Storper (1997:27) 14.

(27) 然而在這樣的論述當中,地域被視為沒有生命的容器,是技術與組織 交互作用的產生結果,然而地理的集中不單單存在聚集經濟或乘數效應, 重點在於生產系統網絡中重要的子公司彼此鄰近,不僅受惠於地域的實質 幫助,短距離更是有助於技術與關鍵知識的交流以及組織間的集體學習。 故區域當中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組織便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關鍵行動者, 形成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彼此刺激帶動區域發展,這種彼此信任所累 積起的社會資本,是該區域內特有的氛圍,也是區域特有的資產。透過反 身性的思考後,Storper 提出新的三位一體理論框架(圖 2-4)。著重在關係性 的經濟活動中協調及溝通的過程以及能動者反身性產生的作用,規模經濟 除了物質性的資產之外,更是一種關係性的資產。技術涉及到符碼化/非符 碼化的知識,成為一種相互學習而非單純的擴張及重組;組織的意義被重 新定義,不再是單純的投入─產出貨連鎖關係,而是一種高度反身性的非 貿易性互賴連結關係;且地域的聚集經濟成為一種非貿易性或關係尺度的 組織及技術連結的關係性資產。. 技術   符碼化/非符碼化知識: 普遍性或非普遍性 . 產品  競爭 . 全球生產 的區域 . 組織   非貿易性的互賴   慣習─關係的連結 . 地域   非貿易性互賴的地 理;關係;慣習   關係性資產  區域專殊化  圖 2-4 反身性轉向的三位一體 資料來源:Storper (1997:42) 15.

(28) 對資本主義來說,停滯不前就代表死亡;對區域而言,要維持發展就 必須透過技術的創新、組織的改變等不停地進步,使得公司之間除了交易 關係之外,透過網絡聯繫的非貿易性互賴亦是區域重要的關係資產。在這 樣的論述之下,地域不再是個單純的容器,在地域鄰近性的貿易連結底下, 這種非貿易性的相互依賴更是關鍵,衍生出更多的社會資本的信任、規範 及網絡,形成知識及學習的地理。因此,本研究藉由三位一體理論框架建 構研究基礎架構(圖 2-5),從「技術、組織、地域」三個不同的角度切入探 討製傘業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三者的轉變。. 技術. 組織. 洋傘生產鏈 及產業特性. 生產網絡的 驅動力與動 態治理. 臺灣 製傘業. 地域 生產空間及 非貿易性互 賴的地理. 圖 2-5 臺灣製傘業的「三位一體」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改繪自 Storper (1997). 在組織方面再加以 Gereffi 後期提出修改商品鏈在組織方面不足的討論, 有別於全球商品鏈只關注生產鏈中每個生產環節的區位以及驅動生產網絡 的主要角色,被批評過於簡化為購買者與生產者兩股驅動力量的問題。擴 大探討了整個商品鏈環節當中的權力關係、治理的方式,以及整體附加價 值的分配情況,因而提出「全球價值鏈治理(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的理論概念,重視產業組織自身的網絡構成,來理解產品從概念 形成、生產到終端使用所做的全系列活動,包含了設計、生產、行銷、分 配及顧客服務等環節(Gereffi, Lee and Christian 2009)。 16.

