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回顧

對研究的產業方向建立初步的構思之後,依照研究目的欲探討的面相 找尋地理學中研究經濟活動空間區位及地域組織的觀點,作為本研究的理 論依據,透過田野調查的內容與既有的學術理論對話,站在前人的理論架 構上,幫助研究者概念化製傘業的經濟活動過程。本章將分為三個部分進 行文獻回顧:第一部分由全球化下的產業發展研究談起,從全球商品鏈來 看洋傘的生產鏈涉及的空間範圍與驅動力量;第二部分以三位一體的理論 架構做為本研究的理論框架,再輔以全球價值鏈治理探討組織的動態治理;

第三部分則是回顧至今國內目前對於洋傘方面的相關研究。

2.1. 全球化下的產業發展

在全球技術不停推陳出新的情況下,經濟活動的形式不斷地突破以往 舊有的框架。17 世紀因著運輸技術的提升促使國家跨越區域尺度,使用他 國的自然資源、人力和市場,因而衍伸出殖民式的統治經濟;18 世紀發生 工業革命,生產機具的出現提高生產量,導致累積過多的生產剩餘,因而 向外開發新市場,因應而生「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經濟活動形式。

至今,在資本主義造成的不均地理發展底下,產業紛紛朝向新興工業國家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NICs)擴張進行空間修補,使得商品生產網絡 中的各個環節分散跨足全球各地,透過跨國公司取代原本國與國之間的生 產網絡關係。隨著生產網絡的改變及國際分工的形式的加劇,跨國公司在 新興的生產網絡中則成為關鍵的主導者與協調者的角色,貿易的形式已超 越國家尺度的邊界昇華成「全球化」(globalization) 的功能性的整合型態。

因此,過往以國家及市場扮演的角色探討經濟發展的方式已經無法全 然解釋全球化分工的現象,Gereffi 為解釋此種以西方工業國家為核心、新 興工業國家為邊陲的「核心─邊陲」經濟活動方式,提出「全球商品鏈(global commodity chains)」的分析觀點,以「產業」為基礎分析單位,來看產業在 生產鏈過程當中不同的生產環節分散在跨區域的尺度上,上下游之間的經 濟活動空間以及驅動產業運作的動力。依驅動生產鏈的角色可分為生產者 驅動(producer-driven)以及購買者驅動(buyer-driven):

12

生產者驅動商品鏈中製造商為主要的產業驅動者,本身除了從事生產

之外,同時擁有控制與聯繫前後端產業(包括材料、零件供應商、產銷和零 售)的能力(圖 2-1)。此種商品鏈主要為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如:汽車、

飛機、電腦、半導體、重型機械等),本身擁有龐大的資金及技術研發創新,

並申請多項技術專利,再藉由轉包的制度標準化大量生產。因此,大型的 跨國製造商在生產者驅動商品鏈中扮演重要的驅動核心,通常屬於全球寡 頭壟斷型(global oligopoly)的公司才擁有這樣的能力。

圖2-1 生產者驅動商品鏈組織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Gereffi (1999:42)

圖2-2 購買者驅動商品鏈組織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Gereffi (1999:42)

製造商

國內外子公司與轉包商

配銷商 零售商

製造者品牌

零售商 貿易商

海外購買者

工廠

品牌 製造者

國內 海外

主要流向  次要流向 

13

購買者驅動商品鏈則是以大型零售業者、市場品牌行銷者扮演舉足輕

重的角色(圖 2-2),藉由將生產網絡的過程分散到新興工業化國家製造來降 低成本並提高生產利潤。此種產業多以勞力密集型消費性產品(如:服裝、

鞋類、玩具、家居用品、電子消費品和手工藝品等)為主,由大型零售業者 或市場品牌行銷者設計產品規格、內容等需求,再將產品的製作發包到新 興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進行生產製造出成品販售,此種生產方式即「生產委 託製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藉由這樣的生產分層網絡 的型態,強化了國際分工的形式。

與生產者驅動商品鏈相較之下,購買者驅動商品鏈的競爭較為激烈,

主要的利潤來源不是經由規模、數量和技術的積累,而是透過品牌設計、

品牌製作、銷售及海外授權去創造附加價值。因此,儘管生產者驅動商品 鏈擁有寡佔的優勢,購買者驅動商品鏈仍可透過零售商、營銷商和製造商 去塑造大眾消費品牌。日本在20 世紀 50、60 年代;東亞新興工業國家在 20 世紀 70、80 年代;和中國在 20 世紀 90 年代,接連成為世界級的出口 地區主要就是掌握了購買者驅動商品鏈的優勢 (Gereffi 1999)。

透過全球商品鏈的觀點可以幫助研究者建立製傘業跨區域生產的框架,

思考製傘業當中由誰扮演產業的驅動角色、彼此生產環節中的連結與區域 選擇,以及在不同時空之下地理環境的改變,當中的能動者又是如何改變 商品鏈的形式以適應地理環境帶來的變動。