(29) Grerffi 認為在價值鏈的治理當中,市場及階層兩種治理的形式不可能 存在對等的權力關係,為要鉅細靡遺探討產品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不同階段 的權力、溝通與協調的關係,將市場及階層的治理形式中細分成模組型、 關係型以及受制型三種治理方式(表 2-1)。 表 2-1 全球價值鏈的五種治理形式 治理形式. 說明. 市場型 (Markets). 典型的現貨市場,供應商與購買者的關係密切,並且不 停地重複交易,隨時都可以更換交易夥伴. 模組型 (Modular). 供應商針對購買者的產品設計需求進行客製化的訂製, 有能力的統包型的供應商 7 更可提供客戶從頭到尾完整 的生產服務. 關係型 (Relational). 供應商與購買者之間可能透過聲譽、家庭或是種族的關 係建立起兩者間高度依賴的形式,有些學者強調空間距 離是維持這種高度依賴的主因,但除了空間距離之外, 關係因素更是維繫兩者的關鍵. 受制型 (Captive). 小型供應商高度依賴大型的購買者,並受到大型的龍頭 廠商高度的控制. 階層型 (Hierarchy). 標準的垂直整合治理形式,由上而下或是總公司與子公 司的之間的管理控制. 資料來源:整理自 Gereffi et al. (2005:83). 再者,Gereffi 透過「交易複雜度」 、生產資訊「符碼化程度」以及「供 應廠商的基本能力」三個治理變項以及高低程度的差別,可以方程式(2.1) 來表示彼此之間的函數關係,並藉此區分不同的五種治理形式(表 2-2):. , . ,. (2.1). 全球價值鏈治理 = 交易複雜度. . 符碼化程度 . . 供應廠商的基本能力.                                                         7. 「統包型供應商」是指生產者同時承包產品生產過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製程,採購者 將所需的規格提供給供應商,供應商則部則進口原材料及協調生產中的全部過程。 17.

(30) 表 2-2 全球價值鏈治理的主要決定因素 治理形式. 交易複雜度. 符碼化程度. 廠商基本能力. 市場型. 低. 高. 高. 模組型. 高. 高. 高. 關係型. 高. 低. 高. 受制型. 高. 高. 低. 階層型. 高. 低. 低. 權力與協商不 對稱程度 低. 高. 資料來源:改繪自 Gereffi et al. (2005:87). 藉由這樣的區分,可以看出不同治理型態之間權力及協調能力不對等 的情形。在受制型的價值鏈治理形式底下,權力掌握在有能力的供應領導 廠商中;而關係型的價值鏈治理形式中,廠商之間擁有對等的權力關係, 雙方均掌握部分關鍵技術,合作夥伴之間彼此有密切往來交換生產訊息, 不像受制型那樣單方面的資訊流動與控制;模組型的治理則是較接近市場 型的治理形式,因供應商與購買者同時擁有多個合作夥伴,替換合作夥伴 相當容易,故權力不對稱的程度較低(Gereffi, Humphrey and Sturgeon 2005)。 圖 2-6 展示五種治理類型在地理分布的形式,以光譜的形式呈現明確的協 商與權力關係,小箭頭代表基於價格決定的流動,大型的箭頭則代表厚實 的訊息及控制流動,藉由這樣的比較,可以明確地看出不同的權衡收益。. 18.

(31) 產品. 市場型. 模組型. 關係型. 顧客. 購買廠商. 購買廠商 購買 廠商. 價 值. 受制型. 價格. 統包 供應商. 相關 供應商. 供應商. 零件和原料 供應商. 零件和原料 供應商. 階層型 整合 廠商. 鏈. 原料. 明確協商程度 權力不對稱程度. 低 (. 受制 供應商. 代表「價格建立在兩者互相協調的基礎上」;. 高. 代表「大量的資訊流動和控制」). 圖 2-6 全球價值鏈治理的五種形式 資料來源:改繪自 Gereffi et al. (2005:89) 全球價值鏈治理的目的在於藉由價值鏈的分析來進一步了解當代世界 產業的發展模式,確定價值鏈治理的主要類型,並提供理論解釋了為什麼 出現的原因。價值鏈治理不單單只是一個靜態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推演, 依著理論概念,透過個案研究去推測隨著時間變動的情況下世界經濟的動 態發展(Gereffi et al. 2005)。藉由過去的產業研究個案經驗,來推估未來的 發展趨勢,如自行車產業從階層型轉變為市場型的協調方式,從早期(1980s) 垂直整合的公司分散製程,以符碼化程度及廠商基本能力提高的方式(表 3 、○ 5 路徑),發展至今生產鏈中的各環節均有大型企業專門負責, 2-3 中的○. 透過分散的製程提高協調的程度,創造出更具有競爭力的成品以及創造產 業優勢;另一個案例是成衣產業,由受制型轉為關係型的協調方式,從原 初加工出口的受制型態,藉由複雜的協調方式、生產知識交流逐漸提升廠 5 路徑),有能力去承包設計、打樣、原物料及監控 商基本能力(表 2-3 中的○. 產品品質,以滿足購買者的需求及價格並按時交貨,逐漸轉為關係型的治 理形式,並預期未來在符碼化程度提高之後可再晉升為模組型的治理方式 3 路徑)。 (表 2-3 中的○. 19.

(32) 表 2-3 全球價值鏈治理的動態治理 治理形式. 交易複雜度. 符碼化程度. 廠商基本能力. 市場型. 低. 高. 高. 模組型. 1 ○. 高. 2 ○.  . 高 3 ○. 關係型. 高. 低. 受制型. 高. 高. 階層型. 高. 低. 高. 4 ○ 5 ○. 高 低. 6   ○. 低. 資料來源:改繪自 Gereffi et al. (2005:87) 動態治理: 1 增加交易複雜度,減少了供應商的能力及對新產品的需求 ○ 2 降低交易複雜度,使產品製程更容易符碼化 ○ 3 提升產品符碼化的程度 ○ 4 降低產品符碼化的程度 ○ 5 提升廠商基本能力 ○ 6 降低廠商基本能力 ○. 由上述其他產業的研究可知全球價值鏈的治理型態是個動態的過程, 隨著歷史的進程中地理的改變會影響生產網絡之間的關係型態。而在製傘 業發展的歷史過程當中,價值鏈的動態治理過程又是如何,是否亦可當成 一個案研究,藉由理論的框架推估未來製傘業的發展形式。綜上所述,本 研究以製傘業為個案研究,藉由全球商品鏈探討製傘業生產鏈中的各個環 節與驅動力,輔以全球價值鏈治理探討生產網絡當中的動態組織治理,以 及臺灣製傘商在組織間是否存在非貿易性的互賴關係或慣習連結等利基。 而後以三位一體的理論架構將技術、組織、地域三者環環相扣,討論生產 地理的改變如何影響生產鏈與組織間的治理關係轉變,在地理改變過後, 又是如何重組新的區域生產網絡。. 20.

(33) 2.3. 洋傘研究回顧 國內對於洋傘的研究大多以報章媒體報導為主,學術方面的研究則是 屈指可數。早期王寶龍(1980)對於臺灣洋傘製造工業之生產潛能與外銷拓展 進行研究,以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談臺灣洋傘未來的發展潛能,認為臺灣洋 傘的發展潛力足夠,但有幾點問題需要解決:首先,需要政府相關機構輔 導業者;其次,必須發展自動化或半自動化製造設備,以解決嚴重之勞力 不足的問題並降低生產成本;第三,加強產品之研究發展共開發新市場, 以維持並增加市場之佔有率;最後,實行出口聯營以消除激烈之價格競爭 (王寶龍 1980)。王寶龍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分析,非常看好臺灣的製傘業的 發展前景,然而製傘業發展至 1987 年後轉移生產基地離開臺灣,可見從管 理學的角度討論未能準確預測地理的轉變以及產業的未來發展。因此,本 文嘗試以地理的角度切入探討製傘業的發展,以技術、組織、地域三個面 向來解釋產業的發展變動過程。 胡瀚平、簡慧珍、盧鈴爵(2010)針對製傘業生產地理集中的地區─彰化 縣鎮平里進行個案研究,採用資料分析、個案研究法以及非參與觀察法, 訪談當地業者及村里耆老;研究結果提出鎮平里製傘業外移的原因是受到 80 年代中後期臺灣勞工與環保意識抬頭,環保單位嚴密稽查電鍍傘骨的五 金加工廠,形成產業出走的推力;而 90 年代後中國的開放大量廉價勞工成 為拉力,促使屬於傳統勞力密集的製傘業終究不敵生產成本因素而出走。 該研究對於鎮平里單一個案研究的發展歷史脈絡及產業出走的原因做一完 整的概述,研究方向著重於鎮平里製傘文化與村史變遷,文末提及至今製 傘業的發展現況,在中國沿海頻頻發生工潮抗議,勞工群體要求資方加薪 的情況下,促使不少臺商開始思考返臺設廠,這樣的想法純屬個案或者是 下一步產業趨勢?或者是重振在臺的製傘業者的轉機?給予研究者一個進 入田野的發問方向。藉由回顧先前洋傘方面的研究成果,提供些許產業背 景知識及產業個案外移的因素參考,幫助研究者描繪本研究該如何從地理 的角度切入思考進入田野後發問方向。. 21.