14

2.2. 回歸地理層面:三位一體(holy trinity)

因著 Gereffi 提出的商品鏈概念中著重於產業的生產鏈及全球分散生產

的生產網絡,對於產業在選擇生產地理方面的原因較欠缺討論。因此,本 研究為探討產業根著於特地區域以及生產區位移轉的因素為何,藉由 Storper 提出的區域經濟發展的「三位一體(holy trinity)」,以「技術(technology)

─組織(organization) ─地域(territory)」三者不同的面向切入來解釋經濟地理 (圖 2-3)。

產業的三位一體的概念最早出現在 1970 年代,為了瞭解在去工業化過 後的老舊工廠地區,至 1980 年代中期與 1990 年代之間舊地再度興起高科 技產業的現象。地理的區位會受到技術革新的影響而改變,而技術的轉變 亦會改變區域經濟的生產成本及發展模式。當技術革新使得生產過程複雜 化時,標準化、多樣化與彈性化的生產使得組織的分工更加細緻,生產組 織從垂直整合的型態開始崩解(disintegration),形成投入─產出的交易連鎖 形式,然而儘管技術、組織的改變,仍然還是根著於舊有的地域,區域的 集 中 可 提 升 地 方 的 互 動 與 知 識 外 溢 的 效 果 , 創 造 出 規 模 經 濟(Storper 1997)。

圖2-3 Storper 提出地理學的三位一體

資料來源:Storper (1997:27)

組織  交易的連鎖 

 投入─產出的關係 

 公司規模 

地域 

 交易/連鎖的地理 

 產業複雜度 

 規模經濟  技術 

標準化與多樣化、彈性化 

公司及生產 系統的地理 

15

然而在這樣的論述當中,地域被視為沒有生命的容器,是技術與組織 交互作用的產生結果,然而地理的集中不單單存在聚集經濟或乘數效應,

重點在於生產系統網絡中重要的子公司彼此鄰近,不僅受惠於地域的實質 幫助,短距離更是有助於技術與關鍵知識的交流以及組織間的集體學習。

故區域當中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組織便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關鍵行動者,

形成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彼此刺激帶動區域發展,這種彼此信任所累 積起的社會資本,是該區域內特有的氛圍,也是區域特有的資產。透過反 身性的思考後,Storper 提出新的三位一體理論框架(圖 2-4)。著重在關係性 的經濟活動中協調及溝通的過程以及能動者反身性產生的作用,規模經濟 除了物質性的資產之外,更是一種關係性的資產。技術涉及到符碼化/非符 碼化的知識,成為一種相互學習而非單純的擴張及重組;組織的意義被重 新定義,不再是單純的投入─產出貨連鎖關係,而是一種高度反身性的非 貿易性互賴連結關係;且地域的聚集經濟成為一種非貿易性或關係尺度的 組織及技術連結的關係性資產。

圖2-4 反身性轉向的三位一體

資料來源:Storper (1997:42)

地域 

 非貿易性互賴的地 理;關係;慣習 

 關係性資產  區域專殊化  組織 

 非貿易性的互賴 

 慣習─關係的連結 

技術 

 符碼化/非符碼化知識:

普遍性或非普遍性 

產品

 

競爭  全球生產 的區域

 

16

對資本主義來說,停滯不前就代表死亡;對區域而言,要維持發展就 必須透過技術的創新、組織的改變等不停地進步,使得公司之間除了交易 關係之外,透過網絡聯繫的非貿易性互賴亦是區域重要的關係資產。在這 樣的論述之下,地域不再是個單純的容器,在地域鄰近性的貿易連結底下,

這種非貿易性的相互依賴更是關鍵,衍生出更多的社會資本的信任、規範 及網絡,形成知識及學習的地理。因此,本研究藉由三位一體理論框架建 構研究基礎架構(圖 2-5),從「技術、組織、地域」三個不同的角度切入探 討製傘業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三者的轉變。

圖2-5 臺灣製傘業的「三位一體」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改繪自Storper (1997)

在組織方面再加以 Gereffi 後期提出修改商品鏈在組織方面不足的討論,

有別於全球商品鏈只關注生產鏈中每個生產環節的區位以及驅動生產網絡 的主要角色,被批評過於簡化為購買者與生產者兩股驅動力量的問題。擴 大探討了整個商品鏈環節當中的權力關係、治理的方式,以及整體附加價 值的分配情況,因而提出「全球價值鏈治理(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的理論概念,重視產業組織自身的網絡構成,來理解產品從概念 形成、生產到終端使用所做的全系列活動,包含了設計、生產、行銷、分 配及顧客服務等環節(Gereffi, Lee and Christian 2009)。

技術