(34) 22.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將說明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透過資料收集以及田野調查的方式 進行研究,並闡述方法的選擇以及實際操作上的研究過程。. 3.1. 資料蒐集 本研究的製傘數據查自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的《臺灣商 工統計》,以及經濟部統計處《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的統計資料, 然而受限於官方統計數據上統計範圍、分類類項的變動,以及書面資料缺 頁等問題導致數據不全,無法藉由統計數據劃定出製傘業發展盛衰的變動 情形。故研究者轉以找尋報章雜誌與網路資料對於過去製傘業發展的描述, 藉由資料的蒐集,幫助研究者建構進入田野之前的基本背景認識、勾勒出 產業發展脈絡的藍圖,並佐證田野調查的結果。此外,臺灣區製傘同業公 會網站提供詳細的工廠名錄更是提供研究者進入田野良好的入門窗口。. 3.2. 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是藉由問卷調查或訪談的方式獲取一手資料的最佳方法。本 研究欲探討製傘業在臺灣完整的發展歷程以及過程當中經歷的轉變因素, 故單就發放問卷的方式無法達成研究目的,因而選擇以訪談的方式進行田 野調查。 研究者首先透過介紹的方式連同指導教授陪同至桃園訪問第一間受訪 的製傘業者,藉由指導教授親自示範訪談的方式及技巧,一邊訪談一邊觀 摩學習。由於在研究細節尚未成熟完整的情況下,研究者在出發訪問之前 針對受訪者的背景作基礎的認識與調查,並陳列出幾點問題大綱,以「臺 灣的傘業的發展歷程」為談論主軸,請益受訪者本身的經歷過程深入廣泛 交談,從接觸產業的契機、發展的過程、期間面臨的事件及問題,到產業 發生轉變的原因、動機以及行為決策的結果等。在往來對談的過程當中不 停思考,而後形成問題並隨時提出疑問。. 23.

(36) 經歷一次訪談經驗之後,訪談的結果仍不足以梳理出研究的主軸與面 向,在昔日同窗陪同之下選至彰化進行訪談,欲了解不同地區的製傘業者 對於臺灣傘業發展的歷程上不同的經驗及在生產區位上的自我定位;接著 再訪談了一位無製造背景的大型批發商,以身在製傘產業當中卻又未涉及 生產的旁觀者角度看產業的發展。透過深入訪談上述三者之後8,研究者對 於製傘業的發展歷程以及洋傘的基本結構、好壞辨認以及生產流程上有了 的基本知識,初步的研究問題意識也逐漸成形。清楚了研究的方向及論文 定位之後,將初步訪談結果整理擬出的研究問題整理為訪談大綱: 1.接觸製傘業的契機?成立時間? 2.述說您自身所經歷臺灣的製傘業發展過程 3.和臺灣不同地區的製傘業者有無互動?有的話是如何互動? 4.在產業外移的時候,當時您做何決策?對產業外移的看法? 5.現在的發展近況以及對於未來的計畫? 大約相隔三個月後,轉以大量且密集的方式進行訪談,訪問主要流程 扣緊上述五個問題,但針對受訪者的角色不同,會以受訪者的特性稍微修 正,並在訪談過程中臨機應變,隨時針對重要問題和延伸的疑問作進一步 的提問和追問。此階段除了透過先前訪談所建立的人脈,以滾雪球的方式 介紹受訪者以外,更藉由公會名錄以電話訪問的方式尋找願意受訪的對象; 此外,在公會名錄之外仍有許多未加入公會的製傘業者,或接觸傘業批發 時間久遠的大型經銷商、中盤商及零售商,本身雖無實際參與生產階段, 但從旁亦參與了製傘業的發展歷程。故本研究中亦訪問部分上述無從事生 產端經歷的業者,透過多方不同身分角度的業者對於產業的看法來建構臺 灣製傘業發展的歷程,以及這些未從事生產的業者在產業外移後如何因應 與調適。.                                                         8. 訪談 A、B、C 三者加起來的訪談內容幾乎佔所有逐字稿內容的一半 24.

(37) 訪談的成果依據訪談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本研究實際的受訪者基本 資料如下(表 3-1),研究者實地走訪的業者共有 15 間,透過電話重點訪問 的有 5 間,因電話訪問只針對幾個重要問題進行確認,故不列於下列受訪 者基本資料之列。 以角色分類來說,本身有從事生產的製造商有 8 間,且目前在中國均 有附屬工廠、2 間以國內內銷為主的大型批發商、3 間中盤商、1 間小型盤 商以及 1 間傘布批發商;以所在地的分布位置來分,北部地區:臺北市 2 間、新北市 4 間、桃園市 2 間以及新竹市 1 間,中部地區:彰化縣 5 間、 臺中市 1 間;從成立的時間排序來看,範圍從臺灣第一間製傘工廠到近期 成立的製傘公司均有,這部分後續將以時序排列呈現製傘商的成立時間及 外移時間(參考圖 4-2)。 訪談的內容透過錄音過後轉以逐字稿的形式記錄下來,總共 168 頁 (118,896 字),為了保障受訪者的資料隱密,後續本文中所引用到的訪談資 料,將以「(訪談 編號 年度 訪談稿頁碼)」的格式匿名呈現。 在整體訪談的內容豐富度上,訪問的內容答案已出現一致性,藉由多 方受訪者對於自身經歷的過程描述,提供研究者完整地描繪出臺灣製傘業 整體的發展歷程。以受訪者所述搭配報紙交叉比對,在經歷的過程上內容 相當符合。因此,本文的組成即以訪談的逐字稿為田野依據,藉由訪談內 容與理論來回不停地對話與反覆應證,並輔以二手資料加強論述的方式撰 寫而成。. 25.

(38) 表 3-1 本研究訪談對象基本資料(依訪談時間排序) 編號. 訪談時間. 廠商性質. 所在地. 訪談稿 頁碼. A. 2011.10.14. 製造商(於中國有附屬工廠). 桃園. 2~32. B. 2011.11.18. 製造商(於中國有附屬工廠). 彰化. 33~50. C. 2011.12.20. 大型批發商(有倉庫). 新竹. 51~78. D. 2012.03.28. 中盤商(自家庭工廠轉型). 新北市. 79~91. E. 2012.03.28. 小型盤商(無從事傘業製造). 新北市. 92~95. F. 2012.03.30. 中盤商兼具品牌代理 (無從事傘業製造). 新北市. 96~106. G. 2012.03.30. 製造商(於中國有附屬工廠). 新北市. 107~111. H. 2012.04.05. 製造商 (於中國有自有工廠,但已轉型). 彰化. 112~123. I. 2012.04.05. 製造商(於中國有附屬工廠). 彰化. 124~134. J. 2012.04.06. 製造商(於中國有附屬工廠). 彰化. 135. K. 2012.04.06. 中盤商兼具品牌代理 (無從事傘業製造). 彰化. 136~139. L. 2012.04.07. 製造商兼大型批發 (於中國有附屬工廠). 台中市. 140~143. M. 2012.04.11. 製造商(於中國有附屬工廠). 臺北市. 144~151. N. 2012.04.13. 大型批發商. 臺北市. 152~157. O. 2012.04.16. 傘布批發商. 桃園. 158~168. 26.

(39) 第四章 製傘產業地理的地形剖面 本章將以歷史的發展脈絡為起點探究製傘業在臺興起的原因以及產業 生產區位的形塑,在歷史沿革之下臺灣的製傘業可分為不同的的發展時期, 分別探討各時期中產業的組織結構與生產關係之間的轉變。藉由了解製傘 業的生產特性,來解釋地理的改變如何影響生產模式的轉變及改變組織的 治理形式,綜觀來看製傘業者根著於臺灣所形成的區域性資產。並以製傘 業為一個案研究回應理論,提供做為修正理論的參考依據。. 4.1. 製傘業的產業發展脈絡 以歷史的發展脈絡來說,臺灣在日治時期即有製傘業的生產紀錄存在, 至國民政府接收後轉為當地人延續產業的發展。依據經濟部統計處 1970 年 7 月首發的《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統計資料來界定製傘業的發展時 期,統計的時間範圍為 1971~2003 年(圖 4-1),比較前文圖 1-5 不同的是加 入了洋傘的銷售量以及改採用含傘骨的統計資料,因此在圖表的轉折及資 料呈現上較圖 1-5 起伏落差來的較大。本研究依照官方的統計數據搭配時 下的政策及報紙的報導,輔以質性訪談的對象中,現有或曾經從事傘業製 造端的製傘商經歷的發展歷程(圖 4-2),綜合資料的時間比對來界定出製傘 業的發展時期。 從統計資料的變動趨勢大致可以 1980 年與 1990 年兩個時間點明顯地 看出曲線的轉折過程,然而細部的時間轉折無法從統計圖表中讀出。從二 手文獻得知臺灣第一間製傘工廠出現的時間為 1955 年,從報導當中指出發 展至 1972 年產業達到穩定階段: 「民國六十一年我國製傘工業的成長達到了穩定的階段,具 有企業管理型態的大工廠也日漸增加…市場遂由東南亞地區擴展 到美國、歐洲、中東及中南美洲等地。以往,西德及日本為世界 洋傘的主要生產國家,而該年,其製傘業受幣值上升,工資上漲、 成本增加的影響,已日漸萎縮,產量大幅減少,我國業者遂利用 此一機會加緊生產,打入日本及西德市場,並且逐漸取代日德兩 27.

(40) 國原在世界洋傘市場的地位,而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傘具供應國家。」 (1979/09/02《經濟日報》,版 10) 在產業穩定之後逐漸打入日本及西德市場,取代了日德原本在世界洋 傘市場的地位。同年,因著「客廳即工廠」政策的實施亦使洋傘的生產模 式轉變,故研究者以 1972 年為一分期的時間點,將 1955-1972 年視為臺灣 製傘業的草創時期,產業從起步的階段發展步入穩定成長。 1972 年過後至 1990 年左右產業蓬勃發展,依據報紙的報導,1978 年 至 1987 年為「洋傘王國」的時期9;從受訪業者的發展歷程亦可知從 1985 年開始即有業者逐漸轉移生產線,而臺灣官方則是於 1987 年才正式開放臺 商前往中國投資,從圖表上亦呈現當時生產量及銷售量均下滑的情形,因 此,研究者將 1972 年至 1987 年歸類為製傘業的全盛時期。. 1972:「客廳即工廠」政策實施  (數量) 50,000,000. 1980. 1992. 1987 1990. 45,000,000 40,000,000 35,000,000 30,000,000 25,000,000 20,000,000. 生產量 銷售量. 15,000,000 10,000,000 5,000,000 0. (年) (年) 圖 4-1 臺灣地區 1971~1999 年歷年洋傘生產量及銷售量(含傘骨)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 註:因統計資料在部分年間有資料斷層,故 1981~1983 年及 1986~1988 年兩段時間的數值 採用平均數將兩筆統計資料連結.                                                         9. 「民國六十七年外銷大放異彩,外銷值激增為一億三千萬美元,即自日本手中奪得洋傘 王國的寶座。」(1982/05/18《經濟日報》 ,版 03);「這是製傘業者的黃金歲月。製傘業的 顛峰時期,一直維持到民國 76 年」(1993/09/05《經濟日報》,版 21)  28.

(41) 全盛時期. 草創時期 1955. 1969. 1972. 1979. 1983. 過渡時期 1985. 1987. 三角生產時期 2012. 1992 1989 1991. G H I D J M B L A 在臺生產. 無製造階段. 準備外移. 異地生產. 產業轉型. 圖 4-2 受訪的製傘公司成立時間及外移時間 資料來源:整理自訪談內容. 1987 年後因著政策開放,製傘商合法至中國投資生產,形成臺灣提供生 產材料至中國加工成品的過渡階段,依照訪談的內容表示這樣的情況維持 一陣子,受訪的對象中多於 1989 年轉移產線,直至 1992 年臺灣製造洋傘 主材的福太相關企業在經歷五年的搬遷將產線轉移至中國後,臺灣的訂單 逐漸減少,在具指標性的大廠轉移後結束了這樣的過渡階段。但因著六四 天安門事件過後,部分訂單回流10,國外買家為避免政治風險,選擇下單臺 灣形成以「國外買家─臺灣─中國」的三角生產時期: 「國內部分腦筋動得快的製傘業者對於回籠訂單的處理方式 是,國內吃得下的盡量吃,如果產能的確無法負荷,就轉給香港 貿易商,發包轉給大陸工廠做,針對國外買主回籠訂單又轉向大 陸發包一事,李大松說,其實國外買主都知道,但是為什麼他們 不自己出面下單給大陸工廠,主要就在信任台灣商人,況且未來 若真的發生什麼意外,國外買主祇需針對國內廠商就好了,避免 直接面對大陸變局的風險」(1989/06/30《經濟日報》版 15)                                                         10. 「國外買主到大陸下單採取的多是直接與大陸國營廠接觸的方式,但是自從大陸北京六 四事件發生後,這些國外買主相當驚恐,同時也意識到國際貿易必須盡量避免政治風險, 因此,在韓國和東南亞傘具製造工業仍在起步階段,以及日本傘具外銷報價太高的情況下, 他們紛紛轉回台灣尋找過去來往多年的貿易伙伴,並大方地下了大量訂單,尤其以最近這 段時間,傘具訂單大量回籠的現象十分明顯。」(1989/06/30《經濟日報》,版 15) 29.

(42) 總結製傘業的發展脈絡,延續日治時期的發展,至國民政府接收後的 產業發展可歸納出幾個重要的時期(表 4-1)。以下將自日治時期說起,分別 探討在歷史發展的脈絡底下各時期的發展階段,產業與地理之間關係上如 何互動?環境的改變又是如何影響生產模式的轉變以及組織型態的變遷? 以及地理在整個產業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表 4-1 臺灣製傘業發展的重要分期 時間. 時期. 1945 之前. 日治時期. 日本在臺生產. 草創時期. 臺灣第一間製傘工廠出現,加上中部地區製 傘業的崛起,國外的訂單促成製傘業興起並 穩固的契機. 1955~1972. 1972~1987. 全盛時期. 分期依據. 1972 年產業穩定之後逐漸打入日本及西德 市場,在訂單增加的情況下,配合「客廳即 工廠」政策的實施改變生產模式,至 1978 年即自日本手中奪得洋傘王國的寶座,並蟬 連十年的寶座地位. 1987~1992. 1992~迄今. 過渡時期. 1987 年臺灣官方開放臺商合法至中國投 資,製傘商至中國增設產線,形成外銷零配 件至中國加工組裝的過渡時期,1989 年的 六四天安門事件使訂單回流臺灣. 三角生產時期. 1992 年具代表的大型工廠外移,因歷史事 件使國外訂單回流臺灣,卻因著臺灣生產外 移,轉藉由三角生產方式持續接單,使臺灣 製傘業者仍存有競爭優勢. 30.

(43) 4.1.1.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灣受到日本殖民政策的統治,將臺灣作為支持該國工業的 後盾,同時也是日本向南方發展的基地。 「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實 施之下經濟發展的重心著重於農業的生產,以糖業、樟腦、檜木到蓬萊米 的外銷及農產品的加工製造業為主,如製糖工業、製茶工業、鳳梨罐頭等 加工製造均為重點發展項目。1930 年之後,一者日本當地受到世界經濟大 恐慌的衝擊,為解決大量失業人口的問題,因而實施「工業移民」臺灣的 措施;二來因戰爭的需求將經濟重心轉為投入工業生產,改將臺灣定位成 南進政策的跳板,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之下,日本當局在臺推行「工業化」 政策,針對鋼鐵、酒精、煤、水泥、電力、金屬等工業列為重點發展項目, 在機械製造業和紡織工業於此時亦有顯著的增長,成為臺灣由農業生產跨 足工業製造的轉型契機。因此,臺灣漸漸由農業為主的社會,逐漸轉向半 工半農的社會型態11。 於此時期,製傘業在臺已逐漸萌芽,不少地方已出現製傘工廠的紀錄。 依據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的《臺灣商工統計》書中記載,生產統計的傘 類項目可分為三種:一是「內地形」的傘形,屬於日本傳統式的和傘外型, 亦可稱「日本形」傘;二是「本島形」的傘形,為一種竹骨貼油桐紙的紙 傘,屬於中國式的傳統紙傘(唐傘),亦可稱「支那形」傘,這兩種均歸類屬 於紙傘;此外,另一類型較偏向現今普遍通用的現代洋傘,時下稱之為「蝙 蝠傘」 ,相傳於洋傘傳入日本之初,傘布的花色較樸素,當中更以黑色傘布 最多,因其色系及姿態看似猶如蝙蝠在飛翔,故有此稱號之說。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統計自 1923 年(大正 12 年)至 1940 年(昭和 15 年)各 州廳生產蝙蝠傘的數量(表 4-2),主要生產蝙蝠傘的重點區域為臺北州及新 竹州,臺中州、臺南州及花蓮港州則有少數的零星生產,而高雄州及臺東 州則無生產紀錄。相較於內地形傘(表 4-3)以及本島形傘(表 4-4)的生產數據, 幾乎所有州廳均有紀錄,以內地形傘的統計來說,1931 年(昭和 6 年)前生 產偏向中南部地區,尤其集中於臺南州及花蓮州,1931 年後漸漸擴展至各 州廳生產;而本島形傘因當下流行所致,故各州廳均有穩定的生產量。                                                        . 11.   資料來源:http://192.192.159.187/9taiwan/c0604.htm,瀏覽時間:2012/04/20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另外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在 1930 年以後的一段時間,人口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 是對自己做.這是歷來 最偉大的教誨,不管你 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 真正接收的並不是別

主持人 還有其他的嗎?. A5

[r]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

我是一個很喜歡將事情拖延至最後一刻才做 的人。記得有一次,有一份作業,老師讓我們三天

• 當我們在歸類一個問題為 問題時,等於不在乎他的複雜度是 還是 之類的,只要是多項式時間就好。.

 就算身處軍營中,很多男兒都還是相當關心 NBA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